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章 諸葛亮與周瑜的粉絲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花泉鏡說出這話時,心道不妙,自己的師父其實在某方面特別容易發怒,那就是對那些崇洋媚外的作家非常看不慣。

  果然,雲牧山忍不住怒罵道:「現在華夏的文壇已經變質了,連自己的文化都在潛移默化地被入侵,虧任宮澤那老東西還說要包融西方文化,然後形成新的文化……包融個屁!有些作家,完全就是西方的喉舌、走狗!」

  雲牧山喋喋不休罵了很久,現在文壇上能夠堅守傳統古典文化的人確實漸漸稀少,而吳笛的出現,則讓他非常欣慰……

  「對了,泉鏡你和那個吳笛關係怎樣?」雲牧山問道。

  「還算不錯,這個女孩確實天資不凡,假以時日,必成一代大家。」花泉鏡想了想,對吳笛的評價非常高。

  「她現在上高三了吧?真是無法想像,年紀這么小,卻有如此才華,不行,我得讓中都大學提前錄取這個女孩,這簡直就是一塊真正的瑰寶!」雲牧山斬釘截鐵地說道。

  花泉鏡臉上浮現出了他那一貫的溫文爾雅的笑容,心說你要提前錄取人家,人家估計還不願意呢……

  兩人在感嘆了一會吳笛毫無疑問是百年難遇的天才之後,當然開始討論《三國正史》中的人物了,花泉鏡坐到一張古琴前,輕輕拂動琴弦,他用一種嚮往的語氣說道:「曲有誤,周郎顧。我在通讀了《三國正史》後發現,果然我最喜歡的人物還是那位一手策劃了『赤壁之戰』的周瑜,不僅精通音律。統兵能力之強,更是世所罕有!可惜英年早逝……」

  花泉鏡對此有些鬱悶,明明是這樣讓人印象深刻的人物,吳笛發起便當來還真是毫不手軟!

  「周瑜?不過是一顆流星罷了。我承認他的『赤壁之戰』是《三國正史》中重大的轉折點之一,但他根本比不上諸葛亮的。諸葛亮才是真正完美的化身,他對蜀漢的貢獻是不可估量的。」雲牧山顯然已經被諸葛亮的一篇《出師表》征服時,粉起諸葛亮來有些喪心病狂。

  「師父……恕我直言,諸葛亮其實就是一權臣吧,總覺得他和魏國的荀彧角色有些重合。比較擅長內政,但軍事上略遜,什麼六出祁山卻寸功未建,反而消耗了蜀漢的大量元氣。」花泉鏡顯然對諸葛亮並不感冒。

  雲牧山頓時就不爽了,他與花泉鏡兩人的狀態,就好像小孩子在爭論三國中誰的武力最高誰的智力最高一樣。

  「諸葛亮在草廬中的《隆中對》就已經清晰地規劃出了天下大勢,可以說如果劉備沒諸葛亮的話,根本不可能成為西蜀之主,只可惜最終輸在了綜合國力之上。哎,我覺得《三國正史》好就好在它的符合歷史發展的客觀事實……諸葛亮。可惜可嘆。」雲牧山似乎已經完全成為了諸葛亮的腦殘粉。

  「周瑜中箭後病死才真的可惜,這樣有魅力的人物用這種方式發便當,對他簡直就是一種侮辱!」花泉鏡看樣子也有成為江東美周郎粉絲的趨勢。

  無論如何,諸葛亮與周瑜確實是三國之中非常有魅力的人物。

  《三國正史》雖然引起了各方讚美,可是在銷量上,卻顯然無法與吳笛的那些娛樂價值更高的小說相比。像花泉鏡、雲牧山這樣精通歷史的文壇作家,才能真正明白《三國正史》的價值,而更多的普通讀者,卻對此懵懵懂懂,除了去讚嘆一下《建安風骨》中的古詩文實在讓人驚嘆以外,他們根本就不會去仔細研究這一整套書籍。

  在三曹的那些詩歌、文章流傳網絡之後,建安七子,即孔融、陳琳、王粲、徐幹、阮瑀、應瑒、劉楨的作品也在網絡上流行一時。這七人大體上代表了建安時期除曹氏父子外的優秀作者,所以「七子」之說,他們對於詩、賦、散文的發展。都曾作出過貢獻。

  「七子」的創作大體上也可以分為前後兩個階段。前期作品多反映社會動亂的現實,抒發憂國憂民的情懷。主要作品有王粲《七哀詩》、《登樓賦》,陳琳《飲馬長城窟行》、阮瑀《駕出北郭門行》、劉楨《贈從弟》等,都具有現實意義和一定的思想深度;但有些作品情調過於低沉感傷,如王粲《七哀詩》、劉楨《失題》「天地無期竟」等。後期作品則大多反映他們對曹氏政權的擁護和自己建立功業的抱負。內容多為游宴、贈答等;但有些對曹氏父子的頌揚,帶有清客陪臣口吻,顯露出庸俗的態度。然而,無論前、後期,「七子」的創作都是積極、健康的內容占著主導地位。

  人們在為建安七子的文采慨嘆時,自然會對吳笛的才華更加讚嘆,因為真正創造這些人物與作品的人,便是吳笛!

  除了「建安七子」以外,讓雲牧山讚嘆不已的《出師表》,也終於被人挖掘了出來,諸葛亮這個人物,也得到了許多人的認同。

  不過總的來說,真正去仔細研讀《三國正史》的人並不多,因此,吳笛依據《三國正史》所寫的三國系列小說,這作用就體現出來了,只要小說越好看,肯定就會有更多的人去研究《三國正史》!

  吳笛寫這部三國小說,大概會用偽pov寫法來寫這部小說,時間上可能會有所交錯,它將會由一個個獨立成篇的故事組合而成,每個故事都有它的主角,而可能一篇小說的主角,到了另外一篇中,或許就會成為配角。

  《三國演義》那種上帝視角的寫法雖然也好,但終究缺少代入感,嚴格意義上來說,它確實沒有一個特定的主角,也許主角就是蜀國那一方?

  因此,不論是增加三國系列小說的代入感還是趣味性,吳笛都希望嘗試新的寫法,而在文風方面,吳笛當然會用更加有利於讀者閱讀的文風,已經有《三國正史》這樣高大上的設定集在,她已經沒必要再使用文言文了。RL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