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頁
“她總不能因為心裡不舒服,就對自己的兄長使絆子吧。若沒有娘家幫襯,將來她哪裡有底氣在宮裡立足?”
“你知道便好。”大老爺冷笑一聲,“出嫁的女兒與娘家從來都是互助互利,你卻是先在內里挑刺抬槓子使氣。蕙如從回到京里,哪樣做得不周全不厚道?她從來都是將沈家放在頭裡想,所以母親會那樣疼她,連三弟妹那樣眼高於頂的郡主,也喜歡她,幫襯她。你若是個聰明的,就該知道這丫頭斷斷不是表面上那樣柔軟好捏合,否則怎麼人人都要抬舉她?是因為她是沈家的姑娘嗎?怎麼就不見人人去抬別的姑娘?不是我要夸自己的女兒,若蕙如是個男兒,也一定會有大出息。你是沈家宗婦,眼光需放得長遠。既然她叫你一聲母親,那麼這皇后是芳如還是蕙如又有什麼區別?”
大夫人沉默了。
大老爺喘了口氣,皺著雙眉看著妻子:“你就放開你那小肚雞腸。代王人品端厚,是個好女婿,但他的性子太寬和,又著迷於讀書,他這樣,難以駕御朝堂。若是他當了皇帝,不是被權臣左右,就會被內監蒙蔽。你難道願意看著將來女兒在宮裡受苦?看著朝中混亂,沈家被架到火上去烤?”
大夫人嘟囔著:“哪有您說的這樣嚴重?好像代王登基就會天下大亂一樣。”
“婦人之見。”大老爺罵了一聲,他是往嚴重了說,不這樣說,妻子還心懷著怨氣。
“過些日子代王和芳如就要回京,你就將我剛剛的話說給你那寶貝女兒聽。我說的你聽不進,芳如的話你總會聽一聽的吧!”
代王夫妻從封地回京是為了參加太子冊封大典。
皇帝也想見見這個小兒子,好好與他談談,免得他對李晟生出嫌隙。
他如今只剩下這一個兒子,他不想這個兒子將來出事讓他傷心。
☆、第185章姐妹交心
185姐妹交心
代王夫妻來得很快。
李怡只帶了正妻沈氏進京,那兩個側妃都被他扔在了封地范陽。
稍事休息之後,夫妻二人便進了宮。
皇帝見著了小兒子,見他神采奕奕,面色紅潤,倒完全沒有任何憔悴失落之姿,心中也十分高興。
問了幾句范陽的民生風物,他便打發代王妃去見太后,然後帶著兒子進了書房。
從宮裡出來之後,李怡便去找李晟,而芳如連沈府也沒回,先去了宣王府見蕙如。
芳如是一品親王妃,蕙如是親王世子妃,又是她姐姐,按禮蕙如要給芳如行禮。
可還沒等蕙如蹲下|身,芳如就搶先一步將她拉起來。
“可當不起你這禮。”幾個月不見,芳如個子又長高了些,眉目舒展,神態安嫻,倒有一股子原來在內宅里見不到的意氣風發。
“姐姐瞧著又美了幾分。”蕙如笑著挽起姐姐的手,說笑著與她進了屋裡。
“美什麼啊。”芳如笑著說,“人人都說,當了母親的婦人是最美的,我瞧你現在可是比當姑娘那會美了許多,怪不得妹夫對你如珍似寶,當眼珠子待了。”
蕙如抿著嘴直樂:“三姐姐您這樣說我虧不虧心,我那姐夫難道就不會對你如珍似寶了?聽說這回子進京,他誰都沒帶,就只帶著您呢。”
“我是正室,皇家典儀里當然是帶正妃,難道妹夫的大日子裡,他還要帶側妃們來觀禮?”芳如說得理直氣壯。
“是是是,代王妃您請用茶。”蕙如將紫微端來的熱茶親手遞給了她。
“妹妹您只管放心吧。”芳如喝了一口茶,笑著對她說。
“放心?我有什麼不放心的?”蕙如笑出聲來。
“我說什麼,別人不懂,你還不明白?”芳如正色道,“人人都說是宣王世子搶了代王的太子之位,可我們都覺得,是世子救了代王於水火之中呢。”
蕙如微微笑著,斂著眉眼慢慢地啜著手中的白水。
“好吧,我也不說什麼別人了,就是母親,也寫信給我,對他有諸多抱怨。”芳如開門見山,就這樣將大夫人給賣了,“我是她親生的,她難免會有偏向袒護,這些年她對你好不好,沒有人比我更清楚。妹妹,我在這兒先代母親向你賠不是。”說著,芳如站起身,對蕙如行禮。
蕙如連忙站起來:“這可當不得。”
“當得。”芳如嘆了一口氣說,“代王心性敦厚憨直,咱們姐妹實話實話,他也就是個書呆子。我與他在一起這些時日,也算是摸著了些他的性情。代王是個好男人,好丈夫,卻不會是個好太子,好君王。他耳根子軟,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守著范陽那小地方,平素管制著下頭已經是有些吃力,他還常常抱怨著事情瑣碎繁雜,占了他太多的辰光,讓他沒辦法安心做學問。管一個范陽就讓他這樣厭煩,若是讓他當太子,皇上一定會失望。只是這事我知道,代王知道,皇上知道,母親卻不知道。她心裡什麼都是這個女婿最好,所以若是日後她有什麼怨氣,有什麼對你不敬的地方,還請妹妹看著姐姐的面子上,多擔待著一些。”
蕙如點了點頭。
芳如一向明理,知道什麼是能要的,什麼不能要。
所以她可以過得自在,活得舒心。
只是她可能還不知道,在她回來說這些話之前,大夫人已經很好地將自己對庶女和女婿的怨氣表達出來了。
像李晟這樣護短的男人,聽蕙如回府說了大夫人要往府里塞人的話,怎麼能善罷甘休?
他可是當時便氣得寫了封言辭犀利的信,讓人送給了沈大老爺,並且言明,以後王府都不歡迎蕭氏上門。
再過幾天他就要搬到東宮去住,這信里當然不好言明了,但那意思誰都清楚,以後他當了太子,當了皇帝,蕭氏都別想踏進宮門一步了。
女兒是太子妃,皇后,當嫡母的居然都不能進宮。這要是被外頭人知道,沈家宗婦這麼不著未來的太子待見,他沈浩然面子裡子可就都沒了。
這當然不夠。世子大人又讓人將信捎了一封給老夫人,讓她好好管束一下大兒媳婦。
老夫人看了信,得知兒媳婦居然做了這種沒腦子的蠢事,當時便火冒三丈,將大夫人叫到慈安堂好一頓訓,又罰她去跪了一天祠堂。就算沈青崴和沈青崧兄弟兩個都跪在慈安堂為母親求情也不行。
“蕙如生孩子之前,你把她給我好好關在屋子裡頭,哪裡也不許她去!”老夫人拿手指頭戳著兒子,“若是讓她到外頭亂說,讓人家知道咱們對世子夫妻心中怨恨,想著擁立代王,那咱們沈家還有什麼臉在京裡頭立足?你就對她說,安安份份地老實管著自己院子裡的事,若再讓我拿到半點不是,我可就顧不得沈家與蕭家的情份,要將她攆到家庵里去,也省得給我們沈家招事惹禍。”
大老爺自然是不迭聲地應了。
然後將哭哭啼啼的大夫人給圈在了院子裡。
等芳如回到娘家,聽大老爺將這事前後這麼一說,驚得她心頭突突亂跳。
幸虧她從宮裡出來便直接去找了蕙如,又那樣當著面地剖白心跡,否則她和代王這回可真的要被母親的莽撞給坑苦了。
又想起蕙如從見她時,便是一臉的熱忱,完全看不出心懷芥蒂的樣子,不免又有些後怕。
這個庶妹將什麼都藏在心底,年紀這麼輕,就有這麼強的定力,實在是她平生見過最難應付的人。
不覺嘆了一口氣,還好這位不是仇人。
沈家有這樣一位女兒,也實在是父親的運氣。
大哥前程遠大,因為跟著李晟出生入死一回,便得了皇帝額外的青睞。
二哥雖然沒什麼志向,但如今進了翰文館,只管修書編史,也是個安穩不易出事的差事。
想起在宮中,太后對她抱怨的那些話,她不覺暗暗苦笑。
她何嘗不想一生一世一雙人?何嘗不想丈夫只守著她一個人過活?
雖說李怡是個重情重義的,對她也愛重,但他也還有側妃,前些日子又收了個侍女為姨娘。
若是與別的宗室子弟比,李怡這樣已是算是極為自律的親王了。
可人跟人還就是不能比。
同樣是沈家的女兒,蕙如就是有這樣好命,嫁了個將來要當皇帝的,卻還能守著本心的男人,夫妻同心同德地過日子。
不止丈夫心志堅定,就連她公公也一心向著她,親自去宮裡為兒子兒媳求情,讓李晟只守著她一個人。
得夫如此,夫復何求?
芳如心裡不免就會想,如果是李怡當了太子,他一定不會有這樣的膽色,敢頂撞皇帝,拒絕太后為他選妃的美意。
到那時候,她還能過現今這樣舒坦的日子嗎?
不停地算計著,算計別人,防人算計。在那深宮裡,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稍有疏忽不但會失去一切,還會禍延親族。若是那樣,她只怕連睡覺都不會踏實。
“你知道便好。”大老爺冷笑一聲,“出嫁的女兒與娘家從來都是互助互利,你卻是先在內里挑刺抬槓子使氣。蕙如從回到京里,哪樣做得不周全不厚道?她從來都是將沈家放在頭裡想,所以母親會那樣疼她,連三弟妹那樣眼高於頂的郡主,也喜歡她,幫襯她。你若是個聰明的,就該知道這丫頭斷斷不是表面上那樣柔軟好捏合,否則怎麼人人都要抬舉她?是因為她是沈家的姑娘嗎?怎麼就不見人人去抬別的姑娘?不是我要夸自己的女兒,若蕙如是個男兒,也一定會有大出息。你是沈家宗婦,眼光需放得長遠。既然她叫你一聲母親,那麼這皇后是芳如還是蕙如又有什麼區別?”
大夫人沉默了。
大老爺喘了口氣,皺著雙眉看著妻子:“你就放開你那小肚雞腸。代王人品端厚,是個好女婿,但他的性子太寬和,又著迷於讀書,他這樣,難以駕御朝堂。若是他當了皇帝,不是被權臣左右,就會被內監蒙蔽。你難道願意看著將來女兒在宮裡受苦?看著朝中混亂,沈家被架到火上去烤?”
大夫人嘟囔著:“哪有您說的這樣嚴重?好像代王登基就會天下大亂一樣。”
“婦人之見。”大老爺罵了一聲,他是往嚴重了說,不這樣說,妻子還心懷著怨氣。
“過些日子代王和芳如就要回京,你就將我剛剛的話說給你那寶貝女兒聽。我說的你聽不進,芳如的話你總會聽一聽的吧!”
代王夫妻從封地回京是為了參加太子冊封大典。
皇帝也想見見這個小兒子,好好與他談談,免得他對李晟生出嫌隙。
他如今只剩下這一個兒子,他不想這個兒子將來出事讓他傷心。
☆、第185章姐妹交心
185姐妹交心
代王夫妻來得很快。
李怡只帶了正妻沈氏進京,那兩個側妃都被他扔在了封地范陽。
稍事休息之後,夫妻二人便進了宮。
皇帝見著了小兒子,見他神采奕奕,面色紅潤,倒完全沒有任何憔悴失落之姿,心中也十分高興。
問了幾句范陽的民生風物,他便打發代王妃去見太后,然後帶著兒子進了書房。
從宮裡出來之後,李怡便去找李晟,而芳如連沈府也沒回,先去了宣王府見蕙如。
芳如是一品親王妃,蕙如是親王世子妃,又是她姐姐,按禮蕙如要給芳如行禮。
可還沒等蕙如蹲下|身,芳如就搶先一步將她拉起來。
“可當不起你這禮。”幾個月不見,芳如個子又長高了些,眉目舒展,神態安嫻,倒有一股子原來在內宅里見不到的意氣風發。
“姐姐瞧著又美了幾分。”蕙如笑著挽起姐姐的手,說笑著與她進了屋裡。
“美什麼啊。”芳如笑著說,“人人都說,當了母親的婦人是最美的,我瞧你現在可是比當姑娘那會美了許多,怪不得妹夫對你如珍似寶,當眼珠子待了。”
蕙如抿著嘴直樂:“三姐姐您這樣說我虧不虧心,我那姐夫難道就不會對你如珍似寶了?聽說這回子進京,他誰都沒帶,就只帶著您呢。”
“我是正室,皇家典儀里當然是帶正妃,難道妹夫的大日子裡,他還要帶側妃們來觀禮?”芳如說得理直氣壯。
“是是是,代王妃您請用茶。”蕙如將紫微端來的熱茶親手遞給了她。
“妹妹您只管放心吧。”芳如喝了一口茶,笑著對她說。
“放心?我有什麼不放心的?”蕙如笑出聲來。
“我說什麼,別人不懂,你還不明白?”芳如正色道,“人人都說是宣王世子搶了代王的太子之位,可我們都覺得,是世子救了代王於水火之中呢。”
蕙如微微笑著,斂著眉眼慢慢地啜著手中的白水。
“好吧,我也不說什麼別人了,就是母親,也寫信給我,對他有諸多抱怨。”芳如開門見山,就這樣將大夫人給賣了,“我是她親生的,她難免會有偏向袒護,這些年她對你好不好,沒有人比我更清楚。妹妹,我在這兒先代母親向你賠不是。”說著,芳如站起身,對蕙如行禮。
蕙如連忙站起來:“這可當不得。”
“當得。”芳如嘆了一口氣說,“代王心性敦厚憨直,咱們姐妹實話實話,他也就是個書呆子。我與他在一起這些時日,也算是摸著了些他的性情。代王是個好男人,好丈夫,卻不會是個好太子,好君王。他耳根子軟,別人說什麼就信什麼。守著范陽那小地方,平素管制著下頭已經是有些吃力,他還常常抱怨著事情瑣碎繁雜,占了他太多的辰光,讓他沒辦法安心做學問。管一個范陽就讓他這樣厭煩,若是讓他當太子,皇上一定會失望。只是這事我知道,代王知道,皇上知道,母親卻不知道。她心裡什麼都是這個女婿最好,所以若是日後她有什麼怨氣,有什麼對你不敬的地方,還請妹妹看著姐姐的面子上,多擔待著一些。”
蕙如點了點頭。
芳如一向明理,知道什麼是能要的,什麼不能要。
所以她可以過得自在,活得舒心。
只是她可能還不知道,在她回來說這些話之前,大夫人已經很好地將自己對庶女和女婿的怨氣表達出來了。
像李晟這樣護短的男人,聽蕙如回府說了大夫人要往府里塞人的話,怎麼能善罷甘休?
他可是當時便氣得寫了封言辭犀利的信,讓人送給了沈大老爺,並且言明,以後王府都不歡迎蕭氏上門。
再過幾天他就要搬到東宮去住,這信里當然不好言明了,但那意思誰都清楚,以後他當了太子,當了皇帝,蕭氏都別想踏進宮門一步了。
女兒是太子妃,皇后,當嫡母的居然都不能進宮。這要是被外頭人知道,沈家宗婦這麼不著未來的太子待見,他沈浩然面子裡子可就都沒了。
這當然不夠。世子大人又讓人將信捎了一封給老夫人,讓她好好管束一下大兒媳婦。
老夫人看了信,得知兒媳婦居然做了這種沒腦子的蠢事,當時便火冒三丈,將大夫人叫到慈安堂好一頓訓,又罰她去跪了一天祠堂。就算沈青崴和沈青崧兄弟兩個都跪在慈安堂為母親求情也不行。
“蕙如生孩子之前,你把她給我好好關在屋子裡頭,哪裡也不許她去!”老夫人拿手指頭戳著兒子,“若是讓她到外頭亂說,讓人家知道咱們對世子夫妻心中怨恨,想著擁立代王,那咱們沈家還有什麼臉在京裡頭立足?你就對她說,安安份份地老實管著自己院子裡的事,若再讓我拿到半點不是,我可就顧不得沈家與蕭家的情份,要將她攆到家庵里去,也省得給我們沈家招事惹禍。”
大老爺自然是不迭聲地應了。
然後將哭哭啼啼的大夫人給圈在了院子裡。
等芳如回到娘家,聽大老爺將這事前後這麼一說,驚得她心頭突突亂跳。
幸虧她從宮裡出來便直接去找了蕙如,又那樣當著面地剖白心跡,否則她和代王這回可真的要被母親的莽撞給坑苦了。
又想起蕙如從見她時,便是一臉的熱忱,完全看不出心懷芥蒂的樣子,不免又有些後怕。
這個庶妹將什麼都藏在心底,年紀這麼輕,就有這麼強的定力,實在是她平生見過最難應付的人。
不覺嘆了一口氣,還好這位不是仇人。
沈家有這樣一位女兒,也實在是父親的運氣。
大哥前程遠大,因為跟著李晟出生入死一回,便得了皇帝額外的青睞。
二哥雖然沒什麼志向,但如今進了翰文館,只管修書編史,也是個安穩不易出事的差事。
想起在宮中,太后對她抱怨的那些話,她不覺暗暗苦笑。
她何嘗不想一生一世一雙人?何嘗不想丈夫只守著她一個人過活?
雖說李怡是個重情重義的,對她也愛重,但他也還有側妃,前些日子又收了個侍女為姨娘。
若是與別的宗室子弟比,李怡這樣已是算是極為自律的親王了。
可人跟人還就是不能比。
同樣是沈家的女兒,蕙如就是有這樣好命,嫁了個將來要當皇帝的,卻還能守著本心的男人,夫妻同心同德地過日子。
不止丈夫心志堅定,就連她公公也一心向著她,親自去宮裡為兒子兒媳求情,讓李晟只守著她一個人。
得夫如此,夫復何求?
芳如心裡不免就會想,如果是李怡當了太子,他一定不會有這樣的膽色,敢頂撞皇帝,拒絕太后為他選妃的美意。
到那時候,她還能過現今這樣舒坦的日子嗎?
不停地算計著,算計別人,防人算計。在那深宮裡,如履薄冰,如臨深淵,稍有疏忽不但會失去一切,還會禍延親族。若是那樣,她只怕連睡覺都不會踏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