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王能有了這個由頭,回去把話交待下去,具體事情自然有相應六易各司的人幫著做。

  王能半肚子黃湯醞釀出的酒意都驅散了大半,和趙彩央會心一笑,這才來了精神頭,拍著胸脯應道,“小事,小事!你們那邊定好章程,什麼時候需要了就去府衙打聲招呼,沒有不幫忙的道理。”

  正文 第799章

  吳德周幾人自然有來有去,互相客氣言謝一番,幾件事就算初步落定,只等著回頭就具體操辦起來。

  正事說完,不能灌趙彩央的酒,幾個各有任務各有干係的大老爺兒們自然不客氣,倒酒勸酒就又笑鬧開來。

  春酒吃到尾聲,玉玲喊了個婆子進來,回後院知會一聲,待眾人略微散過酒氣,就去後頭找易生爹、玉玲吃茶說話。

  婆子領命而去。

  眾人換了醒酒湯喝,聊些雲南府的見聞趣事,就說到了和水臨鎮地界不同,風氣大盛的春日宴上。

  這裡頭也就王能在雲南府待的時間最長,趙彩央問了幾句高門辦春日宴的規矩場面,便轉口說起另外幾家請吃春酒的事,“這頭一頓選在玉玲家倒也方便,阿巴甘家、吳家、高家都給長史府送了請帖,想來玉玲姐這裡也收到了。正好有生意上的事要說,這幾天玉玲姐安頓好家裡,就把時間空出來,兩家並一家,我們一塊兒去這幾家吃春酒。”

  順便帶上吳德周和劉崖三個,彼此先把臉混熟,關係鋪墊上,後頭的事情也就好談了。

  要不說商人做生意,一多半是在吃喝中談下的。

  眾人心知肚明,自然沒有異議。

  玉玲回想了一下收到請帖的日子,和趙彩央一對,兩人倒都笑起來。

  阿巴甘、吳家、高家倒也是會來事兒的,直接就把分送兩家的帖子都定在了相同的日期。

  這樣兩家一道上門,倒也省了事先打招呼的麻煩。

  從阿巴干送上那一份大手筆的添妝給她開始,她就知道來了雲南府後,阿巴干是會積極的和她談生意。

  倒是沒想到,吳家和高家也不敢落於人後,長史府和吳家哪頭都沒落下,也頗有些急著把彼此關係拉近坐實的樣子。

  官府有人好辦事,但這商戶之間沒點關係,不說舉步維艱,但也難免事倍功半。

  何況吳家的綢緞行,高家的鏢局以及名下糧油布匹生意,在雲南府地頭都是叫得出名頭的。

  他們想和兩家攀關係,兩家又何嘗不想多幾條過硬的人脈?這正是兩好並一好的好事。趙彩央輕輕吁出一口長氣,這來雲南府的第一步,總算是穩穩噹噹的,走了出去。

  廳外傳來腳步踏踏聲,有小廝進來收拾空盤,又有婆子進來傳話,“後頭都安排好了,就等各位過去呢。”

  眾人便收住話頭,紛紛起身出了花廳,往後院而去。

  吳家這座宅院是臨時起意置辦的,採買的雖倉促些,好在手頭有錢好說話,兩進院落雖小,卻也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方才從臨河道的角門穿小花園而入,景致倒也能入眼。

  領路的婆子在前,玉玲和趙彩央跟在其後,和後頭一眾人隔開幾步距離。

  王能身份在哪兒,一路閒話,吳德周幾個自然以他為首。

  眼看二門近在眼前,後頭一陣嘀咕聲,王能緊走幾步上前,沖玉玲和趙彩央笑道,“我們幾個就不進去打擾了,剛才沒能仔細逛逛小花園。你們自進去說話,我們自己去小花園走走看看,待會兒要走了再來喊一聲就是。”

  正文 第800章

  進去就是看玉玲,仔細問問她的孕事,別說王能和吳德周這兩個徹頭徹尾的外人,就是劉崖三個烏頭山寨子人,到底都是成年男丁,有些話倒是好聽不好說,進去也是尷尬。

  況且瞧這幾人的模樣,是耐不住就想找個地方清靜說話,好談談以後如何行事。

  玉玲看向趙彩央,見她無可無不可的點頭,便笑道,“行,園子雖小,靠著河道的西牆那裡有座兩層的閣樓,你們乾脆去哪兒坐坐,彩央妹子要走了再喊你們。”

  又讓婆子跟去安排茶點,在一旁服侍傳話。

  王能和吳德周幾個略寒暄幾句,便辭了玉玲和趙彩央兩人,勾肩搭背哥倆好的改道去了小花園。

  聽著漸行漸遠的說笑聲,玉玲有些感慨的搖搖頭,“倒是真沒想到,狗蛋……劉崖幾個如今真是有出息了。六子在家裡住的這幾天,沒少跟我說寨里和鎮上的事。別人也就罷了,聽說現在猴子為了那個西紅柿推廣,去了縣衙跟著府尹大人做事了?”

  玉玲又怎麼能不感慨。

  如今的烏頭山寨子人真可以當得上“脫胎換骨”四個字,且不論各有差事做起生意的一撥人,就說現在在造德學堂讀書的幾個數字輩的小子,將來學成長大,無論是走科舉也好,學以致用為烏頭山寨子開拓新營生也罷,那都是可以想見、希翼的將來。

  這些在以前,玉玲是想都不敢想的,圖的就是吃飽穿暖給大家娶上媳婦,至多就是讓寨中兄弟能多認幾個字,努力討活計做,哪兒料想到現在的風生水起。

  玉玲說著話也不是要追問各處細節,說著看向趙彩央,心頭激盪盡數浮上面上。

  “侯大哥也太容易滿足,太早發感慨了。”趙彩央微微一笑,乾脆順著話茬說起烏頭山寨子的事,“您和玉玲姐雖來了雲南府落戶,烏頭山寨子卻不能丟。往後無論是您家裡的漕運生意,還是我名下、寨中各人手中的生意,總是要越做越大的。生意越大,要用的人也就越多,長史府的情況您大概也知道,府中下人全都是臨時採買的。”

  “這會兒大家手上的事都是剛起步還好說,將來用人上頭總有不湊手的時候。我看您還是抽空回趟烏頭山寨子,和寨中老人、管事的幾個兄弟交待一句,要是有人願意投靠烏頭山寨子的,您還是照以前的做法,仔細算大寨子的人口。在寨中教上幾年,別的不說,和烏頭山寨子的情分至少能保證。以後要差遣,要挪動也用的順手,放心。”

  烏頭山寨子原來的“模式”,說白了就是玉玲和侯達狀兩個“大家長”管家,收留各有因由無家無室的人或孤兒的一所小型“慈善機構”。

  寨中的人不論資質如何,情分和忠心卻是外人,後頭受僱的人不能比肩的。

  侯達狀若有所思的點頭,“我明白你的意思……等玉玲這裡安頓好了,我就儘快去辦這件事。也該跟六子說一聲,留在水臨鎮、寨中的人也該說親事了。”

  正文 第801章

  “說到親事,玉玲姐,我倒有個想法。”趙彩央眼睛一亮,說起青靈村村南的那塊地,“你也知道,那頭都是些農戶零落的小村子,最大的地就是我們家那一百五十畝地。現在除了之前留下的流民,也就是一些開荒的散戶。這寨中人一成親,再一各自有了小家,有了後代,烏頭山寨子可就住不下了。”

  “那地荒地多,地皮的價錢別說和水臨鎮的均價比,和青靈村都不能比。您不如借著回去辦事的便利,和林叔、劉伯伯打探打探,要是銀錢湊手,不如把寨中兄弟遷移一部分過去。讓願意跟過去住的人去縣衙報備一聲,看能不能領些荒地開墾。一來是個營生,二來也能生根落戶。”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