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顧玄芝躺在床上看著自家親媽這一套熟練的變臉,苦笑連連,真是可憐她親爹了,挨了一輩子的訓。

  “媽,我爸想玩就讓他玩玩,孩子都生下來了,早見半天晚見半天有什麼區別?孩子又不會跑了。”顧玄芝勸道。

  顧媽媽眼睛一瞪,“你還替你爸說上話了?你瞧瞧他,現在都野成什麼樣子了,在省城的時候,出去偶爾遛遛狗養養鳥之外,他啥都不玩,還幫我洗碗呢!你瞅瞅他現在,整天野的沒邊沒際,找他的時候總是逮不到他的人,就是欠訓了!”

  末了,顧媽媽還補充了一句,“你們父女倆都一個樣,都欠訓!”

  顧玄芝:“……”

  作者有話要說:

  說好這一章要完結的,可是突然想到個情節點還沒寫,延續一章,明天放完結正文與番外。

  第115章 真是活神仙啊

  諾寶兒獎對顧玄芝的吸引力一般人難以想像, 原先肚子裡揣著個娃的時候, 顧玄芝哪怕有沉下心來搞研究的想法, 那也沒有這個能力,畢竟懷孕的女人不能久坐、不能久站、不能久躺,時不時就得起來轉悠轉悠, 保證全身血脈通暢。

  可如今娃兒已經瓜熟蒂落,那還有什麼能夠擋得住顧玄芝科研的腳步?

  消渴丸的配方已經交給金陵藥科大學了,新時代集團來的那衛東征的大秘書也火急火燎地去找金陵藥科大學的謝坤光教授談合作事宜。

  新時代集團有國內最先進的製藥設備, 這是衛東征那大秘書的底氣。

  金陵藥科大學只有同新時代集團合作,才可以在最短的時間內將藥物生產出來,並且聯合新時代集團旗下的博仁醫院開展一系列的臨床試驗。

  更何況,金陵藥科大學很多教授們申請的科研項目都是從高新技術研究院出來的, 而新時代集團與高新技術研究院的關係都不用別人說……焦不離孟孟不離焦, 二者簡直就是一體的。

  高新技術研究院及下設的研究項目為新時代集團源源不斷地提供各種各樣的科研成果,新時代集團則是將這些科研成果轉化為產品,用這些科研產品賺到錢之後,再反哺給高新技術研究院,支持高新技術研究院進行更多的科學研究。

  如果非要釐清高新技術研究院與新時代集團的關係,那只能用‘產業上游’與‘產業下游’來分開描述, 實際上是沒有必要的, 畢竟不論是高新技術研究院還是新時代集團,都是衛家人在主導, 而二者背後最大的東家,都是那個一心沉迷學術的衛添喜。

  新時代集團要支持金陵藥科大學的研究, 金陵藥科大學沒有理由會拒絕,因為‘新時代集團’這五個字就代表著‘豐厚的科研經費’與‘直通車般的實驗設備排隊速度’。

  此外,博仁醫院的規模也不比那些公立醫院的差,甚至於說,因為博仁醫院是私立醫院,所以更加自由,只要患者同意,完全可以以最快地速度辦理好轉院工作等等。

  在很多方面,企業單位的辦事效率是遠超事業單位的。

  藉助新時代集團的平台,金陵藥科大學的謝坤光教授迅速立了十幾個科研項目,將自己的想法、學生的想法以及與自己關係好的那些教授們的想法全都落實到了項目書上,成功從新時代集團申請到了一個數值兩億的大項目,一躍成為金陵藥科大學所有教授中科研經費最充足的人。

  新時代集團為什麼投資謝坤光教授的研究項目?

  是因為謝坤光教授的科研能力強嗎?

  並不是。

  是因為謝坤光教授是金陵藥科大學內唯一一個同顧玄芝打好關係的人。

  顧玄芝現在能同謝坤光教授合作完成治療糖尿病的藥物以及抑制癌細胞生長的藥物,將來就有可能同謝坤光教授合作更多的研究領域。

  顧玄芝治癒的那些疑難雜症病人還少嗎?

  在別的地方被判了‘死刑’的病人,到顧玄芝這兒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然後就健健康康地回家去了……或許別的地方會缺奇蹟,但顧玄芝這兒真的不缺。

  謝坤光教授拿到新時代集團的項目經費資助後,立馬就召集課題組的成員展開了系列研究,歷時兩周時間,那消渴丸便經歷了臨床試驗,進入量產階段。

  一份嶄新的臨床試驗報告作為補充材料,提交到了諾寶兒獎評委會手中。

  緊隨其後的,是另外一份臨床試驗報告,試驗內容為‘抑制癌細胞增殖、擴散與轉移的有機高分子藥物’。

  這兩張臨床試驗報告上不僅僅加蓋了博仁醫院的公章,還加蓋了華國多處公立醫院的公章,後面還附有那些病人診斷前、診斷中以及診斷後的具體情況描述。

  這兩份算不上太厚的文件,在諾寶兒獎評委會中砸出了滔天巨浪,諾寶兒獎評委會的那些常駐評委都因為這件事鬧翻了好幾次。

  有人支持顧玄芝獲得諾寶兒獎,理由是→“和平年代裡,和。平。獎本身就是一種功勳的代表。就算沒有這些臨床試驗報告,單單是她在教育領域做出的成就以及她在農業養殖領域做出的成就,這份諾寶兒和。平。獎就應該頒給她!”

  自然有人抗議反對,“她並不是一個純粹的科學家,而是一個商人!她研究出來的成果全部應用到了商業領域,就算有貢獻,那也是為她自己牟利,對社會有什麼貢獻?”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