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豆子已經長得那麼大那麼好, 甭管是誰來收割, 最後都不會對收成造成太大的影響,顧玄芝將自個兒的大多數精力都放在了編寫《精細化種植——以大豆種植為例》上面了。

  為了編寫這本書,顧玄芝沒日沒夜地看書,從衛東征送來的那些農學書籍中引經據典,以自個兒從土地爺傳承中所學到的玄學種地為基礎內核,結合各種各樣的科學手段, 通過定量數據表徵等方法, 將大豆種植的整個過程都詳細地描述了一遍,並且還提出一套有助於大豆高產的種植標準。

  外行人看顧玄芝編寫的這本《精細化種植——以大豆種植為例》, 會發現這是一本農學著作,通過一系列科學手段來定量、定性地規定了大豆種植所需要的環境、氣溫、濕度、水分、養分等, 只要嚴格按照這一套標準來,下窪農作物種植基地的成功就是可複製的。

  換言之,甭管是去豫北農作物蔬果種植基地,還是去三江農作物育苗中心,亦或者是去川東糧食儲備培育基地……只要嚴格遵循顧玄芝寫在這本書上的那些要求來,便可以種出與下窪農作物生產基地相差無二的黃豆來。

  顧玄芝仔仔細細地檢查了好幾遍稿件,先是排除了錯別字、病句等低級錯誤,之後又檢查了整本書中的玄學內核,確定這套科學理論並不違背土地爺傳承中的那些東西,這才放心地把這本書交給了衛東征。

  顧玄芝本以為衛東征會將這本《精細化種植——以大豆種植為例》列為新時代農業公司的不傳之秘,僅僅對新時代農業公司旗下的那些生產種植中心開放,沒想到衛東征的格局大得很,他直接把這本書交給了出版社,面向全國發行。

  衛東征想得更長遠,農業種植並不是新時代集團的長處,雖然新時代集團在國內建設了不少農業種植基地,但是同龐大的國內市場相比,那些種植基地中產出的糧食還是遠遠不夠看的,更別提新時代集團已經在積極拓展海外業務……

  新時代集團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團結群眾的力量,才能走向更高更遠的地方。

  新時代集團旗下的種植基地雖然少,但這並不代表著新時代集團的輕工業工廠少,以‘新時代集團’冠名的食品加工廠早已在國內遍地開花,衛東征已經開始著手督促旗下的專業人才建立一套要求更高的食品安全標準,這個標準要橫跨水果、蔬菜、生鮮、農作物、乳製品、蛋肉加工製品等多個領域,對標世界上最嚴苛的食品安全標準。

  到底有多麼嚴苛,從衛東征在會議室中對那些食品安全工程專業的人才說的話里就可以看出。

  衛東征同那些人說,“民以食為天,食品安全是重中之重,眾所周知,歐洲那一套標準是目前世界上最精細、最嚴格的,所以我之前對於我們集團旗下的那些食品加工廠設置的要求就是對標歐洲那一套標準,但我們不能永遠都依照別人的標準做事,我們需要參與到標準的制定中去,最好是讓別人也跟著我們的標準走。”

  “新時代集團一直都有個原則:要麼不搞,要麼就搞到最好!”

  “我已經聯繫了水木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的洛主任他們,由水木大學高新技術研究院來牽頭生產更精細化的農產品加工設備與檢測設備,而且我們新時代集團旗下的農業公司已經開始發力,從農產品的根源上抓起,所以大家可以放心大膽地提高要求,制定一套對人體有益的標準出來!”

  下窪農作物種植基地的大豐收喜提多家報紙的頭版頭條,顧玄芝編寫的那本《精細化種植——以大豆種植為例》更是一經上市,立馬就賣到脫銷。

  在農科院工作的衛東明一直都對接著豫北農作物蔬果種植基地的事情,在他的努力之下,豫北農作物蔬果種植基地的產量已經提升到了尋常土地產量的一點六倍,但下窪農作物生產基地更生猛,直接就將土地畝產量提升了二點四倍。

  讓衛東明吃驚的不僅僅是那遙遙領先的土地畝產量,而是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提交上來的黃豆樣本以及營養成分檢測報告。

  看著那讓人一時間無法相信的數據,衛東明採用了慎重慎重再慎重的態度,他拿著衛東征送給他的樣品,在農科院的檢測設備上親自檢測了一遍,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提交上來的成果沒有任何問題。

  最後,衛東明拿起了顧玄芝編寫的那本書,從頭到尾親自拜讀了一遍,看完之後,他立馬就變成了顧玄芝的‘自來水’,瘋狂地向農科院的其它同事安利顧玄芝編寫的這本書。

  哪怕顧玄芝在書中提到一些與現代主流農學理論相悖的觀點,這都不影響她這本書的價值!

  衛東明把《精細化種植——以大豆種植為例》安利給農科院的同事們之後,依舊無法平靜下來,他又帶著那本書往農業大學走了一趟,安利給了同他有研究合作的一些老師,最後不忘帶著這本書去找了衛添喜。

  讓衛東明難受的是,顧玄芝在這本書中提到的理論同衛添喜之前與他說過的理論很相似,不管是顧玄芝還是衛添喜,都不看好‘農作物基因修飾’這一技術手段,倒不是覺得這種技術手段不好,而是因為這種技術手段帶來的風險是無法預料的。

  衛添喜可是得到過大神傳承的人,她對玄學的理解以及對神奇力量的掌控都是衛東明無法想像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