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正文 第635章

  次日阿童起了個大早,自動自覺的抱了紙筆奔向造德學堂,和杜先生幾人一起寫對聯。

  魏先生和成先生是同鄉,明天和趙家一道啟程,回自家過年,杜先生主僕隨行。

  趙家人本想帶著杜先生一起去雲南府過年,杜先生卻說他趁著過年還有些私事要辦,謝絕了趙家人的好意,又有魏先生和成先生隨行,趙家人便也沒有反對,魏先生和成先生可比杜先生主僕靠譜多了,至少不會讓杜先生主僕外出時吃虧或是受傷。

  饒是如此,秦氏還是特意去了趟鎮上醫館,各式外傷藥包了個一大包裹,交待杜林帶在路上以防萬一。

  秦氏爹娘死的早,全靠她將幼弟拉扯大,等到幼弟長大成人繼承家中果林娶了妻,秦氏最好的年華已過,耽擱了終身大事,快二十歲才由媒婆說親,嫁給林叔做了填房。

  秦氏這是把杜先生當長輩真心孝敬,趙彩央曾和齊氏梅箐感嘆過:秦氏大概是缺少父愛,又習慣了照顧人,遇上杜先生這樣生活自理能力欠奉的長輩,才會這樣前後張羅照顧。

  這段時日相處下來,魏先生和成先生也看出端倪,再見秦氏兒子阿童過來,無形中就多了分親昵,和對小輩的真心疼愛。

  杜先生依舊捻須笑得諱莫如深,卻也和魏先生、成先生一道,在一旁指點杜林和阿童寫對聯。

  造德學堂雖停了學,等到年初八才會開學,這幾天也不少人進進出出——多是小學子家中大人,過來幫著灑掃做飯,盡一份薄禮。

  也有不少人上門求先生寫對聯。

  杜林和阿童才放下筆,杜先生三人已被簇擁著往前頭花廳去,看著村民送上的紅字摞得高高的,再看村民恭敬討好的笑臉,三張老臉忍不住抖了抖。

  阿童捂嘴笑,抱著寫好的對聯閃身出門。

  回家就急著邀功,掰著小指頭算,“何大爺家,常大爺家,郝大叔家都送了!剩下這些是我們家和易伯伯家要貼的,這些是給府尹夫人家的。”

  紅底灑金的紙上,筆跡稍顯稚嫩力道不足。

  易生爹卻是喜得捨不得放下,拉著阿童就去貼對聯。

  趙彩央仔細收好給縣令家的對聯。

  走之前,她還要去義父義母家拜別,除了對聯還要送上份年貨盡心意。

  等到二十五這天,趙家兩間大院已經貼滿了新寫的對聯和福字,老劉家、老黃家和郝大叔家帶著王小五上門吃飯,送上自家備的年禮。

  眾人一番寒暄,女眷去廚房忙活,男眷則在廳堂內吃茶說話。阿童得了林叔的許可,由王小五看著,帶著幾家孩子一道,又跳又笑的小跑過遊廊,去新房放煙火玩。

  孩子們個個玩的臉色泛紅,何、常、郝三家長輩看著自家小輩興奮之色溢於言表,俱都露出了受災遷徙前才見得到的開懷笑容,不由又是開懷又是感恩——短短几個月的相處,三家人無不感慨自家有福氣,能遇上趙家這樣仁善寬厚的東家。

  不僅時常明里暗裡幫襯自家,就是阿童這個小東家也絲毫沒有架子,願意跟自家孩子們打成一片。

  正文 第636章

  阿童曾經寄人籬下,也是到了青靈村遇到趙家後再漸漸打開心扉,以前趙彩央、梅箐和易生是如何看顧他的,如今他也如何照顧身邊的孩童,比之對待家人,並未厚此薄彼。

  這一頓晚飯賓主盡歡。

  次日大早,劉好運就操著傢伙登門,幫趙家殺年豬。

  青靈村並非家家戶戶都養得起牲畜,這天殺年豬的人家院內都聚著或幫忙或湊熱鬧的人,按照習俗,幫忙的人要分一份豬肉,除了相熟的人家,湊熱鬧的人也能分一杯羹吃。

  趙林家一共四頭豬,比不得村裡的李寡婦養得多,湊在院子裡圍觀的人卻不知多處多少。

  且不論村長家情形如何,趙林兩家在李長貴的指點和幫助下,將四頭養的肥壯的年豬都殺了,張氏看著兒子殺完自家的年豬,也抱著傢伙什過來,幫著易生爹秦氏一起,灌制血腸、粉腸。

  趙彩央和梅箐幫著打下手,這邊將血腸粉腸放到大缸里冷凍儲藏,那邊林叔豪了一把,除了兩家留著用的,剩餘的按照和易生爹商量過的,盡數都分送給鄰里和村南那三家佃戶。

  殺年豬的熱鬧過後,一行人準備晚飯還有明天啟程後的路上吃食,趙彩央簡單洗漱換了趕緊衣裳,帶著阿童一起,抱著大包小包往鎮上去。

  府尹大人家早得了消息,吳麽麽帶著兒媳婦等在角門外。

  趙家馬車拐進胡同口,守在一旁的吳麽麽二兒子忙上前接車。

  吳麽麽和兒媳婦見過禮,滿臉是笑的領著趙彩央和阿童往二門去。

  府尹大人也等在花廳里,眾人見過禮,等府尹夫人問過阿童幾句話,府尹大人就拉著阿童考校功課,說到興起乾脆帶著阿童去前頭書房說話。

  趙彩央送上家裡新殺的年豬肉,還有阿童寫的對聯,笑道,“家裡的一點小心意,還望義父義母別嫌棄。等從雲南府過完年回來,我再來看義父義母。”

  府尹家又哪裡缺這些,重要的是心意。

  吳麽麽興高采烈的謝過,帶著兒媳婦媳婦下去放東西,順便將準備好的回禮拿上來。

  府尹夫人拉著趙彩央坐到身邊,說了一會兒話,見吳麽麽迴轉,便話鋒一轉,“之前答應你娘,要辦你挑幾個丫環用。這次你們要去雲南府,正好將人帶在身邊使喚,要是不得用回來義母再給你換人。”

  時機挑的真是好。

  現在在家裡用不著下人,也不方便用,借著去雲南府新居,正好可以名正言順的帶在身邊使喚,過年忙亂也正是考校丫環能力的時候。

  用得好就直接留在雲南府,和齊氏做個伴,也能把大小事情管起來,到時候就直接帶去易家。

  用得不好,過完年再待會水臨鎮,由府尹夫人處置。

  挑人和打發人都不用她經手,調\/教人卻是實實在在由她親力親為。

  越是奔波忙亂的時候,越能看出新到身邊的人得不得力。

  趙彩央聞言臉上並無意外,再看和吳麽麽一起下去的兒媳婦還未迴轉,心中一動,乖順的應下來。府尹夫人拍了拍趙彩央的手,笑得十分慈愛,衝進屋後就等在一旁的吳麽麽微微頷首。吳麽麽笑著應聲,聽著外間動靜,轉身撩開厚重的門帘。

  正文 第637章

  阿童曾經寄人籬下,也是到了青靈村遇到趙家後再漸漸打開心扉,以前趙彩央、梅箐和易生是如何看顧他的,如今他也如何照顧身邊的孩童,比之對待家人,並未厚此薄彼。

  這一頓晚飯賓主盡歡。

  次日大早,劉好運就操著傢伙登門,幫趙家殺年豬。

  青靈村並非家家戶戶都養得起牲畜,這天殺年豬的人家院內都聚著或幫忙或湊熱鬧的人,按照習俗,幫忙的人要分一份豬肉,除了相熟的人家,湊熱鬧的人也能分一杯羹吃。

  趙林家一共四頭豬,比不得村裡的李寡婦養得多,湊在院子裡圍觀的人卻不知多處多少。

  且不論村長家情形如何,趙林兩家在李長貴的指點和幫助下,將四頭養的肥壯的年豬都殺了,張氏看著兒子殺完自家的年豬,也抱著傢伙什過來,幫著易生爹秦氏一起,灌制血腸、粉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