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怎麼說?”松格里好奇的看著李思敏問,眼神中已經開始計算起得失。

  “若是徹底治好,那你們以後也得給她控制飲食,還得多順著點兒她。你也知道這女人在宮裡頭日子過久了,總會有股子鬱氣,日積月累下來,等年齡大了,總會比尋常人家老太太更煩躁一些,也容易控制不住自己的脾氣。”李思敏詳細的跟松格里解釋,“若只是讓她性命無憂,則是讓她保持現在這樣行動不便,說話不清的狀態,可這樣只會讓她積攢更多的火氣,怕是於壽數有礙,不過也還能活個七年八年的。”

  “這事兒,還是讓皇上自己選擇吧,畢竟這是他的親額娘,本宮就不做這個壞人了。”松格里挑著眉毛坏笑了一下,她知道這個決定一旦傳了出去,怕是與名聲有礙。

  可她知道,不管是自己還是四爺,都只會有一種選擇。

  作者有話要說:  太后快要下線啦~

  十二點見哦~

  第173章 瑪瑪(二更瑪)

  四爺宣了明謹過去, 單獨給她下了旨意。松格里也沒有過問,反正太后的病情是穩定了下來,也沒有精力再找松格里的麻煩。

  其實太后犯病的始末並不複雜, 她小心謹慎, 從一個洗腳婢成為了四妃之一, 隱忍了幾十年, 一朝做了太后, 開始因為聖祖皇帝還在,她也還是死死壓抑著自己的喜悅。

  俗話說越是壓抑, 反彈就越大, 等先帝故去後, 她的心態就失衡了。

  那時候松格里和四爺對她還是恭敬有加, 所以她並沒有什麼機會逞威風,也沒有什麼宴會娛樂能讓她被眾星拱繞,心態就愈發不平。

  烏雅氏的事情是個誘因, 松格里的反擊是□□,太后一步步放出了心裡的野獸, 再也控制不住自己心裡的鬱氣,脾氣就越來越大。

  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棵草, 是前來給她請安的承恩公夫人索綽羅氏,那個女人一如既往的對她柔順又謙卑, 可也一如既往的知道軟刀子該怎麼扎。

  誰年少時沒有個把情竇暗藏的表哥什麼的呢,少女付出真情,卻慘遭辜負的戲碼在話本子裡也不是什麼新鮮事兒。

  重點就在於作為烏雅氏最出色的女孩兒, 她跟索綽羅氏幾乎是從出生就開始被對比,從來也沒有贏過,最後在感情上更是輸的一塌糊塗,這也成為了太后進宮後拼命往上爬的動力。

  可眼下她成為了最最尊貴的太后,皇帝的親生母親,卻仍然不能將索綽羅氏如何,因為烏雅氏剩下還算出息的也就這一支了,她不能對不起烏雅氏的列祖列宗們。

  各種情緒糾結在一起,又加上年齡到了開始身子骨兒不好,慢慢就越來越無法控制自己,最後落了個中風的下場。

  四爺和松格里都沒有辦法無條件滿足太后的所有要求,不管是從感情上考慮,還是從大清社稷上考慮,他們都不會選擇第一種方式。

  可四爺也命人好好伺候太后,儘量滿足她所有的要求,讓她餘生過得舒服一些。松格里夫唱婦隨,命令明言將太后身邊伺候的人盯得很緊,但凡有敢怠慢的,都是嚴懲不貸,也就沒什麼人敢不小心伺候了。

  雍正二年起,大清海禁已經陸續開放,理藩院慢慢發展,成為了全國機構。廉郡王允禩被冊封為廉親王,成為了理藩院的尚書,正式開始跟異族打交道。

  誠親王負責修訂的律法已經成為了體系,並且開始在滿大清範圍內推廣開來,包括科考都會涉及到這方面,倒是讓學子們頭髮掉的更多了些。

  恆親王負責訓練的軍隊已經成立了火統營和紅衣大炮營,並且恆親王從京郊大營裡頭抽調出了部分能人,成立了情報部門和特訓部門,專門負責特殊事件的處理。

  而允佑全國各地跑著,感覺自己瘸腿都快跑好了,老百姓的生活隨著農作物產量的增高和各種農具的更新疊代,慢慢日子也越來越好。

  至於允禟和允俄則成為了所有郡王和王爺裡面,最讓兄弟羨慕嫉妒恨的兩個。

  他們兩個負責跟外族通商,有廉親王給他們做後盾,那真是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見了毛子……放翻譯。短短一年半時間就為大清賺了差不多有半個國庫的銀子,他們自個兒也賺了個盆滿缽滿。

  允裪將宗人令做得風生水起,與滿族八大姓兒的老貴族們你來我往的進行了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履郡王背後站著皇上和京郊大營,那些只會遛鳥逛園子的貴族們自然不是對手,自此宗族權貴們再沒有在朝堂上關心聖上家事的勇氣。

  允祥和允禵則像是皇上身邊的兩把利劍,將戶部和兵部並著禁衛軍守的密不透風,兩個人在兄弟裡面也是地位最高的,這讓兩個人有好幾年的功夫都是痛並快樂著。

  至於允禑和允祿早就被廉親王給忽悠到了理藩院給他當牛做馬,就是一個沒注意,讓允祥把單純的允禮給哄到了戶部。

  ****

  京城的老百姓們自雍正四年開始,基本上就已經實現了安居樂業的日子。這種不缺吃穿的生活,大伙兒私底下會偷偷感嘆,現在的日子比聖祖爺在世的時候,還要好上許多。

  吃飽了穿暖了,大家就都有了聊閒兒的**,京城裡今天這家王爺被自家福晉踹下床了,明天那家郡王被福晉拿著鞭子追了,後天這個權貴讓小妾撓破頭了……各種小道消息滿天飛,甚至連報紙的雛形——京城府志都在誠親王和端郡王的支持下,開始在大清流通。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