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欲將心托明月(趙洛熙番外十一)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看到這個名字,趙洛熙的食慾一下子全沒了,悶悶不樂地拿筷子戳著稀飯,目光卻還是不自覺地落在牌位上,落在那個微微閃著金粉光澤的名字上。

  見趙洛熙的目光,老樵夫忙解釋道:「小娃娃別怕,這是我給恩人立的長生牌位。」

  「恩人?」趙洛熙問道,「他對老爺爺您有什麼恩情?難道是老爺爺您遇到什麼冤屈,申告無門,結果剛好遇到林……他,然後他幫您伸冤了?」

  老樵夫笑呵呵地道:「小娃娃你是話本聽多了吧?哪那麼多清官伸冤的事兒!再說,這位老爺是當朝的丞相,我糟老頭子可沒那份福氣,能遇到他老人家給我伸冤。」

  「那老爺爺您為什麼給他立長生牌位?」趙洛熙來了點好奇心。

  老樵夫給他夾了筷子野菜,看著他笑得和藹:「因為林相推行新政這些年,地里的糧食收得多了,交的稅卻少了,豐年有餘糧,逢年過節還能吃上白面,荒年也餓不死人啦。村子裡老李頭還能攢下錢把孫子送到鎮上去讀書,快要讀成秀才了。這可不就是老百姓的大恩人嗎?」

  「這就算是大恩人?別的官員也能做到。」趙洛熙不解,「而且老爺爺你吃的還是粗糧,還是野菜,連肉都沒有!」

  老樵夫笑了笑,也不在意他的童言童語:「小娃娃你是有錢人家的小孩,不愁吃不愁穿,哪知道老百姓的難,挨餓的苦。」

  「老爺爺,有那麼難嗎?」聽他這麼說,趙洛熙不由得有些困惑。

  這些年他跟著隆平姑姑走了不少地方,也的確知道老百姓日子難,但那也都是有豪紳列強橫行鄉里,或者遇到貪官污吏欺壓,大多數地方,老百姓們勤勤懇懇地種地,做小營生,吃飽飯根本不算什麼難處。

  老樵夫嘆道:「難哪!」

  被這話勾起了思緒,老樵夫眼睛越發渾濁了:「老頭子我年輕時候家裡有六畝地,可是每次收成了給官府交稅就得去掉七八,剩下的換了粗糧,也不夠家裡人頓頓能吃稠的。一遇上收成不好,官府又不減稅,日子就沒法國,我大兒子就是遇上荒年,餓死了,那時候他才六歲!」

  聽著老人家唏噓的語氣,趙洛熙也不由得有些難過起來,他從來沒想過會有餓死人的事情。

  「就這還是太平年歲,還是好的,要是大華建國前那段荒年又打仗的日子,都沒法活。」老樵夫頓了頓,看著趙洛熙,嚇唬道,「那時候你這樣白白嫩嫩的小公子,別說大晚上,就是大白天一個人跑出來,指不定就被人抓住,剁成塊煮煮吃了。」

  趙洛熙嚇得說話都有些結巴:「吃……吃人?」

  「咋不吃?沒糧食,連樹皮觀音土都吃光了,人人都餓得眼睛發綠,跟冬天裡餓極了的狼似的,啥事兒干不出來呀!還有也不知道是兵還是強盜的,到處抓壯丁,抓女人!」老樵夫回想往事,感慨道,「地也不是你的,錢也不是你的,連命都不是你自個的,都得看老天爺。」

  老樵夫說著,豎起了四根手指頭:「我兩個兒子,一個閨女,還有我老伴兒,都死啦,都死啦!」

  趙洛熙沉默了,許久才困惑地問道:「老人家,林相的新政真的有那麼好,對老百姓就那麼重要嗎?」

  「當然好啊!」老樵夫顫巍巍地道,「這老百姓啊,能吃飽飯就行,要能再有點富裕就更好啦,可是,我老頭子活了六十二歲啦,前朝也經歷過,亂世也經歷過,就屬現在日子過得最好!要是我老伴兒、我閨女,還有我那三個兒子活在現在就好啦,就都不用死啦,都能活著!」

  不止能活著,還能活得挺好。

  只要他好好干,年年都能給老伴兒買她喜歡的包銀簪子,給閨女買頭花,再攥攥勁兒,說不定能跟老李頭一樣,也能把兒子送到鎮上去讀書,那可以真的出人頭地了。

  「可不是我一個人這麼覺得,山腳下村子裡,我那群老夥計們都這麼說,誰不念著林相的好?誰不在家裡立著林相的長生牌位,天天祈禱菩薩保佑林相多活兩年,讓老百姓多兩年的安穩日子!」老樵夫看著窗外黑沉沉的夜,喃喃地道。

  突然間,他像是從夢中驚醒一樣,猛地一拍頭:「我跟你個小孩說這些幹嘛?你活在安穩年月,看起來又是個大戶人家的少爺,哪懂這些?趕緊吃飯,吃完睡一覺,明兒個天亮,我就送你下山,去找你家人!一晚上不見人,你家裡人肯定急壞了!」

  趙洛熙怔怔的,食不知味地往嘴裡塞著東西。

  一路走來,他看著老百姓安居樂業,豐衣足食,覺得這是天經地義的事兒,可原來,這事兒這麼難嗎?還是因為林相推行新政才能有這樣的局面?

  趙洛熙之前雖然很崇拜林詠泉,也知道他的新政,但畢竟還是個孩子,對那些枯燥的民生國計並不是很懂,也不是很感興趣,所以只是知道這些東西,卻並不知道到底意味著什麼。

  要不明兒個回去找些史書看看,再讓師父或者姑姑好好講解一下這個新政?

  趙洛熙一邊吃著飯一邊想著。

  第二天一大早,趙洛熙才剛起床,就看到找他找了一夜的隆平長公主眼睛裡的血絲,不由得低下了頭。

  隆平長公主也沒說他什麼,摸了摸他的頭:「回去吧!」

  趙洛熙點點頭,臨了老樵夫:「老爺爺,您也沒別的親人了,要不跟我下山吧!」

  不管怎麼說,老爺爺一番話,還是讓他對林詠泉的看法又好了一點,不像之前那麼難以接受。就憑這點,他都應該好好感激老人家。老人家年紀大了,卻孤身一人住在這林子邊上,這哪兒行啊?還不如跟他回去,他會妥善安置老人家的。

  再說老人家經歷的事情,知道的道理,都跟他身邊這些人不一樣,都是百姓們的看法,也挺新鮮。

  老樵夫一下子笑了:「小娃娃你倒是心好!可是誰說我沒別的親人啦?我還有個兒子在邊關當兵呢,還有我兒媳婦,仨孫子,都過得好著呢!我大孫子都讀書啦,那長生牌位上的字還是他給我寫的呢!家裡祖祖輩輩都是睜眼瞎,總算出了個能識文斷字的人,不容易哪!」

  言語之中滿是自豪之意。

  「那您兒子為什麼不接您去住,讓您一個人住在這兒呢?」趙洛熙不解,「是不是您兒子不孝順您,給您氣受?您跟我說,我叫姑姑去收拾他!」

  老樵夫越發笑得歡暢了:「你這小娃娃,怎麼腦子裡淨想這些歪歪道道的?我兒子孝順著呢,他駐邊走不開,我兒媳婦年年帶著仨孫子來看我!」

  「那您怎麼不去兒子那裡住呢?」趙洛熙更不解了。

  老樵夫長長地嘆了口氣,轉頭看著山上,目光悠遠:「是我自個不去的!我老伴兒、我閨女,還有我仨兒子都埋在這兒。都是跟著我,一輩子啥福也沒享過,所以,我哪也不去,就在這守著他們!等我百年了,也埋在這兒,跟他們娘兒五個一起!」

  趙洛熙和隆平長公主也沒能勸動這位老人,留的銀子也被老人推回去了,連連說不值這些,最後,只能道了聲謝,便下山了。

  從那之後,趙洛熙越發變得沉穩了,開始主動去翻史書,讀那些枯燥的、沒有任何傳奇英雄的民生資料。

  隆平長公主見他在這方面下功夫,也找個了這方面的大儒專門教他。

  讀得越多,學得越多,知道得越多,趙洛熙就越知道林相的新政到底意味著什麼,卻也越困惑了。

  那個在大殿上舌戰群雄,說著「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林詠泉;那個提出了那麼多利國利民的良策並全力推行的林相;那個在謝叔叔和秦氏舊人里背叛秦氏、出賣秦氏,甚至親手斬下昔日兄弟頭顱的秦氏叛徒……種種的形象混合在一起,讓趙洛熙再也分辨不清楚哪個才是真的林詠泉。

  林相啊林相,你到底是個什麼樣的人呢?

  這個困惑,隨著年歲的增長,越發深了,但是趙洛熙只能把它深埋在心底,不能去問隆平姑姑,更不能去問謝叔叔和秦氏的舊人。直到他再度見到冥焰,兩人相交日深,趙洛熙終於找到了可以傾訴的小夥伴,一股腦地全說了,然後詢問小夥伴的意見。

  聽完他的話,小冥焰轉頭看著他。

  雖然戴著藤木面具,但小趙洛熙發誓,他絕對從小夥伴的眼睛裡讀出了「你這個蠢貨」之類的信息。

  本書由瀟湘書院首發,請勿轉載!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