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頁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作為戰敗國的德國,經濟十分困難,而在德國從事商業、金融業的多是猶太人,希特勒等人通過併吞猶太人的財產,撈了不少好處,也為經濟軍事化提供了財源。多少年來,我一想起母親的慘死便不寒而慄。在特務訓練學校,一看到那個納粹流亡分子索拉教官,就有一種恐懼感……”
蘇菲說著說著睡著了。
一股冷風襲來,蘇菲醒了,她伸手一抓,不見了金熾。窗戶敞開著,她來到窗前探頭一瞧,月光下金熾正躺在那裡。
她大吃一驚,也顧不了那麼許多,恐懼頓時消失了,她發瘋一般搬開那些桌椅,打開書房的門,跑了下去,又打開大廳的門,來到那書房的樓窗下面。
金熾靜靜地躺在那裡,一動不動,身體已經冰涼,不知是他跳下去的,還是被人推下去的,地上沒有血跡……
蘇菲向四周看去,索拉教官出現在身後,她的面孔蒼白,眼睛冒出兇悍的光芒,鷹鉤鼻子高高的,她的身後立著兩個彪形大漢。
蘇菲感到一切都完了,她再也沒有爬起來的氣力,她呆呆地問:“你們找我幹什麼?……”
“去刺殺那個女總理!”索拉教官一字一頓地說,臉上毫無表情。
三十、刺殺行動
A國女總理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里,她的家鄉以盛產藍寶石、紅寶石和紫水晶聞名於世。也許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她年輕時就對社會工作產生了興趣。她喜歡音樂、愛打網球,往來於上流社會。
1960年5月,她當選為自由黨主席。接著,她便全力以赴投入新的一輪大選。她的競選策略是,結成統一戰線。她奔走呼籲,要求選民信任她。她在最後一場演說快結束的時候,暈倒了。
大選結果,自由黨贏得了穩定多數。她終於身穿樸素的白色紗麗,在騎警的護送下,驅車緩緩駛向女王大廈——總督府。站立在道路兩旁的群眾,熱情地向她歡呼。她宣誓就任總理。然後,新總理莊嚴自若地走上總督府的陽台,雙手合十,向陽台下面的群眾致意。她同中國等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建交,明確支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萬隆會議十項原則,主張亞非國家友好團結和經濟合作。她上台後,訪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推行與中國友好的方針,強烈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應進入聯合國,驅逐台灣蔣幫於聯合國。她的進步舉動,遭到台灣的PP組織的忌恨,他們決定派人去暗害這位在國際政壇頗有影響的女政治家。
蘇菲終於來到了這個國家。
蘇菲住在一家飯店裡,此時正趕上聖誕節,這是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節日之前,人們從市場買好紙張,全家大小一塊製作燈籠,各式各樣的燈籠色彩斑斕,造型巧妙,富裕一些的人家,在自己的屋頂房檐鑲綴著彩燈,窮人也在房牆上擺上一排椰子油燈。蘇菲在飯店的涼台上望著這絢麗的夜景,浮想聯翩。她的耳邊響起索拉教官對她的訓示:要不惜用任何手段幹掉她!
索拉圓睜著那雙兇狠的眼睛,向她描述了一幕幕刺殺要人的慘劇……
1809年,拿破崙指揮法軍第二次占領維也納,並在美泉宮舉行了盛大的閱兵活動。正在他得意忘形之際,一個叫施塔普斯的德國青年身懷長刀,向美泉宮走來。他決心要殺死拿破崙,但因長刀暴露,行刺未遂,被處決。
1835年,美國總統傑佛遜正在華盛頓的國會大廈出席一個葬禮。儀式完畢後與他的朋友走出大廳,一個瘋狂的人從哀悼的人群里擠了出來,向總統衝去。別人還沒來得及阻擋,這個兇手就用手槍對準了傑佛遜總統的胸膛。他扣動扳機,但是手槍沒有響。轉眼間,這個兇手又掏出了第二支手槍,對著傑佛遜又扣動了扳機,這支槍也沒有響。這時,總統和他的朋友已撲到了兇手的身上,把他交給了警察。
1865年4月14日晚上,美國總統林肯到福特劇場去看戲,在他的座位後面,一個叫約翰·威爾克斯·布思的演員掏出手槍,擊中了林肯,林肯總統身負重傷,次日早7時20分去世。由於林肯下令解放了奴隸,並且擊敗了南部聯邦,使那個演員懷恨在心,故而下了毒手。
1881年,加菲爾德當選美國總統後,常常收到一個叫查爾斯·吉托的迷信狂的來信。查爾斯要求加菲爾德總統任命他去擔任美國駐法國巴黎的領事。總統把他的信交給國務卿去處理,國務卿告訴他駐巴黎的領事的位子已經有人了。僅查爾斯還是沒完沒了地給總統和國務院寫信,提出許多不能解決的問題。當得不到滿意的答覆時,他就懷恨在心。有一天,查爾斯從報紙上得知總統要離開華盛頓,他決心在這一天下手。這一天查爾斯也來到華盛頓火車站,當加菲爾德總統從他旁邊走過去時,查爾斯忽然掏出手槍對著加菲爾德的後背開了兩槍。加菲爾德身負重傷,倒在血泊中。憤怒的群眾撲倒了查爾斯。查爾斯立刻向一位警察投降,以求庇護。幾周之後,加菲爾德總統身死,查爾斯也以謀殺罪被判死刑。
1901年9月6日,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正在紐約州布法羅市同歡迎他的人們—一握手時,有個歹徒掏出手槍向他開槍,麥金萊總統傷重身死。兇手叫利昂·佐爾戈茲,他是個無政府主義者,信條是殺死一切統治者。
蘇菲說著說著睡著了。
一股冷風襲來,蘇菲醒了,她伸手一抓,不見了金熾。窗戶敞開著,她來到窗前探頭一瞧,月光下金熾正躺在那裡。
她大吃一驚,也顧不了那麼許多,恐懼頓時消失了,她發瘋一般搬開那些桌椅,打開書房的門,跑了下去,又打開大廳的門,來到那書房的樓窗下面。
金熾靜靜地躺在那裡,一動不動,身體已經冰涼,不知是他跳下去的,還是被人推下去的,地上沒有血跡……
蘇菲向四周看去,索拉教官出現在身後,她的面孔蒼白,眼睛冒出兇悍的光芒,鷹鉤鼻子高高的,她的身後立著兩個彪形大漢。
蘇菲感到一切都完了,她再也沒有爬起來的氣力,她呆呆地問:“你們找我幹什麼?……”
“去刺殺那個女總理!”索拉教官一字一頓地說,臉上毫無表情。
三十、刺殺行動
A國女總理出生在一個貴族家庭里,她的家鄉以盛產藍寶石、紅寶石和紫水晶聞名於世。也許由於家庭環境的影響,她年輕時就對社會工作產生了興趣。她喜歡音樂、愛打網球,往來於上流社會。
1960年5月,她當選為自由黨主席。接著,她便全力以赴投入新的一輪大選。她的競選策略是,結成統一戰線。她奔走呼籲,要求選民信任她。她在最後一場演說快結束的時候,暈倒了。
大選結果,自由黨贏得了穩定多數。她終於身穿樸素的白色紗麗,在騎警的護送下,驅車緩緩駛向女王大廈——總督府。站立在道路兩旁的群眾,熱情地向她歡呼。她宣誓就任總理。然後,新總理莊嚴自若地走上總督府的陽台,雙手合十,向陽台下面的群眾致意。她同中國等許多社會主義國家建交,明確支持和平共處五項原則和萬隆會議十項原則,主張亞非國家友好團結和經濟合作。她上台後,訪問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並推行與中國友好的方針,強烈主張中華人民共和國應進入聯合國,驅逐台灣蔣幫於聯合國。她的進步舉動,遭到台灣的PP組織的忌恨,他們決定派人去暗害這位在國際政壇頗有影響的女政治家。
蘇菲終於來到了這個國家。
蘇菲住在一家飯店裡,此時正趕上聖誕節,這是一年一度最盛大的節日。節日之前,人們從市場買好紙張,全家大小一塊製作燈籠,各式各樣的燈籠色彩斑斕,造型巧妙,富裕一些的人家,在自己的屋頂房檐鑲綴著彩燈,窮人也在房牆上擺上一排椰子油燈。蘇菲在飯店的涼台上望著這絢麗的夜景,浮想聯翩。她的耳邊響起索拉教官對她的訓示:要不惜用任何手段幹掉她!
索拉圓睜著那雙兇狠的眼睛,向她描述了一幕幕刺殺要人的慘劇……
1809年,拿破崙指揮法軍第二次占領維也納,並在美泉宮舉行了盛大的閱兵活動。正在他得意忘形之際,一個叫施塔普斯的德國青年身懷長刀,向美泉宮走來。他決心要殺死拿破崙,但因長刀暴露,行刺未遂,被處決。
1835年,美國總統傑佛遜正在華盛頓的國會大廈出席一個葬禮。儀式完畢後與他的朋友走出大廳,一個瘋狂的人從哀悼的人群里擠了出來,向總統衝去。別人還沒來得及阻擋,這個兇手就用手槍對準了傑佛遜總統的胸膛。他扣動扳機,但是手槍沒有響。轉眼間,這個兇手又掏出了第二支手槍,對著傑佛遜又扣動了扳機,這支槍也沒有響。這時,總統和他的朋友已撲到了兇手的身上,把他交給了警察。
1865年4月14日晚上,美國總統林肯到福特劇場去看戲,在他的座位後面,一個叫約翰·威爾克斯·布思的演員掏出手槍,擊中了林肯,林肯總統身負重傷,次日早7時20分去世。由於林肯下令解放了奴隸,並且擊敗了南部聯邦,使那個演員懷恨在心,故而下了毒手。
1881年,加菲爾德當選美國總統後,常常收到一個叫查爾斯·吉托的迷信狂的來信。查爾斯要求加菲爾德總統任命他去擔任美國駐法國巴黎的領事。總統把他的信交給國務卿去處理,國務卿告訴他駐巴黎的領事的位子已經有人了。僅查爾斯還是沒完沒了地給總統和國務院寫信,提出許多不能解決的問題。當得不到滿意的答覆時,他就懷恨在心。有一天,查爾斯從報紙上得知總統要離開華盛頓,他決心在這一天下手。這一天查爾斯也來到華盛頓火車站,當加菲爾德總統從他旁邊走過去時,查爾斯忽然掏出手槍對著加菲爾德的後背開了兩槍。加菲爾德身負重傷,倒在血泊中。憤怒的群眾撲倒了查爾斯。查爾斯立刻向一位警察投降,以求庇護。幾周之後,加菲爾德總統身死,查爾斯也以謀殺罪被判死刑。
1901年9月6日,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正在紐約州布法羅市同歡迎他的人們—一握手時,有個歹徒掏出手槍向他開槍,麥金萊總統傷重身死。兇手叫利昂·佐爾戈茲,他是個無政府主義者,信條是殺死一切統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