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計劃不如變化快大約指的就是這種事情了。唐宓張了張嘴,又閉上了,她覺得自己情商完全不夠用,想不出任何可以安慰表弟的話,也想不到解決他們那複雜的家庭矛盾的辦法。
她最後只得問:“那個,你有沒有問過李知行?他有沒有什麼辦法?”
“哥啊,我不想去打擾他。”
“李知行不會覺得被打擾。”唐宓說,“你的事情,他會幫你出主意的。”
“也不是。”唐明朗嘟嘟囔囔地說,“表哥這段時間在談戀愛啦,好像很忙的樣子。”
“李知行在談戀愛?”
唐宓有些吃驚。她幾天前還遇到了李知行,並沒有發現他有戀愛的跡象。
“是啊,昨天我不是和媽媽一起到燕京了嘛,晚上和外公外婆在一起吃飯。”唐明朗“外公外婆說,前陣子他們介紹了外公某朋友的孫女給表哥,說那個女孩在民大念大一,和哥很配。我今天出門前給表哥打了電話,他正在陪那個女生逛街,我哪能不知趣地打擾他。
唐宓醍醐灌頂——原來自己是備選對象。唐明朗果然是先找過李知行之後,才第二個找她的。
“不過……”唐明朗若有所思,“表姐,你和表哥既然在一所學校,怎麼不知道表哥在談戀愛?”
“我不清楚他的近況。”
“這樣啊。”
“我還以為你們上大學之後,會走得很近呢。”
唐宓說:“不會的。我們在不同的院系,平時大家都很忙的。”
唐明朗若有所思,忽然換了話題:“表姐,我問你,你在大學裡有仇人嗎?”
“啊……”
這問題對唐宓來說,還真是不好形容。
唐明朗挑了挑下頜,示意唐宓向側後方看過去:“有個女生盯著我們很久了……從我們坐下開始吃飯一直到現在。”
唐宓回過頭去,視線所及卻忍不住啞然,居然是郭嘉穎,她有陣子沒有見過郭嘉穎了。
宜中的高中同學們大約以每個月一次的頻率聚會一次,郭嘉穎也再來邀請過她,不過她婉言謝絕了。去一次也就罷了,每次都去,她沒有那種經濟承受能力。
郭嘉穎哪裡會想到自己的視線被唐宓抓了個正著,表情尷尬地轉開視線。
唐宓轉過頭來和表弟解釋:“她是我高中校友,我們現在同一棟宿舍樓,樓上樓下的關係。”
“不是仇人啊,她看著我們的眼神還挺奇怪的。”唐明朗滿臉沉思,“我知道自己在女生中還蠻受歡迎的,但她看我們的次數和持續時間也太多了。”
不得不說,唐明朗不適合做這種富有思考性的角色,唐宓啼笑皆非,伸手拍了拍表弟的頭。
她大抵也能猜到郭嘉穎心裡在好奇些什麼。她素來是一個幾乎沒有社交生活的人,郭嘉穎肯定對她和小男生在一起吃飯且態度親切產生了某種程度的懷疑,也許郭嘉穎都能腦補出一篇故事了。
到底是一頓晚飯而已,兩人很快吃完,此時,大批人馬也浩浩蕩蕩殺到了食堂,整個食堂頓時猶如開了鍋的粥一樣,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唐宓送表弟離開了學校,在細雪中,之前十幾年都沒有好好說過什麼話的表姐弟並肩而行。
唐宓放輕了聲音,斟酌著用詞:“明朗,你還是未成年人,你的人生肯定不能由自己做主……我一直認為,既定的命運既然已經無法改變,那我們應該在現有的條件下,做到最好無論你在宣州讀書還是在燕京,我覺得從本質上說,都沒有問題,如果你能在燕京認真讀書,我想舅舅應該也不會在意的。”
唐明朗貿了一聲:“我明白了。”
他答得如此痛快,但唐宓疑心,他是否真的明白了。
送他出了校門,此時雪更大了。
唐明朗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她:“表姐,你有錢嗎?借我點兒錢打車回去。”
“你要多少?”
“一百就行了。”
唐宓身上的錢不多,但一百的鈔票還是有的。
她翻了翻錢包,除了一百元整錢之外,還把錢包裡面十塊以上的鈔票都抽出來遞給了自家表弟。
“表姐,這錢我過陣子還給你。”
唐宓搖頭:“不用著急。”
明朗鑽進了計程車,唐宓招了招手,目送計程車遠去,消失在飄飄揚揚的漫天白雪之中。
她並沒有在意明朗是否會還錢,不過兩天後的周二傍晚,她接到了李知行的電話,約她晚上一起上自習兼幫明朗還錢給她。她告訴了李知行自己的自習室,李知行半小時後到來。教室里很暖和,李知行放下書包,順手解開圍巾,坐到她的鄰座。
“一個人?”
“嗯。”
她通常是一個人在經管學院的大樓上自習。宿舍里的其他人和她追求不一,趙幸丹除了籃球社團外,還加入了學生會的社團,而韓羽露一般是去華大和男友起上自習。
“趙幸丹呢?”
“她有活動。”
李知行放下書包抽出教材和筆記本,撇開大家都有的英語、數學書之外,李知行還帶了好多本計算機類相關圖書,完全體現了專業間“隔行如隔山”的特點。
兩人對視一眼,默契地去了走廊說話。
李知行拿出錢還給她:“明朗回宣州去了,叫我拿給你的。他上周六來學校找你了?”
“舅舅舅媽離婚了,他媽媽想讓他來燕京讀書,他不太情願。”唐宓遲疑著開口,“他在燕京認識的人也不多,大約就來找我談談了。”
“周六那天我有點兒忙,脫不開身。“李知行說,“郭嘉穎跟我說了,說碰見你們在食堂吃飯。”
“她告訴你啦?”唐宓想起郭嘉穎和李知行同系同班,因此也不奇怪,“小朗瞧著可憐兮兮的。”
李知行背靠在全密封的玻璃窗台上:“離開熟悉的環境去陌生的學校念書,是比讓人難以接受。”
他語氣有些悵然,唐宓猛然想起他自己也是在高中時代去了陌生的城市念書,不由得問:“你也是一樣吧。”
李知行解釋說:“當時我有兩條出路,要麼像以前的十幾年一樣留在燕京,在我媽和爺爺奶奶身邊,要麼跟著我爸爸去宣州讀書,權衡之下,我選擇了跟我爸去宣州。我媽生氣了幾個月。”
唐宓說:“哪你的經驗對他來說,大約有用吧。”
“差異挺大,我是自己選擇,小朗則是被迫選擇。”李知行說:“該說的話我已經說了,他是否聽得進去,就並非我能控制了。”
“是啊……他也不小了,是應該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了。”
十點之後,自習室里漸漸人少起來,唐宓再次抬起頭來,教室里也就只剩下她和李知行兩個人了。自習室沒什麼人,兩人說話也可以更自在一些,李知行拿起一本《數學分析》順手翻開:“我剛剛就發現不對,你的專業是金融系,怎麼那麼多數學書?”
書也不是嶄新的,密密麻麻寫了很多筆記。
唐宓小聲解釋:“我有時候旁聽數學系的課。”
“只是旁聽的話,那這又是什麼?”
李知行從教材里抽出一張紙,直接抖落在她面前,那是一張中請表格。他斂住了臉上所有的笑容,直直看著她:“你想轉系?”
“也沒有……”唐宓說,“我拿到了表,但還在考慮。”
“但你已經動了這個想法了。”
唐宓表情黯然:“是的,金融系對我來說不太適合。”
“僅僅是英語就把你難倒了?高中時我就告訴過你,大學對英語的要求更高。
“不是英語的問題。”唐宓垂著頭,像個被訓斥的孩子,我的性格也不太合適,我第一次覺得讀書這麼辛苦。”
李知行默然。經管類的專業確實整體傾向是外向的,學生越張揚混得越好,以她的性格,大約是難以習慣。
他不忍心再說下去:“你當時選金融系,是為什麼?”
唐宓沉默了一會兒:“我想賺錢。”
這個答案不難想像,但聽到她親口說出來,李知行還是感喟萬千,因此一時間竟然無法說出任何話來——這世界上有些東西對某些人來說唾手可得,對另外的人來說,卻要努力一百倍才能得到。
對方不發表意見,唐宓卻難得地話多,解釋道:“高二那時候,我參加冬令營,問過京大的招生老師,老師說就業最好、最容易賺錢的就是經管學院的金融系,她當時說我也可以保送,但沒有辦法念金融專業。”
李知行微微惻然。
“所以當時你放棄競賽和保送數學系,自己重新參加高考?”
“邊走邊說吧。”李知行伸手幫她收拾桌面。
兩人迎著夜風走出大樓,過了十點半,校園的道路上漸漸行人稀少,兩人沒有騎車,踩著人行道上的薄薄積雪並肩走回宿舍。晚上比白天冷得多,漆黑的夜空中有細雪簌簌而下。
李知行打量她。她沒有圍巾,只戴了一雙手套,外套則是高中時代的那件格子大衣——細雪落在她柔軟的頭髮上,消失在了濃密的黑髮之中。她的頭髮比高中時長了很多,紮成了簡單的馬尾,安靜地落在大衣的帽子裡。
“你到北方也沒多買幾件衣服?”
“我不冷的。”唐宓說,“北方的冬天反而更舒服一些,有暖氣。”
李知行說:“也是,恐怕你連校門都沒出去過。你反正除了教室,也就是在宿舍了。”
唐宓發覺自己簡直無法反駁他,只能弱弱地抗議了幾句:“我也常常去打羽毛球的。”
“那還是沒出校門啊。”
“有時候有集體活動,會去參加社會活動。”
李知行匪夷所思:“你把集體活動稱之為出校門?”
“不然呢?”
“……”
物理距離上說,的確是出了校門,可是精神上來說,完全不是。李知行難得語塞,本來想這麼反駁,只不過話到嘴邊停住了——他挫敗地想,和她的口舌之爭,贏了也沒意思啊。
唐宓弱弱地說:“學校外也沒什麼好看的啊……”
她最後只得問:“那個,你有沒有問過李知行?他有沒有什麼辦法?”
“哥啊,我不想去打擾他。”
“李知行不會覺得被打擾。”唐宓說,“你的事情,他會幫你出主意的。”
“也不是。”唐明朗嘟嘟囔囔地說,“表哥這段時間在談戀愛啦,好像很忙的樣子。”
“李知行在談戀愛?”
唐宓有些吃驚。她幾天前還遇到了李知行,並沒有發現他有戀愛的跡象。
“是啊,昨天我不是和媽媽一起到燕京了嘛,晚上和外公外婆在一起吃飯。”唐明朗“外公外婆說,前陣子他們介紹了外公某朋友的孫女給表哥,說那個女孩在民大念大一,和哥很配。我今天出門前給表哥打了電話,他正在陪那個女生逛街,我哪能不知趣地打擾他。
唐宓醍醐灌頂——原來自己是備選對象。唐明朗果然是先找過李知行之後,才第二個找她的。
“不過……”唐明朗若有所思,“表姐,你和表哥既然在一所學校,怎麼不知道表哥在談戀愛?”
“我不清楚他的近況。”
“這樣啊。”
“我還以為你們上大學之後,會走得很近呢。”
唐宓說:“不會的。我們在不同的院系,平時大家都很忙的。”
唐明朗若有所思,忽然換了話題:“表姐,我問你,你在大學裡有仇人嗎?”
“啊……”
這問題對唐宓來說,還真是不好形容。
唐明朗挑了挑下頜,示意唐宓向側後方看過去:“有個女生盯著我們很久了……從我們坐下開始吃飯一直到現在。”
唐宓回過頭去,視線所及卻忍不住啞然,居然是郭嘉穎,她有陣子沒有見過郭嘉穎了。
宜中的高中同學們大約以每個月一次的頻率聚會一次,郭嘉穎也再來邀請過她,不過她婉言謝絕了。去一次也就罷了,每次都去,她沒有那種經濟承受能力。
郭嘉穎哪裡會想到自己的視線被唐宓抓了個正著,表情尷尬地轉開視線。
唐宓轉過頭來和表弟解釋:“她是我高中校友,我們現在同一棟宿舍樓,樓上樓下的關係。”
“不是仇人啊,她看著我們的眼神還挺奇怪的。”唐明朗滿臉沉思,“我知道自己在女生中還蠻受歡迎的,但她看我們的次數和持續時間也太多了。”
不得不說,唐明朗不適合做這種富有思考性的角色,唐宓啼笑皆非,伸手拍了拍表弟的頭。
她大抵也能猜到郭嘉穎心裡在好奇些什麼。她素來是一個幾乎沒有社交生活的人,郭嘉穎肯定對她和小男生在一起吃飯且態度親切產生了某種程度的懷疑,也許郭嘉穎都能腦補出一篇故事了。
到底是一頓晚飯而已,兩人很快吃完,此時,大批人馬也浩浩蕩蕩殺到了食堂,整個食堂頓時猶如開了鍋的粥一樣,人頭攢動,摩肩接踵。
唐宓送表弟離開了學校,在細雪中,之前十幾年都沒有好好說過什麼話的表姐弟並肩而行。
唐宓放輕了聲音,斟酌著用詞:“明朗,你還是未成年人,你的人生肯定不能由自己做主……我一直認為,既定的命運既然已經無法改變,那我們應該在現有的條件下,做到最好無論你在宣州讀書還是在燕京,我覺得從本質上說,都沒有問題,如果你能在燕京認真讀書,我想舅舅應該也不會在意的。”
唐明朗貿了一聲:“我明白了。”
他答得如此痛快,但唐宓疑心,他是否真的明白了。
送他出了校門,此時雪更大了。
唐明朗有些不好意思地看著她:“表姐,你有錢嗎?借我點兒錢打車回去。”
“你要多少?”
“一百就行了。”
唐宓身上的錢不多,但一百的鈔票還是有的。
她翻了翻錢包,除了一百元整錢之外,還把錢包裡面十塊以上的鈔票都抽出來遞給了自家表弟。
“表姐,這錢我過陣子還給你。”
唐宓搖頭:“不用著急。”
明朗鑽進了計程車,唐宓招了招手,目送計程車遠去,消失在飄飄揚揚的漫天白雪之中。
她並沒有在意明朗是否會還錢,不過兩天後的周二傍晚,她接到了李知行的電話,約她晚上一起上自習兼幫明朗還錢給她。她告訴了李知行自己的自習室,李知行半小時後到來。教室里很暖和,李知行放下書包,順手解開圍巾,坐到她的鄰座。
“一個人?”
“嗯。”
她通常是一個人在經管學院的大樓上自習。宿舍里的其他人和她追求不一,趙幸丹除了籃球社團外,還加入了學生會的社團,而韓羽露一般是去華大和男友起上自習。
“趙幸丹呢?”
“她有活動。”
李知行放下書包抽出教材和筆記本,撇開大家都有的英語、數學書之外,李知行還帶了好多本計算機類相關圖書,完全體現了專業間“隔行如隔山”的特點。
兩人對視一眼,默契地去了走廊說話。
李知行拿出錢還給她:“明朗回宣州去了,叫我拿給你的。他上周六來學校找你了?”
“舅舅舅媽離婚了,他媽媽想讓他來燕京讀書,他不太情願。”唐宓遲疑著開口,“他在燕京認識的人也不多,大約就來找我談談了。”
“周六那天我有點兒忙,脫不開身。“李知行說,“郭嘉穎跟我說了,說碰見你們在食堂吃飯。”
“她告訴你啦?”唐宓想起郭嘉穎和李知行同系同班,因此也不奇怪,“小朗瞧著可憐兮兮的。”
李知行背靠在全密封的玻璃窗台上:“離開熟悉的環境去陌生的學校念書,是比讓人難以接受。”
他語氣有些悵然,唐宓猛然想起他自己也是在高中時代去了陌生的城市念書,不由得問:“你也是一樣吧。”
李知行解釋說:“當時我有兩條出路,要麼像以前的十幾年一樣留在燕京,在我媽和爺爺奶奶身邊,要麼跟著我爸爸去宣州讀書,權衡之下,我選擇了跟我爸去宣州。我媽生氣了幾個月。”
唐宓說:“哪你的經驗對他來說,大約有用吧。”
“差異挺大,我是自己選擇,小朗則是被迫選擇。”李知行說:“該說的話我已經說了,他是否聽得進去,就並非我能控制了。”
“是啊……他也不小了,是應該有自己的主見和想法了。”
十點之後,自習室里漸漸人少起來,唐宓再次抬起頭來,教室里也就只剩下她和李知行兩個人了。自習室沒什麼人,兩人說話也可以更自在一些,李知行拿起一本《數學分析》順手翻開:“我剛剛就發現不對,你的專業是金融系,怎麼那麼多數學書?”
書也不是嶄新的,密密麻麻寫了很多筆記。
唐宓小聲解釋:“我有時候旁聽數學系的課。”
“只是旁聽的話,那這又是什麼?”
李知行從教材里抽出一張紙,直接抖落在她面前,那是一張中請表格。他斂住了臉上所有的笑容,直直看著她:“你想轉系?”
“也沒有……”唐宓說,“我拿到了表,但還在考慮。”
“但你已經動了這個想法了。”
唐宓表情黯然:“是的,金融系對我來說不太適合。”
“僅僅是英語就把你難倒了?高中時我就告訴過你,大學對英語的要求更高。
“不是英語的問題。”唐宓垂著頭,像個被訓斥的孩子,我的性格也不太合適,我第一次覺得讀書這麼辛苦。”
李知行默然。經管類的專業確實整體傾向是外向的,學生越張揚混得越好,以她的性格,大約是難以習慣。
他不忍心再說下去:“你當時選金融系,是為什麼?”
唐宓沉默了一會兒:“我想賺錢。”
這個答案不難想像,但聽到她親口說出來,李知行還是感喟萬千,因此一時間竟然無法說出任何話來——這世界上有些東西對某些人來說唾手可得,對另外的人來說,卻要努力一百倍才能得到。
對方不發表意見,唐宓卻難得地話多,解釋道:“高二那時候,我參加冬令營,問過京大的招生老師,老師說就業最好、最容易賺錢的就是經管學院的金融系,她當時說我也可以保送,但沒有辦法念金融專業。”
李知行微微惻然。
“所以當時你放棄競賽和保送數學系,自己重新參加高考?”
“邊走邊說吧。”李知行伸手幫她收拾桌面。
兩人迎著夜風走出大樓,過了十點半,校園的道路上漸漸行人稀少,兩人沒有騎車,踩著人行道上的薄薄積雪並肩走回宿舍。晚上比白天冷得多,漆黑的夜空中有細雪簌簌而下。
李知行打量她。她沒有圍巾,只戴了一雙手套,外套則是高中時代的那件格子大衣——細雪落在她柔軟的頭髮上,消失在了濃密的黑髮之中。她的頭髮比高中時長了很多,紮成了簡單的馬尾,安靜地落在大衣的帽子裡。
“你到北方也沒多買幾件衣服?”
“我不冷的。”唐宓說,“北方的冬天反而更舒服一些,有暖氣。”
李知行說:“也是,恐怕你連校門都沒出去過。你反正除了教室,也就是在宿舍了。”
唐宓發覺自己簡直無法反駁他,只能弱弱地抗議了幾句:“我也常常去打羽毛球的。”
“那還是沒出校門啊。”
“有時候有集體活動,會去參加社會活動。”
李知行匪夷所思:“你把集體活動稱之為出校門?”
“不然呢?”
“……”
物理距離上說,的確是出了校門,可是精神上來說,完全不是。李知行難得語塞,本來想這麼反駁,只不過話到嘴邊停住了——他挫敗地想,和她的口舌之爭,贏了也沒意思啊。
唐宓弱弱地說:“學校外也沒什麼好看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