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府尹大人做出副洗耳恭聽的模樣,趙彩央緩聲道,“這西紅柿對土壤要求不高,只要土層深厚,排水良好,壤土施肥足即可。果期又短,即便入冬天冷,也是能種一茬出來的。民女平日喜好讀些雜書,據傳有種暖棚種菜蔬的方法,如果能把這方法琢磨成功,想來不僅是西紅柿,就是普通菜蔬在秋冬也就不像往常那樣難得。”

  南漢朝還沒有暖棚種菜的方法,她隱約記得有種火炕暖房的培植法,溫度濕度的控制雖不如後世那樣精準,也是能保一年四季菜蔬不斷的。

  冬天最稀少的就是新鮮蔬菜,要是她能把這火炕暖房的培植法研究出來,少不得是一條商路。

  只是這事急不得,總要她做出實際成果才能拿出來說事。

  她話中有另外一層意思,趙彩央說完看向府尹大人,就看他轉不轉得過彎了。

  果然不過一息的時間,府尹大人眼睛一亮,放在桌上的手不由自主的微微收攏,盯著趙彩央試探道,“天冷也能種……土壤要求不高……你是說,這西紅柿不僅適合在南地種植,即便是北地也能種活?”

  她後世的認知中,西紅柿在清朝傳入中國後,就在南北廣泛推廣種植。

  正文 第624章

  江南的地種的了,北地的地自然也種的了,而北地包括京城。

  幾年前蘇章才平定後北戰事,這麼幾年下來後南漢忙著修養民生,首當其衝的要務就是溫飽,平民百姓的糧食問題。

  西紅柿在兩道推廣開來自然是府尹大人的功勞,若是能送往北地……那才是真正的大成就。

  趙彩央肯定的點頭,“西紅柿的種子比尋常糧種便宜許多,即便一開始拿去北地種出來的品相不如南地,損失總比一般的農物要小。收益擺在這裡,總有人願意試試的。”

  農務是朝中要務,有利國利民的成效自然有官員願意接手去做,但也正因為是新東西,實際實施過程中秉持的還是謹小慎微的做法。

  能推廣到北地,能真正過了京中朝廷明路,才是她最終的目的。

  她也知道這事不是一蹴而就的。

  趙彩央屏息等待府尹大人的回應,府尹大人忽然笑起來,公事公辦的口吻透出幾分慈愛,“你這孩子倒是敢想敢做。你話不用說的這樣小心翼翼,有件事想來你是不知道的,朝廷每年都會發放試種田和試種的種子下去,不過多是給京中官員的。因發放的範圍小,所以大多數人都不知道。”

  也就是說,只要能把種子送上去,又能拿出事實說話,推廣到北地的事可能比想像得還要順利。

  平民百姓喜歡新奇的東西,京中的官員更喜歡。

  西紅柿的種子作為朝廷試種種子發放下去,京中官員首先得了利,剩下的還不是水到渠成的事。

  趙彩央心中大喜,聽府尹大人改了稱呼,也乖巧的道,“既然是這樣,西紅柿的事就全權託付給義父了!現在青靈村也有幾家買了西紅柿的種子去種,不過到底占的田畝少。我家在青靈村的地,特意隔了四十畝來種西紅柿。十月中才新種了一茬,臘月底就能有收穫。”

  四十畝成熟的西紅柿,那是擺在眼前的不容置疑的成果,屆時即便有上頭的官員要來實地考察,也能一目了然。

  白紙黑字寫的再多,都不如現成的事實有說服力。

  何況水臨鎮地界上的百姓,已經早於其他地方得了西紅柿的實惠。

  這點府尹大人肯定是心知肚明的,否則也不會有府尹夫人身邊的吳麽麽找來,又是問食肆的事又是派人去菜市探看。

  趙彩央越想越篤定,眉梢眼角都是喜色。

  府尹大人卻是心中動容。

  桌上文書看也不看,三兩句話就把這樣的大事全權交付給他,府尹大人略一猶豫,意有所指的說道,“好孩子,之前安撫流民一事多虧有你家裡領頭施粥。朝廷放量賑災的公文剛下發到同知大人手上,大概臘月前糧車就能進雲南府府衙的糧倉。”

  水患年年有,朝廷怎麼可能沒有對策。

  只是流民一事都過去好幾個月了,朝廷的賑災糧才剛有了影子,可見中間有多少道關卡層層批覆,才會耽擱了這麼多時候。

  正文 第625章

  也怪不得事情一出,無論是雲南府還是水臨鎮,首先動用的是當地的存糧。

  她所料不錯,一層層官階不是那麼好越過去的。

  府尹大人這是提醒她,西紅柿推廣一事即便沒有阻力,時間上也必然要花費不少,且從地方官到京官,功勞一層層報上去,最後落在她家頭上的很可能微不足道。

  府尹大人當她不懂這其中的門道,怕她現在話說的痛快,到最後有了結果之後,落下後悔或是埋怨。

  趙彩央微微笑起來:她倒是很想深藏功與名,但是她上頭可是有人的!

  水臨鎮往上的第一個關卡,就是雲南府府衙。

  這事必然是要經過同知大人的,但中間也會經過易生,也許府尹大人不知道,但她卻是知道,易生後頭可有蘇章和二皇子撐腰。蘇章可是掌握一朝軍事動向的,沒人敢得罪的啊!

  現在最缺糧食的就是邊界,可是蘇章呆過的地方,多少要優先考慮一下的,蘇章怎麼可能不管南唐邊界如何?

  只要這事府尹大人肯去做,後續事宜就不用她在多花費其他心思,盡好本分做該做的,能做的就是。

  趙彩央思量間,起身行了個禮,正色道,“義父不必顧念我家裡如何,趙家既然得了府衙嘉賞的匾額,就不能辜負官家給的榮譽。只要能為百姓為朝廷出點薄力,其他的……趙家並不貪慕。”

  意思已經說的很明白,不管最後趙家能不能落到大的好處,趙家都不會去爭去搶。

  何況趙家再如何,也就在這雲南一畝三分地上過日子,只要地方父母官心中清楚,記得趙家的好就足夠了。

  所謂縣官不如現管,朝廷沒有嘉賞,地方官員能記得趙家的好,可比什麼虛名都實在。

  趙彩央直起身定定看著府尹大人,目光堅毅、果斷。

  不帶一絲其他情緒。

  面對著眼前少女清澈的雙眸,府尹大人真正笑得開懷起來,慈愛直達眼底,起身拍了拍趙彩央的頭頂,笑道,“你這孩子是個聰敏又心善的。你的意思我明白了,這事我會緊著辦。過幾天可能還會派人去請你過來,有些細處我們還得好好商量商量。”

  這還是認議親之後,府尹大人第一次做出符合“義父”身份的舉動。

  趙彩央眉眼彎彎,乖巧的點頭應下。

  兩人又說了一會兒話,府尹大人這才出了花廳回差房,自有衙役將趙彩央送出去。

  聽著車外馬蹄聲,趙彩央收斂臉上喜色,垂眸想了片刻,敲了敲車廂。

  趕車的衙役放慢速度,問趙彩央有何吩咐,就聽車廂內傳來溫和的話音,“勞煩衙役大哥改個道,先送我去雲祥酒樓。”

  縣衙上下的衙役都十分敬服易生,關於趙家的事自然心中有數。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