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0頁
皇帝嘆了一聲,“朕知道了。”
劉長卿給蓁蓁施針,一盞茶後蓁蓁慢慢轉醒,皇帝扶起她放軟了語氣說:“好了,先不提那些糟心事了,咱們先把藥喝了吧。”
蓁蓁臉都燒紅了渾身滾燙,卻瑟瑟發抖著說:“冷……好冷……”
皇帝忙叫秋華又拿了幾床被子來蓋在她身上。
“這樣還冷嗎?”
蓁蓁渾身發抖,只有緊緊靠著皇帝的時候那顫抖才平復些。皇帝見狀索性上床,把蓁蓁緊緊摟在懷裡,在用厚重的被子把彼此裹住。
“還冷嗎?”
蓁蓁的顫抖漸漸停了。皇帝抬起她的臉,她脖子上的白紗已經拆了,但那一下戳得太重仍是留下了淡淡的傷痕。皇帝摸著那道印記,這傷不僅僅是在她的脖子上,那一日也是扎在了他的心上。
“還疼嗎?”
蓁蓁搖搖頭,她突然仰起頭重重地吻住了皇帝。
不知是誰先動手的,皇帝用力撕開她的襯衣,她的身子燙得像著了火一樣又像蛇一般靈活,緊緊地纏繞著他不放。他越是用力要她,她在他耳邊哭得就越大聲,人卻益發緊緊地攀附著他不放。
舟行過江,他喘著粗氣壓在她身上,她眼角還懸著一滴眼淚,惹得他忍不住為她輕輕拭去。
“睡吧。”
“臣妾知道不應該逼您,可盈盈的臉一直在我眼前,我忘不掉。”
一句似是無意識下的呢喃卻像劍一樣深深刺進了他的心裡。皇帝渾身一震,他從背後緊緊地摟住了她。
“蓁蓁,朕想問問你,如果現在是胤禛或是胤禎做下這些你怎麼辦?”
……
蓁蓁坐在一輛寬大搖晃的馬車上行進在南巡路上,身下墊著華貴而柔軟白虎皮褥子,皇帝不在車裡,此刻只有秋華陪在她身邊,她揉著剛剛睡醒的額頭滿是疲倦。
“皇上騎馬先走一步在德州再同娘娘會和。”秋華安慰她說,“皇上到底還是捨不得您,臨了還是帶您一起去南巡。您不用太憂心,皇上到最後還是會聽您勸的。”
蓁蓁讓秋華扶她挪到梳妝鏡前,她拿起梨花木梳子慢條斯理地梳起了頭髮,“皇上那天問我,若是胤禛或者胤禎做下這些我怎麼辦?”
秋華聽得在心下嘆了口氣,問:“您怎麼說”
“我答不出。”
這問題太難了,皇帝問在了她心坎上,她也終於明白胤祚那時勸她的那句“別逼太緊”的含義。
胤祚這孩子,真是玲瓏剔透。
蓁蓁握著梳子,梳齒一稜稜嵌入她的手心,“罷了,你去把胤禛叫來陪我吧,再讓他去問問祚兒什麼時候能再回來一次,這個孩子,越來越散漫了。”
這次南巡為防皇子發生衝突,皇帝連一慣做貼身護衛的大阿哥都沒有帶,只有與太子還算和睦的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隨駕。而胤祚自從陪著寶兒去歸化後,總是行蹤不定,也只有胤禛能夠找到他。
於是,張玉柱騎著馬去請四阿哥,胤禛一直陪在太子身側,他這一走太子就又剩下了一個人。
一個人獨處最是容易胡思亂想,太子這些日子漸漸地也回過神來,他仔細想來總覺得溫郡王妃這事事發的太詭異突然。
他的確是鬼迷心竅對溫郡王妃念念不忘,也受了李延的攛掇以太子妃的名義去請王妃進宮。
但溫郡王妃進毓慶宮的那日他並不記得她有帶什麼金步搖,可偏偏後來那支金步搖鬼使神差地在他房裡出現了,還惹得太子妃小產。
太子不是傻子,太子妃能知道的事他也馬上就知道了,從那時候起他就膽戰心驚,這是有人盯上了毓慶宮,他毓慶宮內所有的事情都有人了如指掌。除此以外,那支金步搖更是德妃明晃晃地向他示威。
皇阿瑪的這些女人里,論實力最強的自然是大阿哥的生母惠妃,可他心裡更怕的卻是那個德妃。越是心虛越是害怕這句話一點沒說錯,畢竟太子心裡門兒清七公主去世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而若是德妃知道這個真相,如果她告訴皇阿瑪,那他一定萬劫不復。
但,連皇阿瑪都不知道的事這個女人已經知道了嗎?她若知道了又是不是已經把當年的事都告訴皇阿瑪了呢?
太子每每這樣想身上就禁不住起一身冷汗。
“太子。”
胤禛騎著馬從後面又回來了,太子扭頭看他,胤禛肅著一張臉說:“太子請先行一步,母妃身體不適,臣弟想陪母妃在景州城內暫歇一日。”
太子說:“四弟,此事甚為不妥,皇阿瑪走之前不是囑咐過我們說今晚務必要趕到德州城同他匯合的。”
胤禛端著一張臉朝太子一拱手,“可是母妃身體不適實在不能再經車馬勞頓了,臣弟會陪母妃今日在景州城南的開福寺暫住,等母妃身體好些了再上路。勞煩太子將此事知會皇阿瑪,等明日見著皇阿瑪了臣弟自會同皇阿瑪告罪的。”
太子吃了一癟又拿他沒法子,他雖然是太子還真的沒膽子脅迫德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胤禛騎馬揚長而去。
太子揣著一肚子的不爽進了德州城,本來打算見了皇帝將胤禛這些無禮的舉動一股腦都朝皇帝告狀。沒想他卻撲了一空,皇帝並不在德州城裡,一問才知皇帝根本就沒進城,半路知道德妃和四阿哥折返去景州了,皇帝也當下調轉馬頭去了景州。結果就是太子被皇帝一個人撂在了德州城。
劉長卿給蓁蓁施針,一盞茶後蓁蓁慢慢轉醒,皇帝扶起她放軟了語氣說:“好了,先不提那些糟心事了,咱們先把藥喝了吧。”
蓁蓁臉都燒紅了渾身滾燙,卻瑟瑟發抖著說:“冷……好冷……”
皇帝忙叫秋華又拿了幾床被子來蓋在她身上。
“這樣還冷嗎?”
蓁蓁渾身發抖,只有緊緊靠著皇帝的時候那顫抖才平復些。皇帝見狀索性上床,把蓁蓁緊緊摟在懷裡,在用厚重的被子把彼此裹住。
“還冷嗎?”
蓁蓁的顫抖漸漸停了。皇帝抬起她的臉,她脖子上的白紗已經拆了,但那一下戳得太重仍是留下了淡淡的傷痕。皇帝摸著那道印記,這傷不僅僅是在她的脖子上,那一日也是扎在了他的心上。
“還疼嗎?”
蓁蓁搖搖頭,她突然仰起頭重重地吻住了皇帝。
不知是誰先動手的,皇帝用力撕開她的襯衣,她的身子燙得像著了火一樣又像蛇一般靈活,緊緊地纏繞著他不放。他越是用力要她,她在他耳邊哭得就越大聲,人卻益發緊緊地攀附著他不放。
舟行過江,他喘著粗氣壓在她身上,她眼角還懸著一滴眼淚,惹得他忍不住為她輕輕拭去。
“睡吧。”
“臣妾知道不應該逼您,可盈盈的臉一直在我眼前,我忘不掉。”
一句似是無意識下的呢喃卻像劍一樣深深刺進了他的心裡。皇帝渾身一震,他從背後緊緊地摟住了她。
“蓁蓁,朕想問問你,如果現在是胤禛或是胤禎做下這些你怎麼辦?”
……
蓁蓁坐在一輛寬大搖晃的馬車上行進在南巡路上,身下墊著華貴而柔軟白虎皮褥子,皇帝不在車裡,此刻只有秋華陪在她身邊,她揉著剛剛睡醒的額頭滿是疲倦。
“皇上騎馬先走一步在德州再同娘娘會和。”秋華安慰她說,“皇上到底還是捨不得您,臨了還是帶您一起去南巡。您不用太憂心,皇上到最後還是會聽您勸的。”
蓁蓁讓秋華扶她挪到梳妝鏡前,她拿起梨花木梳子慢條斯理地梳起了頭髮,“皇上那天問我,若是胤禛或者胤禎做下這些我怎麼辦?”
秋華聽得在心下嘆了口氣,問:“您怎麼說”
“我答不出。”
這問題太難了,皇帝問在了她心坎上,她也終於明白胤祚那時勸她的那句“別逼太緊”的含義。
胤祚這孩子,真是玲瓏剔透。
蓁蓁握著梳子,梳齒一稜稜嵌入她的手心,“罷了,你去把胤禛叫來陪我吧,再讓他去問問祚兒什麼時候能再回來一次,這個孩子,越來越散漫了。”
這次南巡為防皇子發生衝突,皇帝連一慣做貼身護衛的大阿哥都沒有帶,只有與太子還算和睦的四阿哥和十三阿哥隨駕。而胤祚自從陪著寶兒去歸化後,總是行蹤不定,也只有胤禛能夠找到他。
於是,張玉柱騎著馬去請四阿哥,胤禛一直陪在太子身側,他這一走太子就又剩下了一個人。
一個人獨處最是容易胡思亂想,太子這些日子漸漸地也回過神來,他仔細想來總覺得溫郡王妃這事事發的太詭異突然。
他的確是鬼迷心竅對溫郡王妃念念不忘,也受了李延的攛掇以太子妃的名義去請王妃進宮。
但溫郡王妃進毓慶宮的那日他並不記得她有帶什麼金步搖,可偏偏後來那支金步搖鬼使神差地在他房裡出現了,還惹得太子妃小產。
太子不是傻子,太子妃能知道的事他也馬上就知道了,從那時候起他就膽戰心驚,這是有人盯上了毓慶宮,他毓慶宮內所有的事情都有人了如指掌。除此以外,那支金步搖更是德妃明晃晃地向他示威。
皇阿瑪的這些女人里,論實力最強的自然是大阿哥的生母惠妃,可他心裡更怕的卻是那個德妃。越是心虛越是害怕這句話一點沒說錯,畢竟太子心裡門兒清七公主去世那天到底發生了什麼,而若是德妃知道這個真相,如果她告訴皇阿瑪,那他一定萬劫不復。
但,連皇阿瑪都不知道的事這個女人已經知道了嗎?她若知道了又是不是已經把當年的事都告訴皇阿瑪了呢?
太子每每這樣想身上就禁不住起一身冷汗。
“太子。”
胤禛騎著馬從後面又回來了,太子扭頭看他,胤禛肅著一張臉說:“太子請先行一步,母妃身體不適,臣弟想陪母妃在景州城內暫歇一日。”
太子說:“四弟,此事甚為不妥,皇阿瑪走之前不是囑咐過我們說今晚務必要趕到德州城同他匯合的。”
胤禛端著一張臉朝太子一拱手,“可是母妃身體不適實在不能再經車馬勞頓了,臣弟會陪母妃今日在景州城南的開福寺暫住,等母妃身體好些了再上路。勞煩太子將此事知會皇阿瑪,等明日見著皇阿瑪了臣弟自會同皇阿瑪告罪的。”
太子吃了一癟又拿他沒法子,他雖然是太子還真的沒膽子脅迫德妃,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胤禛騎馬揚長而去。
太子揣著一肚子的不爽進了德州城,本來打算見了皇帝將胤禛這些無禮的舉動一股腦都朝皇帝告狀。沒想他卻撲了一空,皇帝並不在德州城裡,一問才知皇帝根本就沒進城,半路知道德妃和四阿哥折返去景州了,皇帝也當下調轉馬頭去了景州。結果就是太子被皇帝一個人撂在了德州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