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頁
“少爺今日回來得真早!”青蓮笑嘻嘻地轉移話題。
“還有你,那個黑臉門神又來了,在門口等著你呢,你快去吧。”管家對青蓮說。
青蓮狠命地沖管家使眼色。
“黑臉門神?”剛走出兩步的瓔珞轉過身來,“誰啊?”
“夫人,就是跟少爺從金川回來的一個親兵,現在提了千總,一直跟在少爺身邊,叫熊三。”管家一五一十地回答道。
青蓮閉了閉眼,一臉的生無可戀。
“原來、如此——”魏瓔珞看了青蓮一眼,笑嘻嘻地說道。
作者有話要說: 前文關於傅恆夫人的姓氏,已經從瓜爾佳氏改為了納蘭氏
今天跟小夥伴們討論過,也看到大家都很認真的查閱資料
超感動
關於傅恆夫人的記載 ,很多東西都不可考
所以百度百科上都不明確到底是誰
以下是一些朋友提供的依據
蒙奇小路:“黃一農先生有一篇論文,裡面有提到傅恆夫人為了聘法爾善為自己曾孫授課,把明代畫家陳淳的《墨筆花卉卷》送給他當禮物,並說“中有先人之澤,幸未褻”,而這個《墨筆花卉卷》正是揆敘所收藏。傅恆曾把這幅畫卷和米芾真跡放在一室,取名“二妙軒”。所以推測傅恆妻為納蘭揆敘孫女。”
《永憲錄》稱傅恆為“明氏婿”
“傅恆的嫡福晉應該是那拉氏(納蘭氏)沒錯的。Wikipedia中也採用這一說,認為傅恆的嫡福晉是納蘭明珠的曾孫女(納蘭明珠第三子納蘭揆方的長子永綬之次女。)納蘭揆方的妻子是愛新覺羅氏,是康親王的第八女。維基百科的資料應該都是可靠的,因為它採用新式的數據統計、對比評審、歷史分析等方式提供檢索資料,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線上百科全書,2005年Science的研究指出維基百科的水準已經與大英百科全書相同,也擁有差不多的準確性。這是我自己看到的資料,但說真的我覺得傅恆他老婆姓什麼完全不重要,我們後人隔著兩百五十年的時光看那個時代的人,很難有什麼是我們可以說是百分百正確的。”
以上都是討論的結果
個人覺得還是納蘭氏似乎靠譜一些
所以說,這個姓氏暫且不要糾結了
瓜爾佳氏改成納蘭氏
我不是寫歷史的,最大程度尊重,但是歷史不清楚的話我也沒辦法
史學家都拎不清的事,就別為難我了
畢竟百度百科都不知道
☆、一百零一、繼後
第一百零一章:繼後
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嫻皇貴妃輝發那拉氏冊為皇后,行冊封禮,百官朝拜。貴妃率貴妃、妃、嬪、公主、王妃、命婦於皇后前行禮,均如三大節儀。
諸禮後,瓔珞被小全子悄悄地留在了萬春亭,”夫人稍待,我家主子立時就來。”
瓔珞點了點頭,自亭中坐了下來,一旁便有侍女上前來將茶果呈上。
“夫人請用。”宮女躬身退下的時候,卻不錯眼地望著瓔珞,伺候貴人時不准目視,這是規矩,這宮女很明顯逾矩了,一旁的宮女連忙上前來將人拉了下去,低聲道,“你這是怎麼了,那是一等忠勇公夫人,小心治你的罪。”
“我……我以為自己眼花了……”那宮女低聲說道,不著痕跡地抹了下眼角。
“珍珠。”不想富察夫人竟然開了口,叫住了那宮女。
珍珠不可置信地轉過頭來,看著瓔珞。
“夫人恕罪,珍珠不是有意冒犯的。”一旁的宮女急忙跪了下去。
“不妨,只是我進宮身邊沒個人跟著,瞧著她眼善,想叫她留下伺候一會兒,其他人就下去好了。”瓔珞微微一笑。
朝中勢力如日中天的傅恆大人的夫人說了話,那自然是要聽的,於是萬春亭里便只剩下了珍珠和瓔珞兩個人。
“瓔珞……哦,不,夫人,是您嗎?”珍珠瞳仁震顫著,不可思議地望著她。
“珍珠,自先皇后去了,我們也許久未曾見了,如今你跟在令妃娘娘身邊,過得可還好?”瓔珞望著珍珠,暖暖地一笑。
珍珠抬手掩住了口,眼眶裡的淚撲簌而落。
瓔珞伸手將珍珠拉到了身邊,“我聽明玉說,你如今是令妃娘娘身邊的大宮女了,她待你可好?”
“回、回夫人,令妃娘娘待奴才很好。”珍珠手忙腳亂地擦了眼淚,“夫人抬愛奴才,讓奴才伺候,奴才失儀了,還望夫人恕罪。”
說罷,珍珠四處望了望,此處過於敞明,難免有過路的人看到,人多眼雜,她不想再為瓔珞惹出事端來,她如今已經不是魏瓔珞,而是納蘭瓔珞了,二人本不應該認識才對。
“令妃娘娘待你還真是不錯的,還能容你我二人私下裡敘敘舊。”瓔珞瞧著珍珠的小心翼翼的模樣,安撫地拍了拍她的手。
“什麼?”珍珠不由得詫異。
“你是令妃身邊的貼身宮女,她緣何要將你放在這裡伺候,自然是為了跟你我一個說話的時間,許也是念著先皇后的舊情吧,今日新後冊封,不便去長春宮祭拜,不然我們一定會在長春宮見面的。”瓔珞的目光遙遙地望著長春宮的方向。
“還有你,那個黑臉門神又來了,在門口等著你呢,你快去吧。”管家對青蓮說。
青蓮狠命地沖管家使眼色。
“黑臉門神?”剛走出兩步的瓔珞轉過身來,“誰啊?”
“夫人,就是跟少爺從金川回來的一個親兵,現在提了千總,一直跟在少爺身邊,叫熊三。”管家一五一十地回答道。
青蓮閉了閉眼,一臉的生無可戀。
“原來、如此——”魏瓔珞看了青蓮一眼,笑嘻嘻地說道。
作者有話要說: 前文關於傅恆夫人的姓氏,已經從瓜爾佳氏改為了納蘭氏
今天跟小夥伴們討論過,也看到大家都很認真的查閱資料
超感動
關於傅恆夫人的記載 ,很多東西都不可考
所以百度百科上都不明確到底是誰
以下是一些朋友提供的依據
蒙奇小路:“黃一農先生有一篇論文,裡面有提到傅恆夫人為了聘法爾善為自己曾孫授課,把明代畫家陳淳的《墨筆花卉卷》送給他當禮物,並說“中有先人之澤,幸未褻”,而這個《墨筆花卉卷》正是揆敘所收藏。傅恆曾把這幅畫卷和米芾真跡放在一室,取名“二妙軒”。所以推測傅恆妻為納蘭揆敘孫女。”
《永憲錄》稱傅恆為“明氏婿”
“傅恆的嫡福晉應該是那拉氏(納蘭氏)沒錯的。Wikipedia中也採用這一說,認為傅恆的嫡福晉是納蘭明珠的曾孫女(納蘭明珠第三子納蘭揆方的長子永綬之次女。)納蘭揆方的妻子是愛新覺羅氏,是康親王的第八女。維基百科的資料應該都是可靠的,因為它採用新式的數據統計、對比評審、歷史分析等方式提供檢索資料,是全球最具公信力的線上百科全書,2005年Science的研究指出維基百科的水準已經與大英百科全書相同,也擁有差不多的準確性。這是我自己看到的資料,但說真的我覺得傅恆他老婆姓什麼完全不重要,我們後人隔著兩百五十年的時光看那個時代的人,很難有什麼是我們可以說是百分百正確的。”
以上都是討論的結果
個人覺得還是納蘭氏似乎靠譜一些
所以說,這個姓氏暫且不要糾結了
瓜爾佳氏改成納蘭氏
我不是寫歷史的,最大程度尊重,但是歷史不清楚的話我也沒辦法
史學家都拎不清的事,就別為難我了
畢竟百度百科都不知道
☆、一百零一、繼後
第一百零一章:繼後
乾隆十五年八月初二,嫻皇貴妃輝發那拉氏冊為皇后,行冊封禮,百官朝拜。貴妃率貴妃、妃、嬪、公主、王妃、命婦於皇后前行禮,均如三大節儀。
諸禮後,瓔珞被小全子悄悄地留在了萬春亭,”夫人稍待,我家主子立時就來。”
瓔珞點了點頭,自亭中坐了下來,一旁便有侍女上前來將茶果呈上。
“夫人請用。”宮女躬身退下的時候,卻不錯眼地望著瓔珞,伺候貴人時不准目視,這是規矩,這宮女很明顯逾矩了,一旁的宮女連忙上前來將人拉了下去,低聲道,“你這是怎麼了,那是一等忠勇公夫人,小心治你的罪。”
“我……我以為自己眼花了……”那宮女低聲說道,不著痕跡地抹了下眼角。
“珍珠。”不想富察夫人竟然開了口,叫住了那宮女。
珍珠不可置信地轉過頭來,看著瓔珞。
“夫人恕罪,珍珠不是有意冒犯的。”一旁的宮女急忙跪了下去。
“不妨,只是我進宮身邊沒個人跟著,瞧著她眼善,想叫她留下伺候一會兒,其他人就下去好了。”瓔珞微微一笑。
朝中勢力如日中天的傅恆大人的夫人說了話,那自然是要聽的,於是萬春亭里便只剩下了珍珠和瓔珞兩個人。
“瓔珞……哦,不,夫人,是您嗎?”珍珠瞳仁震顫著,不可思議地望著她。
“珍珠,自先皇后去了,我們也許久未曾見了,如今你跟在令妃娘娘身邊,過得可還好?”瓔珞望著珍珠,暖暖地一笑。
珍珠抬手掩住了口,眼眶裡的淚撲簌而落。
瓔珞伸手將珍珠拉到了身邊,“我聽明玉說,你如今是令妃娘娘身邊的大宮女了,她待你可好?”
“回、回夫人,令妃娘娘待奴才很好。”珍珠手忙腳亂地擦了眼淚,“夫人抬愛奴才,讓奴才伺候,奴才失儀了,還望夫人恕罪。”
說罷,珍珠四處望了望,此處過於敞明,難免有過路的人看到,人多眼雜,她不想再為瓔珞惹出事端來,她如今已經不是魏瓔珞,而是納蘭瓔珞了,二人本不應該認識才對。
“令妃娘娘待你還真是不錯的,還能容你我二人私下裡敘敘舊。”瓔珞瞧著珍珠的小心翼翼的模樣,安撫地拍了拍她的手。
“什麼?”珍珠不由得詫異。
“你是令妃身邊的貼身宮女,她緣何要將你放在這裡伺候,自然是為了跟你我一個說話的時間,許也是念著先皇后的舊情吧,今日新後冊封,不便去長春宮祭拜,不然我們一定會在長春宮見面的。”瓔珞的目光遙遙地望著長春宮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