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他扣下了她帶來的隨從,事後本想看看她有何打算,可沒想到,卻撞進了她沐浴。

  入眼的是一身的傷疤。

  她似乎有些惱,命門被他扼住,但卻沒有絲膽怯。

  反映極快,伶牙俐齒。

  那時,他便知道,她絕對不只是隨便找來頂替和親的公主那麼簡單。

  她說,她叫平安。

  如果他沒記錯的話,左丞相死去的女兒,也是這名字。

  她膽子很大,初來宮中就惹了淑妃。

  他此時正好需要一個與朝廷毫無關係的人,來幫他完成計劃。

  她最合適不過。

  江南出巡是早就定下的事,那天的刺客行蹤他也早已知曉,走進他們的包圍圈,不過是想看看她的身手到底如何。

  她也沒辜負他的期望,自告奮勇想要去對付這幫刺客,和他談條件。

  如果她死在這裡,他有足夠的證據去指向瑞王。

  但在最後,他還是救了她。

  其實他們都是一種人,只有不斷殺死敵人,自己才能活下去。

  他自己都未曾想過,竟然會對她動了惻隱之心。

  在樹林裡聽見她叫慕容熙主子,他並不意外。

  不過卻陡然想起了一件事,回去之後便吩咐手下去西涼慕容熙府里查當年洪秀村是否還有倖存者。

  她回來便一直在試探他,她大概是想知道,怎麼才能殺了他成功脫身吧。

  既然如此,他就給她這個機會。

  如果那時候,她拿著釵子毫不猶豫的動手,他想,那時她便死在了他手中。

  她動搖了,他也……跟著動搖了。

  原本的計劃需要改變,他正在與下屬商議時,得知的卻是她被帶到楊堅府上的消息。

  他從未見過她那樣的女子,做事不計較後果,也完全不給自己留活路。

  第59章 君墨番外二

  她用最快捷簡單的方法,幫他剷除了瑞王最重要的親信,把自己陷入死局。

  這樣一個無法掌控的人本不該留下,可他卻始終無法說服自己殺了她。

  從帶回柳韻詩的那一刻起,他就知道,他這一生,都不可能再對她動手。

  回宮後,封她為貴妃,賞印鑑加爵祿,一方面是讓瑞王的人有所忌憚,不敢輕易出手;一方面是給她留了一條退路,日後不論是有多大的罪,都可保她性命。

  她永遠不明白他的苦心,也絲毫不懂得收斂自己身上的銳氣。

  這樣在陰詭重重的宮裡,是犯了大忌。

  他本以為二十杖責能讓她消停一段時間,可她傷才剛好,便又開始肆無忌憚的闖禍。

  為什麼她就不能安份一些?

  他一怒之下,將晟平宮圈為冷宮。

  但這又何嘗不是保全她的一種方式。

  這段時間裡,他派出去的人傳來消息,當年屠洪秀村的不是慕容熙,另有其人。

  而她便是當年的倖存者,左丞相以為已經死了的女兒。

  她以退為進的這招很聰明,既能幫她扳倒瑞王,又能讓穆司府的人對她消除顧忌。

  但現在朝廷上下,遍布他們的眼線,她又能做什麼?

  他本不想把這件事告訴她,可她的所有行為,已經徹底觸及到了朝堂的底線。

  如果她再繼續任意胡為下去,連他也保不了她。

  所以,她想要在惠妃生辰上查處當年是誰屠的洪秀村,他就讓她知道了左丞相是她父親。

  她在算計,他也在算計。

  沒想到的是,在這個節骨眼上,她卻懷孕了。

  現在瑞王剛倒,正是他往朝中安插自己勢力的時候,這個孩子的到來,只會讓各方不安。

  而且她會更危險。

  他猶豫了,他想留下這個孩子。

  待日後送她出宮時,即便他不能陪在她身邊,至少他們之間還有個孩子。

  可他還是低估了她報仇的決心,也許她說的對,她本身就是一個殺手,冷血無情,他又怎麼可能妄想著她能把孩子生下來。

  那天,他在御書房裡左丞相密談了整整一天,隔絕了外界所有消息。

  等他到了晟平宮,才知道孩子已經保不住。

  這個世界上永遠沒有雙全,他也想不出任何辦法,能可以讓她在毫髮無傷的情況下,殺了穆山報仇。

  近年來,穆閣老不管是,左丞相雖是穆司府所出,但他身上流著的畢竟還是西涼人的血,所以整個穆司府的人,紛紛唯穆山馬首是瞻。

  他的確想要分散這些勢力,但現在還不是時候。

  左丞相走前,他答應會好好保護她,會在朝堂平靜之後,為洪秀村翻洗血案。

  但他也知道,他攔不住她。

  她為了報仇,可以付出一切。

  在青山院看到她還活著,他鬆了一口氣,如果再晚去一步的話,恐怕就再也見不到她了。

  他送她出宮,去烏孫。

  得知她回來的消息時,他並不意外。

  她從未聽過他的話。

  他只有在天牢安插人手,為了怕穆司府的人猜疑,他甚至忍著未去看她一眼。

  第60章 君墨番外三

  丞相戰死,他讓人把消息放入了天牢中。

  等她出來後,換了個死囚易容進了牢房。

  他在城外給她鋪好了一條路,卻沒想到,她還會回宮裡。

  這次的計劃不能再出錯,他讓暗衛全部守在長生殿外,一步也不准她踏出。

  柳韻詩懷孕只是一個餌而已,他從未碰過她,她也願意為他完成這個局。

  惠妃以為他同意他們殺她,是重新對穆司府的人恢復了信任。

  只有這樣,他們才會對柳韻詩肚子裡的“孩子”動手。

  世上不能再有安嬪這個人。

  或許是她最近的安靜,讓他放鬆了警惕。

  她打暈了長生殿裡的宮女,逃出宮外。

  給他留了一張字條。

  今生緣盡。

  他將字條捏在掌心裡,骨節泛白。

  他比任何人都清楚她的身手,只要出了長生殿,他的暗衛便不可能追上她。

  江陽城是她爹生前戰死的地方,她一定會去那裡。

  當他從萬軍之中救出她的時候,突然覺得,緣盡也好。

  層層宮牆關不住她,他也不願折了她的羽翼。

  外面的世界陽光更明媚。

  此時,太監的聲音在外面傳來:“皇上,時候不早,該回宮了。”

  君墨嗯了一聲,收回思緒,才發現外面天色已暗。

  走了很遠後,他轉身,看著被夜色吞沒的宮殿,道:“封了晟平宮罷。”

  太監俯身應道:“是。”

  ……

  晉和十六年秋,宮裡傳來消息,皇帝病重,立遺詔。

  晉和十六年冬,皇帝病逝。

  先帝最小的兒子,年僅十五歲的景王登基,改國號為晉安。

  春天,冰雪漸退。

  馬車行駛在彎彎繞繞的小路上,好不容易才進了山谷。

  一個十八九歲的少女抱著一隻兔子從樹林裡走出來,看著眼前的馬車怔了怔。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