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1頁
易生不會止步於長史,屆時府里下人也會跟著水漲船高。
秋蘭……也是個有遠見的。
趙彩央微微的笑,略一沉吟看向吳二媳婦,“你多擔一件事,也把秋蘭的親事看起來。就在莊子裡挑個好的吧。”
秋蘭心頭一驚,抿了抿嘴卻沒有多爭多問,叩頭恭聲謝恩。
趙彩央笑容更深。
看來這一年來,磨平性子的不止是冬梅。
懂得認清本分,她才能放心再用。
有衝勁有目標,她也不會吝嗇給機會。
趙彩央示意吳二媳婦扶秋蘭起來,這才道出真實打算,“府里沒有夫妻倆同時在內外院當差的理,吳
德周都另派了差事,將來你男人也一樣留在莊子裡。等你成了親,我先調你去外院做管事媽媽。照舊管各處院子的打理布置,做個兩三年看看,將來能不能管上人事就看你的本事。”
外院管人事的輪不到管事媽媽,唯一的可能就是到小主子身邊做管事媽媽,管屋裡人事。
即便夫人這胎不是小少爺,總有一天會有小少爺長大住到外院去!
秋蘭被這突如其來的驚喜砸得暈頭轉向,呆愣愣看著趙彩央說不出話來,半晌不可置信的看向吳二媳婦。
吳二媳婦咧嘴而笑,肯定的重重捏了捏秋蘭微微冒汗的手心。
正因為有過,秋蘭更會一心求功。
只盼秋蘭不要再錯失機會。
不要讓夫人再次失望。
吳二媳婦這麼想著,心中油然升起一股鬥志秋蘭和冬梅都能有此出路,她和吳德周要更加盡心辦差,前程還在後頭呢!
等秋蘭喜極而泣的叩頭謝恩,吳二媳婦立即將人拖走,盡心盡職的做秋蘭調職前的悉心敲打,一得空就手把手的提點教導,力求將來秋蘭到外院後能給雅源閣出身的下人長臉。
趙彩央見狀失笑,沒想到歪打正著,倒讓吳二媳婦為首的雅源閣僕從因此得了次勵志教育。
她摸了摸吹氣似一日比一日大的肚子,低聲道,“娘只想給你和你爹積德攢福氣呢。倒是錯有錯著。”
旺旺和興興嗷嗚圍著大肚子轉。
趙彩央低頭逗狗玩了會兒,等王媽媽來傳話,就和易生爹、杜先生一起去高家。
高家張燈結彩,親友鄰里都來送高真俊赴任福寧,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看著吳玲兒一臉幸福滿足的抱著兒子和高真俊登車遠去,趙彩央忽然很想念易生。
回家情書寫到一半,掐指一算才發現易生這次回信竟還沒到。
次日卻收到齊氏的信,道劉好運有意讓自家和李長貴家的次子、三子連家帶口進小吃街做事,其他還有小半頁名單,具體如何劉好運會過雲南府詳談。
趙彩央喊來孫大郎,讓孫大郎記著這事,提前把客院收拾出來。
冬梅、秋蘭親事相繼定下,吳二媳婦捧著黃曆來讓趙彩央選日子。
趙彩央圈定兩個年內的日子,吳二媳婦前腳退下去安排,張媽媽後腳就捧著茶點上前服侍。
順道帶來了另一個意外的親事消息。
趙彩央眨了眨眼,確認道,“柳公子?你是說那個柳無晨,定親了?”
外書房獨立成院,迴廊圈成的小花園花木成蔭,穿堂風過帶著些許涼意。
棋子落在棋盤上發出清脆聲響。
趙彩央探手取子,摩挲著指間棋子抬眼看向對坐,“江蘇布政使梨家?柳氏這個時候給柳無晨定下這麼一門親事……是打著什麼盤算呢?”
時機和人選都太微妙了。
杜先生耷拉著眼皮,落下一子後端茶就口,砸吧嘴鬍鬚顫,“不管什麼盤算,對我們來說都不是壞盤
算。同知大人是個明白人,否則不會晾著姻親關係盤錯的如玉公主、張氏、黃氏三大望族不理不睬。柳無晨年輕氣盛,如今肯應下這門親事,更說明這是件好事。”
趙彩央替杜先生續茶,目露不解。
“柳氏定的不是任布政使的梨家二房,而是任宗長的梨家大房的嫡長孫女。”杜先生捋著白須,目光含笑,“江蘇布政使已連任兩任,兩年後任期一到,不是調任出兩道就是升任京官。梨家家世不輸兩道其他望族,行事卻比哪家都明白謹慎。梨家光嫡支就有四房,但除了二房,其他房子弟仕途平平。再有出自梨家的地方大員,大概……是下兩代的事了。”
趙彩央恍然大悟。
梨家刻意壓制族中子弟出仕,可見深諳月滿則虧的真理,只捧二房一支撐門戶其他房不冒頭不爭搶,實乃簪纓世家為保家族長盛不衰的明白做派。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柳氏在兩道官場大動後選定梨家聯姻,是擺明態度:只守不攻。
柳氏不想做刺頭,即便不能成易生一派的助力,也不會成阻力。
柳氏在朝中地位不同,有這樣歷經兩朝的百年世族坐鎮兩道,或許才是當今聖上又壓制又安撫柳氏、這兩年敢放手消左相勢力大動兩道重地官員的底氣和憑仗。
柳氏守成本分,對誰都好。
見趙彩央面露瞭然,杜先生目光閃了閃,擠著老眼別有深意,“柳無晨做了梨家女婿,將來……說不得和府里來往就會越來越多了。”
這話怎麼說?
趙彩央豎起耳朵,不及細究,就見肥虎的身影閃進門內,門外幾位中年文士打扮的人垂頭等著通稟。
是府里幕僚清客來找杜先生。
趙彩央只得起身告辭,孫大郎興沖衝來請她去大花廳,“劉伯伯和李三叔一行人半個時辰前剛到,這
會兒安頓好了想見夫人。”
大花廳內好不熱鬧,當年劉家那一溜孫輩已長成小大人,見著趙彩央好奇的偷偷打量,稚氣的小少年們規規矩矩的脆聲問好。
趙彩央笑著揉搓一遍小包子們,讓水蓮、香糙陪著去一旁用茶點,看著劉好運、笑容愈大,“這架勢是打算讓幾位大哥大嫂都遷來雲南府?
張氏就捨得?”
劉好運借著牙儈人脈,已讓同行幫著在雲南府看房子,兩家都只留長子、幼子在身邊,放次子、三子
趁著來小吃街做事,另謀前程。
兩家小孫子們則一併帶來見見世面,之後是回造德學堂啟蒙進學,還是留在雲南府學手藝,則看孩子們自己的意願。
“咱們有彩央和趙家這樣的好姻親,沾光也得沾出個樣子來,總不能讓孩子們還繼續跟我做牙儈、種地。”劉好運慡朗大笑,不客氣才是真親近,和李長貴相視一笑,“現在海禁一開,兩道眼看著又要大變樣,咱們也不能守著老本不變不是?就是要麻煩彩央多費心啦!”
小吃街的事有高得力,其他瑣事有孫大郎。
趙彩央笑得輕鬆自在,讓他們別客氣儘管麻煩高得力和孫大郎去,契闊之後不由問劉好運,“那您家行商的擔子豈不是都落在一人身上?”
劉好運幾個兒子除了李廣余原來都在外行商,現在只留一個長子,獨撐門戶豈不是太苦\/逼。
秋蘭……也是個有遠見的。
趙彩央微微的笑,略一沉吟看向吳二媳婦,“你多擔一件事,也把秋蘭的親事看起來。就在莊子裡挑個好的吧。”
秋蘭心頭一驚,抿了抿嘴卻沒有多爭多問,叩頭恭聲謝恩。
趙彩央笑容更深。
看來這一年來,磨平性子的不止是冬梅。
懂得認清本分,她才能放心再用。
有衝勁有目標,她也不會吝嗇給機會。
趙彩央示意吳二媳婦扶秋蘭起來,這才道出真實打算,“府里沒有夫妻倆同時在內外院當差的理,吳
德周都另派了差事,將來你男人也一樣留在莊子裡。等你成了親,我先調你去外院做管事媽媽。照舊管各處院子的打理布置,做個兩三年看看,將來能不能管上人事就看你的本事。”
外院管人事的輪不到管事媽媽,唯一的可能就是到小主子身邊做管事媽媽,管屋裡人事。
即便夫人這胎不是小少爺,總有一天會有小少爺長大住到外院去!
秋蘭被這突如其來的驚喜砸得暈頭轉向,呆愣愣看著趙彩央說不出話來,半晌不可置信的看向吳二媳婦。
吳二媳婦咧嘴而笑,肯定的重重捏了捏秋蘭微微冒汗的手心。
正因為有過,秋蘭更會一心求功。
只盼秋蘭不要再錯失機會。
不要讓夫人再次失望。
吳二媳婦這麼想著,心中油然升起一股鬥志秋蘭和冬梅都能有此出路,她和吳德周要更加盡心辦差,前程還在後頭呢!
等秋蘭喜極而泣的叩頭謝恩,吳二媳婦立即將人拖走,盡心盡職的做秋蘭調職前的悉心敲打,一得空就手把手的提點教導,力求將來秋蘭到外院後能給雅源閣出身的下人長臉。
趙彩央見狀失笑,沒想到歪打正著,倒讓吳二媳婦為首的雅源閣僕從因此得了次勵志教育。
她摸了摸吹氣似一日比一日大的肚子,低聲道,“娘只想給你和你爹積德攢福氣呢。倒是錯有錯著。”
旺旺和興興嗷嗚圍著大肚子轉。
趙彩央低頭逗狗玩了會兒,等王媽媽來傳話,就和易生爹、杜先生一起去高家。
高家張燈結彩,親友鄰里都來送高真俊赴任福寧,敲鑼打鼓好不熱鬧。
看著吳玲兒一臉幸福滿足的抱著兒子和高真俊登車遠去,趙彩央忽然很想念易生。
回家情書寫到一半,掐指一算才發現易生這次回信竟還沒到。
次日卻收到齊氏的信,道劉好運有意讓自家和李長貴家的次子、三子連家帶口進小吃街做事,其他還有小半頁名單,具體如何劉好運會過雲南府詳談。
趙彩央喊來孫大郎,讓孫大郎記著這事,提前把客院收拾出來。
冬梅、秋蘭親事相繼定下,吳二媳婦捧著黃曆來讓趙彩央選日子。
趙彩央圈定兩個年內的日子,吳二媳婦前腳退下去安排,張媽媽後腳就捧著茶點上前服侍。
順道帶來了另一個意外的親事消息。
趙彩央眨了眨眼,確認道,“柳公子?你是說那個柳無晨,定親了?”
外書房獨立成院,迴廊圈成的小花園花木成蔭,穿堂風過帶著些許涼意。
棋子落在棋盤上發出清脆聲響。
趙彩央探手取子,摩挲著指間棋子抬眼看向對坐,“江蘇布政使梨家?柳氏這個時候給柳無晨定下這麼一門親事……是打著什麼盤算呢?”
時機和人選都太微妙了。
杜先生耷拉著眼皮,落下一子後端茶就口,砸吧嘴鬍鬚顫,“不管什麼盤算,對我們來說都不是壞盤
算。同知大人是個明白人,否則不會晾著姻親關係盤錯的如玉公主、張氏、黃氏三大望族不理不睬。柳無晨年輕氣盛,如今肯應下這門親事,更說明這是件好事。”
趙彩央替杜先生續茶,目露不解。
“柳氏定的不是任布政使的梨家二房,而是任宗長的梨家大房的嫡長孫女。”杜先生捋著白須,目光含笑,“江蘇布政使已連任兩任,兩年後任期一到,不是調任出兩道就是升任京官。梨家家世不輸兩道其他望族,行事卻比哪家都明白謹慎。梨家光嫡支就有四房,但除了二房,其他房子弟仕途平平。再有出自梨家的地方大員,大概……是下兩代的事了。”
趙彩央恍然大悟。
梨家刻意壓制族中子弟出仕,可見深諳月滿則虧的真理,只捧二房一支撐門戶其他房不冒頭不爭搶,實乃簪纓世家為保家族長盛不衰的明白做派。
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柳氏在兩道官場大動後選定梨家聯姻,是擺明態度:只守不攻。
柳氏不想做刺頭,即便不能成易生一派的助力,也不會成阻力。
柳氏在朝中地位不同,有這樣歷經兩朝的百年世族坐鎮兩道,或許才是當今聖上又壓制又安撫柳氏、這兩年敢放手消左相勢力大動兩道重地官員的底氣和憑仗。
柳氏守成本分,對誰都好。
見趙彩央面露瞭然,杜先生目光閃了閃,擠著老眼別有深意,“柳無晨做了梨家女婿,將來……說不得和府里來往就會越來越多了。”
這話怎麼說?
趙彩央豎起耳朵,不及細究,就見肥虎的身影閃進門內,門外幾位中年文士打扮的人垂頭等著通稟。
是府里幕僚清客來找杜先生。
趙彩央只得起身告辭,孫大郎興沖衝來請她去大花廳,“劉伯伯和李三叔一行人半個時辰前剛到,這
會兒安頓好了想見夫人。”
大花廳內好不熱鬧,當年劉家那一溜孫輩已長成小大人,見著趙彩央好奇的偷偷打量,稚氣的小少年們規規矩矩的脆聲問好。
趙彩央笑著揉搓一遍小包子們,讓水蓮、香糙陪著去一旁用茶點,看著劉好運、笑容愈大,“這架勢是打算讓幾位大哥大嫂都遷來雲南府?
張氏就捨得?”
劉好運借著牙儈人脈,已讓同行幫著在雲南府看房子,兩家都只留長子、幼子在身邊,放次子、三子
趁著來小吃街做事,另謀前程。
兩家小孫子們則一併帶來見見世面,之後是回造德學堂啟蒙進學,還是留在雲南府學手藝,則看孩子們自己的意願。
“咱們有彩央和趙家這樣的好姻親,沾光也得沾出個樣子來,總不能讓孩子們還繼續跟我做牙儈、種地。”劉好運慡朗大笑,不客氣才是真親近,和李長貴相視一笑,“現在海禁一開,兩道眼看著又要大變樣,咱們也不能守著老本不變不是?就是要麻煩彩央多費心啦!”
小吃街的事有高得力,其他瑣事有孫大郎。
趙彩央笑得輕鬆自在,讓他們別客氣儘管麻煩高得力和孫大郎去,契闊之後不由問劉好運,“那您家行商的擔子豈不是都落在一人身上?”
劉好運幾個兒子除了李廣余原來都在外行商,現在只留一個長子,獨撐門戶豈不是太苦\/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