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就是“亢龍有悔”的境界。地位越高,痛苦越多。

  就政治團休講,這個乾卦在古代就代表帝王、代表領導者。一般稱皇帝為九五之尊,即指乾卦的九五爻而言。因為九五爻在上卦之中,是最好的位置。到了太上皇就慘了!自古以來,政治權力就是一大間題。我們研究人類這種心理,年紀越大,權位越不肯放。等於有錢的家庭,有了財富,有了成就,到了年紀越大,說交給子孫,死都不干。

  所以孔子研究人生的道理說:人在少年,戒之在色。這個時候,喜歡談戀愛。到了中年,戒之在斗。這個時候,喜歡爭氣、爭事業。到了晚年,戒之在得。“得”是什麼都想抓住,尤其到了老年,覺得前頭有限,後慮無窮,沒得可靠的人!別的已沒得抓,只想抓權力、抓金錢,這是很可憐的。我們歷史上很多帝王,研究他們的心理,就是這樣。像唐明皇是大家較為了解的,其他的皇帝大家較不熟悉。唐明皇年輕的時候,很太保、也很有味道;好玩,也有氣魄。他很年輕便起來把韋皇后——武則天的兒媳婦推翻了。唐明皇廢掉了韋皇后,後來他就自己登基,為唐玄宗。

  唐玄宗年輕時政治手段很高明,跟唐太宗一樣。但是到了晚年,卻把國家政治搞得一塌糊徐,大家都歸罪於楊貴妃,其實楊貴妃、西施,都沒有那麼壞,可以說不應該負歷史上的責任。這些跟她們都沒有關係。皇帝們的昏饋,決不是楊貴妃、西施讓他們昏聵的。這裡邊歷史的道理很多,可以說楊貴妃、西施,都是背了歷史黑鍋的人物。

  昨天有位老朋友來,談起清兵入關時的陳圓圓,認為她真是禍水。陳圓圓是江蘇常州人,這麼一個女性,影響了明朝以後三百年的歷史。吳梅村有詩形容;“全家白骨成灰土,一代紅妝照汗青。”很多人認為陳圓圓是歷史上的禍水,我認為陳圓圓是個很了不起的女性,最高明的是她的晚年。在昆明我去看過她出家的地方,那個園林很清雅。她也曉得最後吳三桂不對,這還不算稀奇,她把李闖的一個部下,姓劉的大將抓到手裡,然後還說服吳三桂不殺他;不但不殺他,還把他放走,而後還使他心悅誠服地聽吳三桂的命令。可見陳圓圓的本事有多大,這個女人實在不簡單。後來她又想到吳三桂的做法一定不會成功,也就出家當尼姑了。陳圓圓未出家前,吳三桂太太死了,又討了一位正太太。這個女人極不講理,又妒忌又霸道,吳二桂姬妾都受不了她的虐待與折磨。只有陳圓圓不但能與她相處,而比相處得十分融洽、一卜分親切,並以姐妹相稱。就憑這幾點就可知道陳圓圓的能力了。她以一個弱女子,能影響明朝以後一百年的歷史,這是大家所沒有體會到的。這個道理說明吳三桂呀、唐明皇呀,乃至於吳王夫差呀,他們的壞,這個責任並不一定是要陳圓圓、楊貴妃、西施等幾個女人來承擔的。這是不公平的,應負責任的是他們自己。不過最可憐的還是唐明皇。郭子儀平了安祿山之亂,復國之後,唐明皇便當了太上皇。一當了太上皇就慘了!一切權位都交給了少兒子,自己便鬱鬱而終了。

  大家要知道人的心理,一個資本家不敢把財富交給後代,權位也是這樣。我經常跟兒位在位的老朋友們講:你們要注意呀!權位就是魔鬼,沒有到手以前,這個人很好,一旦到手了以後,便會著.魔的。有一位朋友聽了以後,一拍桌子就跳了起來說,你這話真對,一點也不錯萬他引經據典地指出,有些人權位沒有到手以前,還滿好,還很可愛,一到了手便像著魔了一樣,六親不認了。這種地方大家為多作檢省和修養。

  此外,權位很難交下來的另一個原因,就是有權位的人,尤其到了年齡大的時候,總認為年輕人的經驗不夠、能力不夠、思想不成熟,所以不敢放手、不敢把權位交下來。但是不敢交下來的後果也是很慘的,造成了歷史上多少的悲劇。

  亢龍有悔的人

  我們看歷史上的皇帝,所謂“亢龍有悔”,就是當太上皇的境界。清朝的乾隆皇帝也是一個。乾隆活到八十幾歲,最後把皇位交給他兒子嘉慶,結果也很慘。唐明皇用錯了人,用李林甫當宰相。乾隆用了一個最得意的人,叫和珅(不是和珅,一般人都把珅弄錯了,當成乾坤的坤)。和珅很壞,他貪贓枉法是歷史上有名的。乾隆一死,嘉慶先把和珅抄家,抄出他家的財富,比皇帝官里的財富還為大、還要多,可見他貪污多厲害。乾隆知道不知道呢?絕對知道。有人就對乾隆講,和珅那麼壞,為什麼還為用他?乾隆說:你知不知道,你們總為留個人陪我玩玩嘛!這句話講絕啦!將來各位做了大臣,一定要在皇帝身邊弄一個小人。因為皇帝也有些上不了台面的私生活,只有這種人才能去替他辦。他如果找包公,那還了得!如果皇帝聽說西門町有部黃色的影片上演,想弄來看看,包公一定跪下諫諍:“臣期期不敢奉詔”,那多沒趣爻如果告訴和珅,那他會做得比皇帝想像的還為周到,包君滿意!你說皇帝怎麼會不喜歡他?因為在位的人有時候會很苦,所以乾隆才說,你們總要留個人陪我玩玩嘛!意思是說:你們不要都講他,我知道他壞,可是你們都太好了,那怎麼陪我玩呢?和砷這種人,在歷史上叫做弄臣。

  唐明皇逃難到四川的路_卜,騎在馬上,在濛濛細雨中,聽到馬鈴擋的聲音,那種淒涼味道,不是一般人所能想像的。慈禧太后逃難,虛雲老和尚跟在後邊,看到慈禧太后餓得那個樣子,內侍去民間弄些紅薯給她吃,慈禧太后見到紅薯便口水直流,真是一毛錢也不值,什麼皇太后不皇太后!人都是一樣。當年唐明皇幸蜀,騎在馬上自己在嘆氣,怎麼會弄成這麼個樣子!當時高力士跟在旁邊(高力士是個忠臣,是一個很好的宦官。大家不要被小說家騙了,高力士為李白脫靴,這是小事。)聽到了,說:“皇上,這還不是怨你自己。”唐明皇問怎麼說?高力士說:“誰叫你用李林甫做宰相呢?”唐明皇在馬上一嘆說:“李林甫這個小子,我曉得他會搞成這個樣子的。”高力士說:“皇上,你也知道他壞?”唐明皇說:“怎麼不知道呢!”高力士說:“他壞,為什麼還為用他?’’唐明皇說:“哎呀!這你就不懂了。現在再找一個像李林甫那樣壞的還找不到呢!”一句話說明了人才難求呀!我們看歷史不懂,很多人看歷史都不懂,人才最難,天下就是合意的人才難找。等於一個人喝好茶一樣,個個都會泡茶,泡得呷著舒服的很少。所以我不是不知道他壞,但是現在再找一個像李林甫那樣的人才還沒有呢!說到這裡我們想到清朝有一位名士叫鄭板橋,也是一位才子、一位高人。有一首詩寫得很好,他說:

  南內淒清西內荒,淡雲秋樹滿官牆。

  由來百代名天子,不肯將身作上皇。

  鄭板橋為什麼要寫這首詩呢?因為他看到乾隆當了太上皇,他有所感慨。第一,感慨乾隆很了不起,能夠在自己老的時候,把皇位交下來給兒子。第二,他又為乾隆擔心,當了太上皇那種味道。雖然皇帝還是自己的兒子,但是權位交了以後,想喝口台灣的凍頂鳥龍,幾個月都喝不到。當皇帝的時候,要什麼不到二十分鐘就來了。為什麼了情況不同了。是皇帝兒子不對嗎?不是,中間搗亂的都是左右的人爻所以說“南內淒清西內荒,淡雲秋樹滿宮牆”。這裡可以看到鄭板橋的文學境界,“淡雲秋樹”,淡雲是一個人失勢後那種冷漠淒涼的情況;秋樹是秋天的樹,葉子落光’了,連一片葉子都沒有,唯有淡淡的枝影,那種冷漠、無助……你們沒有看過皇宮大內,至少到日本京都可以走走看看。那麼大一堵宮牆,一個人坐在那裡,那比當和尚還可憐,真的是比和尚還為和尚,一個鬼影子都看不見。“淡雲秋樹滿官牆”,就是講權位交了以後那種淒涼。這種境界對修道的人來說倒是很好,因為修道就是享受淒涼。如果是修禪的人,正好打坐閉關,剛好得其所哉!可是普通人做不到。下面一轉:“由來百代名天子”——自古以來高明的皇帝,“不肯將身作上皇”一一寧可死在位子上。歷史上有些當皇帝的,不一肯把權位交出來,到死了以後,屍體臭了,蛆蟲亂爬,屍腐水流,抬不出去的也很多。因為兒子們在爭權奪位,搶當皇帝,常常把皇帝的屍體,任由蛆蟲齧食,可見權位搶奪的可怕。不但皇帝如此,當董事長、大老闆的也是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