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製作歌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這些合理黨就抓著一個細節不放,男主口口聲聲說愛著女主,可到頭來居然還是女主先向男主寫信的,要不然他們從初中開始就失去聯繫了,而後來大學的時候,男主更是莫名其妙地與其他女孩談戀愛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那些指責女主不聲不響就結婚的傢伙,是不是也該反思一下,明明就是男主不把女主當回事!

  所以在荷葉網給《秒速五厘米》打低分的,基本上都是這些合理黨,他們覺得天淨沙完全就是為了致郁而致郁,一點也不考慮合理性……由此可見,他們實際上就是被天淨沙坑得太深,然後就用另外一種方式發泄而已。

  與合理黨做鬥爭的,自然是那種自認為有閱歷的優越黨,他們完全將《秒速五厘米》奉為神作,尤其認為結局是經典之中的經典,包括那一張浪淘沙的插畫,也就是男女主擦肩而過那一張,然後容貌模糊化處理這個細節,讓不少讀者們津津樂道,唏噓不已,大概是將自己代入到畫中了吧。

  優越黨們最喜歡拿年齡來說事,他們覺得那些說秒五垃圾、不合理的,都是年紀太小,閱歷太淺,總以為憑藉一腔熱血能夠逆天。但實際上,在這個世界,總會有各種各樣的遺憾,就算你努力,也終究無法有收穫。

  他們拿《秒速五厘米》來聯繫實際,總結理論,去駁斥那些所謂的合理黨,以顯示他們多麼多麼有閱歷。其實他們就是在展現自己的優越感而已。

  那些嘴上很輕鬆地說著要放開些,被秒速五厘米中的「正能量」激勵的讀者,指不定他豁達的背後,心上卻千瘡百孔……

  其實說到底,《秒速五厘米》只不過是一部小說而已,或許它確實寫出了一些道理,但捧的人也沒必要將它捧得多麼高,貶的人也沒必要將它貶得多麼低,至少它確實是一個耐讀的故事,這就足夠。

  那些總是將「神作」「仙草」掛在嘴邊的人。就是在招黑而已。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一部作品,不可能讓所有人都喜歡。

  隨著時間的推移。《秒速五厘米》中的一些精彩句子。已經被文學愛好者們挖掘了出來。其實按照那群腦殘粉的說法,天淨沙整部書都是精彩的句子,字字珠璣。完全就是經典之中的經典,神作之中的神作——

  櫻花下落的速度,依舊是秒速五厘米。而不論我們之間通過千條簡訊,我們之間的距離也不會拉近一厘米……

  如果我有狗尾巴的話,肯定不會隱藏那份喜悅,任尾巴優哉地擺來擺去。

  這真是一段孤獨到無法想像的旅程,在真正的黑暗中獨自前行,就連一個氫原子都很難碰到。

  我察覺到曾經如此真切的情感,就這樣乾乾淨淨地消失殆盡。

  我要用什麼樣的速度,才能與你相遇?什麼時候,能再在一起看櫻花?我一直在四處尋找你的碎片。

  ……

  除了語錄之外,還有中男女主之間較為稚嫩的信箋之中的句子摘錄了出來,很顯然,天淨沙老師是故意用稚嫩的語句來寫的,畢竟要符合人物本身。

  然而就是這樣一些稚嫩的句子,卻讓某些讀者看得潸然淚下,簡直比天淨沙那些唯美的句子,還要讓人感傷。

  那封女主沒有交出去的信,有感性的讀者表示「看一次想哭一次」「心裡發堵」「為什麼最終沒有交到男主手中呢」……

  荷葉網雖然有一些抨擊《秒速五厘米》的無聊、二b、矯情、男主廢柴、無病呻吟,但卻有更多用心寫書評的讀者,不論是長評還是短評。

  有這樣一些高質量的短評:

  「這就是天淨沙帶來的心靈之旅,帶來的我們靈魂身處的某種感動。這個故事描述的是這樣一種青澀而又真摯的感情,它甚至遠遠的比纏綿悱惻的愛情珍貴,那是人間最為純真的愛,不需要任何基礎和依靠的愛,不需要停泊和追逐永恆的愛,因為它本身就是永遠。」

  「又見櫻花墜地的一秒,往事再次漫溢——時間的距離、空間的阻隔、年少的記憶,唏噓了多少那些青郁時光中的無奈與感傷。」

  「最感動我的幾幕:還記得櫻花正開,還未懂跟你示愛;初春來時,彼此約定過,繼續期待。可惜……當天園林,今天已換上滿地青苔。如有天置地門外,乘列車跨過大海;匆匆跟你相望一眼,沒理睬。明日花,昨日已開。」

  「在時間的長河裡,我們敬畏的、也小心翼翼去守護的、足以讓生命變得更豐盛、可以在低落沮喪的時候拿出來給自己安慰和勇氣的,正是那些既刪不掉、但又與自己人生再無瓜葛的少年片段。足夠了啊。」

  「小時候有過很純的愛情是件幸福的事,即便到頭來沒能在一起也可以對著天空笑著流眼淚。」

  「天淨沙的文筆依然唯美精緻,與這個故事如此相契合,將這個俗套的故事撐起來的,完全是她的強悍文筆,而非故事本身。」

  「我一貫認為,天淨沙的小說劇情過於薄弱,或者說是太過俗套,除了文筆還是文筆,有人覺得結局很經典內涵,但我認為過於生硬刻意,但她那強悍的文字掌控力,讓我當時沒有注意到,後來才發現那種不協調。」

  ……

  就在《秒速五厘米》處於這種持續的熱潮之中時,吳笛卻在與顧雅君一同製作她所「原創」的一些歌曲,其中自然就包括那首與秒五十分契合的片尾曲《one_摸re_time,one_摸re_ce》。

  這首歌的旋律很不錯,由於吳笛本身已經熟練了好幾國語言,所以她搞出了三個版本的歌詞,漢語、英語、日語,其中英語版本的,與那位美日混血兒的beni翻唱的差不多,與原版各有千秋,但都非常感人。

  不過,由於吳笛改編的《秒速五厘米》背景早就搬到了這個世界的華夏,而她的作詞功力同樣很出色,還有顧雅君、周東陽這兩位非常有實力的音樂人幫忙,因此,在這個世界,當然是華夏語版本這首歌最具有感染力。(在吳笛原來那個世界,毫無疑問還是滄桑的日語版配合動畫最為感人)(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