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頁
“這些年來,我沒日沒夜受著煎熬,恨不得以自己祭奠那些亡靈,可我能有什麼辦法?那是我的父親,我如何能忍心看著他老死獄中?”
“閩太師死後,你也沒對朕說實話,不是嗎?”皇帝反駁皇后,面容冰冷。
“是,我是不敢對您說。”皇后落淚,“從前我是為了父親,後來是為了孩子。我這一生,又何曾為自己活過?整個閩家系在我一個人身上,皇兒也系在我身上,我任何一步踏錯,就是葬送了他們的前程。”
“那崔家將的那些人的前程呢?你想過嗎?”皇帝震怒,“你父親當年謊稱崔家將被羌人埋伏,全軍覆沒,朕甚至無法收回他們的屍骨。可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場騙局,你們閩家瞞天過海,置朕於何地?”
皇帝痛心疾首地閉上眼睛:“什麼都不必再說了,回宮之後朕自有定奪。”
皇帝說完,命人送皇后回後頭的馬車,又讓士兵將謝聖雲捆起來。雖然白喬所說的白家被迫害一事暫無證據,可謝聖雲幫皇后繪製畫像給羌國皇子,這本身就已經是大罪一條了,在皇帝眼裡,他有沒有其他罪都不重要,只要有一條對皇帝不敬的罪,已經可以當場杖殺。
安排好一切後,皇帝才命人放了李承宣和白喬,讓他們隨著大軍一起拔營回宮。
**
回到京城以後,又是一番動盪。皇帝下旨幽禁了皇后,以思過之名,好在並沒有殃及皇子;謝聖雲被皇帝一道聖旨奪去所有榮耀,謝似水因為火燒密林,也被問罪,和祖父一起下入獄中,雖然罪不至死,但往後想要再入仕途是絕無可能了。
謝聖雲一倒台,宮中畫院頓時清了一大批人,都是謝聖雲的門生。畫院百廢待興之時,皇帝突然下旨,擢升了白喬的父親為首席。
白秋生喜出望外,不曾想過自己熬了大半輩子,老來還能飛黃騰達。得知是女兒深入險境換來的待遇之後,他又老淚縱橫,誰說生女不如男的?他的女兒,真是白家的福星啊。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白喬隨父親進宮謝恩,再次見到了皇帝。經歷皇后的事情後,皇帝似乎有些鬱鬱寡歡,但他卻不忘白喬之前說過的話。
“當年崔家將全軍覆沒後,朕已經撫恤過那些將士的家人,如今二十多年過去,朕才知道,他們不是戰死沙場,而是死得冤枉。你對朕提過,當年從羌人手中拿回的寶藏,就埋在那片燒毀的密林之中?”
白喬點了點頭:“我和李承宣本來刻了記號,只是,現在怕是已經被燒毀了。”
“無妨。”皇帝道,“朕就給你們派五千兵馬,你們前去那片密林,將那匹寶藏帶回來。朕已經命人去尋那些兵將的後人,只要還找得到,這些寶藏便盡數發還給他們家人,當做撫恤金吧。”
白喬感動地扣頭:“陛下聖明。”
皇帝又嘆了口氣:“至於你們白家的冤屈……”
白喬一下便明白皇帝的難處,其實只要白家能東山再起,以前的事情過去便過去了。白家的後代子孫會知道,白家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她對皇帝道:“白喬和父親不求什麼,但求能為皇上效力,就死而無憾了。”
皇帝甚為欣賞她的性格,想了想,道:“你和李承宣是一同被遴選進來的吧?如今你父親已是首席,那麼朕便提拔你們倆為一等畫師,往後這畫院就靠你們主持了。”
想當年謝聖雲成為一等畫師也整整花了三年時間呢,白喬喜出望外,更加感激涕零。
白秋生成為畫院首席後,勵精圖治,改革了不少畫院的風氣,將大勝朝的畫技水平又提高了一個層次。這些都是後話了。
接了皇帝聖旨後,白喬和李承宣便出發去關外尋找那片寶藏。不過這一次有朝廷的五千兵馬幫忙,他們很快便從密林中挖出了那些東西。
白喬和李承宣清點後,不無唏噓。這些都是崔家將用鮮血換來的,他們替大勝朝浴血奮戰的時候,一定沒想過,這樣的軍功最後卻成了他們的奪命符。一個高居上位的人的秘密,就能讓成千上萬的人為其陪葬。
好在,當今聖上英明,並沒有因此遷怒皇子,也沒有掩蓋這個秘密,否則,他們倆恐怕也得給這些東西陪葬了。
“所以你那時候才問我怕不怕。”白喬如今才明白李承宣的意思,當時在營地外時,她還以為他是擔心她會害怕那些兵將,可如今想起來才後怕。若皇帝一念之差,選擇了掩蓋秘密,那不僅是她,還有白家,還有李家,都會遭受牽連。
李承宣看著她,搖頭一笑:“你現在終於知道,我陪你冒了多大一個險吧?”
“可為什麼呢?你不怕嗎?”
“當然怕,”李承宣如實承認,“可我始終相信,聖上不是那樣昏庸的人。可能因為我父親曾經是尚書吧,我相信他的判斷。”
“話說回來,你爹後來提起過我沒?”白喬話鋒一轉,突然問出這句話。她還記得李淙當時來玉丘山的時候,問她願不願意當李承宣的小妾,臨走的時候還囑咐李承宣早點帶她回江南成親。
李承宣看出她內心的想法,故作嗔怪道:“我爹提你幹嘛?之前你不是說咱倆的婚約不算數了嗎?我回去便稟明了我爹,他本來嘛也不是很願意讓我娶小妾,正和了他的心意,如今正一門心思籌備我和許家小姐的婚禮呢。”
“閩太師死後,你也沒對朕說實話,不是嗎?”皇帝反駁皇后,面容冰冷。
“是,我是不敢對您說。”皇后落淚,“從前我是為了父親,後來是為了孩子。我這一生,又何曾為自己活過?整個閩家系在我一個人身上,皇兒也系在我身上,我任何一步踏錯,就是葬送了他們的前程。”
“那崔家將的那些人的前程呢?你想過嗎?”皇帝震怒,“你父親當年謊稱崔家將被羌人埋伏,全軍覆沒,朕甚至無法收回他們的屍骨。可原來,這一切都是一場騙局,你們閩家瞞天過海,置朕於何地?”
皇帝痛心疾首地閉上眼睛:“什麼都不必再說了,回宮之後朕自有定奪。”
皇帝說完,命人送皇后回後頭的馬車,又讓士兵將謝聖雲捆起來。雖然白喬所說的白家被迫害一事暫無證據,可謝聖雲幫皇后繪製畫像給羌國皇子,這本身就已經是大罪一條了,在皇帝眼裡,他有沒有其他罪都不重要,只要有一條對皇帝不敬的罪,已經可以當場杖殺。
安排好一切後,皇帝才命人放了李承宣和白喬,讓他們隨著大軍一起拔營回宮。
**
回到京城以後,又是一番動盪。皇帝下旨幽禁了皇后,以思過之名,好在並沒有殃及皇子;謝聖雲被皇帝一道聖旨奪去所有榮耀,謝似水因為火燒密林,也被問罪,和祖父一起下入獄中,雖然罪不至死,但往後想要再入仕途是絕無可能了。
謝聖雲一倒台,宮中畫院頓時清了一大批人,都是謝聖雲的門生。畫院百廢待興之時,皇帝突然下旨,擢升了白喬的父親為首席。
白秋生喜出望外,不曾想過自己熬了大半輩子,老來還能飛黃騰達。得知是女兒深入險境換來的待遇之後,他又老淚縱橫,誰說生女不如男的?他的女兒,真是白家的福星啊。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白喬隨父親進宮謝恩,再次見到了皇帝。經歷皇后的事情後,皇帝似乎有些鬱鬱寡歡,但他卻不忘白喬之前說過的話。
“當年崔家將全軍覆沒後,朕已經撫恤過那些將士的家人,如今二十多年過去,朕才知道,他們不是戰死沙場,而是死得冤枉。你對朕提過,當年從羌人手中拿回的寶藏,就埋在那片燒毀的密林之中?”
白喬點了點頭:“我和李承宣本來刻了記號,只是,現在怕是已經被燒毀了。”
“無妨。”皇帝道,“朕就給你們派五千兵馬,你們前去那片密林,將那匹寶藏帶回來。朕已經命人去尋那些兵將的後人,只要還找得到,這些寶藏便盡數發還給他們家人,當做撫恤金吧。”
白喬感動地扣頭:“陛下聖明。”
皇帝又嘆了口氣:“至於你們白家的冤屈……”
白喬一下便明白皇帝的難處,其實只要白家能東山再起,以前的事情過去便過去了。白家的後代子孫會知道,白家是堂堂正正,光明磊落的。她對皇帝道:“白喬和父親不求什麼,但求能為皇上效力,就死而無憾了。”
皇帝甚為欣賞她的性格,想了想,道:“你和李承宣是一同被遴選進來的吧?如今你父親已是首席,那麼朕便提拔你們倆為一等畫師,往後這畫院就靠你們主持了。”
想當年謝聖雲成為一等畫師也整整花了三年時間呢,白喬喜出望外,更加感激涕零。
白秋生成為畫院首席後,勵精圖治,改革了不少畫院的風氣,將大勝朝的畫技水平又提高了一個層次。這些都是後話了。
接了皇帝聖旨後,白喬和李承宣便出發去關外尋找那片寶藏。不過這一次有朝廷的五千兵馬幫忙,他們很快便從密林中挖出了那些東西。
白喬和李承宣清點後,不無唏噓。這些都是崔家將用鮮血換來的,他們替大勝朝浴血奮戰的時候,一定沒想過,這樣的軍功最後卻成了他們的奪命符。一個高居上位的人的秘密,就能讓成千上萬的人為其陪葬。
好在,當今聖上英明,並沒有因此遷怒皇子,也沒有掩蓋這個秘密,否則,他們倆恐怕也得給這些東西陪葬了。
“所以你那時候才問我怕不怕。”白喬如今才明白李承宣的意思,當時在營地外時,她還以為他是擔心她會害怕那些兵將,可如今想起來才後怕。若皇帝一念之差,選擇了掩蓋秘密,那不僅是她,還有白家,還有李家,都會遭受牽連。
李承宣看著她,搖頭一笑:“你現在終於知道,我陪你冒了多大一個險吧?”
“可為什麼呢?你不怕嗎?”
“當然怕,”李承宣如實承認,“可我始終相信,聖上不是那樣昏庸的人。可能因為我父親曾經是尚書吧,我相信他的判斷。”
“話說回來,你爹後來提起過我沒?”白喬話鋒一轉,突然問出這句話。她還記得李淙當時來玉丘山的時候,問她願不願意當李承宣的小妾,臨走的時候還囑咐李承宣早點帶她回江南成親。
李承宣看出她內心的想法,故作嗔怪道:“我爹提你幹嘛?之前你不是說咱倆的婚約不算數了嗎?我回去便稟明了我爹,他本來嘛也不是很願意讓我娶小妾,正和了他的心意,如今正一門心思籌備我和許家小姐的婚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