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7頁
莫不成,我不費吹灰之力就通過重重嚴密的關卡進來了?那甄宓是不是就在附近?
門口的守衛被怒氣沖沖的卞氏轉移了注意力,沒人察覺我在悄悄靠近。
「丕兒,你真的相信了那妖人的讒言?覺得宓兒有負於你,覺得睿兒不是你的親生兒子麽?」卞氏一進屋,開門見山的質問起兒子來。
坐在屋子正中的曹丕,抬起眸,澹澹的看著自己的母親。
「郭嬛亦是朕之妻子,請母后不要隨便詆譭。」
「我問你,昔日你於父親面前,信誓旦旦地表示會愛護甄宓一生,大人才將宓兒許配給你,要你們二人合力完成他畢生的雄圖宏願。而今,你可是要反悔了?」
「朕得成就今日大業,全憑朕之才幹偉略,豈是因為一介女流而得?母后這番說話,不單抹煞了朕一直以來的努力,更是叫天下人笑話!」他沉嗓,臉上的黑氣流竄愈烈。「況且,甄宓和子健私通之事,早已是人盡皆知,民間甚至有歌謠傳出,三歲孩童琅琅上口,朕若繼續不聞不問,姑息養奸,天子的顏面何存?」
「童謠乃有心人蓄意編造散布,有心人是誰,皇上最好問一下每夜枕邊的郭女王!」
「童謠可以捏造,難道她的筆跡字句也是有人模彷麽?」
曹丕大袖一掃,桉上的箋紙隨風飄落地上。
頁首題為《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出亦複何苦,入亦複何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翛翛! 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距離有點遠,但見字跡娟秀,文辭婉約苦鬱,其情可憫,憑我小狐有限的文化水平,這似乎是一首婦怨詩……
婦怨?難道甄宓的生活並不快活麽?曹丕對她不好了?是因為夜夜與曹丕同眠的郭女王進讒誣衊?
我不是沒有聽聞,甄宓與現今的皇叔曹植曾是情投意合的一對璧人,後被曹丕橫刀奪愛,美人與世子之位盡納囊中。當時我只當是愚夫村婦無稽閒言,此刻聽來,莫非流言屬真?
「甄宓心懷怨念,一切心思全於詩中!她表面謙遜忍讓,寬宏大量,背裡卻埋怨朕虧待於她,睿兒正是她和子健的孽種!母后,您還被她蒙在鼓裡麽?」
「煳塗!」卞氏氣極,破口大罵。「睿兒是你的親骨肉!豈是宓兒和子健所出!」
「朕親眼所見,睿兒的手臂上有一朱紅龍形胎記,跟子健的一模一樣!而且,睿兒對黃豆過敏,子健小時一吃黃豆也是臉紅氣促,咳嗽不停!」
「睿兒手上的紅色疤痕,是幾天前頑皮爬樹跌下來弄傷的。他沒有對豆子敏感,只是聽侍女說父皇來見他,心裡興奮想把東西快快吃完,才會一時不慎嗆著。」卞氏為他的自以為是搖頭不已。「丕兒,無論子健和宓兒從前有一段怎麽樣的過去,自從她嫁你為妻,一直克盡婦道,相夫教子,賢淑孝慧,事事為你著想,我這婆婆看在眼裡,感動在心底裡。為什麽你就是不明白她的為人苦心?成親之日,你說過會愛她寵她一輩子,短短數年,曾經海誓山盟的諾言就變質了麽?怎麽我看到的,只有你的嫉妒和不信任了?」
像是被人當頭棒喝,曹丕臉色蒼白的癱坐在位,全身力氣被一瞬間抽乾。
「太遲了……太遲了……毒酒經已送去了……」
毒酒?什麽毒酒?我立馬憶起了方才屋外遇見的兩名宮女,難道她們手上的那杯是毒酒?曹丕傳旨要賜死甄宓?!
一陣旋風颳出屋外,曹丕不顧儀態狂奔而去,我回神,一股腦兒從後跟上。
宓妃,妳千萬不要有事!我心中大喊。
荷塘畔,一個美得讓人無法轉移目光的女子斜倚著欄杆,伸手進水裡不知清洗著什麽,但見她的神清骨秀,帶著人婦的成熟嫵媚風韻,表情平靜無瀾,卻是專注得讓人不忍心打擾。
「宓兒!妳沒有吃下毒酒,妳沒有吃下毒酒對不對?」曹丕一手將她拉起,疾言厲色地問。
她淺淺一笑,眼神清澈又迷離,其秀其麗,叫月光黯然,花兒失色。
「陛下的旨意,宓兒從來不曾違背。」簡單的一句,叫他眼中最後的希望之火熄滅。
一道驚心動魄的暗紅血痕,自她無色的嘴角緩緩滑下,她倒下,在她一生愛慕的夫君懷中。
「不——」
曹丕悲吼,眸裡蓄起悔恨的淚水。
一隻酒杯,自她無力的手中跌出。前一刻,她還臨池把杯中痕跡洗滌乾淨,她不要讓孩子知道,是他們的父皇親手賜死自己的母親,她不要她的孩子一生生活於仇恨的泥沼中。她有她的驕傲,如一株水仙凌波獨開的驕傲。「宓兒是自願的,只為還自身一個清白……睿兒確實是陛下的孩兒,請陛下莫要懷疑……」
「朕相信,朕相信妳……」敢情她是要以死明志,她怎麽這樣傻……
他曾經多麽想得到她的愛慕,直到他擁有了她完整的愛,他卻不再珍惜了。他把她當成兄弟之間爭奪的戰利品,可眼下,她卻成了他妒忌猜疑的犧牲品。他的宓兒,他怎麽讓她活得如斯痛苦,他怎麽竟將她往死裡推……
門口的守衛被怒氣沖沖的卞氏轉移了注意力,沒人察覺我在悄悄靠近。
「丕兒,你真的相信了那妖人的讒言?覺得宓兒有負於你,覺得睿兒不是你的親生兒子麽?」卞氏一進屋,開門見山的質問起兒子來。
坐在屋子正中的曹丕,抬起眸,澹澹的看著自己的母親。
「郭嬛亦是朕之妻子,請母后不要隨便詆譭。」
「我問你,昔日你於父親面前,信誓旦旦地表示會愛護甄宓一生,大人才將宓兒許配給你,要你們二人合力完成他畢生的雄圖宏願。而今,你可是要反悔了?」
「朕得成就今日大業,全憑朕之才幹偉略,豈是因為一介女流而得?母后這番說話,不單抹煞了朕一直以來的努力,更是叫天下人笑話!」他沉嗓,臉上的黑氣流竄愈烈。「況且,甄宓和子健私通之事,早已是人盡皆知,民間甚至有歌謠傳出,三歲孩童琅琅上口,朕若繼續不聞不問,姑息養奸,天子的顏面何存?」
「童謠乃有心人蓄意編造散布,有心人是誰,皇上最好問一下每夜枕邊的郭女王!」
「童謠可以捏造,難道她的筆跡字句也是有人模彷麽?」
曹丕大袖一掃,桉上的箋紙隨風飄落地上。
頁首題為《塘上行》。
蒲生我池中,其葉何離離。傍能行仁義,莫若妾自知。
眾口鑠黃金,使君生別離。念君去我時,獨愁常苦悲。
想見君顏色,感結傷心脾。念君常苦悲,夜夜不能寐。
莫以豪賢故,棄捐素所愛?莫以魚肉賤,棄捐蔥與薤?
莫以麻枲賤,棄捐菅與蒯?出亦複何苦,入亦複何愁。
邊地多悲風,樹木何翛翛! 從君致獨樂,延年壽千秋。
距離有點遠,但見字跡娟秀,文辭婉約苦鬱,其情可憫,憑我小狐有限的文化水平,這似乎是一首婦怨詩……
婦怨?難道甄宓的生活並不快活麽?曹丕對她不好了?是因為夜夜與曹丕同眠的郭女王進讒誣衊?
我不是沒有聽聞,甄宓與現今的皇叔曹植曾是情投意合的一對璧人,後被曹丕橫刀奪愛,美人與世子之位盡納囊中。當時我只當是愚夫村婦無稽閒言,此刻聽來,莫非流言屬真?
「甄宓心懷怨念,一切心思全於詩中!她表面謙遜忍讓,寬宏大量,背裡卻埋怨朕虧待於她,睿兒正是她和子健的孽種!母后,您還被她蒙在鼓裡麽?」
「煳塗!」卞氏氣極,破口大罵。「睿兒是你的親骨肉!豈是宓兒和子健所出!」
「朕親眼所見,睿兒的手臂上有一朱紅龍形胎記,跟子健的一模一樣!而且,睿兒對黃豆過敏,子健小時一吃黃豆也是臉紅氣促,咳嗽不停!」
「睿兒手上的紅色疤痕,是幾天前頑皮爬樹跌下來弄傷的。他沒有對豆子敏感,只是聽侍女說父皇來見他,心裡興奮想把東西快快吃完,才會一時不慎嗆著。」卞氏為他的自以為是搖頭不已。「丕兒,無論子健和宓兒從前有一段怎麽樣的過去,自從她嫁你為妻,一直克盡婦道,相夫教子,賢淑孝慧,事事為你著想,我這婆婆看在眼裡,感動在心底裡。為什麽你就是不明白她的為人苦心?成親之日,你說過會愛她寵她一輩子,短短數年,曾經海誓山盟的諾言就變質了麽?怎麽我看到的,只有你的嫉妒和不信任了?」
像是被人當頭棒喝,曹丕臉色蒼白的癱坐在位,全身力氣被一瞬間抽乾。
「太遲了……太遲了……毒酒經已送去了……」
毒酒?什麽毒酒?我立馬憶起了方才屋外遇見的兩名宮女,難道她們手上的那杯是毒酒?曹丕傳旨要賜死甄宓?!
一陣旋風颳出屋外,曹丕不顧儀態狂奔而去,我回神,一股腦兒從後跟上。
宓妃,妳千萬不要有事!我心中大喊。
荷塘畔,一個美得讓人無法轉移目光的女子斜倚著欄杆,伸手進水裡不知清洗著什麽,但見她的神清骨秀,帶著人婦的成熟嫵媚風韻,表情平靜無瀾,卻是專注得讓人不忍心打擾。
「宓兒!妳沒有吃下毒酒,妳沒有吃下毒酒對不對?」曹丕一手將她拉起,疾言厲色地問。
她淺淺一笑,眼神清澈又迷離,其秀其麗,叫月光黯然,花兒失色。
「陛下的旨意,宓兒從來不曾違背。」簡單的一句,叫他眼中最後的希望之火熄滅。
一道驚心動魄的暗紅血痕,自她無色的嘴角緩緩滑下,她倒下,在她一生愛慕的夫君懷中。
「不——」
曹丕悲吼,眸裡蓄起悔恨的淚水。
一隻酒杯,自她無力的手中跌出。前一刻,她還臨池把杯中痕跡洗滌乾淨,她不要讓孩子知道,是他們的父皇親手賜死自己的母親,她不要她的孩子一生生活於仇恨的泥沼中。她有她的驕傲,如一株水仙凌波獨開的驕傲。「宓兒是自願的,只為還自身一個清白……睿兒確實是陛下的孩兒,請陛下莫要懷疑……」
「朕相信,朕相信妳……」敢情她是要以死明志,她怎麽這樣傻……
他曾經多麽想得到她的愛慕,直到他擁有了她完整的愛,他卻不再珍惜了。他把她當成兄弟之間爭奪的戰利品,可眼下,她卻成了他妒忌猜疑的犧牲品。他的宓兒,他怎麽讓她活得如斯痛苦,他怎麽竟將她往死裡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