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頁
那時家人還在為老祖母守孝,大舅的父親中風還未好轉,不能下地。時局動盪,家中生意很不景氣,大舅是家中長子,年紀還輕,經驗不足,讓生意上的事情搞得焦心,艱難維持,非常吃力,沒有心思操辦婚事。
阿婆嘆氣道:“只怕再拖人就沒了。”
不久出了事情:夜校發生暗殺大案,槍手把正在開會的幾個年輕人堵在屋裡,拿槍亂射,打得東倒西歪,血流滿屋。外間傳言兇手為日本浪人,用暗殺警告流亡台灣青年不要從事反日活動。官府與日本人勾結,暗中提供了支持。
鄰居家有個女孩跟母親關係好,經常一起去夜校上課,女孩聽說夜校出事,錢少爺中槍,跑來告訴母親。當時母親在廚房裡生火,準備給家人做晚飯,一聽消息有如巨雷轟頂。聽說錢少爺給送進教會醫院,母親一聲不吭,當即把灶臉里的柴火抽出來,拿水澆滅火苗,丟下火鉗,拉起女孩就跑。
她在醫院見到錢少爺,他腦門上中了一槍,雖還有氣,卻已不省人事,醫生斷定過不了當夜。錢少爺是台灣流亡客,在漳州沒有親屬,幾個要好朋友一起遭難,或死或傷或逃,少爺渾身是血躺到醫院等死之際,身邊一個親人都沒有。
母親在病床邊放聲大哭,不忍心錢少爺如此孤單離去。她讓女伴回家說一聲,自己留下來陪伴,為錢少爺送行。女伴回去報信,馬上又跑了回來,傳話說阿婆讓母親立刻回家,錢少爺非親非故,是死是活與周家人無關,不要在醫院丟人現眼。
母親不吭聲,一動不動。
她守了一夜。天亮之後錢少爺沒有死,倒是另一位傷勢較輕的年輕人走了。又過了一夜,錢少爺從昏迷中甦醒,死而復生。
母親一直守在他身邊,直到一個月後離開醫院。期間阿婆屢次派人傳話,逼母親回家。阿婆說了重話,如果母親不聽,那就永遠不要回去。待到錢少爺裹著一頭紗布出院時,母親已經無家可歸。
錢少爺說:“跟我走。”
從此錢少爺成了母親的丈夫,我們的父親。
他們搬到廈門,在鄉下租房子住,生下了大哥和大姐。父親到廈後參加秘密組織,開始神出鬼沒,時常離家外出,一走十天半月,養家餬口重擔盡歸母親。漳州老家那邊,大舅的父母相繼過世,大舅娶了舅媽。大舅人好,聽說母親在廈門生活艱難,一再過來探望,帶著米和錢接濟,幫助我們家渡過難關。
1923年初,父親從廈門去廣州,母親帶著大哥大姐舉家隨往,那時候母親才知道丈夫是共產黨,被派到廣州從事工運。我們家在廣州郊外一處民居住了很短一段時間,母親在那裡生了二哥錢海寧。當年夏天,我們的祖父在台灣過世,父親回台灣奔喪,行前又把家人帶回廈門,搬進漁港這座木屋,房子是父親認識的一個台灣人租給他的,當時很破,下雨天到處漏水。奔喪本不需要太長時間,卻不料父親一去難歸,只從台灣寄過幾次錢,來過幾封家信。母親獨自在廈門支撐一家,咬緊牙關洗衣謀生,供一家人維持生活。一年多後父親回來,母親才知道原來他一回台灣就坐了監獄,日本人始終沒忘記當年參與反日逃亡大陸的錢少爺。父親在獄中患病,那邊的家人設法讓他出獄就醫,他尋機逃回了大陸。
父親歸來時,恰當國共合作,國民革命蓬勃發展,他奔走在廣東、福建,秘密建立組織,聯絡台灣流亡青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時,他奉調去了武漢。1927年,上海、武漢相繼發生政變,國共分裂,共產黨慘遭鎮壓,父親逃過捕殺,於當年年底從武漢潛回廈門,我們家的木屋成了廈門地下組織一個秘密據點。來年春天,軍警突然包圍我家,衝進屋裡搜查,萬幸的是父親當時外出,沒被捕獲。家人卻遭了大災:母親即將臨產,被軍警捕進了監獄。
這就是我生於監獄的緣故。我出生在我們家最艱難最悽慘的時候,父親逃避追殺,不知去向。母親在監獄裡不斷過堂受審,一問三不知,飽受折磨。我們所居木屋作為“共黨據點”受查封,大哥大姐和二哥被趕出家門,流浪於廈門城鄉。我在監獄裡出世,死而復生不久,母親被取保釋放——她對父親的秘密活動確實知之不多,無法提供當局需要的東西,他們認為她沒有用,終於放人。母親抱著我回到漁港,我們家的木屋門外還貼著封條,母親不管不顧,撕了封條,自行登堂入室。以後幾天,她抱著我在廈門街頭四處詢問,終於在鄉下一間破廟找回大哥他們三個孩子,領回木屋,我們家的生活在那裡重新開始。我們所居木屋容我們一家人棲身,它卻不是我們的房子,多少年來,母親一直擔心房子的主人突然露面,讓我們把所欠租金繳齊,即刻走人,那樣的話我們真不知該往哪去。奇怪的是這麼多年我們一直住著,始終沒人上門干涉,不知為什麼。也許房子的主人把自己的這份產業遺忘了?或者已經不在人世?
我們家重回木屋不久,有一封信從香港寄來,是父親的信,他還活著。一年多後風聲稍平,父親從香港悄悄回家,秘密藏匿在木屋裡,不時召集秘密會議。很快我們家受到注意,父親接報再次匆匆離開,大哥用自行車把他送到碼頭,看著他上船去上海,這是我們家人與他見的最後一面。許多年後我們才知道,父親去上海不久就於英租界被捕,引渡回故鄉台灣,第二次進入日本人的監獄,後來就在那裡失去蹤跡。
阿婆嘆氣道:“只怕再拖人就沒了。”
不久出了事情:夜校發生暗殺大案,槍手把正在開會的幾個年輕人堵在屋裡,拿槍亂射,打得東倒西歪,血流滿屋。外間傳言兇手為日本浪人,用暗殺警告流亡台灣青年不要從事反日活動。官府與日本人勾結,暗中提供了支持。
鄰居家有個女孩跟母親關係好,經常一起去夜校上課,女孩聽說夜校出事,錢少爺中槍,跑來告訴母親。當時母親在廚房裡生火,準備給家人做晚飯,一聽消息有如巨雷轟頂。聽說錢少爺給送進教會醫院,母親一聲不吭,當即把灶臉里的柴火抽出來,拿水澆滅火苗,丟下火鉗,拉起女孩就跑。
她在醫院見到錢少爺,他腦門上中了一槍,雖還有氣,卻已不省人事,醫生斷定過不了當夜。錢少爺是台灣流亡客,在漳州沒有親屬,幾個要好朋友一起遭難,或死或傷或逃,少爺渾身是血躺到醫院等死之際,身邊一個親人都沒有。
母親在病床邊放聲大哭,不忍心錢少爺如此孤單離去。她讓女伴回家說一聲,自己留下來陪伴,為錢少爺送行。女伴回去報信,馬上又跑了回來,傳話說阿婆讓母親立刻回家,錢少爺非親非故,是死是活與周家人無關,不要在醫院丟人現眼。
母親不吭聲,一動不動。
她守了一夜。天亮之後錢少爺沒有死,倒是另一位傷勢較輕的年輕人走了。又過了一夜,錢少爺從昏迷中甦醒,死而復生。
母親一直守在他身邊,直到一個月後離開醫院。期間阿婆屢次派人傳話,逼母親回家。阿婆說了重話,如果母親不聽,那就永遠不要回去。待到錢少爺裹著一頭紗布出院時,母親已經無家可歸。
錢少爺說:“跟我走。”
從此錢少爺成了母親的丈夫,我們的父親。
他們搬到廈門,在鄉下租房子住,生下了大哥和大姐。父親到廈後參加秘密組織,開始神出鬼沒,時常離家外出,一走十天半月,養家餬口重擔盡歸母親。漳州老家那邊,大舅的父母相繼過世,大舅娶了舅媽。大舅人好,聽說母親在廈門生活艱難,一再過來探望,帶著米和錢接濟,幫助我們家渡過難關。
1923年初,父親從廈門去廣州,母親帶著大哥大姐舉家隨往,那時候母親才知道丈夫是共產黨,被派到廣州從事工運。我們家在廣州郊外一處民居住了很短一段時間,母親在那裡生了二哥錢海寧。當年夏天,我們的祖父在台灣過世,父親回台灣奔喪,行前又把家人帶回廈門,搬進漁港這座木屋,房子是父親認識的一個台灣人租給他的,當時很破,下雨天到處漏水。奔喪本不需要太長時間,卻不料父親一去難歸,只從台灣寄過幾次錢,來過幾封家信。母親獨自在廈門支撐一家,咬緊牙關洗衣謀生,供一家人維持生活。一年多後父親回來,母親才知道原來他一回台灣就坐了監獄,日本人始終沒忘記當年參與反日逃亡大陸的錢少爺。父親在獄中患病,那邊的家人設法讓他出獄就醫,他尋機逃回了大陸。
父親歸來時,恰當國共合作,國民革命蓬勃發展,他奔走在廣東、福建,秘密建立組織,聯絡台灣流亡青年。國民革命軍北伐時,他奉調去了武漢。1927年,上海、武漢相繼發生政變,國共分裂,共產黨慘遭鎮壓,父親逃過捕殺,於當年年底從武漢潛回廈門,我們家的木屋成了廈門地下組織一個秘密據點。來年春天,軍警突然包圍我家,衝進屋裡搜查,萬幸的是父親當時外出,沒被捕獲。家人卻遭了大災:母親即將臨產,被軍警捕進了監獄。
這就是我生於監獄的緣故。我出生在我們家最艱難最悽慘的時候,父親逃避追殺,不知去向。母親在監獄裡不斷過堂受審,一問三不知,飽受折磨。我們所居木屋作為“共黨據點”受查封,大哥大姐和二哥被趕出家門,流浪於廈門城鄉。我在監獄裡出世,死而復生不久,母親被取保釋放——她對父親的秘密活動確實知之不多,無法提供當局需要的東西,他們認為她沒有用,終於放人。母親抱著我回到漁港,我們家的木屋門外還貼著封條,母親不管不顧,撕了封條,自行登堂入室。以後幾天,她抱著我在廈門街頭四處詢問,終於在鄉下一間破廟找回大哥他們三個孩子,領回木屋,我們家的生活在那裡重新開始。我們所居木屋容我們一家人棲身,它卻不是我們的房子,多少年來,母親一直擔心房子的主人突然露面,讓我們把所欠租金繳齊,即刻走人,那樣的話我們真不知該往哪去。奇怪的是這麼多年我們一直住著,始終沒人上門干涉,不知為什麼。也許房子的主人把自己的這份產業遺忘了?或者已經不在人世?
我們家重回木屋不久,有一封信從香港寄來,是父親的信,他還活著。一年多後風聲稍平,父親從香港悄悄回家,秘密藏匿在木屋裡,不時召集秘密會議。很快我們家受到注意,父親接報再次匆匆離開,大哥用自行車把他送到碼頭,看著他上船去上海,這是我們家人與他見的最後一面。許多年後我們才知道,父親去上海不久就於英租界被捕,引渡回故鄉台灣,第二次進入日本人的監獄,後來就在那裡失去蹤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