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沈歌見他帶回一身風雪與冷氣,忙站起來迎上去,給他遞上綠枝剛送過來的熱茶,道:“荀哥,冷麼?快喝盞熱茶。”

  這種天氣,狗都不樂意出門,更別提荀飛光去皇宮覲見還騎馬。北風一吹,寒氣透骨,身子不好的能當場便發燒,比如沈歌,故他分外擔心。

  荀飛光解下還帶著雪水的披風,一把扔給綠枝,順手接過沈歌手中的茶盞喝了口,道:“不冷,莫擔心。”

  沈歌一摸他的手,發現他的手極暖和,這才將心放下。

  待綠枝出去,沈歌低聲問:“荀哥,陛下找你什麼事啊?”

  荀飛光壓著大年初一的時間連夜趕回來,今天一天連軸轉,沈歌也沒找著時間問具體的內容,只知道南邊的戰事暫時告一段落,先前被洋夷占去的島都被奪了回來。

  這年頭不比後世,百姓沒什麼消息渠道,再加上朝廷遮遮掩掩,京都這邊的人還好,下面的各省府連大燕朝打過仗都不知道。

  沈歌也是問過荀澄等人,方拼拼湊湊地知道一點消息。

  先前南北同時燃起戰火,按理說,荀飛光是北邊宿將,打得北蠻連頭都抬不起來,連續幾年秋毫不敢再犯,怎麼地他也該派去鎮守北邊。

  皇帝偏偏反著來,派了別的將領去北邊,反而一竿子將荀飛光支去了南邊,就怕荀飛光藉此重掌兵權。

  前兩年荀飛光身中奇毒,勉強解完毒後避去道寧府調養,他在那時便辭了官,身上只剩一個鎮國公爵位。

  若不是朝廷實在無武將可用,皇帝也不必千里迢迢派人去道寧府請荀飛光。

  沈歌並不算愚鈍之人,他這些日子在一旁看著,知曉他家荀哥並不怎麼樂意為皇帝賣命,之所以會出手不過看在百姓的面子上,他荀哥和皇帝的關係其實帶著隱隱的防備。

  大年初一,皇帝老子也要休沐,若非緊急,犯不著這時候將他荀哥叫過去,還一叫便是半天。

  沈歌問,荀飛光隨口便答,“無甚,陛下不過欲了解南邊的洋夷之事,故叫我去問了問。”

  沈歌心頭一動,“表彰和安撫?”

  “大致便是這樣。”

  “大過年的,陛下也太過著急了罷。”沈歌低聲嘀咕,他有前世記憶,始終無法把皇帝看得太重,“奏章早遞上去了,也不讓人歇口氣。”

  沈歌也就是這麼一說,荀飛光揉他腦袋一把,轉移話題道:“陛下賜了我一些點心,待會你嘗嘗。”

  沈歌看著他的眼睛,問到關鍵之處,“荀哥,你日後還得去南邊統兵麼?”

  “現下還說不好,不過應該不會。”

  沈歌低聲念叨,“若你還去南邊,千萬記得把那些荒無人煙的小島也做好標記,納入我朝版圖,若不然日後便有得扯皮了。”

  “嗯?”

  “我前世的國家便有鄰國經常耍無賴,非說島是他們的。”沈歌與荀飛光認真說道:“現如今大伙兒造船技術不怎麼樣,日後科技發展起來,能載重萬萬斤的巨輪也可以在海上航行,到時候海島的地位便非常重要。”

  “我前世國家的領土不僅包括陸地,還包括海洋與天空。海裡面有各種各樣的好東西先不說,就說若靠近我朝的海島被別國占了,到時別國派兵在島上駐紮,他想何時打你便何時打你,你連防備都來不及。”

  荀飛光武將出身,一聽便明白,“我待你春闈完還要去南邊收尾,到時我清掃一輪。”

  沈歌望著他堅毅的目光,知道他放在心上,鬆一口氣,“我們這朝苦一點,未來子孫萬代就不用麻煩。何況倭人頻頻擾亂南邊,也與他們駐紮在島上有關。若能把這些島清理一遍,茫茫大海,倭人要過來便極其困難,這種情況會好上許多。”

  荀飛光望著他模樣,眼帶笑意道:“你常說你前世不怎麼在意學習,是以什麼都不會,然本朝眼光能及你者甚少。”

  “這都是血的教訓啊。”沈歌嘆,“大航海時代便要來臨,我們怎麼地也要早些做準備。”

  荀飛光輕敲他腦門一記,“大過年的,莫嘆氣。我朝有你,必不會重蹈覆轍。”

  “唔,任重道遠,我們要做的事情太多了。”

  沈歌想想當年的歷史課本,真要做起事來,那還真是一輩子都需為之奮鬥的事業。

  “事在人為。”荀飛光低聲道,“無論如何,你我可為後世點一盞燈,開一道源。”

  荀飛光目光平靜而堅毅,沈歌為他所感染,心中一輕,無論未來如何,他們做好他們能做的便是,未來自有未來者奮鬥。

  荀飛光帶回來的宮廷糕點用幾個匣子裝了,除給老太太那頭送去一份之外,所有的都在主院這頭。

  沈歌挺喜歡這些甜食,一會兒就連吃了好幾塊。

  荀飛光怕他膩著,喚綠枝將點心收回去,道:“正經吃飯,莫多吃這些零碎東西。”

  沈歌應了一聲,過會兒他趁荀飛光沒注意,又去吃了幾塊,幸福得直眯眼。

  因今日乃大年初一,荀飛光又是今日方回復,荀府的晚飯便在正堂吃。

  老太太拄著拐被兩名孫女攙著過來,荀厚邈與李謙蓉夫婦一早便道,還有荀厚邈的三個兒子。加上荀飛光與沈歌,一家十個人團團圓圓。

  荀厚邈的小妾算半個奴才,哪怕他的愛妾誕下兒子,也不能上桌,反而沈歌這個沒名沒分的外人在團年宴上坐著,誰也不敢出聲。

  老太太對沈歌極和氣,一晚上沒少招呼沈歌吃菜,“歌兒你多用些,年輕人就要多用些才好,胖一些有福氣。”

  沈歌應下,“哎,多謝老太太。”

  李謙蓉更是熱情,她用公筷給沈歌布菜,“歌兒,我與你一見如故,在我心中,你與三郎沒兩樣,你莫見外。”

  荀家三郎乃李謙蓉親子,今年方五歲。

  沈歌聽到她這般親熱的語氣,動作一僵,雞皮疙瘩險些沒起來,忙把碗往後一挪,“二嬸你別客氣,我自己來。”

  荀飛光伸筷給沈歌夾了塊五香蹄膀,淡淡對李謙蓉道:“二嬸你是長輩,他自己吃便行,不用管他。”

  李謙蓉笑意不減,“哎,飛光你也多吃一些,你一年到頭在外奔波,著實辛苦。”

  荀厚邈見他夫人如此情狀,忙舉起酒杯祝酒,感慨道:“飛光辛苦!敬你一杯,願今年我們一家平安喜樂,康健吉祥。”

  荀飛光喝了一杯。

  荀厚邈借著酒意開口問:“常言道三十而立,飛光你今年虛歲三十二,早已立業,也該成家,不知你和歌兒有何打算,何時成婚?”

  荀厚邈這口一開,整張桌子的人瞬時鴉雀無聲,齊刷刷地看向荀飛光與沈歌。

  第47章 所惑

  荀厚邈雖說是荀飛光長輩, 不過雙方並不親厚, 現如今整個荀府靠荀飛光撐著, 荀厚邈一開口便是說教,著實冒昧。

  荀飛光轉了轉手中的酒杯, 並未答話。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