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玉玲本就不善女紅,又叫又笑的折騰半天,才在趙彩央的幫助下穿好針。

  惹得眾人一陣打趣大笑。

  楊趙彩央看著玉玲發間多出的那支桃花木簪,卻是微微嘆口氣,這木簪子有些年頭了吧。

  穿針過後就是拜月,秦氏領頭往擺好的香爐里插上三支香,一眾女眷便跟著對月祈願,在心中默默許願祝禱。

  心愿說出來就不靈驗,拜過月後眾人也不互問,說說笑笑撤下香爐擺設,便沏茶上酒擺上巧果花瓜,重新落座閒話吃喝。

  酒。

  月朗星疏,前頭鋪面的喧闐漸低,角門卻是一陣喧譁。正是易生易生忙完回來了,身後還跟著王能和馬照兩個跟屁蟲。

  後院眾人聽見動靜迎出來,林叔重新引見劉能,眾人又是一番寒暄。

  人都到齊,齊氏滿臉是笑,招呼道,“讓他們小輩自去看花燈逛夜市去,我們把穿堂收拾收拾,都搬到去後院吃酒喝茶。”

  這會兒過了晚飯點,各種鋪子也漸漸冷清下來,林叔他們幾個聞言,跟著齊氏去後面收拾前面酒廊鋪面準備關門。

  大街上,人來人往。

  那道自己心心念念的挺拔身姿端坐如松,俊顏帶笑側耳聽著身旁人說話。

  穿著輕薄夏衫的趙彩央站在易生身邊,正揉著阿童的腦袋淺笑低語,身旁易生半垂著頭,薄唇抿成一道愉悅弧度。

  一個嬌俏柔婉,一個挺俊如松。

  身後,王能看著這一對,覺得事情有點不對勁,怎麼看著他們大人對彩央姑娘的樣子是情意綿綿呢?

  之前是不是他們搞錯了?

  正文 第339章 各自散去

  兩坊大道上燈火通明,人流如織。

  東坊食肆飯館熱鬧漸止,只余酒樓和各式雜貨鋪人頭攢動,笑語喧天。

  一行人出了角門胡同,沿著大道穿過北坊走向南坊,人群擁擠間只顧得上抬頭看大道兩旁樹上屋檐上新掛上的彩燈。

  好容易擠到南坊街口,一行人就分成了幾群。

  今天過節,不論大小集市夜市,東西坊也延長閉坊時間,會開到子時才閉坊。

  狗蛋則和寨子裡的兄弟一起,簇擁著玉玲站在趙彩央身旁,狗蛋笑著開口,目光落在趙彩央身上,“我們也就近逛逛。這幾個兄弟幫著一起忙完還要回青靈村去住,其他幾個則跟著大當家的一起回寨子裡,我也要回一趟寨子看看,所以我們幾個還得早些回去,省得晚了山路不好走。”

  玉玲挨著趙彩央,聞言偷偷扯了扯趙彩央的袖子。

  趙彩央微怔,隨即瞭然——今天狗蛋帶來酒廊幫忙的幾個寨中手下都是半大小子,還喝了不少酒,這是怕他們一個不小心,在易生面前露了馬腳?

  這麼想著不由偏頭去看易生——果然,一對著外人又變成了那張面癱臉。

  趙彩央失笑,一面覺得玉玲太過小心,一面又覺得易生端起架子來,居然連一慣大咧咧的玉玲都被唬住了。

  邊想邊睃了一眼玉玲發間的木簪,趙彩央嘆著氣,看來玉玲的事她還得早點落實一下比較好,沒有留烏頭山寨子的人——讓他們自在去玩也好。

  其實,對於狗蛋來說,他這麼做是有自己私心的,他不願看著趙彩央和易生二人濃情蜜意的樣子,看著他心裡堵得慌,乾脆跟著一幫兄弟去玩比較好。

  剩下的一撥就是易生,趙彩央和阿童,還有劉能在。

  眾人沒有不放心的,各自告辭便散了去。

  望著狗蛋一行隱沒在北坊人流的背影,趙彩央心中一動,眨了眨眼。

  這邊劉能已經招呼道,“前面小河那裡可以放蓮花燈,我們都過去看看?”

  每條街沿河都有個小夜市,到縣衙大街南面的街口便是河道旁邊的夜市。

  正適合他們這一群未婚人士,花小錢湊大熱鬧。

  眾人自然沒有異議,拐出南坊街口擠出兩坊夾道,往河道那邊走去。

  只是走著走著,便看到一群小孩子成群結隊的晃悠著。

  阿童一見,面上一喜,連忙擺手,那幾個娃娃見了連忙跑過來。

  這幾個娃娃正是青靈村經常跟阿童一起玩的幾個,此時正跟著大人們一起過來看熱鬧。

  趙彩央見阿童這才真正的開心起來,覺得他還是跟著自己同齡的小孩子玩比較好,不友跟著站在孩子身後幾個人詢問可否願意讓阿童一起跟著玩。

  大人們都是青靈村的村民‘對於趙彩央是再熟悉不過,自然是應下不多說什麼,他們的孩子能跟縣令大人的徒弟一起玩,那是他們多大的面子。

  幾個娃娃待走近了看見易生赫然護在阿童身後,幾張小臉又驚又喜,忙齊齊上前見禮。

  一排半大孩童言行間透著拘謹,偷眼看向易生的目光滿是好奇和敬佩。

  正文 第340章 小東西的算盤

  阿童見狀小身板挺得筆挺,小手一揮喊道,“走!我師父說了,待會兒逛夜市你們有什麼喜歡的,我師父出錢給我們買!”

  一句話把個堂堂縣令大人說成了出錢出人的超級奶\/爸!

  趙彩央聽得面色古怪,緊抿著嘴憋笑。

  一群小娃娃眼睛大亮,眨巴著眼睛去看易生,滿臉崇拜和激動。

  易生掩唇乾咳一聲,面癱臉難得露出一絲不自在,長指挑了個荷包塞給阿童,意味深長的交待阿童,“替師父好好招待你的朋友,記得好東西在精不在貴也不在多,別瞎買一氣。”

  這是給阿童做面子。

  阿童笑嘻嘻接過荷包,高聲應下。

  一眾小娃娃聞言崇拜的眼神就落在了阿童身上——阿童要代表縣令大人招待他們!

  阿童緊貼著易生,仰著小下巴不無得意的掂了掂手中荷包。

  趙彩央忍俊不禁笑起來,不由打趣道,“瞧把你得意的!你忘了我們家家規了,人情往來要入冊記帳的!你二師父這一荷包的銀子,就往你的零花錢上扣!”

  易生這個師父自願給的,當然不可能真的記上那人情往來的帳本。

  阿童哪裡聽不出來,卻是配合得耷拉了肩膀,嘟著嘴瞪趙彩央。

  眾人一陣大笑。

  阿童的朋友們聽了卻是緊張起來,對著易生的拘謹又重了幾分。

  劉能心念一轉,笑著招呼幾個孩子,“我帶你們和阿童看好玩的吃好吃的,你們都跟我來,阿童錢不夠,我來給你們出!”

  說罷轉頭沖趙彩央說道,“彩央姑娘,你們自去玩去。省得我們一大幫人,擠來擠去反而擠散了。”

  這樣劉能專心照顧阿童幾個孩子,倒比一群人成群結隊的行動要方便,而阿童的朋友也不必顧忌著易生在場,放不開手腳。

  趙彩央見了,秀眉挑了挑,嘴角緩緩漾開。

  阿童已經笑得見牙不見眼,哪裡還顧得上黏著易生,一面招呼朋友跟到劉能身邊,一面上前在易生跟前站定。

  學著易生平日的樣子,背著手仰著小腦袋,又伸手抻了抻易生本就平整的衣襟,仔細說道,“二師父,我會好好替你招待我朋友的,也會聽劉能哥的話。我大師父我就交給您了,您要是喝多了不好騎馬,就讓烈火跟著一塊拉車。回頭酒意徹底褪了,您回鎮上的時候再騎馬,這樣安全些。”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