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嘉敏點頭道:“《列女傳》講述上古時期的奇女子,臣妾仰慕列女賢德。”

  國主不以為意道:“朕的國後本就是懿德賢惠,不用從這些聖賢書中取經。”

  嘉敏柔婉道:“那可不一定,一部書能流傳千年,自然是因為書中有大道理,譬如這一段,敬姜教導文伯禮賢下士,說周公一食而三吐哺,一沐而三握髮,故能成就霸業。”

  國主略有沉吟:“周公能執贄而見於窮閭隘巷七十餘人,故能存周室。”

  “官家,忠臣難得,諫臣可貴,君主只有體恤大臣,才能換來忠臣的傾心輔佐,臣妾想,閒居在家的潘大人已是多日未朝,此等賢臣閒居不用,實在也是太可惜了,官家何不效仿周公,顧廬禮待呢?”

  國主負手而立,望著湖水中接天連碧的青綠荷葉思忖片刻,慨然道:“知我者,國後也。這些日子,朕的確是於心不安,朕的朝堂上沒有潘卿,總覺得朝不似朝。”

  轉過身,如釋重負,“你一語驚醒了夢中人,朕知道該怎麼做了。”

  第二日,國主命人備下大禮,帶著儀仗,與國後一起登潘府大門。

  潘府簡素,府中的人悉數迎到了門邊,齊齊跪拜行禮,國主走入內室,一邊問向潘佑的長子道:“令尊安好?”

  潘子是個十餘歲的少年,誠惶誠恐道:“家父竟日臥床養病,不思飯食,臣子十分憂心家父。”

  國主若有所思,正要推開潘大人的門,不想裡面傳來潘佑的數聲疾咳,沙啞的聲音從裡面傳來:“微臣染了風寒,室內濁穢,實不宜官家移步入內!”

  國主停住了腳步,輕嘆一聲道:“既然潘卿不願見朕,朕也就不勉強,潘卿還是好好養病吧,朕還等著潘卿與朕一起煮茶論道呢!”

  臥在床上的潘佑聽得國主一口一個“潘卿”,已有些動容,又聽得國主說起煮茶論道,想起往昔與國主的傾心相交,心下一片愴然。

  正是各種滋味齊上心頭之時,聽到屋外又有國後清怡悅耳的聲音傳來:“官家無一日不惦記潘大人的病情,這次為潘大人帶來了補藥佳品,又請了太醫日日給大人診斷,大人只管放寬心養病就是。”

  潘佑只是冷哼一聲,轉身向內塌臥,並不回應。

  嘉敏並不介意,淡淡笑道:“本宮亦聽說潘大人喜好烹茶,特帶來了宣城縣以西三百餘里茶岩上所產的茶,此茶產於荒野,默默無名,潘大人學識淵博,還望大人品茗之後許以茶名。”

  潘佑又驚又詫,無言以對。

  等到主後離去之後,潘子入內,抑制不住臉上的洋洋得意,向父親驚喜稟道:“父親!父親!您可真是厲害,連主後也在百忙之中來看望你,這是多大的尊貴榮耀啊!兒子今日得以一見國後娘娘懿容,果真像是百姓傳說的那樣,仁慈孝和、淑雅端靜。”

  潘佑不屑道:“哼!不過是個魅惑國君的妖女而已!”

  ☆、第二十七章 愧顏茶(3)

  潘子不解:“當日還是父親主持主後的婚儀,想來父親對這位國後是極為看重,只是兒子不知為何現在父親對她有如此大的成見?”

  “她給你了你什麼好處?竟讓你也替她說起好話來?”

  潘子有些委屈:“兒子沒有半點虛言,外面的百姓都在說國後娘娘是菩薩呢!不僅讓城裡的奸商捐出了糧食,更是向強宋借來了耕種的春糧,解了百姓的燃眉之急!”

  潘佑轉過了身,有些不相信地問道:“當真?”

  潘子重重點了點頭。

  潘佑不以為意,肅然教訓兒子:“雕蟲小技而已,看你高興成什麼樣子。”

  他嗅到一股清澀怡美、可堪雲松的味道,起身嗅了嗅鼻子,“什麼味道?”

  潘子狡黠一笑,端來茶盅:“這就是適才國後娘娘送來的無名之茶,請父親大人品嘗。”

  潘佑本不想理會,但他向來嗜茶如命,禁不住裊裊升起的茶香,端著茶盅輕抿了一口,頓覺得丹田肺腑都已經通透,猶如被打通了經脈,舒暢無比。看著茶杯中舒展的茶葉,若有所思,似乎,心頭的雲翳也漸漸被撥開了。

  ……

  國主在批閱奏摺之時,常召國後入清暉殿中,這樣即使他埋頭批閱奏摺,也知道有心愛的女子陪伴在身側,只要一抬頭,就能看見她的倩麗身影。

  每每這時,正在整理書冊、研磨推紙的國後就溫赧一笑,兩人脈脈凝視間,千言萬語已經不須言明。

  姚海掀開帘子走了進來,見主後眉目傳情,又忙退避下去,國主回過了神,清了清嗓音問道:“何事?”

  “潘大人已經來了。”

  國主大喜,擱下手中硃筆,起身道:“潘卿終於來了?快快去請!”

  嘉敏心中偷偷一樂,“既然是君臣相談,臣妾不宜在此,臣妾告退了。”

  國主有些不舍,握住了她的手,“若是沒有你,朕與潘卿的君臣之誼何時才能如初?等會朕與潘卿議完政事就去柔儀殿,朕今日可想吃你做的紅爐烘雪衣。”

  “宮中有那麼大的御膳房,難道還不夠官家吃的麼?”

  國主輕輕攬住她的腰身:“御膳房的人哪有你做得好吃?哪怕你只是做一碟青菜豆腐,朕也覺得香,總覺得像是回到了人間煙火之中。”

  嘉敏莞爾一笑,輕輕掙脫國主的擁抱,用指頭點了一下他的額頭,“好了,臣妾答應你這個饞蟲。這就去給你做菜。”

  兩人執手相看,總是不相厭。嘉敏嬌怯一笑,抽出了手轉身離開。

  到了殿外,潘佑徐徐而來,恭順行禮:“臣參見國後娘娘。”

  嘉敏驟然見他,十分歡喜:“大人的病可好了?本宮見大人雖是清瘦一些,但精神似乎更矍鑠了。”

  “謝娘娘關心,臣用了娘娘送來的靈藥,病情已無大礙。”

  嘉敏放下心來,笑道:“國主正惦記著大人,你快進去吧。”

  潘佑神色恭倨,不知為何心中熱乎乎地一動,突然就跪了下來:“臣已已經命好茶名,為‘愧顏茶’,臣言行有失,臣慚愧請罪。”

  嘉敏詫異不已,忙扶起他,“大人這是何故?大人快快請起,本宮受之不起。”

  潘佑並不起身,頗為動容道:“臣品了娘娘送來的茶,如撥雲見日,茅塞頓開,故而將茶名取為‘愧顏茶’,以時時刻刻自我警惕。臣那一日在春夜宴上中傷了娘娘,還望娘娘能降罪於臣,免去臣日夜的愧疚之苦。”

  “大人言重了。大人說過什麼話,本宮從沒聽到過,就算曾經聽了,也已經忘了,大人快快請起,官家還在裡面等著大人呢!”

  潘佑起身,面有愧疚之色,對國後十分恭敬,“臣居家閒散多日,才知道國後娘娘買糧救民、寫信給宋主借糧之事,娘娘以一己之力,做到為臣眾人所不能做到之事,臣實在是敬佩。臣有眼不識泰山,對娘娘誤解,是臣造次了。還請娘娘受臣一拜。”說罷,作揖而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