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隨即想了想,又沉聲道,“往年災情不如今年這樣嚴重,縣衙出糧盡夠。今年只怕不容樂觀,不過……水臨鎮富戶商戶雖不如雲南府,但也有些雲南府三大望族的族人在,鎮內來往的行商也不會少,等得了確切消息,少不得要他們幫著出一份力。”

  要百姓出錢出力,這事不是沒有舊例,只是縣衙不好以勢壓人,即便拉下臉來去說道,也是吃力不討好的差事。

  在座的都是人精,大家都能想到這個法子,只是誰又願意主動去攬這事——天災造成的流民,不必戰亂造成的流民,再如何都鬧不出大事來,只要能應付過去,就是有些許處置不當,“不得已”鬧出人命上頭長官也無法、也不會認真追究。

  聽一向素有威名寡言沉肅的易大人說了這話,眾人不由暗暗鬆了口氣。

  易生劍眉微微挑了挑,半垂下鳳眸不再多說。

  等到王能氣喘吁吁的通傳進了議事堂,抱拳將外頭情形一報,剛鬆了口氣的眾人不由倒吸一口涼氣——鎮門關了不過三天,鎮外流民的數量竟已經翻了一番。

  王能語氣不忍,光聽守城的官兵轉述,他就能想像到烈日下鎮外的慘烈景象。

  眾人聞言齊齊看向易生,易生倏然起身,沉聲丟一下一句“大家都儘自己能力去安排,我先離開一下”,便大步出了差房。

  王能見縣令大人如此一般,沒有別的交待,忙壓著腰刀,疾步跟上。

  二人身影轉眼就淹沒在外頭白晃晃的烈日下,差房內眾人這才紛紛起身,戶房和刑房的官吏忙高聲喊來手下,分頭行動。

  易生揚鞭縱馬,駛至南北坊夾道便翻身下馬,將韁繩丟給坊門的巡街衙役,沖王能打了個手勢。

  易生徑直往市署而去,王能則急匆匆拐進北坊,一路往央生酒廊飛奔。

  進了酒廊後院,王能來不及寒暄,直接轉述易生的交待,“嬸子,麻煩您回一趟家,跟彩央姑娘說一下,我們大人讓我轉告她,可以動手了。我在鎮子門口等著她來。”

  這話王能自己說的滿臉疑惑——易生只讓他傳話,多的解釋一句沒有,只得目露詢問的看向齊氏。

  齊氏也是一臉疑惑,卻不敢多擔待,直接架著馬車就往青靈村奔去,趙家,趙彩央正在盤算家裡的大豆,聽了這話,卻是精神一振,顧不上多說,就和齊氏一道往外走。秦氏正好進家門來,趙彩央一聽連忙簡單說了自家要捐糧的事,末了道,“還得麻煩嬸子您跑一趟,跟林叔和劉叔送個信。我先進城了。”

  鎮門緊閉,只出不進,沒有衙役護送,只怕出得去回不來,所以她得趕緊去跟王能會合。

  秦氏一聽,意識到事情的嚴重,連忙撒腿就往外跑……

  正文 第448章 嚴峻形勢(2)

  水臨鎮鎮子口,流民在外面到處晃動,都想進城來,無奈官兵緊緊把守著,很難有人進來。

  王能站在鎮子口大門旁邊的小門那裡,老遠看到趙彩央,連忙衝出去一把將她和齊氏拉了進來。

  經過趙彩央大概的介紹,王能這才明白易生吩咐的用意,緊皺了的眉頭頓時一松,高聲應是。

  雲祥酒樓那邊現在已經步入正軌,這幾天生意很好,梨落也做得很好,狗蛋倒也不用掛心鋪子,剛到央生酒廊,見趙彩央領著王能一起剛回來,便知時機已到。

  趙彩央也不避著王能,讓狗蛋帶著王能先去烏頭山寨,再去青靈村,務必把事情辦妥。

  王能沒想到烏頭山寨也有份兒,再想到烏頭山寨就在烏頭山上,要是烏頭山寨抬了糧米下山,難免會引起流民動了心思,要是烏頭山寨辦好事反而惹得流民山上衝撞得他們家宅不寧,豈不是好心沒好報?當即接口道,“狗蛋兄弟,你且在鎮門等我一下,我先把這事回縣衙上報清楚,再多點幾個人一道過去,也能分些人手守在烏頭山山下。”

  有官兵把手震懾,想來烏頭山上寨子也不會憑白惹上麻煩。

  趙彩央和狗蛋忙謝過,三人分頭行事。

  狗蛋和王能拐出北坊,趙彩央卻去了劉好運家。

  劉好運得了消息忙迎了出來,二人進了雅間,趙彩央開門見山道,“劉叔,如今外頭流民情景想必你也聽說了。這會兒縣衙已經開始著手安置流民,我們家和您家要合力搭棚施粥。我想求您幫個忙,現下易生在市署那裡,劉能哥若是願意,可否跟著易生打打下手?”市署管著水臨鎮鎮所有商戶,易生是去拉市署的人一道出面。

  劉好運一聽,連忙點頭:“我剛從青靈村回來,你林叔已經跟我說了,劉能當時正好在場,他正愁自己幫不上忙,於是已經去大街上晃悠了,這下好了,我這就讓他娘去找他,讓他直接去易大人那裡。”

  趙彩央一聽,自然高興得不行,這樣一來,易生那邊就輕鬆多了。

  ……

  略微沉寂了數日的東坊漸漸熱鬧起來。

  此時午飯點已過,位於東坊中段靠後的央生酒廊偶爾有客流往來。只是,大家都沒有心思來買這果子酒,更多的是來看熱鬧。

  自從鎮外趙家、劉好運家、烏頭山寨開始搭棚施粥,傳出縣令大人的父親及義妹領頭的消息後,不到兩天,就有些鎮上叫得出名頭的富戶和商戶加入其中。

  這其中自然有縣令大人親自遊說的面子,卻也少不是劉好運的功勞。

  雲南府府衙準備如何安置流民的正式政策尚未下達,水臨鎮縣衙已然靠著民力安撫住了外頭大批流民,在趙家三家擺出粥棚後的當天傍晚,縣衙戶房和刑房齊齊出動,出糧出兵出帳篷,已正式拉開官府援助流民的序幕。

  唯獨鎮上三大望族名下旁支商戶沒有動靜。

  此時,鎮子裡,都在傳這趙家有錢,是商人,卻是心思極好的儒商,聽說這是趙家姑娘帶頭起來的,大家都想著過來看看這趙家姑娘,只是,總是沒有見到人。

  正文 第449章 多出來的義妹

  至於這縣令大人的義妹,有不少人倒是見過,生的那叫一個出水芙蓉,閉月羞花。更有人認出這義妹之前在下河鎮就見過,只是不知道是哪家的女子。

  這日,蘇阿勒一早起來,就準備去雲祥酒樓。卻見到梨落也正好要出門。

  “梨落,怎麼你一個人?”平時都是丫鬟陪著她一起的。

  梨落聞言,淡淡笑道:“我一個人就夠了,那邊人多,去多了人反而添亂。”說完便往外走。

  蘇阿勒微微一嘆,不再說什麼,知道她去哪裡,卻又無法開口。

  “夫君。”

  正在蘇阿勒發愣的時候,突然傳來一青雅的聲音。

  蘇阿勒回過神,扭頭一看,臉上頓顯柔和,上前一把扶住挺著大肚子的女子,“穎兒,你怎麼出來了?不在屋裡好好呆著。”言語裡滿是擔憂寵溺。

  一襲白色的沙綢,襯托著凝脂一般的肌膚更顯白裡透紅,被叫做穎兒的女子此時正單手扶著凸起的肚子看著蘇阿勒淡笑搖頭:“大夫都說了我要多出來逛逛,這樣對以後臨盆有幫助,你就不要操心了。”說完,話音一轉,看了看庭院門口,一臉愁容:“梨落又出去了嗎?”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