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頁
林一閃:“血書上面寫的什麼?”
“這屬下就不知道了,但是貌似還和莊公公有牽連,但是楊督主拒不承認這一點,一力擔了下來,宮裡有傳言說他是為莊公公頂罪。”
——楊瀟曾經派人去詔獄挑唆引誘汪頌春,寫下誣賴大太監莊池和張晗屠殺茶山曹氏一族的供狀,然後一直將這份供狀當做秘密武器封存。
直到日前,他認為時機成熟,便向皇帝上呈這份血書,果然引起了皇帝對廠督張晗的疑心。
並且大太監莊池和廠督張晗是義父子關係,張晗一口咬定與莊池無干,莊池又處處回護他,這讓多疑的皇帝更加感到孤立和不安了:宮裡宮外何時都成了莊大伴的羽翼?
於是就辦掉了張晗。
張晗辛苦經營東廠多年,只因為失誤了這一樁事情,便失去了東廠大權。
金豪道:“其實憑良心說,我更喜歡跟著您辦事,也更願意張督公在任上,楊督公其人嘛……”他露出了一絲輕蔑和鄙視的微笑,但是沒往下說,話鋒一轉又道:“世事無常,您自求多福吧。”
說罷展開斗篷,向後一退,如煙霧般消失在漆黑夜色。
精舍內,皇帝親自在抄寫青詞,侍奉筆墨的換成了大太監莊池。
“皇后……不幸歿了。”莊公公悲傷而小心翼翼地說。
皇帝的臉上依然沒有什麼太大的表情,他的字雍容矩度,清秀耐觀,已經頗有大家的火候,他沉浸在自己寫下的一筆一划中。
等到抄完青詞,又過了半個時辰,大殿窗外的天已經徹底黑了。
皇帝擱筆轉過來道:“你也不要傷心,朕也不會傷心。”
莊公公抬起頭來,看著皇帝。
皇帝說得卻是另一件事:“朕讓張晗退了,讓楊瀟上去,因為朕不得不這麼做。倪宗堯父子倒了,內閣里再沒有為朕說話的人,百官全真刀真槍地衝著朕來,要跟朕分治天下;朕若不能壓住這幫臣子,就真沒法過日子了。你是陪朕經歷過那件事的人,你應該明白。”
莊池知道,皇上指的是當年的大議禮之爭。
那會兒,皇上還很年輕,經歷過百官千夫所指的局面,也是用了雷霆霹靂手段彈壓下去。這般方式在他暮年之時用來,依舊輕車熟路。
皇帝:“張晗性情太清高;你又太善、太軟;楊瀟一直想效忠朕,就給他一個機會吧。”
寥寥數語,將他為什麼撤去張晗廠督之職的原因說明了。
這位信奉玄學道教的皇帝,從少年時起就很少跟人明說他的心意,而將畢生的信仰寄託都給了神仙,此時此刻,他能講出這麼多話,已經是對眼前人非常的親近。
莊池跪地哭道:“萬歲的苦心和慈心,老臣都明白。老臣沒有怨,張晗也沒有怨。”
皇帝蒼老的面上有一絲動容,很快背過身去,繼續抄寫青詞。
……
這日休沐日,官員不上朝,顧師秀從外西城的梁園做客歸來,天色已近黃昏。
轎子抬到巷子裡,突然停住了,跟轎的長隨喝道:“什麼人?”
“敝人乃一位老熟人,有事想跟你家老爺借一步說話。”
長隨怒道:“什麼人好大膽,阻攔朝廷一品大員官轎,還敢這樣說話!”
來者掀開笠紗一角,是林一閃。
師相的聲音從轎子裡傳來:“走吧,就去拐角處的茶樓。”
茶水分好,兩人在雅間坐定。
林一閃穿著一身男裝便衣,開門見山道:“師相,從東廠宣布廠督換人的那天起,就再沒人見過內翰;這些日我用了各種辦法,去打探張晗的消息;然而沒有結果。”
顧師秀猜到了她的來意,怕她來求幫忙,便繞到另處去:“莊公公知道這事嗎?”
司禮監掌印太監莊池是張晗和林一閃的乾爹,倘若此事他不出手幫忙,就更沒理由找顧師秀這樣的外人幫忙了。
林一閃:“我見不著乾爹他老人家,只能來找您,師相;當初您能扳倒倪孝棠,內翰沒有少出力吧?如今我只是想見他一面,希望您能助我一次。”
顧師秀的確略欠過前任廠督這麼個人情。他面有難色,略略沉吟,復而道:“這樣,我設法先聯繫莊公公,若能得到他的准許,儘量幫忙吧。”
七天後,林一閃喬裝改扮成入宮採辦的內官,混入萬壽宮。
精舍內,皇帝在蒲團上打坐,一個白皙溫和的年輕太監,正在香案前抄寫青詞。
他手執狼毫小楷,薄沾朱墨下筆落字,一筆一划妍秀遒勁,耐人回味。
不一會兒,案頭的一炷香還沒過半,數百字的長篇青詞便已抄完,又快又美。
“皇上。”他跪下待命。
皇帝:“朕還要再修行一會兒,你下去吧,張晗。”
張晗從大殿裡走出來,一個小太監沿著廊檐跑到他跟前,悄聲稟報了幾句。
他改變了方向,穿過幾條宮中的宅巷,來到一座供奉神像的偏殿。
偏殿正中供奉著道家三清,高大的神龕下面站著一個倩麗挺拔的身影,林一閃在此焦急地等著。
她一轉身,看見了張晗:“內翰!”快走幾步到他跟前。
“這屬下就不知道了,但是貌似還和莊公公有牽連,但是楊督主拒不承認這一點,一力擔了下來,宮裡有傳言說他是為莊公公頂罪。”
——楊瀟曾經派人去詔獄挑唆引誘汪頌春,寫下誣賴大太監莊池和張晗屠殺茶山曹氏一族的供狀,然後一直將這份供狀當做秘密武器封存。
直到日前,他認為時機成熟,便向皇帝上呈這份血書,果然引起了皇帝對廠督張晗的疑心。
並且大太監莊池和廠督張晗是義父子關係,張晗一口咬定與莊池無干,莊池又處處回護他,這讓多疑的皇帝更加感到孤立和不安了:宮裡宮外何時都成了莊大伴的羽翼?
於是就辦掉了張晗。
張晗辛苦經營東廠多年,只因為失誤了這一樁事情,便失去了東廠大權。
金豪道:“其實憑良心說,我更喜歡跟著您辦事,也更願意張督公在任上,楊督公其人嘛……”他露出了一絲輕蔑和鄙視的微笑,但是沒往下說,話鋒一轉又道:“世事無常,您自求多福吧。”
說罷展開斗篷,向後一退,如煙霧般消失在漆黑夜色。
精舍內,皇帝親自在抄寫青詞,侍奉筆墨的換成了大太監莊池。
“皇后……不幸歿了。”莊公公悲傷而小心翼翼地說。
皇帝的臉上依然沒有什麼太大的表情,他的字雍容矩度,清秀耐觀,已經頗有大家的火候,他沉浸在自己寫下的一筆一划中。
等到抄完青詞,又過了半個時辰,大殿窗外的天已經徹底黑了。
皇帝擱筆轉過來道:“你也不要傷心,朕也不會傷心。”
莊公公抬起頭來,看著皇帝。
皇帝說得卻是另一件事:“朕讓張晗退了,讓楊瀟上去,因為朕不得不這麼做。倪宗堯父子倒了,內閣里再沒有為朕說話的人,百官全真刀真槍地衝著朕來,要跟朕分治天下;朕若不能壓住這幫臣子,就真沒法過日子了。你是陪朕經歷過那件事的人,你應該明白。”
莊池知道,皇上指的是當年的大議禮之爭。
那會兒,皇上還很年輕,經歷過百官千夫所指的局面,也是用了雷霆霹靂手段彈壓下去。這般方式在他暮年之時用來,依舊輕車熟路。
皇帝:“張晗性情太清高;你又太善、太軟;楊瀟一直想效忠朕,就給他一個機會吧。”
寥寥數語,將他為什麼撤去張晗廠督之職的原因說明了。
這位信奉玄學道教的皇帝,從少年時起就很少跟人明說他的心意,而將畢生的信仰寄託都給了神仙,此時此刻,他能講出這麼多話,已經是對眼前人非常的親近。
莊池跪地哭道:“萬歲的苦心和慈心,老臣都明白。老臣沒有怨,張晗也沒有怨。”
皇帝蒼老的面上有一絲動容,很快背過身去,繼續抄寫青詞。
……
這日休沐日,官員不上朝,顧師秀從外西城的梁園做客歸來,天色已近黃昏。
轎子抬到巷子裡,突然停住了,跟轎的長隨喝道:“什麼人?”
“敝人乃一位老熟人,有事想跟你家老爺借一步說話。”
長隨怒道:“什麼人好大膽,阻攔朝廷一品大員官轎,還敢這樣說話!”
來者掀開笠紗一角,是林一閃。
師相的聲音從轎子裡傳來:“走吧,就去拐角處的茶樓。”
茶水分好,兩人在雅間坐定。
林一閃穿著一身男裝便衣,開門見山道:“師相,從東廠宣布廠督換人的那天起,就再沒人見過內翰;這些日我用了各種辦法,去打探張晗的消息;然而沒有結果。”
顧師秀猜到了她的來意,怕她來求幫忙,便繞到另處去:“莊公公知道這事嗎?”
司禮監掌印太監莊池是張晗和林一閃的乾爹,倘若此事他不出手幫忙,就更沒理由找顧師秀這樣的外人幫忙了。
林一閃:“我見不著乾爹他老人家,只能來找您,師相;當初您能扳倒倪孝棠,內翰沒有少出力吧?如今我只是想見他一面,希望您能助我一次。”
顧師秀的確略欠過前任廠督這麼個人情。他面有難色,略略沉吟,復而道:“這樣,我設法先聯繫莊公公,若能得到他的准許,儘量幫忙吧。”
七天後,林一閃喬裝改扮成入宮採辦的內官,混入萬壽宮。
精舍內,皇帝在蒲團上打坐,一個白皙溫和的年輕太監,正在香案前抄寫青詞。
他手執狼毫小楷,薄沾朱墨下筆落字,一筆一划妍秀遒勁,耐人回味。
不一會兒,案頭的一炷香還沒過半,數百字的長篇青詞便已抄完,又快又美。
“皇上。”他跪下待命。
皇帝:“朕還要再修行一會兒,你下去吧,張晗。”
張晗從大殿裡走出來,一個小太監沿著廊檐跑到他跟前,悄聲稟報了幾句。
他改變了方向,穿過幾條宮中的宅巷,來到一座供奉神像的偏殿。
偏殿正中供奉著道家三清,高大的神龕下面站著一個倩麗挺拔的身影,林一閃在此焦急地等著。
她一轉身,看見了張晗:“內翰!”快走幾步到他跟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