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聽吳二媳婦笑著將果子酒的事說了,秋蘭和冬梅都十分意外,果子酒這樣精貴的酒品,竟然出自趙家。

  秋蘭細細品著杯中酒,冬梅端著酒杯出了會神,忽然眼睛一亮,“嬸子,飯廳那頭沒人服侍真行?您還好,我和秋蘭姐姐到底是大丫環,不如我們過去幫著端茶送水?”

  飯廳里是什麼情景,還用得著她們跟去走熱鬧?秋蘭在心裡暗笑,吃著菜不做聲。

  吳二媳婦沒有多想,笑道,“哪裡用得著我們,主子賞了飯菜,我們吃我們的就是。”又抬眼看向冬梅,“往後這稱呼可得改改,小姐給婆婆體面看重我們,你也要知道分寸。以後在趙府還是叫我吳麽麽。”

  離了婆婆吳麽麽到了趙府,吳二媳婦在他人口中,正經成了趙彩央身邊的管事媽媽吳麽麽。

  冬梅哦了一聲,聽吳二媳婦說的鄭重,只得悶悶應下。

  比起耳房裡的各有心思,飯廳內笑語喧闐。

  廳內分了三桌,一桌女眷,一桌男眷,還有一桌是狗蛋和肥虎幾個。

  房上和房下上回護送易生爹和秦氏來雲南府,並沒見到易生,更別說山雞和狗蛋兩個,此時能和易長史同屋而食,興奮之餘忍不住好奇的打量易生。

  正文 第658章

  肥虎看得好笑,佯咳了一聲,示意幾個小子別“丟人現眼”,那邊狗蛋敬過一輪酒迴轉,易生酒杯看過來,和眾人幹了一杯酒,沉聲道,“我讓王能找了個拳腳師父,過完年就請到趙府來,以後跟你們一起做護院。”

  王能和馬照原來在水臨鎮縣衙就小有名氣,更枉論如今跟著易生來了府衙。

  說是請了拳腳師父跟他們一起做護院,實則是知道他們在水臨鎮武館待的時日短,這是另外給他們配了個師父。

  山雞和麻雀臉色大亮,肥虎忙起身謝過,接過狗蛋手中酒罈子,顛顛替男眷那桌倒起酒來。

  斟酒的活計被搶了,阿童也樂得輕鬆,黏在易生身邊嘰嘰喳喳的說著話。

  易生的話落在易生爹耳中,臉上溫和的笑更深,視線落在趙彩央手腕上的鐲子上,笑意掩都掩不住,兒子和彩央感情好,處處為彩央打算,這樣好,極好。她最盼的就是兒子成家立業,將來小兩口好好過日子,她就再無他求。

  這麼想著,往趙彩央碗裡夾菜的筷子動得更勤了。

  齊氏和秦氏又怎麼會沒發現那對突然冒出來的鐲子,兩人對視一眼,笑容欣慰。

  滿府的熱鬧直到夜色深沉才消停,送走易生爹和易生,眾人才各自散了。

  趙家人湊在廳內吃茶說話,齊氏說起趙彩央的陪嫁田莊,“契紙拿到後我讓狗蛋陪著去看過一次,田莊裡雖只帶了六十畝田,不過都是上等良田,開春了就能播種春耕。帶著一處一進的院子,東西也都齊整的很。除了一戶管田莊的佃戶,還有一家長工。”

  人手盡夠了,只等將來趙彩央安排個管田莊的管事過去。

  趙彩央點點頭,齊氏商量起兩個女兒的壓箱錢,“我和你林叔嬸子商量過了,有田莊還有阿巴甘送的鋪面,這壓箱錢就一人再添五百兩。”

  易家送的那九萬九千九百九十九兩聘禮錢是怎麼也壓不過的,還得考慮李長貴家的情況,這五百兩算是很多了。

  這事趙彩央和梅箐只有聽著的份兒,自然沒有異議。

  這麼一算趙家家中存款轉眼只剩了三千兩多一點,趙彩央心肝兒顫:錢果然入得慢出得快,家裡有點大事就流水似的花了出去。

  好在家裡還有鋪子田地雲祥酒樓,又有果子酒的生意頂著,進項有保障,回頭她還是要儘早把阿巴甘送的那四間鋪子打理起來才是。

  趙彩央心裡想著生意,眾人閒話幾句消過食,便各自洗漱歇下不提。

  次日一早趙府上下都換上新衣,迎來除夕。

  今天主子們是要去新長史府過除夕的,完了還要回來守夜,留在府里的下人里里外外仍有不少活計要準備,忙裡忙外好不熱鬧。

  等到用過午飯,齊氏喊來吳二媳婦,“不分內外院,讓大家都去前頭花廳。”

  這是要發壓歲紅包了,吳二媳婦歡歡喜喜的應下,帶著後院的下人往前院去。

  吳德周那裡得了消息,忙將下人們聚到花廳前的空地上,自己去找了狗蛋,抬著大籮筐裝著的吊錢進了花廳。

  正文 第659章

  一家人進了花廳,主母齊氏,當家林叔,還有趙彩央各自說了幾句鼓勵嘉賞的話,就由秋蘭和冬梅分站在大籮筐邊,吳德周唱著下人名,一個個上來領賞錢。

  花廳內一時熱鬧無比,下人們的磕頭謝賞,正式給主子們拜年。

  以前烏頭山寨子過年也分紅包,只是以前日子過得苦,不過圖個喜慶的意思,此時拿到趙府分的半吊錢,屬麻雀和山雞最開心,笑得嘴角直咧到了耳朵根。

  等下人們退下去,趙彩央笑著看向狗蛋和肥虎,“玉玲姐才能來竄門拜年,你們今天也不用守在府里,自去找玉玲姐吧。”

  玉玲才過來,在異地的新年總不好太冷清,讓狗蛋幾個過去,也能好好團聚熱鬧一番。

  新長史府就和趙府隔了兩個胡同,沒有什麼不放心的,狗蛋和肥虎高聲應下,這才帶著房上幾個離開。

  到得下晌時分,孫大郎親自上門來接人,領著趙家眾人往五福胡同而去。

  關上角門,吳二媳婦腳步輕快的去找吳德周,小兩口自己過除夕。

  看了這麼兩天,她早摸透了趙家人的做派,小姐不帶她們去再正常不過,冬梅倒悶著張臉。

  秋蘭在心裡無奈笑笑,也不多說,拉著冬梅一路說著閒話折身回去後院。

  這頭趙家一行到了新長史府,上書“易府”二字的牌匾簇新,字跡和趙府牌匾一般無二。

  趙彩央抿著嘴笑,抬眼就見易生爹和易生迎出來,身後跟著武大管事和武石武漢。

  眾人一番引見寒暄過後,孫大郎跟著武大管事一家留在前院,趙家人跟著易生爹和易生往後院而去。

  新修葺拓建的易生主有四進,庭院錯落,假山流水目不暇接,新浦的碎石路旁種著奇花異糙,看得出易府修葺花費了大心力。

  將來這就是趙彩央的家,一路逛過來齊氏滿心激盪,林叔和秦氏更是滿臉的笑。

  院內的火燭漸漸亮起來,屋檐下的宮燈穗子在風中輕擺。

  應是團年飯,易府年夜飯也不分桌,大家圍著黑漆大圓桌坐在一起。

  推杯換盞中氣氛熱鬧,噌亮的黑漆大圓桌桌面清晰的映出眾人的笑臉。子時一過,南漢朝翻進了高祖九年,震耳欲聾的鞭炮聲中迎來了新年。

  吃過熱騰騰的餃子,易生爹招呼眾人,“易生讓人安排了酒水茶點,我們去園子裡玩兒去。”方才不過匆匆逛了一圈,趙家也不急著回去守夜,正好趁著人齊去園子裡賞景吃酒。眾人無有不應,歡歡喜喜的往第二進院落里的大花園走去。

  ……

  大花園一分為二,隔著道花牆一半在二進內院,一半連著外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