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歌筆桿子還行,不過說書的能力不大成,說書的另有其人。

  每晚篝火點起來,就有人在大營中央繪聲繪色地說這些,除有正務如巡邏的將士之外都可去聽。

  這日,營地內又在說書,沈歌的親兵董小伍撩開帳子,“二爺,伙頭兄弟給您送雞湯來了。”

  “咦,哪來的雞湯?”沈歌抬起頭來,有些疑惑。

  這地方前不著村後不著店的,連想搭個營都困難重重,哪裡會有雞?

  正在沈歌問的當頭,伙頭兵已進來,他憨厚一笑,“回二爺,是野雞,傍晚運氣好,剛巧捉到一大一小兩隻笨雞,我尋思著這點肉明日放下去大鍋飯里,給大夥塞牙縫都不夠,便給燉了湯,您好好補補。”

  “老邵。”沈歌招呼他進來,“辛苦。”

  老邵憨憨笑了幾聲沒說話。

  老邵是清凌衛最老的伙頭兵,今年已近四十,幾乎清凌衛組建之初他便在。他現如今的夢想乃娶上一房媳婦,過幾年從清凌衛中回去之後能帶著好幾個兒子回祖籍。

  這些天來,他給沈歌送宵夜送得最多,不過其餘人也送得不少。

  沈歌最近一段時日著實吃了不少以往沒吃過的東西,比如將士們掏的鳥蛋,抓的魚,打的野味,甚至路上摘的野果。若沈歌不收,這些漢子往往羞澀地一放下就跑,絕不回頭。

  “這時辰快巡完營了罷?你去請荀哥,若他那頭事了便請他早些回來。”再多等會兒,野雞湯冷了就會有腥味。

  董小伍飛快地跑過去。

  沈歌原先選他當親兵只因為他也叫小伍,令沈歌極有親切感。相處一段時間後,沈歌方知會被派至他身邊的壓根無普通人,小伍看著黑瘦,不大起眼,實際極伶俐,身手也好,能硬抗三五個大漢不吃虧。

  荀飛光正帶人巡邏。

  他們這隊伍規模大歸大,實際上要注意的事情也極多,明哨暗哨流動哨,每日都不能鬆懈。無論有何事,荀飛光每日都會帶著韶信等人親自巡查至少一遍。

  這般長年累月的同食同寢及身先士卒,荀飛光在部下中的威信極高,眾人不僅敬佩他的身份,更崇敬他的為人。

  沈歌看在眼裡心中也敬服,這般帶兵有多辛苦他不過體驗幾個月就隱隱吃不消,而荀飛光則持續十幾二十年從未動搖。

  依照荀飛光現如今的身份,他完全可令韶信帶兵南下,自個或騎馬或坐車或走水路慢慢追上來,就如本朝絕大多數將領一般,但他從未偷過這種懶。

  董小伍去了許久,荀飛光方回來。

  現如今又到了九月份,好在這邊已極靠近南關府,天氣並不冷,若不然還有得受。

  沈歌用小碗將湯舀出來,率先遞到荀飛光面前,“今日可還順利?”

  “一切安好。再過兩三日,我們便能抵達南關府,到時好好歇一歇。”荀飛光看向沈歌,眼底裡帶著不大外露柔情,“苦不苦?”

  “我一路騎著馬,也未走什麼路,其實不怎麼辛苦。”沈歌給自己也盛了碗湯,盤腿坐著喝湯,“荀哥,你去歲也是這麼趕過去麼?”

  “去歲要緊急得多,我們沒帶兵,一行人緊趕慢趕騎馬跑過去,一路上活活累死八匹馬,總算趕到。”

  沈歌的心吊了起來,“而後呢?”

  “我們趕到之時洋夷還挺囂張,派過去交涉的使臣被扒得只剩一條褲衩趕回來,使臣恨不得上吊。”荀飛光將手放在膝蓋上,帶著一點漫不經心,“我帶了兩千兵,出了六十艘小船,不到十日,占了我朝島的洋夷十有七八被殺了,剩下兩成逃到外頭去,我便沒再管。”

  沈歌並未見過打仗,不過僅憑荀飛光這一番短短的話,他也能想像出當日的狀況,想像他荀哥俊美而帶殺氣的模樣。

  “他們原先不是挺囂張麼?怎麼會敗得那麼快?”

  “先前的兩廣總督懦弱無能罷了,實際上他們遠渡而來,不足為慮。”

  “這麼說來人應當不多?”

  “不多,也就三五百。”

  沈歌聽後不由再次感慨軍械裝備的重要性,三五百人而已,頂多算一夥大些的流匪,然而這伙流匪兵強馬壯,竟敢公然跟一個大朝叫板爭地盤。

  這麼一個大朝,被他們夾著北面蠻人一逼,就逼得這個地方的最高統治者焦頭爛額。哪怕這個地方實際上並未傷筋動骨,統治者也受了好一番驚嚇。

  上頭的皇帝都受到驚擾,本地百姓更不必說,對這伙洋夷基本聞之色變。

  若是硬打,倒也不是完全打不過這伙洋夷,只不過他們習慣打一次換一個地方。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百姓不堪其擾。

  “不知是否能拿到他們的制船技術,若是如此,別的不說,就是出海貿易的掙回來的銀兩就足夠令人心動。”

  “你的意思是想讓我們出海,到海外去與別的國家交易?”

  這個時空中,本國並無出海遠航之人,上一個人乃秦朝的徐福,後來歷史拐彎之唐以後的國家,皇帝們似乎對海外再無興趣。

  第70章 巡撫

  南關府, 也叫廣關府, 乃大燕最南端的一個大府。

  南關府三面臨海, 說是大陸,不如半島。這裡頭一年四季都挺暖和, 本地人也挺熱情,可惜久傳本地有瘴氣毒莽等物, 中原人談之色變,就算做生意, 也極少人會過來這頭。

  久而久之, 南關窮且落後,許多人把這視若南蠻。

  行軍到南關府後, 沈歌非常明顯得覺察到天氣變得暖和濕潤, 一路走著,原比先前路段要舒適。

  “還有約莫三日, 便能抵達南關, 我們可好好休整幾日。”

  沈歌看過不少遊記,南關是南關府最大的城, 也是南關府的中心。

  前朝末期有好長一段時日, 這裡極為繁華,無論來自海外的洋夷,還是從北邊來的百姓,大夥集聚在南關城裡,過了很長一段繁華日子。

  不過當時到底混亂,這邊雖繁華, 但底下隱藏的血腥之事不少,勢力也盤根錯節。

  本朝初立之時,祖皇帝特帶兵過來,血戰半月,將這邊混雜在一起的七八股勢力一起平了,創下而今太平光景。

  自那以後,南關府便窮了下來。

  好在這地方窮歸窮,先前闊過,路修得極好,不算難走。

  荀飛光帶著三千清凌衛,加快腳步趕了兩日,在第三日下午南關城落城門之前趕到。

  南關府的巡撫熊和宜早收到探子回報的消息,一早就帶著人在城外等著迎接。

  巡撫乃二品大員,荀飛光乃超品國公,又手握大軍,有權有勢,熊和宜無論從哪個角度來看都不敢怠慢。

  “國公!”熊和宜笑容滿面,遠遠站在城門外朝荀飛光作揖,“國公與諸將士遠道而來,辛苦了,下官已備好宴席為您接風洗塵。”

  荀飛光回了個半禮,“叨擾。熊大人有心了。先安頓將士再說罷。”

  熊和宜笑道:“南關軍軍營已為諸位將士準備好了飯食被褥,諸位將士今晚便請在軍中歇息一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