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說著轉身就去尋合適的竹枝。

  事到如今,要說梨憐心只是衝著她來的,只怕她自己都不信。

  趙彩央這麼想著,就抬眼去看易生,待清楚看到易生眼中閃過的厭惡之色,不禁一愣。

  這種厭惡的神色她昨天在盧掌柜臉上也看到過。

  難道易生已經知道梨憐心的底細,曾經也是見過梨憐心的,所以才會是這般反應?

  趙彩央愣怔間,易生已經轉過身正對著梨憐心,眼中厭惡之色絲毫沒有遮掩,視線緩緩掃過梨憐心,聲音帶著意味不明的笑意,“沒想到在這裡能遇見梨落姑娘。梨家在京中如今可算是官宦新貴,梨落姑娘不留在京中,又或者不在水臨鎮好好的做你的掌柜,怎麼來了雲南道?”

  這話是什麼意思?

  她在下河鎮的雲祥酒樓已經讓姐姐穎兒幫忙打理了,來了雲南府後,靠著舅舅舅母的幫襯遮掩,淡化了她京城梨家的家世,人人提起她多說的是張家表小姐,並無人知曉她更多的來歷,即便她跟易生在京城裡見過,也沒有道理易生知道的啊。

  怎麼聽著易生的話里意思,竟似對她的來歷一清二楚。

  方才因易生終於正眼看她的欣喜立時煙消雲散,梨憐心嬌羞的臉色有些微微發白,猛然迎上易生的視線,瞳孔頓時一縮。

  為什麼,為什麼再見的易生看她的眼中有毫不掩飾的厭惡。

  難道他真的知道她那些舊事……

  梨憐心心頭猛跳,這次是真的慌亂的垂下眼睛,聲音里的驚怕貨真價實,隨即似應不知易生來歷,不知道該如何答話,只轉眼無助的看向趙彩央。

  那邊紅梅佯裝摺竹枝的動作猛地一頓,聞言詫異的轉身,也顧不上仔細打量易生的正臉,忙忙上前護在梨憐心身邊,壓著羞惱道,“趙姑娘,這位是……?”

  一副怪易生說話無禮的模樣。

  趙彩央也不知易生唱的是哪出,只肯定一點:她的猜測不錯,易生不僅知道易風這位前未婚妻,恐怕這其中還有其他的內幕。

  易生身形微動,護在趙彩央身前,看也不看紅梅一眼,目光仍舊直直落在梨憐心身上,語氣不急不緩,“原來梨落姑娘不記得在京城跟我說過什麼了。我小時候可是跟著梨落姑娘經常見面,而且梨落姑娘還跟我說了好多知心的話啊,真沒想到物是人非,梨落姑娘倒是好好的在這雲南府過得恣意自在。”

  話外深意讓人想忽略都不行。

  尤其是前半句話——小時候見過她?什麼叫小時候見過她?梨憐心心中大驚,再也忍不住,猛然抬起頭來。

  正文 第699章

  一抬起頭,對上的就是易生似笑非笑的臉。

  易生擋在前頭,將身後趙彩央遮得嚴嚴實實,單手還拎著裝雪水的小罈子,身形放鬆姿態隨性,似乎只是在和人閒話家常。

  全身卻散發著臨淵峙岳的氣勢,冷冽的目光如有實質,落在梨憐心身上,讓她只覺得如被針刺般的不自在。

  落下的話音似乎還縈繞在耳邊,話中透出的訊息更是叫人全身發冷。

  梨憐心想要低頭避開易生的視線,卻似被定住了一般動彈不得,心中已掀起驚濤駭浪。

  別說紅梅派去打聽消息的人十分可靠,就說從舅父舅母那裡聽來的消息,也不會有大的差錯——易長史出身的易家,在雲南道並無根基,沒得官身之前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門小戶。否則易長史仕途正好的時候,又怎麼會說下趙家這種小戶的親事。

  大概也就是因為易趙趙兩家是故交舊識,兩家互知根底,趙家又是經商好手,易長史才會結這門親。

  官場交際花錢那是流水似的,易長史未來夫人的娘家沒有勢力不要緊,能有錢支持他也是好的。

  也正因為如此,她心中雖然有諸多盤算,卻從來沒有真正看得起過易趙兩家的家世。

  這樣出身的易生怎麼會說出這種話來?

  易家……故交舊識……

  梨憐心越想越心驚,思緒紛亂間似乎抓住了癥結所在,驚駭中終於轉動僵硬脖頸,不可置信的看向紅梅。

  紅梅的驚疑不亞於梨憐心,原本還透著莫名意味的目光早已化成驚怕,再顧不得遮掩上下打量著易生,感覺到梨憐心的視線,才偏過頭動作僵硬的點頭。

  易趙兩家是故交舊識,不是來了雲南才認識的,而是同樣出自北地京城那塊,具體哪裡沒有打探出來。

  京城。

  再結合易生剛才說的話,紅梅哪裡還有半分裝模作樣的神色,臉色不停變換,看向易生顫聲道,“易家……是原跟蘇章將軍最親近的易風大將軍的易家?”

  和蘇章關係最親近的將軍中,只有一戶特定的易家。

  也只有這樣解釋,易生所說的小時候跟小姐一起玩還說了很多知心話,才說得通。

  當年易風要動身來這雲南南詔邊境大營歷練時,和小姐的親事剛剛正式落定,臨行前梨家舉家去易府相送,當時跟著易風一同去邊境大營的就有那戶家將易家的父兄二人。

  當時似乎還有個十來歲歲的易家小子跟在易風身邊,小姐比易風同歲,只因小姐是易風的未婚妻,還未出閣,不方便露面送行,只是帶了個面紗一起送行。那十歲的易家小子因著和易風關係親密,明明和小姐同歲,卻是喊小姐“姐姐”,十歲就已是懂事的年紀,那易家小子本意是將小姐當嫂子看待,只是這話好說不好聽,便折衷喊小姐“姐姐”。

  她和小姐也是同歲,當時送完易風回到梨家,她還私下裡和小姐說過易家小子沒規矩。

  這事她會記得這麼清楚,是因為後來易風從邊境回京,復命往南唐去之前,她陪著小姐又見過易家小子幾次。

  正文 第700章

  一抬起頭,對上的就是易生似笑非笑的臉。

  易生擋在前頭,將身後趙彩央遮得嚴嚴實實,單手還拎著裝雪水的小罈子,身形放鬆姿態隨性,似乎只是在和人閒話家常。

  全身卻散發著臨淵峙岳的氣勢,冷冽的目光如有實質,落在梨憐心身上,讓她只覺得如被針刺般的不自在。

  落下的話音似乎還縈繞在耳邊,話中透出的訊息更是叫人全身發冷。

  梨憐心想要低頭避開易生的視線,卻似被定住了一般動彈不得,心中已掀起驚濤駭浪。

  別說紅梅派去打聽消息的人十分可靠,就說從舅父舅母那裡聽來的消息,也不會有大的差錯——易長史出身的易家,在雲南道並無根基,沒得官身之前只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門小戶。否則易長史仕途正好的時候,又怎麼會說下趙家這種小戶的親事。

  大概也就是因為易趙趙兩家是故交舊識,兩家互知根底,趙家又是經商好手,易長史才會結這門親。

  官場交際花錢那是流水似的,易長史未來夫人的娘家沒有勢力不要緊,能有錢支持他也是好的。

  也正因為如此,她心中雖然有諸多盤算,卻從來沒有真正看得起過易趙兩家的家世。

  這樣出身的易生怎麼會說出這種話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