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頁
“尹喜手扎?!”別人對這個名子都很陌生,洛雨卻知道。在光明洞時石井真死後,陸林便把從他屍身上找到的資料全給了洛雨。其中提到過,尹喜手扎曾經現於武當,後被東廠尋到,又於皇宮之中不知所蹤。
“通天寶鑑,尹喜手扎,這才兩樣東西,還有一樣呢?”水靜一直在旁邊靜靜聽著,此時問道。
“再有一樣,卻不是丘處機說的。鐵木真死於西夏,十數年間蒙古換了幾位大汗,這情況一直持續到忽必烈繼位。他是個有大野心的人,對祖父嚮往的‘葬天之地’同樣念念不忘。隨著他引進漢學,蒙元國力日強。身邊又有了劉秉忠、郭守敬這樣的奇人。他認為,尋找葬天之地的時機已經成熟了,便開始著手修建這長生天祭壇。兩位奇人費盡心力推算,終使祭壇遍布天下。可在修這陣眼時卻遇到了問題。應該就是在這裡,死人無數之後這陣眼總算修好了。但陣眼下的地穴里,夜夜傳出哭號之聲,入者必死,根本無法讓大陣發動起來。忽必烈信佛,一登基便拜佛門密宗的第五代祖師八思巴為國師。八思巴進言,要鎮壓地獄,需要找到十六天魔本源金身,天魔所在之處,必有神獸鎮壓。這便是第三樣東西。”岳洪說道。
“就是外面那十六個標本?那時機又是指什麼?”羅瑞問道。
“根據劉秉忠推算的結果,按照長生天祭壇的布局,只有當天地氣運有大異變之時,這通天寶鑑才會指出通天之路。古人這天地氣運之說,或可以理解為地理氣象的變化,比如大地震,火山爆發,比如反季節氣候。大異變之說,呵呵,比如在這摩爾曼斯克,穿越了小半個地球循環往復不息的北大西洋暖流,突然有一天不轉了。”岳洪笑笑說道。
“尹喜手扎、十六金身遲遲找不到,天地氣運的變異也沒出現過,忽必烈至死也沒能開啟這祭壇。這一等,就是五十年。蒙元由盛轉衰,至此眼看就要走到盡頭……”
“直到1343年祭壇才啟動了?就是史料里那長虹貫日的光芒?”蕭卓追問道。
岳洪沒有回答她的問道,繼續說道:“時至元順帝時,官府腐敗透頂,蒙古貴族內鬥不斷,加之民不聊生,地方勢力蠢蠢欲動,大元帝國頹勢已顯,眼看傾覆在即。元順帝雖然荒淫無道,可這朝廷不穩,他怎麼能不急?長生天祭壇給了他一個希望,如果能打開通天之路,那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甚至能使元人的統治更加穩固。隨著天下越來越動盪,他尋找尹喜手扎、十六天魔的心情也就越來越迫切。這也就是為什麼他會在夢囈中呼喊十六天魔的真正原因。”
“之後呢?他找到了?”洛雨問道。
“呵呵,說來很巧。1341年,真的讓他找到了十六天魔金身,缺的只剩下那個時機和尹喜手扎了。”岳洪說道。
“別說尹喜手扎了,便是這天時的條件就已經夠苛刻了,這可不是人力所能及的。”陸林說道。
“沒錯是苛刻,可這不代表時機不會出現。也許老天想跟他賭一把,1342年,也就是找到十六天魔金身的第二年,這個等了半個世紀的時機終於來了!”
“嘶……”大家倒吸了口冷氣,他們還記得剛才岳洪所說天地氣運變異代表著什麼,肯定是地動山搖的大變異!
“1342年,順帝至正二年,如果留意歷史,就會發現這一年非常的不太平,幾乎天災不斷。開春,大同饑荒,人相食。四月,冀晉地震,聲如雷,裂地尺餘,民居皆傾。五月,太白經天!這便是今天所說的金星凌日,說來奇怪,太白經天之歲,多是大凶之年,不但地震多發,而且朝政多變,荊軻刺秦、玄武門之變、西太后垂廉聽政,都出現過凌日之象。之後,山東雨雹,冰塊大如馬首。六月,濟南山崩水涌於陸,汾水大溢。七月,羅浮山崩,河南睢陽黃河為患,饑民遍野。八月十月出現兩次日食,九月京城強賊四起。十二月,京師地震,濠州現大旱之兆。”
“這一年還真是夠背的!”周欣小聲跟蕭卓念叨。
“如果這些還不算天地氣運發生大異變,那麼,當年還發生了一件千年不遇的大事,是年八月,長江斷流!”岳洪繼續說道。
“長江斷流?!”眾人頓時覺得這事太過匪夷所思,浩浩湯湯長江也會斷流嗎?這還真的是大事件了。
岳洪又說道:“據載,當時在泰興附近,江水便如退潮般陡然消失,前潮已過,後潮不至,頃刻間煙波浩渺的長江就見底,露出了河床。沿江居民紛紛下江拾取江中的魚蝦和遺物,不料次日江潮驟然而至,許多人因躲避不及被翻湧而至的江水沖走。你們需知,自有史記載以來直到元代,千萬年來這長江從來沒有斷流過!你們可以想像,得知此事後元順帝會是什麼反應。這天地氣運的變異終於來臨了!”
“元順帝沒有再找伊喜手扎?”洛雨問道。
岳洪搖頭道:“先不說時機好不容易才到了,單是這一年發生了這麼多事情,你說他還有時間嗎?這一年的天災,給他提供了找到葬天之地的機會,卻也把大元王朝推到了崩潰的邊緣。沒有尹喜手扎,卻有傾國之力,他不信自己找不到,而且大亂在既,也只能生死一搏。說起來,這天地間的氣運真是奇怪,你說它存在吧,它卻虛無縹緲,你說它不存在吧,這世事卻又巧得離奇。天意弄人,天意最巧,這一年的天災,給了順帝尋找通天之路,讓大元得以吞併天下的機會,而年底最後的濠州大旱,卻逼出了幾乎全家餓死的朱元璋!一條復興之路,一個大元的掘墓人,竟然同時出現了。”
“通天寶鑑,尹喜手扎,這才兩樣東西,還有一樣呢?”水靜一直在旁邊靜靜聽著,此時問道。
“再有一樣,卻不是丘處機說的。鐵木真死於西夏,十數年間蒙古換了幾位大汗,這情況一直持續到忽必烈繼位。他是個有大野心的人,對祖父嚮往的‘葬天之地’同樣念念不忘。隨著他引進漢學,蒙元國力日強。身邊又有了劉秉忠、郭守敬這樣的奇人。他認為,尋找葬天之地的時機已經成熟了,便開始著手修建這長生天祭壇。兩位奇人費盡心力推算,終使祭壇遍布天下。可在修這陣眼時卻遇到了問題。應該就是在這裡,死人無數之後這陣眼總算修好了。但陣眼下的地穴里,夜夜傳出哭號之聲,入者必死,根本無法讓大陣發動起來。忽必烈信佛,一登基便拜佛門密宗的第五代祖師八思巴為國師。八思巴進言,要鎮壓地獄,需要找到十六天魔本源金身,天魔所在之處,必有神獸鎮壓。這便是第三樣東西。”岳洪說道。
“就是外面那十六個標本?那時機又是指什麼?”羅瑞問道。
“根據劉秉忠推算的結果,按照長生天祭壇的布局,只有當天地氣運有大異變之時,這通天寶鑑才會指出通天之路。古人這天地氣運之說,或可以理解為地理氣象的變化,比如大地震,火山爆發,比如反季節氣候。大異變之說,呵呵,比如在這摩爾曼斯克,穿越了小半個地球循環往復不息的北大西洋暖流,突然有一天不轉了。”岳洪笑笑說道。
“尹喜手扎、十六金身遲遲找不到,天地氣運的變異也沒出現過,忽必烈至死也沒能開啟這祭壇。這一等,就是五十年。蒙元由盛轉衰,至此眼看就要走到盡頭……”
“直到1343年祭壇才啟動了?就是史料里那長虹貫日的光芒?”蕭卓追問道。
岳洪沒有回答她的問道,繼續說道:“時至元順帝時,官府腐敗透頂,蒙古貴族內鬥不斷,加之民不聊生,地方勢力蠢蠢欲動,大元帝國頹勢已顯,眼看傾覆在即。元順帝雖然荒淫無道,可這朝廷不穩,他怎麼能不急?長生天祭壇給了他一個希望,如果能打開通天之路,那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甚至能使元人的統治更加穩固。隨著天下越來越動盪,他尋找尹喜手扎、十六天魔的心情也就越來越迫切。這也就是為什麼他會在夢囈中呼喊十六天魔的真正原因。”
“之後呢?他找到了?”洛雨問道。
“呵呵,說來很巧。1341年,真的讓他找到了十六天魔金身,缺的只剩下那個時機和尹喜手扎了。”岳洪說道。
“別說尹喜手扎了,便是這天時的條件就已經夠苛刻了,這可不是人力所能及的。”陸林說道。
“沒錯是苛刻,可這不代表時機不會出現。也許老天想跟他賭一把,1342年,也就是找到十六天魔金身的第二年,這個等了半個世紀的時機終於來了!”
“嘶……”大家倒吸了口冷氣,他們還記得剛才岳洪所說天地氣運變異代表著什麼,肯定是地動山搖的大變異!
“1342年,順帝至正二年,如果留意歷史,就會發現這一年非常的不太平,幾乎天災不斷。開春,大同饑荒,人相食。四月,冀晉地震,聲如雷,裂地尺餘,民居皆傾。五月,太白經天!這便是今天所說的金星凌日,說來奇怪,太白經天之歲,多是大凶之年,不但地震多發,而且朝政多變,荊軻刺秦、玄武門之變、西太后垂廉聽政,都出現過凌日之象。之後,山東雨雹,冰塊大如馬首。六月,濟南山崩水涌於陸,汾水大溢。七月,羅浮山崩,河南睢陽黃河為患,饑民遍野。八月十月出現兩次日食,九月京城強賊四起。十二月,京師地震,濠州現大旱之兆。”
“這一年還真是夠背的!”周欣小聲跟蕭卓念叨。
“如果這些還不算天地氣運發生大異變,那麼,當年還發生了一件千年不遇的大事,是年八月,長江斷流!”岳洪繼續說道。
“長江斷流?!”眾人頓時覺得這事太過匪夷所思,浩浩湯湯長江也會斷流嗎?這還真的是大事件了。
岳洪又說道:“據載,當時在泰興附近,江水便如退潮般陡然消失,前潮已過,後潮不至,頃刻間煙波浩渺的長江就見底,露出了河床。沿江居民紛紛下江拾取江中的魚蝦和遺物,不料次日江潮驟然而至,許多人因躲避不及被翻湧而至的江水沖走。你們需知,自有史記載以來直到元代,千萬年來這長江從來沒有斷流過!你們可以想像,得知此事後元順帝會是什麼反應。這天地氣運的變異終於來臨了!”
“元順帝沒有再找伊喜手扎?”洛雨問道。
岳洪搖頭道:“先不說時機好不容易才到了,單是這一年發生了這麼多事情,你說他還有時間嗎?這一年的天災,給他提供了找到葬天之地的機會,卻也把大元王朝推到了崩潰的邊緣。沒有尹喜手扎,卻有傾國之力,他不信自己找不到,而且大亂在既,也只能生死一搏。說起來,這天地間的氣運真是奇怪,你說它存在吧,它卻虛無縹緲,你說它不存在吧,這世事卻又巧得離奇。天意弄人,天意最巧,這一年的天災,給了順帝尋找通天之路,讓大元得以吞併天下的機會,而年底最後的濠州大旱,卻逼出了幾乎全家餓死的朱元璋!一條復興之路,一個大元的掘墓人,竟然同時出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