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小芫,為何這般躲我?”

  元小芫本在池邊看魚,見他進院,起身就要回屋。

  柳玉豈能讓她走,橫著手擋在了她面前。

  “我知父親對咱們的婚事多有言詞,可不管他如何說,我心裡是只有你的,這門婚約,我定不負。”

  “表哥,年幼時長輩們間的玩笑話,不能作數的,如今你我都已成人,自該……”

  元小芫話音未落,向來溫潤的柳玉直接揚了聲調,將話打斷:“玩笑話?怎麼能是玩笑話……定是父親說了什麼,小芫你莫覺得委屈,我這就去找他將事情說清!”

  說著,柳玉提步便要走人,元小芫趕緊將他叫住:“表哥。”

  想來總躲著也不是個事,索性趁機會將話說開了。誰知柳玉竟頭次在元小芫面前這般著急,完全沒有理會,又風風火火地走出了院子。

  也罷,讓姑父姑母去說,也省得她們兩人面對面難堪。

  也不知那日柳文夫婦與兒子說了什麼,反正自此,柳玉再未尋過元小芫。

  “小姐,若是那七皇子……”

  過了半月,眼看就要入秋,英綠實在忍不住了,可又怕小姐傷心,這才言語間吞吞吐吐,見元小芫還是不語,便咬牙將話說出了口。

  “您也說他是個頗為古怪的人,萬一反悔了,我們又推了少爺這邊的婚約……”

  想到那個時常掛著梨渦的男子,元小芫輕笑地搖了搖頭:“他……應不會的。”

  也不知英綠的嘴是不是開了光,就是這日二人剛說完,便見柳府門前,來了一行宮中之人。

  為首的是個年長的老太監,別看頭髮花白,那腰板挺得筆直,雙手捧著的金色錦布中,是兩根白玉捲軸。

  柳府上下皆來至主廳前,嘩啦啦跪了一片。

  老太監下巴沖天,邁著步子來到眾人面前,兩手一抖,金色錦布上的祥龍立於身前。

  只是眾人的頭埋得極低,沒人看見罷了。

  老太監聲音尖利,語調高昂,皺巴巴地嘴一張,道出一通文言,用詞用句極為生硬刻板,可大致上卻叫人都聽明白了。

  這柳府的元小芫,攀上高枝了,馬上就要做王妃了。

  是那齊王府的,側妃。

  第二十三章

  柳府上下無不震驚。

  下人們大多只知道柳玉與元小芫的婚事,怕是不作數了,對內中詳情卻是一概不知,這幾個知情的則驚得各不相同。

  柳文雖驚,好歹如今得了聖旨,心頭上的石頭算是落了下來,很快便轉驚為喜,鬆了口氣。

  元靜與嚴氏,先是互相望了一眼,都怕是自己耳朵聽錯,見到對方驚詫的表情後,又不約而同,擔憂地看向正當中的元小芫。

  元小芫伏跪在地,整個身子一動不動,瞧不出任何神色,就在老太監等的有些不耐煩的時候,她這才抬起那張煞白的臉。

  齊王側妃……

  端妃有兩子,也許他們聽錯了,或者寫錯了,誤以為是齊王。

  元小芫不信,這當中定是出了何岔子,她不敢揚聲,弱弱地問了一句。

  “使者,莫不是搞錯了?”

  老太監一聽,冷哼道:“元宜人此話是何意?難道雜家還不識字了,若不然你是說陛下……”

  這話若是再說下去,元小芫便是犯大錯了,柳文一聽老太監話意不對,忙來圓場:“元宜人喜得不敢置信,絕對沒有冒犯之意。”

  老太監也不想生事,翻了個白眼,冷聲道:“那還不快快領旨。”

  齊王那張肅冷的面容,與雲翰溫笑的模樣,在元小芫腦中來回閃過,她滿面愕然地輕搖著頭,依舊不肯接旨。

  “元宜人,你這是要抗旨?”

  老太監尖利的聲音在她頭頂上一穿而過。

  邊上嚴氏的額頭上已經滲出了一層冷汗,她悄聲喚了一句:“小芫!”

  見沒有反應,索性橫跪著挪到她跟前,蒼勁有力的手,將元小芫的胳膊一挎,帶著她直接站了起來。

  “這孩子喜糊塗了。”

  嚴氏賠笑著又扶著元小芫的手,那邊元靜見狀也迅速站了起來,二人一左一右,托著元小芫兩隻胳膊,這才接過那金色祥雲的錦布。

  老太監臉色不太好,但還是強扯了扯唇角:“恭喜元宜人,賀喜元宜人,下月初五,便是齊王府的側王妃了。”

  柳文急忙從袖中套出一個錦包,光看那鼓鼓囊囊的樣子,就知道裡面裝的銀兩不會少。

  他迎上前,趁著握老太監手的工夫,將這錦包轉入他手,老太監頓時眉眼堆笑,臉上的褶子都能夾死蚊子了。

  柳文一路將他恭恭敬敬請了出去,還不忘在他耳邊低語著:“侄女年少不經事,莫要見怪……”

  一行宮人出了府,院內下人開始各忙各的散了去。

  嚴氏拉著元小芫回院,元靜也關切地跟了上去,在旁還不斷溫言細語的說著些,旁人聽不清的話。

  柳玉的目光自始至終都在元小芫身上,這些日子,母親一直勸他放下,他以為避而不見,日子長了便不知到念想,可今日見她如此失魂,心裡還是免不了揪了一下。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