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景崧說:“最好旗是藍地黃虎,虎頭向內,尾巴翹起來,虎頭衝下。”

  “這是什麼含義?”林維源問。

  唐景崧說,藍是清宮牌匾的底色,虎是比龍低的,虎永遠從龍,且頭衝著下,表示永遠心向大清。

  劉永福說:“這寓意好。日本人又看不出來。”

  大家都說:“好!” “太好了。”

  唐景崧說:“馬上發電給曾國荃、張之洞,讓各省在槍枝、兵力、給養方面支援我們。沒有內陸支援,我們支持不了多久的。”

  林維源忽然緬想長懷地嘆道:“有劉大帥在這就好了。”大概人們都有同感,一時都沉悶下來。

  悲壯的台灣民眾抗日拉開了序幕,基隆口岸等地槍聲、炮聲響成一片,日本兵一登陸,即遭到劉永福所率軍隊的抗擊。日本人萬萬沒想到會遇到抵抗,被打得暈頭轉向。

  在淡水,丘逢甲、林維源的軍隊也在伏擊大搖大擺前來”接收”的日本軍隊。

  在台中,馬來詩媛的番民軍隊,夜襲日軍駐地,殺得日軍狼狽逃竄。

  惱羞成怒的日本代表闖進直隸總督衙門抗議。

  日軍代理公使小村壽太郎氣勢洶洶地闖進李鴻章的客廳,咆哮道:“你們不講信用,為什麼不履行《馬關條約》條款?為什麼我們在台灣遇到了強大的抵抗?”

  李鴻章說:“先生所遇到的強大抵抗,肯定不是官軍,沒打官軍旗號吧?如是百姓不服,我和我的政府已鞭長莫及,得靠貴國去慢慢治理了。”

  “我抗議。”小村壽太郎說,”領頭抗擊日軍的就是唐景崧、劉永福、林維源,他們不是清朝的官員嗎?

  李鴻章說:“朝廷已發上諭,命令署理台灣巡撫唐景崧以下大小官員十日內撤出台灣。他們已無官銜,不再代表大清朝廷了。

  小村壽太郎說:“可是你們的湖廣總督張之洞,還有兩廣、兩江……都在運武器給台灣,這又作何解釋?”

  李鴻章說:“我查一查,如有這樣的事,我將嚴辦。台灣的事,只好由你們辦了。”

  小村壽太郎氣哼哼地走了。

  眼睛已相當不好的劉銘傳從民眾那裡看到了希望。劉銘傳拿著放大鏡在看報,報紙一行大標題映入他的眼帘:台灣民眾不甘淪喪,丘逢甲、劉永福擁戴唐景崧奮起抗日。

  劉銘傳激動得熱淚縱橫,大聲說:“有希望了,有希望了,劉永福,好樣的!盛蛟!”

  幾個兒子還有朱麗婭、陳展如都跑了出來,朱麗婭說:“爸爸,你不能看報看書,更不能激動,你的眼睛快失明了,我可不管了!”她拿紗布給劉銘傳拭著眼角。

  劉銘傳喊劉盛蛟替他擬電報,叫張之洞他們全力支援台灣,他說自己若是倒退幾年,他也會掛帥出征。他想了想,說:“盛蛟,你對台灣熟,你立即籌集給養,召集舊部,準備渡海作戰。”兒子答應一聲。

  朱麗婭說:“我也去。”

  此時台中附近劉永福的軍隊正與日寇激戰。劉永福的隊伍里打出來的正是藍地黃虎的旗幟。

  日本軍隊敵不過,退向海邊,這時,泊在海上的軍艦瘋狂發炮,劉永福的軍隊損傷慘重,不得不向後退。

  日寇復又衝殺上來緊追不捨。

  劉軍的後衛落在後面,全是抬著傷兵的人,行動不便,眼看陷入重圍。

  劉永福只得帶兵再殺回來。一個副將提示他說:“劉將軍,再不快撤,有全軍覆沒的危險。”

  劉永福說:“我怎麼忍心把傷兵扔給日本人?”

  正在這時,奇蹟發生了,副將興奮得大叫:“你看,日本人退了!”

  原來從側後方殺出一支人馬來,前面是騎兵,後面是棍僧,汪小洋領軍。火力很猛,日本人的隊伍被攔腰斷成兩截,首尾不能相接。騎師楔入,大殺大砍,日本兵鬼哭狼嚎。劉永福說:“真是天兵助我!”大吼一聲,”殺啊!”又率他的隊伍旋風般返回,日本兵只有少數人逃回了軍艦。

  這場混戰結束後,劉永福向援軍走過去,卻發現頭領是個黑衣黑甲坐黑馬的女將,她正是出家的陳天仇。

  劉永福大為諒嘆:“想不到你是女中豪傑,感謝今天來救我。”

  陳天仇說,同德同心,不分彼此。

  劉永福再三問義士高姓大名,何方人氏?

  “我不過是個出家人。”陳天仇不肯報姓名。

  劉永福更為諒詫:“出家人也拿起刀槍開了殺戒了?”

  又一騎馬上來,石超一身和尚打扮,他接話說:“那是因為佛緣太淺,塵緣太深,六根不淨的緣故。”

  劉永福大笑起來,問:“先生是何人?”

  “法名悟塵,本名叫石超。”石超說。

  “好你個石超!”劉永福大聲稱讚,早聽說劉銘傳左右有一個謀士,才高八斗又極清高,把知府的頂戴花翎紮成了稻草人去嚇唬烏鴉,奇士!想不到國難當頭之時,這樣急公好義!

  “你不更是如此嗎?”陳天仇說,”你滿可以在內陸享福,何必又轉戰到此。”

  劉永福望著陳天仇身後的隊伍,說,前幾天,日本總督樺山資紀請英國領事來見他,日本人願提供軍餉三十萬並撥戰艦運送他的隊伍回大陸,他回答說,錢可以要,不過是買槍炮殺日本人!說罷哈哈大笑!他看上前陳天仇和石超,兩個出家人振臂一呼,居然能拉起這樣整齊的隊伍,這真叫他驚奇不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