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荼蘼不好意思地低頭微笑。

  元一謙和朗聲對他們說道:“今日有緣,小僧秋茶新制,雖不如春茶好,但幾位菩薩若無事,可一同嘗嘗。”

  子千剛想說怕打擾僧侶清靜,丁少一把拽住他手腕連說走走走,聽聞真參寺出好茶。

  荼蘼原本怕被立刻拽走,聽說可以多留一陣,很高興地說由她來帶路。

  她看上去心情十分愉快,竟輕巧地跳上路邊石埂走起邊邊來,左手將竹盤扶在腰側,右手羽翼樣張開保持平衡。

  石埂旁是泥濘,子千見她搖搖晃晃,眼見要摔跤,一句“小心”剛到喉嚨,元一卻比他反應更快,迅速用一隻手,恰到好處地在她後腰處輕輕一托,旋即,不著痕跡地撤回。

  元一雖目不斜視,但卻隨時感應著荼蘼的一舉一動似的。他與荼蘼之間,似乎有存在著某種默契。這種默契,令子千和丁少都暗自納罕。

  來到元一的禪院,丁少打量一番,誇讚雖然樸素無華但乾淨寧和,算得上世外桃源,只是院中葉落滿地。元一道聲抱歉,今晨未來得及打掃,失禮了,便囑咐荼蘼待客,他薄撒一層水,拿起大掃帚清掃落葉。

  院中古榕樹下設一方石桌几個石凳,荼蘼輕車熟路地安頓子千與丁少坐下,又取來茶具,燒起泥爐。

  她做這一切的時候如同在自己家一般自在活潑,面上笑意溫婉,舉止輕盈隨性,那些拘束防衛此刻全都不見了。洛子千想,這才應該是她原本的模樣吧。

  小紅泥爐上水沸,荼蘼熟練地泡茶洗杯分茶。倆人嘗一口,清香甘冽。

  丁少也覺查荼蘼今日有所不同,笑眯眯地問她:“你看,到了人家元一師傅的山頭香院,咱們就這麼自斟自飲起來,是不是有點兒反客為主了?”

  “不會。” 元一與荼蘼居然異口同聲回答。

  那聲音里,元一是包容的,荼蘼是傲嬌的。

  丁少與子千對視一眼,心下更好奇,連忙請元一過來一道喝茶好解心中疑問。

  元一卻似有意迴避,說施主自便,落葉將掃,各位也看著舒服些。

  荼蘼撅起小嘴對元一說:“我可沒有不舒服啊,你眼裡有落葉,我眼裡沒有。”

  元一聞言停下,立帚低頭微笑不語。

  荼蘼受到鼓勵似的雄辯心起:“元一,難道你沒有聽說過:淨土何須掃,空門不用關嗎?”說完執杯小得意地凝視著元一,那愛嬌的神態使她的美麗容光煥發,子千不免心中一動。

  元一聞言果然放下掃帚,淨手擦乾,一舉一動慢中有度。他走近石桌,一拂僧袍,坐在三人旁,方才對荼蘼緩緩說道:“這偈子用得恰當其事,便聽你的吧。”

  荼蘼咯咯笑起來:“哈哈,連我所知所能的,你都不知不能,虧你辛苦修行。你又輸了,我記著呢,這次輸什麼?”

  元一:“你想我輸給你什麼?”

  荼蘼眼珠靈動,臨時起意:“那,那就後山你照看的茶樹吧,第一排就算掛我名了,以後每年清明、立秋兩季,等你制好,我來取自己的茶!”

  元一淡聲問道:“第一排?橫排還是豎排?”

  荼蘼:“嗯?”

  “你點名要的,是橫著的第一排,還是豎著的?”

  “那,那就豎著的吧。”

  “好,我記住了。”元一答,輕輕一抿手中清茶,看似隨意地就將一年兩季的茶輕易許給了面前的小丫頭。

  丁少打趣道:“沒想到洛子千家的小丫頭也諳熟佛理,會說偈子,很厲害嘛!”

  元一嘴角上挑,雖是回答丁少,但卻是說給荼蘼聽的:“讀了幾本佛經,知道幾個故事,就忙不迭地抖落出來,可見是沒長大。什麼時候聞而不動知而不言才算厲害了。”

  荼蘼毫不在意,不服氣似地朝元一歪頭一甜笑。

  子千看看手中的茶,問元一:“師傅和荼蘼早就認識吧?之前,她送過我這茶。”

  元一微微一怔,繼而坦然道:“是,很早就認識。早在我出家之前。”

  子千:“看師傅年紀尚輕,幾歲出的家”

  元一:“我十四歲有幸遇見本寺明徳大師,得以皈依佛法。”

  子千和丁少對視一眼,“哦”了一聲,倒是意外。

  荼蘼卻低垂了眼帘,面色微暗:十二歲的趙天賜,二十五歲的元一和尚。他們,可還是同一個人?

  ☆、第十四章 佛見笑

  洛子千對元一道:“出家人斷離紅塵不問世事,可元一師傅還是古道心腸,對荼蘼有諸多幫助,難得,多謝!”

  元一似感意外,眼神忽明忽暗,與荼蘼四目相接。荼蘼輕輕搖頭,她可沒向子千交代過。如今子千的口吻,像極了她無所不知的家長。

  元一不再多說,朝他們點點頭往屋裡去了。

  子千對荼蘼說:“這新茶有力,怕是容易醉茶,不如我們。。。。。。”

  他本想藉故離開,誰知荼蘼一聽卻想起來什麼,告訴他這兒有味道頗佳的柿餅,可解茶醉。說著從石凳上蹦下跑到屋子下,牆角立著把老竹梯,她扶了扶正,手腳利索地往上爬,去取那屋頂上曬著的一籮柿餅。

  子千趕忙起身想要阻止,被丁少拉住說沒事,別大驚小怪,還意味深長的輕聲說:“別看你家荼蘼年紀小,心智卻成熟,平日不言不辨的,其實人家靜水深流呢。”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