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英綠抿著唇,只是取了幾張,並未全部拿走:“這是小姐的私房錢,英綠今日給小姐添了麻煩,怎還有臉拿小姐的錢,這些,明日便給那家丁便可。”

  元小芫接過帕子,看著眼眶濕潤的英綠,不由地也潤了眼角,她從桌上又取了兩張,硬塞在了英綠手中。

  這一夜元小芫睡得很不踏實,做了一個很長的夢,有青山綠水的家鄉,有一望無垠的田野,還有已模糊了樣貌的娘親。

  這夢裡,有一個奇怪的景象,天空中莫名出現了一道銀光,直直向她射去,忽然被一個高大的黑影遮擋住了。

  醒來時渾身是汗。

  這幾日過得平穩,但不知怎地,她眼皮子時不時便突突直跳,祖母嚴氏找了一根細竹籤,搭在了她眼皮上,還不斷說,是要有喜事了,可小芫卻感到莫名的心慌。

  這日,一進到祖母的屋裡,便看到張嬤嬤在打包東西,都是祖母常用之物。

  元小芫恭敬地對祖母行了一禮,乖巧的坐在一旁:“祖母是要出遠門麼?”

  嚴氏將手中茶盞緩緩放下,看著孫女笑道:“早幾日便說是有喜事,果不其然,是你姑父的妹妹,也就是當今聖上的柳妃,說是近日身子多有乏困,想讓祖母入宮待些時日。”

  元小芫呆愣了一下,隨即便想到柳妃找祖母的緣由,祖母娘家,當年是欒京城數一數二的醫藥世家,而祖父又是皇城中有名的太醫,嚴氏一族在針灸推拿方面,更是令人稱讚的聖手,想來柳妃應是身子略有不適,這才想讓祖母入宮一趟。

  元小芫咧開小嘴道:“那沒有小芫的照顧,祖母可要保重身子,早去早回。”

  “傻孩子,就祖母一人去,算得上是何喜事,你也快回去,叫英綠幫你收拾收拾東西。”

  “啊?”元小芫這幾年在柳府,連府門都少出,更別提皇宮,那是她想都沒有想過的地兒。

  再說,那高牆厚院規矩繁多,一個不小心恐會掉腦袋的,為何祖母還說是喜事?

  嚴氏知道孫女不懂,沖張嬤嬤揮了揮手,張嬤嬤應聲退下,她這才鬆口。

  原來前幾日宴上那事,讓柳老爺拿了話柄,日日與元靜說道,說元小芫一不懂得禮數,屢屢與那趙家的姑娘起事端;二不會持家,連貼身的婢女都管教不好。這樣的女子,將來如何給柳玉做大夫人。

  這樣的話,柳文以前不是沒有說過,但都是點到為止的暗示罷了,只要元靜不接話,或是拿之前的許諾出來,柳文也就作罷,可這次柳文很是直接了當,就差沒說“毀約”這二字了。

  元靜不是不知夫君的意思,柳文為官數載,更看重柳玉將來為官之路,可她是個重情義之人,當年若不是元小芫的娘親,她早就一屍兩命了,如今萬萬不可對當初的承諾反悔。

  元靜也是心急如焚,忙找母親嚴氏商議,說來也巧,二人沒說幾句,便傳來消息,柳妃要召嚴氏入宮。

  嚴氏眼前一亮,這可是千載難逢的好機會,嚴氏年過五旬,雖對針灸之事應手,但還需要個通曉之人幫襯,這樣的話,元小芫便可一同前往。

  元靜與宮中那位得寵的小姑子,這些年雖然往來不多,但早年柳妃還在柳府時,二人關係很是融洽,元靜立即書信一封交由嚴氏,這當中,除了各種思念,免不了還幫元小芫說了些話。

  柳文不是嫌她不會管教,不懂禮數麼?

  待元小芫入宮得了娘娘的指點與教誨,怕是柳文也不敢再提此事了。

  第三章

  對於柳妃的召見,柳府一刻也不敢耽擱,本還想給元小芫做幾身新衣也來不及,表姐柳翕是個貼心的,知道元小芫之前那件上好的雲錦燒毀了,便將自己的塞給了她。

  “莫要推了,都是自家人,芫妹妹不嫌棄就好。”

  這話讓元小芫心裡一暖,柳翕自幼體弱,素來很少出來走動,久而久之,性子也涼薄許多,但對她這個表妹,卻是極好的。

  能不好麼,若不是當年元小芫娘親,恐怕也不會有如今的柳翕。這事要從祖父那輩兒說起。

  據說當年,先帝頭疾,多少名醫皆是束手無策,搜尋良方的皇榜下到了全國各地。

  遠在玉京最北的莖州,是塊兒山清水秀,遍地奇花異草的寶地兒。相傳那裡十人當中,九人都會行醫治病,

  元良,也就是元小芫的祖父,是莖州有名的醫者,看到皇榜後,隻身一人趕來了欒京,不出半年便將先帝的頭疾醫好了,先帝沒捨得讓他回鄉,封了醫官給他,自此便留在了欒京,與醫藥世家的祖母嚴氏結為夫妻。

  元良是個專情之人,一生未納妾,與嚴氏誕下三子,大兒子元暉,生性散漫,早早便雲遊四海,已是多年無蹤。二女元靜,成年後嫁入了柳府。

  三子元善,最得夫妻倆喜愛,自幼喜好醫理,時常往返於莖州老家,往欒京輸送珍稀草藥,一次在莖州偶遇了同好醫理的寧清,兩人一見傾心,不久成婚。

  一日,懷胎八月的元靜忽然腹痛難忍,有滑胎之相,府內的郎中產婆們皆是沒有法子,柳文趕忙派人去元府請人。

  那時候元良正在宮中,元善陪著母親嚴氏去了懷慈寺祈福,寧清沒有陪著去,是因她懷有身孕,怕路上顛簸。

  “萬萬不可啊夫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