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二章 《漢朝正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而在這樣的情況下,華夏整個國家的文化發展,也已經開始空前繁榮起來,畢竟大家都已經沒有了生存之憂,許多原本喜歡看小說、動漫、電影的人,則愈發喜歡享受這樣的文化產品。

  原本那些就對文化領域有興趣的底層人民,從體力勞動解放出來並在經歷第二世界中的系統教育後,也投身到這個自己喜歡的領域中去,為大家創造出更豐富的文化產品。

  吳笛自己的作品當然也獲得了更多的讀者,畢竟在過去,網絡小說倒也罷了,底層人民可沒有那個閒心去閱讀她的作品,尤其是她寫的那些巨著。

  但現在,許多底層人民在提升了自己的綜合素質之後,自然也提高了自己的審美水準,吳笛的《文明》、《神話》系列自然讓他們為這樣宏大嚴謹的設定嘆為觀止。

  當然,這些讀者最喜歡的還是「身臨其境」式的閱讀,這種閱讀方式,是將《文明》、《神話》這種巨著的魅力展現得最淋漓盡致的方式。

  在《神話》系列第二部小說發布之後沒多久,吳笛的《漢朝正史》這樣一部西漢、東漢的設定集也完全拋了出來,在文壇自然再一次掀起了極大的波瀾,許多對歷史感興趣的作家們,紛紛讚嘆,這個《漢朝正史》比《三國正史》還要宏大,其中所包含的《漢賦》,在文學價值上,更是難以估量的!

  漢王朝是個強盛的大一統王朝,與這個世界華夏歷史上的各種大一統王朝有相似之處,不少喜歡考據歷史的人,都認為吳笛這個漢朝應該介於這個世界華夏歷史上的「魏朝」與「新朝」之間,而「漢賦」這種文體,等同於「新賦」。

  最關鍵的是,某些「細節帝」找到了讓所有讀者都不能辯駁的證據!

  這位「細節帝」正是著名歷史小說家花泉鏡,他一直十分期盼早點看到吳笛筆下的漢朝是什麼樣子的,因此在《漢朝正史》發布之後,他幾乎第一時間便購買了這一整套圖書。

  花泉鏡自然知道在第二世界會有「身臨其境」這種閱讀方式,他其實也通過這種方式閱讀過,其中他尤其為《神話》這個多姿多彩的瑰麗幻想世界而著迷。

  不過花泉鏡卻覺得,這種所謂的「身臨其境」式的閱讀,實際上是一種純娛樂的閱讀,就像是在看絢麗的特效大片一樣,而花泉鏡作為一名傳統作家,哪怕他很懂得各種商業化的寫作技巧,卻一直堅持認為,一個作家的作品,要讓讀者更能夠去為之思考,獲得一些意義才行,而不是過一過眼癮就算了。

  況且,這種「身臨其境」式的閱讀,顯然更適合吳笛這種喪心病狂的設定黨,像一些格局不大的小說,去用這種方式閱讀,那就是多此一舉。

  《漢朝正史》如果用「身臨其境」的方式閱讀,那自然可以近距離領略大漢的風光,可卻剝奪了他思考的時間。

  而花泉鏡在看到這樣厚厚的一套《漢朝正史》時,自然認為這部設定集與《三國正史》一樣,需要好好品味咀嚼才行。

  金秋時節,花泉鏡的宅院中飄散著桂花香,他悠閒地躺在院落中的躺椅上,手中拿著一部文言文版的《漢朝正史》,他正聚精會神地沉浸在這樣一部極為嚴謹宏大的設定集之中,而在一些普通讀者看來,文言文版本的正史,純粹就是吳笛裝逼炫耀自己的古文水準,要不然哪裡會有人去看文言文版本的……

  而花泉鏡卻獨愛這種文言文,他認為這種古文讀起來才有味道,才能更深刻地去感受古代的風韻。

  從漢高祖看起,他不斷地深入,整個人忘我地投入到了西漢這個朝代中去,從呂后專政,到後來的文景之治,一步步發展顯然為漢武帝征討匈奴奠定了基礎,衛青、霍去病等等一個個耀眼的將星,讓大漢的榮光灑遍了異族之地……

  當然,漢武帝劉徹即位的過程中,那一系列驚心動魄的宮廷爭鬥,亦讓花泉鏡在心中讚嘆,不愧是女作者,宮斗奪嫡的情節,實在是引人入勝,那種逼真的細節,更是讓人覺得,這個漢朝似乎本來就存在於歷史之中。

  漢武帝或許是個雄才大略的皇帝,但作為一個丈夫、父親,卻顯得有些不合格,比如說「金屋藏嬌」中的那位第一任陳阿嬌皇后,卻被他廢了,司馬相如的《長門賦》倒因此聞名天下,而他的第二任皇后衛子夫,也在莫須有的巫蠱之禍中自殺,他的太子劉據,同樣在這過程中自盡。晚年的漢武帝,顯然有些昏聵。

  其實漢武帝這個皇帝,在這個世界的華夏歷史上也有原型,因而讓花泉鏡並不覺得有多驚艷,他倒是認為,那位在漢高祖駕崩之後掌權的呂后,是個很大的亮點,她幾乎只離帝位一步之遙。

  在本世界華夏的歷史上,從來就沒有任何女性達到呂后這樣的高度,因而花泉鏡認為,正因為作者是吳笛是個女孩,所以才會寫出呂后這樣的人物,也不知道日後他看到武則天這位真正的女帝,會有多驚訝。

  在漢武帝之後,漢朝還有幾任較為出色的皇帝,比如說漢宣帝,這位曾遭受過人間疾苦的皇帝,後來中興了漢朝。

  當然,這一切的一切,都比不上西漢末年「王莽」這個人物的出現,讓花泉鏡來得驚訝,因為在本世界的華夏歷史上,王莽正是創立了「新朝」的人,而本世界華夏歷史上的新朝,則延續了幾百年的國祚……

  然而,這《漢朝正史》與本世界華夏歷史上的王莽,在人生軌跡方面,除了「王莽謙恭未篡時」是相似的經歷以外,後來王莽篡位後的表現,卻迥然不同!

  《漢朝正史》上的那位王莽,他的「社會主義」改革幾乎弄得地主豪強全部反叛,比如說他要將土地全部收為國有,然後以此來抑制土地兼併……他的諸多改革措施幾乎都是不符合客觀實際的,以至於新朝持續了16年就覆滅了。RS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