第4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她根本不相信真實介紹台灣的文章能夠在大陸發表,她在大陸媒體開有專欄,太了解媒體的政治禁忌了。經盧躍剛強力說服和動員,龍應台終於應承下來。

  5月24日上班後,我們心情焦躁地等待龍應台傳來稿件。誰也不知道她會寫出什麼,會不會被總編輯立即槍斃。為保險,我甚至準備好了備用稿件。

  上午10點,接郵件,沒有;11點,沒有;12點,還沒來!直到下午 1點多,來了!我的天哪!下載、轉換為簡體字,傳內部網,幾個編輯同時看,一起做出是否可能註銷的判斷。一個一個看是來不及了。

  第一節:京劇《紅燈記》在台北

  「過!」我大叫一聲,這一節沒有問題,非常巧妙的開題!

  第二節:小溪潺潺

  得來不易

  這一節也還「湊合」,儘管「高行健」的名字,在大陸媒體從不提及。「過!」我喊出第二聲。

  第三節:敘述的多版本。看完我猶豫了一下,還是嘟囔出「過」字。

  再往下,這個「過」字,就怎麼也說不出口了。

  台灣人已經習慣生活在一個民主體制里。民主體制落實在茶米油鹽的生活中,是這個意思:

  他的政府大樓,是開放的,門口沒有衛兵檢查他的證件。他進出政府大樓,猶如進出一個購物商場。他去辦一個手續,申請一個文件,蓋幾個章,一路上通行無阻。拿了號碼就等,不會有人插隊。輪到他時,公務員不會給他臉色看或刁難他。辦好了事情,他還可以在政府大樓里逛一下書店,喝一杯咖啡。咖啡和點心由智障的青年端來,政府規定每一個機關要聘足某一個比例的身心殘障者。坐在中庭喝咖啡時,可能剛好看見市長走過,他可以奔過去,當場要一個簽名。

  如果他在市政府辦事等得太久,或者公務員態度不好,四年後,他可能會把選票投給另一個市長候選人。

  ……

  好傢夥,中宣部看到這些描述會說什麼?

  及至看完全文,我們都已明白,這是一篇上佳的報導,如果得以刊發,必將在中國新聞史上留下一筆,也會在兩岸關係史上留下一筆。這也是一篇政治風險極大的介紹台灣真相的文章,文章的「針對性」不言而喻。通篇環環相扣,幾乎不可能靠技術手段來規避、減弱風險,因此,這篇文章只有兩個前景:要?沒有任何餘地被槍斃;要?基本全文發表。如果作較大刪節,刪到「安全」的界線之內,就沒有任何價值了──我們不能答應,龍應台更不會答應。

  時間已經非常緊張,我決定立即上版出清樣,然後再與總編輯理論。自然,必要的刪節也得有,我小心翼翼地刪去了一句話,不過100 余字,然後立即加寫編輯按語,強調:「交流和了解,相輔相成。兩岸隔絕了近60年,台灣人民需要詳盡、真切地了解大陸,大陸人民也同樣需要這樣去了解台灣。」

  清樣很快出來送分管總編輯。我們開始討論如何應對接下來的辯論,我們的理據必須非常有力,僅僅像往常那樣靠三寸不爛之舌論證「風險不大」是不行了,風險巨大是顯而易見的!最終,我們將辯論基點定為:「這篇文章,沒有超出連、宋在大陸直播的演講的言論尺度;龍應台是台灣作家,言論尺度不應和大陸作者同等對待,應與連、宋保持相當。」

  下午近5點,分管副總編輯陳小川拿著大樣走進《冰點》辦公室。我們一看,他已經簽上「付印」二字!哇,太出乎意料了,我們興奮地大叫起來。他說已經給李而亮看過,放行的理由是「沒有超出連、宋訪問大陸的言論尺度」,李而亮同意了,只刪了約200字左右。「真是好文章!」他感嘆說。

  「英雄所見略同呀!」我們又大叫起來。仔細看看刪了哪些文字,覺得無傷大雅。原標題〈你不能不知道的台灣〉改為〈你可能不知道的台灣〉,我們也贊同,留下點餘地比較好。

  躍剛下樓去給龍應台打電話,告知她這個結果。此前躍剛曾與她打賭,發不出來,《冰點》請她吃飯;發出來,她請《冰點》吃飯。她輸了!竟然輸了!

  5月25日,海峽兩岸同時發表了這篇文章。台灣《中國時報》在編者按語裡聲明,這是龍應台應北京中國青年報之約寫的文章,本報予以「轉載」──《中國時報》同行不掠他人之美,極具職業風範。

  當天早上,《中國青年報》駐美國記者翁翔在華盛頓上網瀏覽,在台灣《中國時報》上看到這篇文章,注意到是「轉載」本報的,根本不敢相信,立即登錄本報網站,一看果然。他激動萬分,立即在本報內部網上發出公共留言:「我為本報能發表龍應台的文章自豪;我為是中國青年報記者而自豪!」

  這篇文章在海峽兩岸引起的強烈反響和激烈辯論,至今餘波未了,在此不表。然而這篇力作一舉具有了進入中國新聞史的地位,沒人會有疑問。

  我們太興奮了,文章發表當天上午,專門寫了一條留言發在報社公共留言上,感謝而亮和小川發表這篇力作的決定。中午吃飯時遇上而亮,又與他熱烈握手,簡直舉止失措!

  其後半個多月,平安度過,沒有得到中宣部「閱評」。我們分析,這次連、宋訪問大陸的報導及其後續,大概由國台辦「掌舵」,沒有中宣部什麼事兒,因事關兩岸統一大局,那邊是言論自由,這邊也不能差得太遠。這篇文章也許罕見地遇上了「天時地利人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