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一數坎兮二數坤,三震四巽數中分,五寄中宮六乾是,七兌八艮九離門。

  我們過去已經說過,後天八卦的方位和數與伏羲先天八卦的不同,學《易經》、玩龍板,哪個地方用哪一套都不一樣,都有規定。這裡有一個練習,我們先來做做看,你把先後天兩個數字對面來加一加,現在大家先把文王后天八卦圖擺開來看看:

  從離到坎畫一條直線,再從震到兌畫一條橫線,艮與坤畫一條,巽與乾再畫一條,共四條線,然後再把兩頭的數字加攏起來都是十,這叫合十。

  伏羲八卦的方位呢?又不同了。

  從乾到艮畫一條線,從離到坎畫一條線,從兌到艮畫一條線,從巽到震畫一條線,也是四條線;然後兩頭的數字加起來都是九,這叫用九。先天卦是九,後天卦是十;先天講體(本體),後大講用;先天卦是根本,後天卦是起用。真正為講用法,為用後天文工卦的數,非常靈,這是個秘訣。這個道理你要搞不清楚,你去學算命呀、看風水呀、搞什麼呀,有時候你會越看越糊塗口漢朝以後,醫藥書也套卜了《易經》,這些我很不贊成。可是漢朝的古人已經開始套了,死拉鬼扯叫做配卦,按照醫藥的法則,歸納到《易經》的法則里。如果《易經》沒有學好,醫學便成了問題了,而且交代不清楚,什麼地方該用先天,什麼地方該用後天,用哪個數字,都交代不清楚。後來我加以研究,才知道不是交代不清楚,是他們根本就不懂。不要說古人很聰明,他們還真的不懂。

  易學在蜀

  明朝一部很有名的《來易》,是四川萬縣人來知德所著口他是明朝有名的易學大家,一輩子不出來做官,也不考功名,在四川巫山十二峰裡頭隱居,專門研究《易經》,長達二三十年,著了一部《易經來註解圖》,非常有名。我們年輕時候聽到《來易》,簡直要暈倒,非常欽佩!所以我在四川的時候,碰到一位講《易經》的老先生,我要跟他學《易經》,他不教。我間他為什麼不教?他說因為你是下江人,尤其是你是浙江人。我說我們浙江人有那麼大壞處嗎?他說不是,因為易學在蜀(《易經》的學間在四川),四川人沒有會以前,不傳給外省人。我聽了一笑說:“從現在開始,你求我來學我也不學了,將來我非教你不可!”一來是說笑,二來是真的。

  因為來知德的關係,易學在蜀,宋程明道也到過四川學到易理。但是等我到中年以後,把《來易》加以研究,非常讚嘆《來易》了不起,但還是有間題。因為他所見不廣,不過,這在古人來說也很難得了!《易經》的著作那麼多,怎麼看得完?再說來氏又遠處西南,蟄居深山,自然難能博覽群籍了。所以來氏有些自己認為是發明的,其實沒有發明,古人已經說過了,自己白白浪費了很多的時間去思考研究。所以讀古書自己可以省掉很多力氣。來氏有些見解,則又剛剛與古人相反,這就是知識的不淵博了。

  現在的時代又不同啦!全世界所有的藏書,我們都可以看到。譬如說有些《易經》從我們中國掉啦、絕版啦,我一查,知道哈佛大學圖書館有、法國大學圖書館有,或者美國國會圖書館有,一封信去就可以把它的照片寄來了。雖然國內沒有,但是外國還替我們保存著,方便很多,資料也比較多得多了。

  五的哲學

  前面我們講了兩套數字,現在又是一套數字:“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數五,地數五,五位相得而各有合;天數二十有五,地數三十,凡天地故數五十有五,此所以成變化而行鬼神也。”

  孔子說“天數五,地數五”,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數也是五;乃至佛學所講的五大“地、水、火、風、空”,及五蘊“色、受、想、行、識”等等都是五,是同一個數理哲學來的。天數五位,地數五位,各位相加減後就又不同了。“五位相得面各有合”—單數歸到單數裡邊,雙數歸到雙數裡邊,另外又是一個結論。總和的數字不同,天數是二十五,“一、三、五、七、九”相加為二十五。所以孔子說,天數二卜有五,構成了我們農業社會二十四個節氣。譬如今天是陰曆三月二十七,再過幾天就是清明。但是台灣的清明不作數,既不清也不明,這是閒話。

  “二、四、六、八、十”相加為三十,這就是“地數三十”,講地球與月亮的關係。古人為什麼三十天叫一個月,就是這個道理。五天叫一候,三候就是一氣,兩氣就是一節。一年有七十二個候,叫氣候;二十四個節氣:清明呀、小滿呀、白露呀、冬至呀··,這二十四個節氣在我們農村很有用處。每一個節氣,各地區都有一些歌訣,很準的!我很想把它收集起來。譬如“驚蟄聞雷米如泥”,這是北方的話。就是在驚蟄這天打雷的活,一定豐收,米像泥巴那麼賤。“春分有雨病人稀”,春分有雨,便少疾病。但是各地不同。哪個時候漲潮,哪個時候退潮,都准得很。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幾千年來,祖宗們一個一個留下來的經驗。台灣也有台灣的說法。人家如果能夠把它收集起來很有用處,不為等到老年人死光了,以後便沒有人知道了。古人留下來的經驗,甚至比氣象台還要準確。《易經》幾千年前便說出這些數字,天地之數相加五十有五,這個五十有五很嚴重,“此所以成鬼神而行變化也”,連鬼神都逃不出這五十五個數的範圍。所以真能夠懂了數理哲學,鬼神都逃不出你的手了。“凡天地之數五十有五”,真正厲害的數字是五,這是講數理的基礎。

  中國過去卜卦不是迷信,是依據數理哲學來的。古代用蓍草來卜卦。“天地之數五十有五”,真正用的是五十根。為什麼只用五十根來卜呢?因為那五根基本數是不能動的。等於天體上的太陽、月亮,這五星是不須動的。

  “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分而為二以象兩,掛一以象三,揲之以四以象四時,歸奇於功以象閏,五歲再閏,故再功而後卦。”

  “大衍之數五十”。衍就是衍繹。所以卜卦用五十根蓍草。當你拿五十根蓍草一搖,默禱完廠,便從五十根巾抽出來一根放在一邊不用,所謂“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不用五十)。如果我們懂得這個哲學的道理,不管你打仗、做生意,便可永遠立於不敗之地。為什麼只用四十九而不用五十呢?就是基本數不動,擺在那裡不用。

  嚴格地說,真正要做生意,你為有二倍的本錢,如二果開一個工廠要一千萬的話,你便要準備三千萬才能開工,一。為什麼?因為你必須要有安全儲備的原料、資金回收周轉的時間,還為有意外風險的準備金等等,所以一千萬的生意,便得要有三千萬的本錢,甚至四千萬;另外一千萬備而不用,應付意外情況。所以說“大衍之數五十,其用四十有九”,那個“一”是備而不用爻同樣,你的那個一千萬也是備而不能動用,萬一到了十分危險的生死關頭,就不會走投無路,也不會上吊了。所以在一開始你便要把那一帖不死之藥準備好,拿在手中。這就是《易經》只用四十有九,留一不用的道理。這個“一’,不能用,也是天地自然的法則。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