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3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原本新帝都已經表現得如此明顯了,那位御史若是聰明點就該知道新帝是什麼意思了,但這御史本就是聽從老成國公的吩咐才會奏沈熙這一本的,又哪裡能憑自己的心意?

  於是,在新帝已經擺明了態度不想再提這件事之後,那位御史仍硬著頭皮要將話題往回拉。

  結果就是……

  新帝在早朝上大發雷霆,隨意揪了個御前失儀的錯處,便掀了那名御史的烏紗帽。

  第449章 完結章

  如此,有眼睛的人都能看出來,新帝到底是如何看重端王的。

  身為臣子,有聖眷在身就是最重要的事了,至於其他小節……

  呵,看那位不死心非要參奏沈熙的御史是個什麼下場也就能明白了。

  沈熙如今已經是位高權重的端王,就連封地都是遼城,說位高權重都是輕了,最關鍵的是,只要朝廷還需要有這樣一個人讓遼城能夠牢牢守住大梁朝的國門,只要新帝一天沒有下定決心要朝沈熙動手,那端王府就絕不會有沒落的那一天。

  清楚了這一點,又哪裡還有人敢去捊虎鬚?

  所以,沈熙“分宗”一事,就在新帝的睜隻眼閉隻眼之下,還真的叫他給這樣辦成了,而且還沒人敢再多說什麼。

  也就是從這天起,沈熙和徐玉見就成為了嶄新的端王府沈家的老祖宗。

  徐玉見也沒想到沈熙這麼快就將這件事給做成了。

  不過,想想也就能明白了。

  如今新帝已經登基為帝,有新帝在後面撐著,別說沈熙只是鬧著與沈家分宗了,就是他做出別的什麼大逆不道的事,只要不會威脅到新帝的皇權,只怕新帝都會站在沈熙背後力挺。

  有了這大梁朝最有權勢之人的支持,沈熙還會怕什麼?

  當然了,沈熙也不會因為這樣就真的得意忘形了。

  “分宗”事了之後,沈熙拿著自家新鮮出爐的族譜,在空白的第一頁上先寫下了安陽郡主的名字,再另起一行並排著寫下了他和徐玉見的名字,再在他們之下寫下了寅哥兒的大名。

  沈丞。

  這是沈熙回來之後給寅哥兒取的大名。

  看著族譜上的幾個名字,徐玉見和沈熙面上都有了笑容。

  “現在那家的人大概找不到什麼理由來煩咱們了,以後再有那家的人上門,直接叫人攆了出去就是。”沈熙道。

  那家。

  當然指的就是成國公府沈家了。

  沈熙都已經另立一支了,就連族譜都已經分開了,不管從哪方面來看,他和成國公府沈家還真就沒有什麼關係了,成國公府等人也確實沒有任何的理由再拿了長輩的款來壓著沈熙。

  這和以前可不一樣。

  從前就算有景泰帝的默許,但在其他所有人的眼裡,沈熙還是沈家的人,是老成國公的孫兒,是沈兆臨的兒子,只不過是與沈家人鬧翻了而已。

  但現在,不管是從宗族還是禮法上來看,沈熙一家與沈家都沒有了任何的關係。

  既然沒有了關係,那沈熙不理會沈家的人,自然也沒了任何人可以指責他。

  徐玉見笑著點頭。

  可以擺脫沈家,不管是對徐玉見還是沈熙來說,都是覺得鬆了口氣的。

  倒不是說他們就怕了,但癩蛤蟆它不咬人,還能噁心人不是?

  沈家人,在徐玉見和沈熙的眼裡,也就只能起到這點作用了。

  徐玉見看著正“啊啊”叫喚著要自己抱的寅哥兒,倒也將沈家的事給拋到了腦後,只道:“既然沒關係了可別再想著那些人,咱們過好自己的日子就是了。”

  沈熙自然是贊同的,“那是。”

  百日國喪之後,京城便又漸漸恢復了熱鬧。

  先前徐玉見懷著身孕的時候,為了不叫徐玉見勞神,安陽郡主將府里的中饋接手過去了,現在寅哥兒都已經半歲了,徐玉見總不好再躲懶,於是又重新掌了府里的中饋。

  在應付完不斷上門拜訪的女眷之後,就到了徐玉見的表妹,成國公府五房四姑娘沈怡寧成親的日子。

  原本沈怡寧的婚期是定在了前兩個月的,但那時候正好是國喪期間,百日之類禁嫁娶、宴飲等,如此一來這婚期自然也就要往後推,再加上總不能才過了國喪馬上就成親,表現得有多急迫似的,所以婚期才被推到了初入秋的八月。

  八月的天氣還是稍有些熱,但比起之前如火的六月七月又好了太多了,在這樣的天氣里成親,倒也算不得太過受罪。

  沈怡寧是徐玉見的表妹,她成親,徐玉見自然是不會缺席的。

  不過,端王府和成國公府都已經鬧成這樣了,徐玉見肯定是不會再去成國公府的。

  所以,她去的是慕煊家。

  不僅徐玉見,與她一起同去的還有沈熙和安陽郡主。

  沈怡寧和慕煊的親事本就是安陽郡主牽的線,安陽郡主又是宗室郡主,他們去慕煊那邊吃杯喜酒,也是再正常不過的。

  徐玉見三人都出門了,倒是沒有帶著寅哥兒。

  今兒是要辦喜事,不僅要吹吹打打的,而且人來人往的吵得慌,帶著寅哥兒當然有些不合適。

  慕煊乃宗室子弟,來喝喜酒的人也大多是宗室子弟或者女眷,而且人還真是不少,畢竟慕煊在宗室子弟之中也算得上是年少有為的了,再加上這樁親事還有安陽郡主和榮陽長公主的面子在裡面,哪怕是衝著她們的面子,眾宗室子弟們可不就得來捧個場麼?

  徐玉見三人到得也不算早,那時慕煊家裡早已經熱鬧非凡了,而在看到安陽郡主和徐玉見沈熙之後,這份熱鬧也更上了一個台階。

  端王府如今正是京城最炙手可熱的門第,不過端王府攏共才只有三個主子,沈熙滑不溜秋的讓人想抓都抓不住,安陽郡主和徐玉見又都不喜應酬,讓人想要往端王府湊都找不到法子。

  是以,現在好不容易在這裡見到徐玉見三人,自然有許多人湊過來。

  沈熙去了外院,安陽郡主和徐玉見則被一群女眷簇擁著進了內院。

  眾女眷也都知道端王府和成國公府的那些事,當然不會有人這麼沒眼色的問出諸如為何沒去成國公府這種問題,而只是說些討喜的話來。

  安陽郡主和徐玉見既然都已經來了,自然也是料到會有這些應酬的,因而兩人倒也沒有流露出什麼不耐煩,與眾女眷倒也聊得其樂融融。

  慕家熱鬧了一整天,徐玉見和安陽郡主觀完禮,吃了喜宴,徐玉見後來還去了新房看了沈怡寧,與她說了會兒話。

  新嫁娘到了陌生的地方難免會覺得有些惶恐,有熟悉的人說說話,總是好的。

  後來還有一些宗室子弟鬧著要去新房裡好好鬧一鬧,為了不讓被轟出來,這些宗室子弟還特意將沈熙也給拉過來了。

  一大群宗室子弟,還真是將慕煊好好鬧騰了一番。

  天光將暗的時候,徐玉見才和安陽郡主一起出了慕家的二門。

  徐玉見一抬頭,就看到了正在二門外等著她們的沈熙。

  婆媳倆於是相視一笑。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