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簡言之,趙楊的心得十分現實——你行你上,不行就滾。

  來應聘的人中,多數都是奔著‘工人有鐵飯碗’這個目標來的,結果聽趙楊一說,立馬就走了大半,甚至還有人說,“那麼大的一個農產品種植基地,沒有工人怎麼能轉的開?咱的心要齊,誰都不要去,看他招不夠工人之後會怎麼急!”

  趙楊完全不在乎這些,反正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給開出的工資高,如果在下窪村招不夠人,那就去鄰村招,如果鄰村也招不夠人,那就去鎮上招,鎮上還招不夠人的話,那就去縣裡招,只要工資開得到位,福利待遇給的好,還用擔心找不到工人?

  更何況,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同那些純粹靠人力來耕作的地方不一樣,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已經基本上實現了半工業化,集‘翻地、播種、灌溉、收割’為一條龍的流水線早已投入使用,豫北農作物蔬果種植基地已經使用了數年,若不是顧玄芝再三強調,要手工除草,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里絕對不能出現任何有毒有害的農藥,那需要招收的工人只會更少。

  招這些工人進來幹嘛?

  一方面是為了拔草,另外一方面,也是最最最主要的一方面,是讓這些工人來適時地觀察監測農作物的生長狀況,從出芽開始,一直監測到收割,將出芽率、日生長量、收成量以及人為干預調控的步驟等全都統計在提前印刷好的表格中,以便於在一個種植階段完成後分析研究最有利的種植方法。

  在被天庭招收上去‘做兼職’之前,顧玄芝是接受過系統科研培訓的,包括她所從事的編程工作,也與數據相關。

  顧玄芝雖然有土地爺的傳承在,但是她知道自己一個人的力量始終是有限的,所以她準備借鑑科學的方法、藉助科學的力量,進而摸索出一套可以推廣開來的種植理論,爭取能夠印刷成書,讓更多的農民受益。

  畢竟土地爺安排下來的任務只是利用他傳承中的那一套玄學理論來指導生產,最終實現土地畝產量翻倍以及總產量超過兩百萬斤的目標,又沒有說非得顧玄芝親自種出兩百萬斤的糧食來。

  這是顧玄芝深思熟慮之後鑽研出來的漏洞。

  只有她一個人懂土地爺傳承中的那一套玄學種地理論,而指望她自個兒達到那個目標又有些不大可能,所以顧玄芝準備將土地爺的那套玄學傳承科學化,就如同馬克思主義華國化一樣,模仿華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發展歷程來推導出一個具有科學特色的玄學種植理論。

  想要摸索出一套可以指導農業生產的理論,那絕非易事,需要大量的數據來進行理論支撐,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就是顧玄芝給自己建的實驗室。

  藉助土地爺傳承,她可以清晰地感受到農作物的需求與情緒,而這些指標是定性非定量的,顧玄芝要做的工作就是將這些種植指標定量出來。

  為了儘快總結出具有科學特色的玄學種植理論,顧玄芝還特意跑了縣城新華書店一趟,將新華書店裡為數不多的幾本講農業種植的書買回了家,她還拜託趙楊多幫她找與農業種植相關的書。

  趙楊頗為給力,他直接把這個消息遞了上去,交給新時代集團的採購部來辦,新時代集團的採購員又是一個不折不的地狠人,他直接跑去將農大圖書館裡的各種館藏書籍抄了個單子,列出一個採購計劃來,呈給衛東征審批,衛東征更狠,將近六萬塊的圖書採購經費在他眼裡就和毛毛雨一樣,大手一揮就給批了。

  當然,衛東征並不是那種盲目花錢的人,不然他根本攢不下新時代集團這麼大的身家。主要是他想著新時代集團既然要發展農業種植產業,肯定離不開各種各樣圖書資源的採購,顧玄芝提了這個要求,他就儘量滿足,反正這些書又不是白送給顧玄芝,等顧玄芝用不上的時候,他還能利用這些書建一個農業圖書館,名利雙收。

  顧玄芝自己買回家的書不多,沒隔幾天就看完了,她一邊等拜託趙楊幫她買的書送到,一邊盯著那些種植下去的豆子發芽,嚴格記錄數據……白天就差把自個兒當成蘿蔔種在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了,只有吃飯和睡覺的時候才會回去,每天都累得夠嗆。

  遠東建設開始給她的那個小二層裝潢,裝潢設計圖是顧玄芝自個兒挑的。

  在中式奢華風、日式田園風、極簡北歐風之間,顧玄芝糾結再三,選擇了一個相對摺中的裝潢方案。

  從下窪農產品種植基地回家的路上,顧玄芝還在想,等吃過晚飯後就溜達去那邊瞅瞅裝潢進度,看遠東建設有沒有給她偷工減料。

  結果一進門,她就看到一個熟悉的背影。

  “振華?”顧玄芝試探著問。

  正和泥磚的杜振華轉過身來,咧嘴笑著,“玄芝,是我,我回……???”

  看著顧玄芝的模樣,杜振華嘴裡的‘來了’兩個字梗在喉嚨里,差點把自己給活活噎死。

  這真是他媳婦兒嗎?

  怎么半年不見,就大變了個模樣?

  顧玄芝看著杜振華臉上的笑容一點一點變僵硬,她臉上的笑也僵了下來,翻了個白眼,道:“咋了?看到我黑了丑了,長得像山藥蛋了,是不是後悔同我結婚了?”

  見顧玄芝生氣了,杜振華連忙湊過來賠不是,“媳婦兒,你怎麼能這麼想我呢?我當時同你結婚,又不是圖你這張臉,我是被你的精神、氣質所吸引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