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元小芫對齊王的印象,僅有宮裡見過的那幾面,城府深,咄咄逼人,總之,皆是不好的。

  不過前兩日,元靜特地與她說了一番,關於元小芫還不知道的那些。

  齊王在幾位皇子中,文采比不過三皇子秦王,武略又比二皇子楚王差了一些。

  看著不如兩位兄長,但細細想來,他卻哪樣都不差。

  這也是他能封為齊王,且陛下不願他離京的原因。

  轎子漸漸慢了下來,外面也不像方才那般喧鬧,最終落在了一個飄著淡淡桂香的院子。

  元小芫心跳快了起來,手心也出了一層薄薄得冷汗。

  張嬤嬤與英綠二人一路扶她進屋,坐在了那床綿軟的喜榻上。

  屋裡有幾位打扮喜慶的女使,每人道了一句吉祥的話,還朝榻上丟了些花生蓮子。

  倒也不繁瑣,沒多久屋裡便恢復了安靜。

  “小姐,”身旁傳來英綠的聲音:“若是渴了便喚奴婢,奴婢就在您跟前,張嬤嬤也在。”

  若不是英綠出聲,她還以為屋裡只剩下她一人了。

  她輕輕晃了晃腦袋,頂上喜冠叮噹作響。渴倒是不渴,就是累,頂著這七八斤重的東西,她脖子早已酸痛了,真想卸下來好好躺會兒。

  可一想到那面色深沉的男人,她便消了這個念頭,不敢妄動地繼續端坐著。

  坐到外面的天色黑透已久,張嬤嬤給桌上的燈添了兩次油,英綠還跑去將門推開了條縫隙,向外瞧了瞧,空空的院子依舊沒見到正主的身影。

  元小芫竟然第一次盼著見到齊王,只因她這腰和脖頸,已經僵硬到沒有知覺了。

  元小芫思緒漸漸飄遠,若是宋玘,她會如何?

  她恐怕會嘴上罵著,一把掀開蓋頭,才不管那些禮數。

  想著想著,元小芫垂下頭來,這是坐著睡著了。

  忽然,蓋頭被掀開,眼前出現了熒熒燭光,是一臉倦容的張嬤嬤。

  張嬤嬤直接上來幫她卸喜冠,語氣很是不滿:“罷了,我們主子也是嬌貴的,這樣坐著得到何時才算數。”

  猛然聽張嬤嬤這般稱呼她,還有些不習慣,元小芫有些遲疑道:“要不,還是再等會兒吧。”

  “不等了,就是瞧我們主子年紀小,沒得靠山,這才敢如此怠慢,好歹也是陛下賜的婚事,我們也是有敕命在身的。”

  張嬤嬤從小看著元小芫長大,把她當做親孫女一樣,見她這樣,哪裡忍得下心來。

  “老奴豁出去了,若是王爺日後要怪罪,只管懲我。”

  她沖那邊呆困的英祿遞了個眼色,英綠回神過來,趕緊幫著收拾鋪蓋。

  拆下喜冠,退去喜服,又幫她打了盆水,簡單洗漱了一番,元小芫這才躺下。

  還不足兩個時辰,便又被喚醒,是該給正妃姜可柔敬茶了。

  元小芫迷迷糊糊被二人架在了妝檯前,一個哈欠,淚眼婆娑。

  要說這位正妃,元小芫對她了解不多,只是聽元靜說,她父親是翰林院的一個主管,柳玉如今正是在他手底下做事。

  齊王很少帶她外出,就連上次寒食節,她也是稱病未曾入宮。不少女眷家中設宴,還來王府給她遞帖子,最後也基本被婉拒了。

  想來,是個不愛爭的性子吧。

  張嬤嬤趁沒人的時候,低著聲在她耳畔說道:“正房的主母,最是喜歡在妾室敬茶時,刁難一二,來彰顯自己主母的身份,主子一會兒去了,萬事都先忍下。”

  元小芫乖巧地點了點頭。

  只是沒想到,這位正妃與張嬤嬤所說截然相反,非但沒有為難,連一點架子都沒有擺。

  元小芫剛至屋外,下人還未來及通傳,姜可柔自己推門迎了出來。

  眉目和善,笑容親切,連聲音也是柔柔的,讓人第一眼見了,不由就心生好感,連張嬤嬤都吃了一驚。

  應做的禮數一完,姜可柔趕忙上前將她扶起,特地拉到她身邊坐下。

  “妹妹快些坐下,這般早,想必還未食早膳。”

  她一揮手,進來幾個女使,端著茶點放在了元小芫與姜可柔之間的紅木桌上。

  元小芫端起茶盞,張嬤嬤趕緊用手戳了一下她,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元小芫知道張嬤嬤的意思,可這茶總不能不喝吧。

  姜可柔沖她微微一笑:“瞧我糊塗了,妹妹想必累壞了,待會兒回去,再睡個回籠覺,這茶就莫要喝了,提神之物。”

  說著,她拿起盤中的杏仁酥,輕咬了一口,又將盤子向元小芫跟前推了推:“這糕點不錯,倒是可以吃上幾塊。”

  姜可柔都吃了,元小芫自是不該再懷疑,老實說,昨天那般折騰,她早餓了,這一盤恐怕都不夠她吃,她象徵性吃了兩塊。

  坐了不到一刻,姜可柔稱身子乏了,這才行了禮退了出去。

  聽到門外腳步聲漸遠,姜可柔斜了眼桌上的那盤杏仁酥,一抖袖子,掉出剛才佯裝吃掉的那塊兒。

  第二十九章

  屋裡門窗緊閉,姜可柔身旁的錦嬤嬤,上前收拾著桌上的糕點。

  這錦嬤嬤,早年是宮裡的人,到了年紀一出宮,便被姜家招了去,自此後就跟在了姜可柔身邊。

  這嬤嬤如今四十出頭,有著雙細長的眉眼,一說話那眼睛微眯著,像兩條縫一樣。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