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彩央笑著點點頭,捏著點心吃,聽齊氏說府里的新鮮事。

  年初四他們一走,趙府的練武場就正式請匠人進來修葺,如今已是像模像樣,阿童不在,麻雀和山雞就占了年紀小的便宜,白日就跑到後頭練武場習武玩鬧,齊氏就想著以後方便,打算再起一道圍牆加道門,方便男眷進出使用練武場。

  再有吳二媳婦和吳德周選出的內外院的管事,已經接手府里大小事務,打理得井井有條,平日不用齊氏操半點心,吳二媳婦和吳德周一心準備出閣的事宜,今晚跟著踩花堂的人一起,要帶著陪嫁的一眾下人去長史府。

  又說起這段日子孫大郎沒少往趙府、長史府兩頭跑,忙裡忙外幫著打點出力。

  “孫大郎如今看著也是個忠心肯乾的。”齊氏說到這裡,少不得要給趙彩央提個醒,“到時候吳德周也去了長史府,外頭人手怎麼安置你有沒有想好。”

  孫大郎最開始是跟著易生過來的,如今也是長史府的小管事,吳德周現在也掛著管事的名頭,到了長史府倒是不方便把吳德周也丟到外院去。

  趙彩央也不瞞齊氏,“義母送來的四個人,身契雖然也在我手上,但說起內外親疏,我倒是跟願意把張大孫大郎歷練出來。長史府……吳德周也不是做不好,不過我想著過去再找吳麽麽私下問問,他們夫妻倆要是願意,我倒想把手裡的生意交給吳德周打理。”

  趙彩央陪嫁的就有兩間好地段的鋪子,還有近郊的一處田莊,又背靠著長史府,吳德周要是願意轉作外頭生意的管事,出息未必比長史府的外院管事差。

  長史府有武大管事占了先機,後有一早跟了自家的孫大郎,吳德周與其去爭外院的活計,還不如專心在她手下打理生意田莊,那就是獨一份的體面,油水還未必會少。

  況且,吳德周原來在府伊家做得是迎來送往的職司,打著長史府名號的生意要做起來,也不算是辱沒了他的長處。

  正文 第738章

  她這話說得趙彩央和梅箐也感慨起來,兩人便逮著機會問起她想像的新婚如何,玉玲紅著臉唾了兩口,倒也不在她們面前避諱,大喇喇就說起新婚那段日子的事情,少不得揶揄的提起了洞房的事情。

  話雖說的隱晦,倒是弄得趙彩央和梅箐渾身不自在。

  玉玲反將成功,哈哈笑著告辭。

  趙彩央和梅箐兩顆腦袋並肩湊在一起,又說又笑鬧了大半夜才昏昏睡去。次日天還未大亮,趙彩央就被喜娘喊了起來,洗漱沐浴更衣上妝,熟門熟路又來了一遭,外頭人聲漸高。聽得一層一層傳進來的鞭炮聲,就知是迎親的隊伍進來了。

  劉好運的小侄孫子一路小跑,吭哧吭哧喘著粗氣進了趙府上房。

  上房東次間內擠滿了人,梅箐、玉玲並兩戶劉家的幾個媳婦姐妹都四散在房內,低聲說笑。

  張氏的三個姐妹的小兒子進來,跑得滿頭大汗,忙一把接住人,嗔怪道,“怎麼闖到這裡頭來了?不是讓你跟著你四叔,怎麼放你一個人進來了?外頭怎麼樣?”

  問道後頭還是忍不住打探起來。

  外院攔門的喧鬧聲一波高過一波的傳進來。

  劉家一眾小侄孫子就被安排跟在劉能身邊,劉好運的小侄孫子聞言不以為杵,兩眼放光的看向趙彩央,孩童有些尖銳的聲音滿是興奮,“彩央姐姐!彩央姐姐!新郎官好大方!你快看!他還沒進門就灑了好多紅包進來!我和哥哥們都搶了好幾個!”

  正月月底早春初臨,今早才下過一陣淅淅瀝瀝的小雨,劉好運小侄孫子手中捏著的幾個厚厚的紅包,就沾著地上未乾的塵土。

  劉好運一家人哎喲笑起來,小人兒越發說的起勁,“娘,娘!新郎官好厲害!我聽阿童哥哥說,迎親隊裡都是當著大官的!有一個二皇子,還有一個蘇大人,還有好多他也叫不出名字官職的府衙官大人呢!阿童哥哥他們又是出對子,又是出拳腳的,都沒有一個招架得住哩!”

  趙府派出攔門的自然是阿童這個小舅子一馬當先,文有阿童,武有狗蛋肥虎幾個。

  本來阿童早年就是易生教導的,哪裡攔得了多久,但新郎官只能動口不能動手,阿童這才出主意,把肥虎幾個練家子拖下水,卻沒想到遇上了蘇鳳九和二皇子,這兩個人文采如何不知道,但原神弩兵出身,要動起真格的來,肥虎幾個哪裡招架得住。

  趙彩央抿著嘴轉過頭,和梅箐面面相覷,兩姐妹會心一笑。

  其他人卻是臉色大亮。

  新郎官的迎親隊也是有講究的,易生居然把漕運督史和淮江衛所的督指揮使司督指揮使請了來,這三位可是最近雲南府炙手可熱的青年才俊,這樣的迎親隊伍聲勢可謂難出其右,光是說出去就能閃瞎人眼。

  更別說後頭還跟著一幫叫不出名頭的府衙官員。

  這樣的迎親隊伍,真真是說不出的風光體面。

  饒是趙家在雲南府初來乍到聲名不顯,過了今天別人再說起趙家,口風就和往常不可同日可語。

  風光大嫁也不過如是。

  正文 第739章

  喜娘帶頭就不住嘴的往外蹦好話吉祥話,東次間內熱鬧更上一層。

  外頭的鞭炮聲卻突然大起來,仿若近在耳邊——這是迎親隊叫開了門,往後院正式接新娘了。

  一大群小娃娃們立時一蹦三尺高,囔囔著要多搶幾個開門紅包,噔噔噔忙不迭的往外跑。

  東次間聚集的人也應聲而散,喜娘忙替趙彩央抻了抻本就平整的衣袖,聽著腳步踏踏聲漸近,適時替趙彩央蓋好蓋頭,便扶著趙彩央轉向正廳。

  熟悉的紅色再次鋪了滿眼。

  趙彩央低眉順目,依照喜娘的唱諾動作,感覺到身邊空氣微動,聽著喜娘的小聲提醒,才知易生已站到自己身邊,接下來要拜別高堂。

  滿心的莫測情緒忽然就平靜下來。

  趙彩央由喜娘扶著小心跪下,等了半晌耳邊才傳來齊氏帶著哽咽的訓誡話語。

  字字句句說得極其緩慢卻鄭重,規規矩矩的短短几句話似乎包含了千思萬緒,諸多難以描繪的心緒。

  趙彩央輕輕咬了咬下唇,脫眶而出的淚水直挺挺的砸向地面。

  耳邊轉瞬就傳來低低的抽噎聲,秦氏的,林叔的,阿童的,梅箐的,一聲聲哭中帶笑,萬般不舍。

  這幕卻是拜別的好兆頭,見趙彩央也落了淚,喜娘笑嘻嘻高聲唱諾,扶著趙彩央起身,邊說著吉利話邊將綁著大朵喜花的紅綢緞交到趙彩央手裡。

  她這邊才握住綢緞一端,就感覺到手中綢緞微微一緊。

  易生低若蚊吟的聲音,在二人轉身時低低響起,“別哭,別怕。”

  別哭,別怕。

  趙彩央握著綢緞的手不由微微收緊,似乎在回應易生的低聲細語。

  新郎官嘴邊一閃而逝的笑意,轉瞬就被新一輪的炮仗聲響淹沒。

  從趙府內院到大門的這段路,似乎長得走不到盡頭,又似乎短的眨眼就到底。

  喜娘一直跟在趙彩央身邊小聲提點,“要上花轎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