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懂了這個數理才能“顯道神德行”,顯出來形而上的道,神明—看不見的這個神,神而不可知的這一面,它的作用,都可以知道。“是故可以酬酢”,可以應付天下之士,也可以協助完成神化的功能,乃至中國人的祭祖宗,都叫酬酢。“可與佑神矣”!就可以向天地拜拜了。換句話說,就是可以上教堂、拜菩薩,這才懂得了祭祀的道理。

  宗教的儀式詮什麼可以佑神?幫助神?神沒有人來幫助怎麼行啊!我們不給神修個廟子,神一點用都沒有。所以“魔從心造,妖由人興”。你說靈不靈?還不是你們心裡造的!你說它不靈,便一點也不靈了!拿《易經》的哲學術語一講,無所謂妖魔,也無所謂神明了。所以孔子說:“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這就懂得了數理變化的法則。所以我們中國文化的《易經》是科學的,決不是迷信的,把宗教的外衣統統拿掉了。宇宙間上帝也好、聖母也好、媽祖也好、菩薩也好,不過是數理變化之道,所以說“知變化之道者,其知神之所為乎,”!鬼神的動作是什麼?你坐在這裡就知道了。

  我們小的時候,拼命學《易經》是詮什麼?是因為怕鬼。老師說,把《易經》學通,你只要在那裡一坐,鬼神到了你前邊都要向你行禮。這樣一說,我膽子大了,我就找了本《易經》,不敢隨便亂拿,是兩手捧著讀的。晚上睡覺時,還要把《易經》壓在枕頭下面,因詮怕鬼呀!學了《易經》就可以神護鬼佑了。因為孔子宣傳得那麼厲害,說學了《易經》就可以知變化之道,面且知道鬼神的行為,一切天人你也都知道了!就連今天玉皇大帝開的是什麼會,下的是什麼命令,你都知道,你的數理當然已達到最高的境界了。

  道與神通

  上一次我們講《系傳》九章有關卜卦的問題,以及卜卦的方法,因為大家對於卦還不能熟背,我們不能詳細地講。不過大家為注意的是,一般人對卜卦都叫占卜,其實占是占,卜是卜,方法不同。考占學家在牛骨上發現的文字便叫卜,這是人對世界宇宙奧秘探索的方法。許多宇宙間不可知的事,從古到今,從中到外,大家都想知道它,所以,世界上追求先知的方法也很多。如果站在佛學和中國正統文化的立場去探索,人類智慧的本能,確實能知道過去未來,但是我們現在卻做不到,原因是這個能力被後天的污染遮掩住了。這一種能知過去未來的這個“能”,叫做神通。

  所謂神,就是自己的思想精神能夠通達一切,達到了人類智慧的最高處。神通的產生有五種,就是報通、修通、鬼通、妖通及依通。報通就是與生俱來的一種天生的特殊本能。就佛學的立場看,我們人類整個的生命,是無窮盡的,是不生不滅的,是永恆的。我們現在的生命,是所有人類生命中的一個段落,也叫做分段生死。分段生死這個現象中能生能死的那個功能,卻不屬於現在生死的變化,那個就是“道”。宗教家對它有很多的名稱,什麼上帝呀、主呀、佛呀等等。

  第一種報通,就是有些人生下來就有的神通。那是由前生的果報帶來的,這種人多半前生都有很高智慧與很好的修持。這種神通也是比較難得的。

  第二利,是修通,是此生修道而得來的神通。當、一個人修持到靜極了,得定以後,自己生命的本能智慧就會爆發,因而獲得某種神通,就是修通。

  第三種及第四種就是妖通與鬼通兩種,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謂的精神分裂症的狀態。在佛家認為這是由於自己本身健康不良,而由外來力量依附所發的功能,所謂妖魔鬼神附身等等。宇宙中這類的生命,佛經叫作非人,不屬於人類的一種。有些甚至還有形象跟行動產生。另有些能力超過一般非人的,善的謂之天神,不善的就是妖,再差一點的叫做鬼。當然這種現象在精神上都是不正常的,這就是所謂的妖通、鬼通。我們鄉下到處可以看到這一類的事。

  有些情形還有地區性,離開了那個範圍及地區就不靈了。譬如台灣有一個摸骨的,離開他的地方就不行啦!這一類都是所謂的妖通、鬼通。它是靠另外一個東西的靈感所顯示出的一種能力。

  第五種便是依通,是依靠物質的工具來達到先知的情形。如卜卦啦、算命啦……這些都是依通,依靠一種方法而獲得先知的。看相算命等,全世界各個民族都有它的一套,如埃及有埃及的一套,印度有印度的一套,中國有中國的一套,西洋有西洋的一套。西洋的一套接近埃及、希臘這一類,這些都屬於依通的範圍。我們東方的卜卦也是依通,是靠一種方法。

  這就說明了宇宙之間有奧秘!其實也不是奧秘,只能說是人類所不能發現的。每一個生命都有!的顯著功能,但都不是全部的。所有的功能中以人類的功能比較完備,不過有些功能人類還是不能達到。譬如人的眼睛隔一道牆壁,或者被紙一遮就看不見了。但是真有神通的人,牆壁也擋不住,隔著牆壁也看得很清楚。又如蝙蝠沒有眼睛可以飛翔,我們人類做不到。還有螞蟻在牆壁上可以倒著來爬,人也做不到。其實人也能做得到,因詮後天的思想啦、情感啦障礙住了,把他原有的功能喪失了,因此靠依通來彌補那些缺陷。可是人類求知的欲望特別強,尤其對人類自己生命的過去、未來的情形,尋求知道的那種欲望更加強烈,也就是追求先知。世界上各種追求先知的方法,大部分都靠依通。所謂的妖通、鬼通乃至依通等,都是我們中國過去所謂的巫筮。

  中國歷史上的巫筮

  中國上古時代所謂的巫、筮,包括了醫藥、卜筮、看相、算命,乃至包括了天文地理等等。換句話說,相當於現在的科學家。可是我們中國古代很看不起工商業,當然更看不起巫筮了。在過去巫跟醫是並稱的,孔子在《論語》中也說:“人而無恆,不可以作巫醫。”巫醫是個小道,是最起碼的謀生技能。一個人沒有恆心、沒有決心、沒有堅定的意志,連學巫醫都做不好。這是孔子的名言。

  在春秋戰國的時候,巫醫的地位已經提高了很多,但是在社會上的行業中,還是比較低。但在我們過去的歷史上,卻非常注重卜筮,因為人沒有辦法先知,尤其對國家大事。春秋戰國時代,特別是春秋時,決定一件國家大事,或者是決定一次嚴重的戰爭,都要經過卜筮。國君齋戒沐浴,一個人在宮殿裡邊三天或者五天七天,什麼人都不見,當然后妃也包括在內,靜靜地祈禱,然後請太史公—一管天文的來決策卜筮。換句話說,不可知的一面則以卜筮知之,這在古代是很重為的。所以你們研究《春秋》,到處可以看到卜筮卜卦的記錄。有些很靈,有些也不一定靈。這個中間也有很多的道理。不過,由此我們可以看出上古時候大家對卜筮的重視。

  卜與占的方法不同,在上古時候是用卜—骨卜,骨卜的史料現在還有形跡可尋,考古學家可以找出來。骨卜進步到了周代,就是孔子這個時代,便有筮了。卜比較早用,那個時候恐怕還是沒有統一的方法,但是政界已經用筮了,所以卜筮並稱。我們這本書.上有宋代的大儒朱熹先生留下來的筮法。前面已經講過,這種筮是用一種蓍草,就像我們台灣的颱風草一樣,曾有一位日本人送我一束。這種草生長在甘肅一帶,我們這《易經》文化,是屬於西北高原黃河上流所謂的大夏文化,我們稱華夏文化,就是筮草的產地。南方地勢低,是卑濕之地,沒有這個東西。用筮草來筮,屬於數。筮的裡面也有象。我們講到《易經》有象與數,一種是看象,一種是看數。筮的時候為有一個神台子,可是絲毫沒有偶像的成分,很恭敬的,也不是迷信,一定要很誠懇。燒香還是後來才有,我們燒香是印度來的,點蠟燭是我們中國的。西方的天主教也是點蠟燭的,我們小時常說“天主馬利亞,只點蠟燭不帶香”。天主教的點蠟燭還是從東方傳過去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