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2頁
不止是朝廷官員,便是天下百姓們都炸了鍋。
這件事早有準備,新帝早先就命神捕司的人快馬攜帶榜文奔赴各地,統一在臘月二十二張貼。每逢重要榜文,當地官府都要召集裡正、保長,這些人會敲鑼召集百姓,為百姓念誦榜文內容。
儘管雪家翻案衝擊很大,但百姓們遠比官員接受的好。
年紀大些的,激動的眼眶泛紅,衝著京城的方向叩拜,稱讚皇帝英明。早年戰亂,民不聊生,雪家駐守邊關抵禦外敵,深受百姓愛戴稱讚。或許雪家遭難時他們無能為力,但不表示他們不清楚雪家的好,即便十幾年過去,百姓們依舊沒忘記雪家。
消息傳到月梁州,當地百姓更是激動,不少人都痛哭。
隨之而來的,雪大將軍祠又自發建立起來,當地官府亦不落人後。
皇榜張貼的同一天,京城菜市口拉了一批人犯,紅衣劊子手十人,刀起頭落,血流成河,將一地白雪染紅。
那一天,聞寂雪也去了。
蔡駿馳判五馬分屍,戴枷過街時,百姓激憤。
聞寂雪看著百姓們的動作,聽著他們的話語,覺得這是雪家九泉之下最好的慰藉。
一切終於塵埃落定,聞寂雪沒在京城停留,返回鳳臨。
穆清彥早不在京城。
臘月初的時候,顏家已得到消息,榜文會在臘月二十二張貼,那也是攜帶榜文的神捕司快捕離京的時間。穆清彥和顏家叔侄入宮謝恩,並未大張旗鼓,之後顏湛就說要回鄉祭祖,皇帝自然不會攔。
趕在小年前,一行人抵達顏家原籍。
顏氏一族得此消息,激動不已,因為這代表著顏家蟄伏即將結束。當年顏家在京一支遭伏覆滅,對家族的打擊很大,不僅使得族人收縮蟄伏,且在十來年間,遭受了很多風雨,不論是財產還是族人,都有損傷,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如今嚴冬過去,憑著顏家當年遺留的人脈,加上顏家善讀書,新帝又初登基,難免要培養自己得用之人,顏家正可以趁此東風。
穆清彥見了很多人,各有秉性,亦或各有思量,但總體來說,顏氏一族素養不錯,正是大家族的底蘊。
不過,因著當年之事,族中亦有變動。
本來京中乃是嫡支,族長曆來從這一脈所出,但當年遭伏,都以為這一支無人了。如今顏家三人回來,有些事難免尷尬。早前顏湛私下提過此事,顏湛如今從商,穆清彥無功名又志不在仕途,容渡輩分小,更要緊的是三人只是出身正統,勢單力孤,又沒「能力」,很多事情也是無可奈何。
族長之位倒不在乎,顏湛在乎的是嫡支的名分。
當年都以為他們這一支沒人了,族中不可能一直不理會,自然要再選族長,再立嫡支。如此一來,三人的處境就尷尬了。
不過,到底是世家大族,彼此都默契的沒提此事,都在等待。
說白了,要看各自的本事。
誰更強,誰就有話語權,誰能給族中帶來利益,族人就擁護誰。
為此,顏湛盯著容渡,容渡這次沒說什麼。出自顏家,有些責任就要擔負。至於沒盯著穆清彥,依舊是那句話,在穆清彥表示了意向後,他們不好勉強,畢竟自幼沒在一起,他輩分高年紀小,待他難免寬容。
理性來講,顏湛覺得容渡更合適。
一直到次年二月,顏家三人才離開祖地,回到鳳臨。
顏湛叔侄倆要去京城,繞到鳳臨,主要是見一見穆林。
穆林年前就接了信,又看到張貼的榜文告示,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即便如此,當顏家叔侄出現,穆林依舊很激動。顏家當初出事,穆林已經記事,感觸自然不同,尤其是面對顏湛,很有幾分緊張。
「三少爺。」
顏湛看著他,也是感慨萬千:「一晃都十幾年了,不過,穆林長得像穆叔。」
顏湛在此停留了兩天,主要是了解一下穆清彥過往的事,又問一問穆林的想法。作為顏家人而言,穆家雖是下人,但時過境遷,穆家養大了穆清彥,顏家不能不表示。穆林並不貪圖什麼,何況當年他們家養穆清彥,一直認為是分內事,多年以來,也當做一家人。
顏湛沒勉強,只做正常走動留些東西,提出帶穆武去京城。
穆林問了穆武的意見,便讓他去了。
穆武很早就有想法,打算將來開家酒樓做老闆。這幾年他也磨鍊了不少,開家小館子倒是可以,但想做酒樓,還是有點欠缺。顏湛卻是開酒樓的,穆武去了,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這也是顏湛有心提攜,比直接給穆家銀子更好。
送走顏家叔侄,穆林問穆清彥:「聞寂雪的事,你沒告訴三少爺?」
「他不想聲張。」穆清彥的確沒說。
如今知曉聞寂雪身份的,屈指可數,即便是朱漪也是在上回給聞寂雪易容時有所猜測。
穆林聽了,點點頭:「倒也是。我也猜到了,若是真說出去了,朝廷不能沒表示。不說倒也好,誰知背地裡還有什麼風浪呢。」
「大哥還有話說?」穆清彥問道。
穆林笑了笑:「三少爺走時還在問呢,你打算什麼時候娶親?三少爺怕催的急,惹你不高興,讓我問問。」
實際上,穆林也急,倒不是說穆清彥年紀太大,而是他沒表現出一點跡象。
這件事早有準備,新帝早先就命神捕司的人快馬攜帶榜文奔赴各地,統一在臘月二十二張貼。每逢重要榜文,當地官府都要召集裡正、保長,這些人會敲鑼召集百姓,為百姓念誦榜文內容。
儘管雪家翻案衝擊很大,但百姓們遠比官員接受的好。
年紀大些的,激動的眼眶泛紅,衝著京城的方向叩拜,稱讚皇帝英明。早年戰亂,民不聊生,雪家駐守邊關抵禦外敵,深受百姓愛戴稱讚。或許雪家遭難時他們無能為力,但不表示他們不清楚雪家的好,即便十幾年過去,百姓們依舊沒忘記雪家。
消息傳到月梁州,當地百姓更是激動,不少人都痛哭。
隨之而來的,雪大將軍祠又自發建立起來,當地官府亦不落人後。
皇榜張貼的同一天,京城菜市口拉了一批人犯,紅衣劊子手十人,刀起頭落,血流成河,將一地白雪染紅。
那一天,聞寂雪也去了。
蔡駿馳判五馬分屍,戴枷過街時,百姓激憤。
聞寂雪看著百姓們的動作,聽著他們的話語,覺得這是雪家九泉之下最好的慰藉。
一切終於塵埃落定,聞寂雪沒在京城停留,返回鳳臨。
穆清彥早不在京城。
臘月初的時候,顏家已得到消息,榜文會在臘月二十二張貼,那也是攜帶榜文的神捕司快捕離京的時間。穆清彥和顏家叔侄入宮謝恩,並未大張旗鼓,之後顏湛就說要回鄉祭祖,皇帝自然不會攔。
趕在小年前,一行人抵達顏家原籍。
顏氏一族得此消息,激動不已,因為這代表著顏家蟄伏即將結束。當年顏家在京一支遭伏覆滅,對家族的打擊很大,不僅使得族人收縮蟄伏,且在十來年間,遭受了很多風雨,不論是財產還是族人,都有損傷,這也是無可奈何之事。
如今嚴冬過去,憑著顏家當年遺留的人脈,加上顏家善讀書,新帝又初登基,難免要培養自己得用之人,顏家正可以趁此東風。
穆清彥見了很多人,各有秉性,亦或各有思量,但總體來說,顏氏一族素養不錯,正是大家族的底蘊。
不過,因著當年之事,族中亦有變動。
本來京中乃是嫡支,族長曆來從這一脈所出,但當年遭伏,都以為這一支無人了。如今顏家三人回來,有些事難免尷尬。早前顏湛私下提過此事,顏湛如今從商,穆清彥無功名又志不在仕途,容渡輩分小,更要緊的是三人只是出身正統,勢單力孤,又沒「能力」,很多事情也是無可奈何。
族長之位倒不在乎,顏湛在乎的是嫡支的名分。
當年都以為他們這一支沒人了,族中不可能一直不理會,自然要再選族長,再立嫡支。如此一來,三人的處境就尷尬了。
不過,到底是世家大族,彼此都默契的沒提此事,都在等待。
說白了,要看各自的本事。
誰更強,誰就有話語權,誰能給族中帶來利益,族人就擁護誰。
為此,顏湛盯著容渡,容渡這次沒說什麼。出自顏家,有些責任就要擔負。至於沒盯著穆清彥,依舊是那句話,在穆清彥表示了意向後,他們不好勉強,畢竟自幼沒在一起,他輩分高年紀小,待他難免寬容。
理性來講,顏湛覺得容渡更合適。
一直到次年二月,顏家三人才離開祖地,回到鳳臨。
顏湛叔侄倆要去京城,繞到鳳臨,主要是見一見穆林。
穆林年前就接了信,又看到張貼的榜文告示,有一定的心理準備。即便如此,當顏家叔侄出現,穆林依舊很激動。顏家當初出事,穆林已經記事,感觸自然不同,尤其是面對顏湛,很有幾分緊張。
「三少爺。」
顏湛看著他,也是感慨萬千:「一晃都十幾年了,不過,穆林長得像穆叔。」
顏湛在此停留了兩天,主要是了解一下穆清彥過往的事,又問一問穆林的想法。作為顏家人而言,穆家雖是下人,但時過境遷,穆家養大了穆清彥,顏家不能不表示。穆林並不貪圖什麼,何況當年他們家養穆清彥,一直認為是分內事,多年以來,也當做一家人。
顏湛沒勉強,只做正常走動留些東西,提出帶穆武去京城。
穆林問了穆武的意見,便讓他去了。
穆武很早就有想法,打算將來開家酒樓做老闆。這幾年他也磨鍊了不少,開家小館子倒是可以,但想做酒樓,還是有點欠缺。顏湛卻是開酒樓的,穆武去了,可以學到很多東西。
這也是顏湛有心提攜,比直接給穆家銀子更好。
送走顏家叔侄,穆林問穆清彥:「聞寂雪的事,你沒告訴三少爺?」
「他不想聲張。」穆清彥的確沒說。
如今知曉聞寂雪身份的,屈指可數,即便是朱漪也是在上回給聞寂雪易容時有所猜測。
穆林聽了,點點頭:「倒也是。我也猜到了,若是真說出去了,朝廷不能沒表示。不說倒也好,誰知背地裡還有什麼風浪呢。」
「大哥還有話說?」穆清彥問道。
穆林笑了笑:「三少爺走時還在問呢,你打算什麼時候娶親?三少爺怕催的急,惹你不高興,讓我問問。」
實際上,穆林也急,倒不是說穆清彥年紀太大,而是他沒表現出一點跡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