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嗯。他來大燕已近十年,整個南關城都知曉他。”

  “那他的家鄉在哪裡?”沈歌忍不住往歐洲方面猜測。

  荀飛光帶著沈歌往那家店內走,“他說他乃維安人,也不知曉真假,不過要和洋夷交涉時他經常幫著翻譯,想來是一路人。”

  第71章 地圖

  暗紅頭髮的洋夷一轉身便看見沈歌和荀飛光, 他那微帶著雀斑的臉綻開熱情的笑容, “兩位客人要買什麼?隨便看看。”

  他的語調很有些怪異, 說的是官話,卻又帶著南關城本地的語調, 還有幾分說不出的味道,估計是洋夷話。

  沈歌連蒙帶猜, 總算把他的話大概聽明白。

  這家店不算大,架子上擺著一些珊瑚、珍珠等做的擺件, 其中有個架子上擺著幾隻精美的琉璃瓶, 瓶子裡裝著淡金色的液體。

  “這是我們那的香露,玫瑰的, 薔薇的, 格格流桑花的,客人感興趣可以聞一聞, 看看喜不喜歡。”洋夷說話有些慢, 但咬字挺清晰,“這是去年才運過來的香露, 香得又正又久, 保證會有您喜歡的類型。”

  沈歌拿起那瓶格格流桑花的香露,打開輕輕聞了一下,香味出乎他意料的清新,一點都不熏人。

  他將瓶子伸到荀飛光面前,荀飛光聞了一下,低聲贊道:“不錯。”

  “幾兩一瓶?”沈歌拿著瓶子問, 哪怕身家萬貫,他買東西依舊習慣先問價格。

  “嘿嘿嘿,不貴,三兩一瓶。”

  沈歌還想著三兩銀子確實不貴,洋夷又搓著手補充一句,“三兩金子。”

  按南關城的金銀換算,三兩金子能換三十二兩銀子,一家七口人節約些能用三年,這價格雖不算多貴,但怎麼也不算便宜。

  “二十兩銀子。”沈歌還價,他手上銀錢有大用,並不大想花三十二兩買這麼一瓶可有可無的香露。

  荀飛光在一旁眼底含笑地看著沈歌還價。

  洋夷苦著臉,“不不不,不行,客人,我這可是從好遠的格格海畔運過來的,二十兩真不行。”

  仿佛為了驗證這海有多遠般,洋夷從一旁抽出一張泛黃的小羊皮地圖,鋪開來指給沈歌瞧,誇張地做手勢道:“從這裡到這裡,坐船要坐一年多,二十兩,買不到。”

  沈歌瞥一眼地圖,目光凝重,他看過又看,好一會都沒能辨認出地圖上的地方。

  他前世乃文科生,高中三年都在背地圖,本國地圖,世界地圖,區域地圖。有些時候因不同的畫法,同樣一個地區的地圖確實會給人帶來不少陌生感,然而沈歌看了好幾遍,也沒認出來,圖上的地方究竟在哪。

  “你家鄉是在這?”沈歌順著洋夷的手指了一下。

  “你們那片大陸叫什麼,叫歐羅巴?”沈歌最後用前世通用的英文詞彙問。

  “不不不,我們大陸叫格格大陸。”洋夷擺擺手,“我沒聽過歐羅巴。”

  “行,香露我要了,這地圖也是,一起多少銀錢?”

  洋夷先是露出一陣喜意,聽到沈歌這麼說,臉上掛出苦惱的表情,連連擺手,“這地圖我不賣,這是我從家鄉中帶來的東西,不能賣。”

  沈歌說什麼他都不願意賣,最終沈歌只好退而求次,跟他商量把地圖畫下來,洋夷勉強答應。

  他這張地圖並沒有標註經緯線,本身比較簡陋。沈歌用宣紙蒙在地圖上描了一版,又動手仿了一版,直到傍晚,方將兩份地圖畫完。

  洋夷收了沈歌五十兩銀子,他笑嘻嘻地,“這可是我獨家地圖,要不是兩位客人長得好看。出再多錢,我也不讓別人畫。”

  沈歌笑笑,“番仕歷你可別得了便宜還賣乖,就你這簡陋的地圖,對著實地看我都不一定能找過去格格大陸。”

  “這你放心,我們多少人都用這個地圖,絕不會有錯。”番仕歷拍著胸脯保證,“我一直在這裡,要是有問題,你們儘管來找我就是!”

  沈歌姑且聽信,告辭他回南關軍的營地中去。

  荀飛光跟著看了一下午的地圖,面上沒露出什麼意外的神色。

  沈歌皺眉問:“荀哥,你們以往可曾發現過這些地圖?”

  “並未,我只收集過相關海區的圖。”荀飛光也看沈歌手中的地圖,“這地圖不對?”

  “這我倒是不清楚,不過這地圖與我以前知曉的相差極大。”沈歌拿支炭筆,伏身在矮踏上,在油燈下刷刷幾筆,快速畫出地圖輪廓。

  荀飛光看著他畫,不一會兒,幾大塊大陸已在他手下顯形。

  “這就是我前世的世界地圖簡圖,按照番仕歷那長相,若這個世界與我前世的世界一樣,他應當生活在這一片區域。”沈歌說著將歐羅巴那一塊圈出來。

  “很明顯,他今天給我看的地圖跟這對不上。要麼他給的地圖有假,要麼便是……”剩下的話沈歌省略未說,他心裡思量著這本來就是兩個世界的可能性有多大。

  既然如此,為何唐以前的歷史又相同?

  荀飛光見他苦惱的模樣,攬過他道:“這有何好為難,日後仔細查證便是。”

  天色已晚,兩人沒多糾結便上床歇息去了。

  沈歌窩在荀飛光懷裡,沒一會兒便睡得極香。

  南關城不是荀飛光的最終目的地,在南關城休息兩日後,大軍繼續南下。

  過了南關城後,一路上是一片片山,南關府本就地廣人稀,山里極少人住,山路又陡峭又荒僻,極難走。

  最後剩兩天,一場秋雨裹著寒意刷刷而下,一連下了半早上。大軍被堵在路途中,躲雨都沒地方躲。長長的一排人貼到石根下,望著不知何時才會放晴的天氣,原地休整。

  韶信有些愁,雨下得這樣大,離最終目的地還有好一段距離,根本不好趕路,若是將士淋雨生病,那才叫糟糕。

  趁著雨停,草草用過乾糧的大軍連忙趕路。天雨路滑,許多兵丁一摔一身泥,好在前後幫扶,沒有摔下山的。

  路不大好,沈歌馬騎不成,他的親兵董小伍拉著馬在他後頭跟著。

  沈歌抬眼望望天空,“看這天氣,晚上不知是否還會下午,能找著宿營的地方麼?”

  荀飛光道:“過兩座山就一個幾百戶的大村子,我們儘量趕去那借宿。”

  沈歌一腳深一腳淺地跟在後頭走,荀飛光摸摸他的衣服,見全濕了,心裡有些擔憂。

  “沒事,只是外面這幾件被水打濕,裡頭還幹著,我撐得住。”

  撐不住也得撐,下了雨,走山路不斷會碰到濕漉漉的樹與草,就算換上乾衣服,不一會兒又會被弄濕。

  荀飛光沒想到這次南下會出這麼多狀況,若他早知曉,便會安排沈歌隨胡奈青他們南下,不必走得這樣辛苦。

  他們投宿的那個村子名為章家坳,是幾個大姓聚居的大村子。

  村人倒還淳樸,尤其這麼多年輕力壯的兵丁過來投訴,村里壓根不敢有什么小動作。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