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三叔講述的這個故事一度成為明月童年揮之不去的陰影,因為,我只要一閉上眼睛,就會腦補出這樣的畫面。

  小女孩摔下菜窖,渾身都痛,心裡又害怕又後悔,她低低的□□著,喊都喊不出聲音,只盼望著親人能夠早點將自己救出去。

  可是最後,女孩失望了,她眼睜睜的看著平時就不喜歡自己的奶奶,用冰冷冷的目光凝視著她,然後絕情的關上了菜窖的蓋板,阻隔了她最後的求生機會。

  一個人靜靜的在寒冷的菜窖中緩緩失去呼吸,所以,女孩死後就喜歡在自家的炕頭坐著,因為那裡暖和。

  作者有話要說:

  文中有很多東北特有的名詞,估計有些親看不明白,但是明月也不知道該用什麼通俗的詞語替代它,只好原汁原味的寫下來了。

  第3章 見鬼的那些事兒2

  看了前一章,大家肯定要懷疑明月的三叔是不是因為知道明月愛聽鬼故事,所以瞎編了一個來哄明月開心?

  那麼,接下來明月就和大家嘮一嘮發生在明月爸爸身上的事兒吧。月爸可是根正苗紅的□□員、無神論者,所以但凡是他說過的話,明月都非常的相信,因為絕對不會是假話。

  想當年,那會兒月爸還年輕,在生產隊時他敢喝了酒半夜獨自一人穿過墳場,還敢夜挑傳言鬧鬼的墳圈子,就連鬼火月爸都抓過。

  現在,托廣播、電視、電腦等媒介的福,大家都知道了所謂的鬼火其實就是“磷火”,夏季乾燥的時候會出現在墳墓間,主要是因為人體的骨骼里含有較多的磷化鈣。

  人死了,軀體埋在地下腐爛,發生著各種化學反應,就會產生一種叫做磷化氫的氣體物質,這種物質燃點很低,在常溫下與空氣接觸便會燃燒起來。

  可那時候信息閉塞,民間不知鬼火的成因,只知這種火焰多出現在有死人的地方,而且忽隱忽現,因此稱這種神秘的火焰作“鬼火”。以為是鬼點的火,有光無焰,認為是不祥之兆,是鬼魂作祟的現象。

  試想一下,在農村烏漆抹黑的夜晚,道路兩旁連路燈都沒有,更沒有人聲,遠遠的只有幾聲犬吠。山林里偶爾還會傳來不知道是什麼動物發出的嚎叫,叫聲不但不清亮,反而像是女人或者孩子低低嗚咽的哭聲。

  當你獨自走在墓地或郊野時,遠遠的就能看見墳地或野地間飄著藍綠色的光點。當你硬著頭皮、僵著四肢走在這些鬼火中間的時候,它就在你身後飄著,當你忽然回頭一看,那場景別提有多嚇人啦。

  而且,這鬼火還會隨著人走動而不斷移動著,當你害怕想要快點跑出去時,鬼火仿佛有意識般也飛得極快,不管你如何躲避,它始終幽幽的跟在你的後面追著。

  月爸說,他做這些事情並不是為了逞兇鬥狠,喝酒也不是為了壯膽,就是在酒桌上聽別人說起鬧鬼的事情,月爸不相信這世界上有鬼,認為這些都是封建迷信糟粕思想,所以,才一定要親自證明給別人看。

  第一次聽月爸講起這些事的時候,可把明月激動壞了,感覺月爸就是這個世界上最勇敢的人,畢竟明月可是膽小到連一個人走夜路都會害怕。

  明月覺得自己的膽子肯定是隨了月媽,明月之所以會說月媽膽小,那可是有據可查的。

  據說,月爸和月媽結婚後沒多久,兩人就從明月爺爺家搬出去單過了,新房子是月爸單位發的福利房。

  說是福利,但想想也知道,單位里還有那麼多的老同志,論資排輩,你一個小年輕就算沒房子住,又能分到什麼樣的好房子?

  房子的具體地址叫南山路,說是某某路,其實就是座山。明月老家這兒,如果有人過世了,大家就會說某某“上南山”了,因為這些人過世後都會埋在這座南山上。

  按現在的標準,那時候明月家算是獨棟別墅,因為山上每個平房之間隔得都挺遠,誰家有個急事想找鄰居幫忙都困難。

  還有一點就是明月家距離月爸的爺爺,也就是明月太爺爺的墳很近,走路去那裡的話大概就五分鐘吧。

  月爸是很孝順的人,直到現在,他每年都會去祭拜明月的太爺爺和爺爺。可是,那時候這可是月媽的噩夢。

  有一天,月爸和朋友出去喝酒,回家時已經過了半夜12點,開始時,月爸還沒什麼問題,進屋後邊和月媽說話,邊脫了自己的鞋子和棉襖。可是,等月爸上炕後就忽然不動了。

  當時,月媽看到月爸回來這麼晚,現在還在那裡瞎墨跡不睡覺,她就氣得用手推了月爸一下,罵道“大半夜的不睡覺,幹嘛呢?”

  “爺呀,您咋來了?”月媽推的那一下,月爸的身形不但紋絲不動,仍牢牢的跪在那裡,嘴裡還忽然冒出了這樣一句話。

  後來,月媽告訴明月,一聽這話,她當時腦袋上的頭髮絲都豎了起來,全身的汗毛也刷的一下立了起來。月媽安慰自己,月爸肯定是喝高了,但是,她仍然偷偷瞄了一眼月爸跪著的方向。

  那裡放著一個凳子,趁著後面濃重的窗簾,形成一個淡淡的暗影,但是,月媽很肯定,那裡根本沒有人,只有一個空蕩蕩的凳子。

  月爸還在那裡一會兒磕頭,一會兒又沒完沒了的像和什麼人嘮嗑,月媽當時嚇得手腳都酥軟了,好容易在心裡給自己壯了無數次膽量,這才哆哆嗦嗦的坐了起來使勁的拉月爸睡覺。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