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什麼投機倒把?咱們這叫個體工商戶,是合法經營。”溫淑萍不以為然:“只要去工商局登記領證就行了。”
“如果是這樣倒也不錯。”郭愛華也動了心:“淑萍你等我回去和家裡商量一下。”
郭愛華回家就和家裡商量這事,李大志聽了倒是挺贊同:“這倒不錯,雖然不穩定,但好歹也是條出路。大寶你也不用擔心,我這馬上就要退休了,到時候剛好在家看大寶。”
王桂香也同意:“你給這小溫織了這麼長時間的毛衣,她向來都是按時給錢,從來沒拖過一分錢的工錢,人還是不錯的。要是你們這事能幹成,那也挺好。”
郭愛華有點猶豫:“我也覺得淑萍人不錯,不會騙我。可是春娟到臨走都在叮囑我多長點心眼。我就想著還是要回家來商量一下。”
“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李光明給郭愛華出主意:“鄒春娟讓你多漲點心眼是對的。這個體戶合法經營也是大事,報紙上肯定也有寫,咱們打聽打聽到底有沒有這事就知道了。”
“咱們也不認識那愛看報紙的人吶。”王桂香開始琢磨去哪裡找個愛看報紙的人來問問這事:“要不我去找食堂老錢,她男人在咱們廠供銷科,見得多世面廣,咱們跟她問問?”
“媽,這倒沒這麼麻煩。我去找麗麗就行,她爸不是從滬市進修回來的?在大城市裡讀過書的人肯定比咱們知道的多。”郭愛華跟王桂香說。
“這也成,你去找小譚問問,順便也打聽下租這麼個門市,得多少錢?”王桂香最終下了決定。
郭愛華轉頭就去找譚麗麗,譚麗麗就跑回家找他爸問清楚,回來學給郭愛華:“愛華,是有這麼回事。我爸說了,前陣子南方那邊就開始通知個體戶們去工商局登記領證,讓他們合法經營了。咱們這邊最近也興起來了,前陣子還有下面縣裡的個體戶大著膽子跑去他們被服廠想批發點帽子回去賣。”
既然事情是真的,溫淑萍也是個言而有信的人,家裡一合計,也就湊了點錢,讓郭愛華跟著溫淑萍幹了。兩人商量好錢一人出一半,溫淑萍去南方進貨,郭愛華在春城看店,賺的錢除去成本和繼續經營的錢兩人對半分,郭愛華同意了。溫淑萍就回去找人寫了合作合同給郭愛華,郭愛華給譚麗麗他爸看過沒問題,就簽了合同。
溫淑萍和郭愛華兩個人的生意就這樣操辦起來了。
從此溫淑萍和郭愛華聽到哪裡有出租門市的就跑去看,一直沒找到可心的,最後在新建的自由市場附近租了個門市。
兩人一起看著找來的工人粉刷牆壁,溫淑萍就跟郭愛華說:“愛華,等著咱們的鋪子開張的時候,這自由市場也就建成了。咱們的店剛好在他們門口,來來往往去自由市場的人都要從咱們門口經過,總能有幾個人來咱們店裡看看。”
“淑萍,這生意上的事情我也不懂,都聽你的,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做。”郭愛華跟溫淑萍說。
“這哪行?”溫淑萍教導郭愛華:“起碼討價還價你得學會了,要不等我去南方進貨,你一個人在店裡,那些砍價的人你要怎麼應付?”
“還有砍價的?”郭愛華一驚:“以前咱們去菜市場百貨公司都是人家說多少,咱們就掏多少錢,我都沒想到還有這茬,等我回去練練。”
“這有什麼難,到時候你臉皮厚點,他說啥你都順著說,使勁夸咱們衣服好,他穿著好看,就是死活不給降價,說咱們價格已經到底了,沒法子給他降價。”溫淑萍說著裝出一臉為難,好聲好氣的說:“大姐,我們這個真沒法降價了,看你穿著太漂亮了,這都是賠本賣給你的。”
郭愛華笑出了聲:“淑萍,你裝的可真是太像了,我回去就照著這個練。”
郭愛華說練就練,每天回家先對著鏡子練,後來王桂香見了就做出一副兇狠的樣子來跟郭愛華殺價,馮嫚兒譚麗麗聽說了,也跑過來摻和,李光明每天下班回來就能看到殺價三人組圍著郭愛華嘰嘰喳喳,你三塊我五塊的在那裡殺價,郭愛華也從開始的焦頭爛額一天天變成後來的輕鬆應對。
等溫淑萍從南方進了第一批貨回來,兩人就收拾收拾準備開業了。
開業那天,溫淑萍那邊的家人朋友和郭愛華這邊家人朋友都去了。
李光明在店鋪門口放了串鞭炮,等鞭炮放完,溫淑萍和郭愛華一起扯下了遮蓋在鋪面上方的紅布,露出寫著“美麗服裝店”的木質招牌。
雙方來捧場的親戚朋友就排著隊走進了溫淑萍和郭愛華小小的美麗服裝店。
店面不大,只有十來平米,進門靠著右邊擺著兩個鑲著玻璃的櫃檯,一個櫃檯里放著不好掛起來的羊毛衫之類的衣服,一個櫃檯里卻擺著項鍊腰帶之類的配飾,櫃檯上面貼著手寫的標籤標著價格,還特地寫明這些配飾都是塑料珠子人造革之類做的,好看卻不貴。櫃檯後面的牆上掛著一些淺色不能給人摸的衣服。
櫃檯前面留出走人的地方,剩餘的空地卻都擺上了那種半人高的衣服架子,掛滿了衣服。這是溫淑萍郭愛華兩人商量以後決定的,他們店鋪小,賣的又是外套之類的衣服,像百貨公司那樣全部用櫃檯有點不合適,還不如全部用衣架掛起來,客人挑選試穿也方便。為了這個,兩人還在店鋪一角弄個了可以推拉的帘子,拉上帘子就是個獨立的小空間,這裡可以給客人換衣服。帘子外面的牆上還裝了個一人高的大鏡子,方便客人看自己的穿著效果。
“如果是這樣倒也不錯。”郭愛華也動了心:“淑萍你等我回去和家裡商量一下。”
郭愛華回家就和家裡商量這事,李大志聽了倒是挺贊同:“這倒不錯,雖然不穩定,但好歹也是條出路。大寶你也不用擔心,我這馬上就要退休了,到時候剛好在家看大寶。”
王桂香也同意:“你給這小溫織了這麼長時間的毛衣,她向來都是按時給錢,從來沒拖過一分錢的工錢,人還是不錯的。要是你們這事能幹成,那也挺好。”
郭愛華有點猶豫:“我也覺得淑萍人不錯,不會騙我。可是春娟到臨走都在叮囑我多長點心眼。我就想著還是要回家來商量一下。”
“俗話說防人之心不可無。”李光明給郭愛華出主意:“鄒春娟讓你多漲點心眼是對的。這個體戶合法經營也是大事,報紙上肯定也有寫,咱們打聽打聽到底有沒有這事就知道了。”
“咱們也不認識那愛看報紙的人吶。”王桂香開始琢磨去哪裡找個愛看報紙的人來問問這事:“要不我去找食堂老錢,她男人在咱們廠供銷科,見得多世面廣,咱們跟她問問?”
“媽,這倒沒這麼麻煩。我去找麗麗就行,她爸不是從滬市進修回來的?在大城市裡讀過書的人肯定比咱們知道的多。”郭愛華跟王桂香說。
“這也成,你去找小譚問問,順便也打聽下租這麼個門市,得多少錢?”王桂香最終下了決定。
郭愛華轉頭就去找譚麗麗,譚麗麗就跑回家找他爸問清楚,回來學給郭愛華:“愛華,是有這麼回事。我爸說了,前陣子南方那邊就開始通知個體戶們去工商局登記領證,讓他們合法經營了。咱們這邊最近也興起來了,前陣子還有下面縣裡的個體戶大著膽子跑去他們被服廠想批發點帽子回去賣。”
既然事情是真的,溫淑萍也是個言而有信的人,家裡一合計,也就湊了點錢,讓郭愛華跟著溫淑萍幹了。兩人商量好錢一人出一半,溫淑萍去南方進貨,郭愛華在春城看店,賺的錢除去成本和繼續經營的錢兩人對半分,郭愛華同意了。溫淑萍就回去找人寫了合作合同給郭愛華,郭愛華給譚麗麗他爸看過沒問題,就簽了合同。
溫淑萍和郭愛華兩個人的生意就這樣操辦起來了。
從此溫淑萍和郭愛華聽到哪裡有出租門市的就跑去看,一直沒找到可心的,最後在新建的自由市場附近租了個門市。
兩人一起看著找來的工人粉刷牆壁,溫淑萍就跟郭愛華說:“愛華,等著咱們的鋪子開張的時候,這自由市場也就建成了。咱們的店剛好在他們門口,來來往往去自由市場的人都要從咱們門口經過,總能有幾個人來咱們店裡看看。”
“淑萍,這生意上的事情我也不懂,都聽你的,你怎麼說我就怎麼做。”郭愛華跟溫淑萍說。
“這哪行?”溫淑萍教導郭愛華:“起碼討價還價你得學會了,要不等我去南方進貨,你一個人在店裡,那些砍價的人你要怎麼應付?”
“還有砍價的?”郭愛華一驚:“以前咱們去菜市場百貨公司都是人家說多少,咱們就掏多少錢,我都沒想到還有這茬,等我回去練練。”
“這有什麼難,到時候你臉皮厚點,他說啥你都順著說,使勁夸咱們衣服好,他穿著好看,就是死活不給降價,說咱們價格已經到底了,沒法子給他降價。”溫淑萍說著裝出一臉為難,好聲好氣的說:“大姐,我們這個真沒法降價了,看你穿著太漂亮了,這都是賠本賣給你的。”
郭愛華笑出了聲:“淑萍,你裝的可真是太像了,我回去就照著這個練。”
郭愛華說練就練,每天回家先對著鏡子練,後來王桂香見了就做出一副兇狠的樣子來跟郭愛華殺價,馮嫚兒譚麗麗聽說了,也跑過來摻和,李光明每天下班回來就能看到殺價三人組圍著郭愛華嘰嘰喳喳,你三塊我五塊的在那裡殺價,郭愛華也從開始的焦頭爛額一天天變成後來的輕鬆應對。
等溫淑萍從南方進了第一批貨回來,兩人就收拾收拾準備開業了。
開業那天,溫淑萍那邊的家人朋友和郭愛華這邊家人朋友都去了。
李光明在店鋪門口放了串鞭炮,等鞭炮放完,溫淑萍和郭愛華一起扯下了遮蓋在鋪面上方的紅布,露出寫著“美麗服裝店”的木質招牌。
雙方來捧場的親戚朋友就排著隊走進了溫淑萍和郭愛華小小的美麗服裝店。
店面不大,只有十來平米,進門靠著右邊擺著兩個鑲著玻璃的櫃檯,一個櫃檯里放著不好掛起來的羊毛衫之類的衣服,一個櫃檯里卻擺著項鍊腰帶之類的配飾,櫃檯上面貼著手寫的標籤標著價格,還特地寫明這些配飾都是塑料珠子人造革之類做的,好看卻不貴。櫃檯後面的牆上掛著一些淺色不能給人摸的衣服。
櫃檯前面留出走人的地方,剩餘的空地卻都擺上了那種半人高的衣服架子,掛滿了衣服。這是溫淑萍郭愛華兩人商量以後決定的,他們店鋪小,賣的又是外套之類的衣服,像百貨公司那樣全部用櫃檯有點不合適,還不如全部用衣架掛起來,客人挑選試穿也方便。為了這個,兩人還在店鋪一角弄個了可以推拉的帘子,拉上帘子就是個獨立的小空間,這裡可以給客人換衣服。帘子外面的牆上還裝了個一人高的大鏡子,方便客人看自己的穿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