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唐平章說:“你先下去吧。將太后請進來。”

  楚歌又施一禮,背著身快速退下。此時太后早已無視了守備,在宮人攙扶下走進殿中。

  二人在門邊相遇,太后多看了她一眼。

  唐平章喚道:“太后。”

  太后問:“老身多嘴問一句,陛下為何不去上朝?”

  “宮人服侍不力,老身竟不知道。”太后走近問,“那今日身體舒適了嗎?”

  唐平章說:“今日還是身體不適。”

  太后愣了下。

  唐平章走回到書桌後面,提著衣擺端正坐下。二人隔著中間的走道,遠遠對視。

  那眼神中帶著不服輸的倔強,一種她從未想過會在唐平章身上看見的東西。

  太后抬手,屏退身邊所有的宮人。

  “陛下是有什麼話,想跟老身說?”

  唐平章說:“朕……沒有。”

  太后知道,眼前這個謹小慎微的男人,他要開始反抗自己了。當這位天下至尊決定不再蟄伏,那緊跟著的便是水浪滔天。

  這是她親手曾經灑下的種子,如今已不容許她的存在。

  太后走到旁邊,搭著扶手坐下。

  她早有這樣的準備,也並未想過要把持朝政獨攬大權,畢竟她已經老了,身邊再沒有值得叫她瘋狂圖謀的人。

  她的仇恨多年前已經得報,她已經做了世上最尊貴最成功的女人。今後也會如此,直到她死去。

  可當她看見當初那個年幼怯懦的少年,長成了一位不再單純不再弱小的青年,才突然意識到,時間過得真快。

  但,現在還不是她要放棄的時候。還遠遠不是。

  他的想法沒有錯,可是他的方法錯了。他還是一個這樣衝動的人,怎麼能放手讓他闖蕩呢?

  第64章 楚歌

  殿中的一老一少就這樣目視對峙。

  大梁地位最尊貴的兩個人,此刻用最生疏的方法,猜測著對方的內心。

  他們中總有一個人要先開這個口。唐平章自己有訴求,於是先委婉托出。

  事情真正的起因,並不單單是因為府庫中的銀兩,爭執也不只是為了錢那麼簡單。是朝中有一個重要的官職出現了空缺,那個職位影響重大,實權在握,唐平章想親自指派官員前去任命。

  可是朝堂中各派官員都有自己想推舉的人選,這樣一場利益爭奪戰中,各方爭論不休,唯一的共識就是不認同陛下的提議。

  唐平章不想再傀儡似地任命一位自己不能全然相信的官員,既然臣子們都不同意,不肯叫他上場,他乾脆連裁判也不願意做了。

  太后閉著眼睛沉思。

  唐平章還少有在她面前這樣任性的時候。

  當一個由自己掌控的人出現了巨大改變時,總是會有些慌張的。會不由自主地想著是否是他身邊的人給予了他這種改變。

  太后就是如此。

  她幾乎是看著唐平章長大,不說有感情,起碼足夠熟悉。現在唐平章執意要求自己任命官員,想要慢慢將權柄握到自己的手上,甚至不惜以上朝來進行要挾。

  整件事情聽起來是如此的荒誕。

  也是,他沒有籌碼,只能如此了。看似莽撞無知,但這已是他最有用的手段。因為他不想繼續等待。他知道官員與自己,比他更不能容忍這種荒誕。

  太后在感到氣憤之前,首先冒出的情感是可笑。

  是的,是可笑。

  像一個幼小的孩子非要穿著大人的衣服一樣,顯出的是與他表象不符的幼稚作為。

  可你還得寵著他,因為大梁皇室能承襲大統的男性血脈,只有他一個了。皇后生下皇子,可還太小,她又已兩鬢髮白,堅持不了太久。皇帝只有一個唐平章,也只能是一個唐平章。

  太后輕笑道:“陛下說的,自然是有道理。”

  這是一個沒有疑問的答案。

  太后好生安慰了唐平章,給了他允諾,一副親切的模樣,讓他明日就去上朝。轉頭離開後,直接跟身邊的宮人吩咐了三件事。

  一是去查清楚歌的來歷。她過往的種種、所有的經歷、朋友,以及能查到的一切。

  二是以皇后身體不適為由,請她與小皇子到後殿暫住養病。

  三是去找了唐平章堅持舉薦的那位官員,見了他一面之後,送他離開了。

  小小的風波過後,一切似乎又回到了平靜。

  ·

  邱季深在宮中回來之後,始終覺得有些不對,去跟項信先仔細打聽了,才知道前殿的事情遠沒有她想得那麼簡單。

  那不是她一個技術工,和葉疏陳一個掉線玩家可以參和的事。

  項信先也再三提醒,如今最好是不要妄加評斷,言多必失。不得罪陛下,就是得罪權臣。陛下既然沒逼著他們站隊,他們千萬別急著找死。

  對於求生欲這種事情,邱季深已經修煉到了滿級,不需要項信先幾次強調也知道合適的分寸。何況她兩遍都不支持,那可能上去表態?

  現在初看是唐平章贏了,他終於在一個重要的崗位上安插了一個自己的人,邱季深卻覺得不然。

  人就是最大的變數啊!人永遠不能只像顆棋子一樣任你擺布,他會為了利益倒戈,為了利益偽裝。當唐平章毫無防備地相信某一個人時候,他就已經要輸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