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才剛落座,就聽到一陣腳步聲,卻是安貴妃姍姍來遲。

  隨著她緩緩進入殿內,眾人的視線全都落在她的身上。

  安貴妃穿著一件鏤金絲繡著梅花花紋蜀錦宮裝,薄施粉黛,雙頰上帶著一絲紅暈,全然一副承寵之後的樣子。

  “早上送走了皇上,臣妾就一路趕過來,怎想還是來遲了,還請娘娘不要怪罪。”

  安貴妃微福了福身子,嘴裡說著請罪的話,面上卻是絲毫不見不安。

  安貴妃素來高傲,如今成了貴妃,又有太后撐腰,更是不將郭氏這個皇后放在眼中。她相信,早晚有一天,住在這鳳鑾宮的,會是她。

  郭氏差點兒就要忍不住心中的火氣,最後卻是挑眉笑了笑。

  “妹妹說笑了,你替本宮伺候好皇上,本宮豈會怪罪於你。”

  不等安貴妃開口,郭氏就看了站在一旁的孫嬤嬤一眼:“還不給貴妃賜座,一會兒差人送些補品過去,貴妃生四皇子時動了元氣,太醫說了需好生調養。”

  郭氏一句話,就戳中了安貴妃的痛處。

  四皇子生來兔唇的消息宮中人人都知曉,皇后這分明是拿四皇子來諷刺安貴妃。

  任你安貴妃再得寵,生下個殘缺的兒子,也是個不中用的。

  “勞皇后費心了,皇后處理後宮之事,就不必煩心臣妾這些小事了。倒是臣妾聽聞,安哥兒又病了,想來是每日讀書,太過辛苦了。皇上若是知道大皇子如此用功,心中定是寬慰。”

  宮中眾人誰不知道安哥兒不得皇上疼愛,安哥兒見了皇上更像是耗子見了貓,規矩的厲害。

  也不知,皇后背地裡是如何教導的,將大皇子教成了這樣一副軟弱無能的性子。

  皇后眸中略過一抹怒意,意味深長道:“安哥兒乃是皇上的嫡子,自該用功些,不像他的弟弟妹妹。”

  皇后的話沒說完,可意思誰都能聽出來。

  他的弟弟妹妹,全都是庶出。

  只有大公主這個長姐,才和安哥兒一樣是正宮嫡出。

  安貴妃愣了愣,勉強扯出一個笑容。

  “娘娘說笑了,都是皇上的子嗣,皇上定是哪個都疼愛。”

  安貴妃才說完,就聽到一陣腳步聲,有宮女進來回稟,說是陸公公傳旨來了。

  眾妃嬪聽著,心中詫異,封妃的旨意都下來了,這個時候,還能有什麼旨意。

  “老奴給皇后娘娘請安。”陸成一進來,就躬身道。

  “公公過來,可是皇上有什麼旨意?”郭氏盯著陸成,隨口道。

  聽著郭氏的話,陸成堆著笑道:“今個兒一下朝皇上就給四皇子賜名,奴才一路去了流華宮,才知貴妃在娘娘這裡,奴才就趕著過來了。”

  誰都沒有想到,皇上會對天生兔唇的四皇子這般看重,不僅親自賜名,而且還賜名為“楚晟”。

  “晟”字,乃光明興盛之意。

  皇上給四皇子賜名“晟”字,由不得讓人深思。

  ☆、第140章 恭太后

  一道給四皇子賜名的旨意,就讓安貴妃出盡了風頭。

  待眾妃嬪退出去,郭氏坐在軟榻上,臉色陰沉如水。

  楚晟,不過一個殘缺的皇子,憑他也配得這般的好名字?

  安哥兒乃是皇上的長子,有幸得先帝賜名,不過才是個“安”字。

  郭氏強忍著,將心中的羨慕嫉妒全都咽進了肚子裡。

  她好不容易才當上皇后,這個時候,最是出不得一點兒錯。

  最重要的不是爭寵,而是讓皇上看到她的大度和寬厚,擔得起皇后這個位子。

  孫嬤嬤瞧著自家娘娘的臉色變了又變,心裡頭微微嘆了一口氣。

  不怪娘娘心裡不痛快,這後宮的妃嬪,聽了那旨意,怕都眼紅的厲害。

  皇上待安貴妃,真是前所未有的恩寵,連帶著愛屋及烏,對殘缺的四皇子都百般看重。

  “本宮想不明白,生產那日皇上分明對那孩子嫌棄的很,怎麼如今卻是這般疼愛。”郭氏皺著眉頭,言語間帶了一絲嫉妒。

  “昨晚安貴妃侍寢,興許是她在皇上耳邊吹了枕頭風。”

  要不然,皇上怎麼會一大早的就下了旨意,還急不可耐的讓陸公公傳旨。

  郭氏挑了挑眉,搖了搖頭。

  “安貴妃性子高傲,哪裡會為個殘缺的兒子輕易的去求皇上。”郭氏想了想,又道:“再說,方才本宮瞧著她接旨的神情,實在不像是裝出來的。”

  “娘娘的意思。”孫嬤嬤抬了抬眼,小聲道。

  “本宮是怕,這一切都是皇上想要送到她手中的。”那樣的話,皇上待安貴妃,就不是她想像中的那樣。

  除了恩寵,還有情愫。

  若不是因為在乎,又怎麼會下了這樣的旨意,分明是怕安貴妃因為四皇子而受了委屈。

  如今,四皇子得了這樣的好名字,人人都羨慕她安貴妃,哪裡還敢出言諷刺。

  郭氏覺著,皇上此舉分明就是重重打了她一記耳光。

  “娘娘寬心些,娘娘伺候了皇上多年,皇上性子冷,可不像是輕易能上心的。”

  孫嬤嬤沒有說的是,比起安貴妃,她倒覺著皇上待淳妃才是真正的用心。

  那“毓淑宮”三個字,現在想來她都覺著心驚。

  她甚至疑心,皇上昨晚寵幸安貴妃和今日的這道聖旨,實際上都是為了淳妃娘娘。

  為的,就是將宮中眾人的目光全都引到安貴妃的身上。

  有道是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皇上這分明是捨不得將淳妃娘娘放在風口浪尖上。

  孫嬤嬤心裡想著,卻是沒有將自己的猜測說出來。

  “這些日子,太后的身子可還好?”郭氏突然出聲道。

  聽到郭氏的話,孫嬤嬤愣了愣,才明白過來自家娘娘所指的,是恭太后。

  “奴婢打聽過了,自打皇上登基,太后的身子一日比一日好,連藥都少進了,人都精神了不少。”

  郭氏聽了,眼中閃過一抹詫異,卻是很快就換做一抹瞭然。

  “太后身子不好,乃是心病,如今皇上登基,病自然就好了。”

  先帝在時,恭妃自打生下皇長子後,就失了恩寵,還被先帝厭棄。

  恭妃的病,一半是因為自己,一半也是因為皇上。

  如今,提了多年的心終於放下,再重的病也該好了。

  “陪本宮去給太后請安吧。”郭氏吩咐道。

  “娘娘。”

  郭氏皺了皺眉:“嬤嬤有什麼話就說。”

  “娘娘別忘了,除了慶壽宮,還有壽康宮的那位呢。”孫嬤嬤說著,眼中閃過一抹擔憂。

  “壽康宮?”郭氏愣了愣,卻是毫不在意道:“本宮不知壽康宮,只知慶壽宮的恭太后。”

  “別愣著了,走吧。”

  孫嬤嬤聽出自家娘娘話中的意思,心裡頭也通透了幾分。

  也是,娘娘如今,只能討好一方。和恭太后親近,就要和王太后疏遠些。

  不然,最後會是竹籃打水,一場空。

  孫嬤嬤一路跟著郭氏去了慶壽宮。

  慶壽宮乃是新宮,因著太后要居住,所以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重新修葺了一番。

  瞧著這院子裡的景致,郭氏不由得對恭太后生出幾分佩服來。

  恭太后如今尊榮貴重,誰能想到當初身為妃子的她在皇后王氏面前也是伏低做小,處處小心,生怕說錯了一句。

  忍常人所不能忍,才有了今日的恭太后。

  郭氏一進來,碰巧許嬤嬤從小廚房裡出來。見著郭氏,忙堆著笑迎了上去。

  “老奴給皇后娘娘請安。”

  “嬤嬤請起,太后的身子可好些了?”郭氏知道許嬤嬤是恭太后跟前得力的人,所以說話的時候格外的客氣。

  “勞娘娘記掛,這些年一直調養,可算是好了。”許嬤嬤說完,朝殿內看了一眼,恭敬地道:“娘娘在這裡等著,老奴進去通傳一聲。”

  郭氏點了點頭,許嬤嬤福了福身子,就走進了殿內。

  “太后,皇后娘娘來了。”

  恭太后正靠在軟榻上看著佛經,聽到許嬤嬤的話,便放下了手中的經書。

  “她如今倒是記掛著哀家。”

  許嬤嬤伺候了太后多年,自然聽出她話中的一絲不屑。

  “叫她進來吧,哀家也有好些日子沒見她了。”

  “是。”許嬤嬤應了一聲,轉身走了出去,很快就領著郭氏走了進來。

  若說先前郭氏對恭太后只存著七分的敬重,如今見著這殿內的裝潢擺設,那敬重便又多了三分。

  如今,在這宮裡頭,她能指望的,除了她自己,就只有眼前的這位太后了。

  “臣妾給太后請安。”郭氏緩步上前,福身請安。

  “起來吧,哀家剛泡了茶,味道不錯,你也坐下嘗嘗。”恭太后笑了笑,又命人給郭氏賜座。

  郭氏謝過,這才落座,許嬤嬤端著一盞茶遞到她手中。

  “娘娘請用。”

  郭氏接過茶,慢慢品了一口,道:“這茶可是新進貢的華頂雲霧?”

  “哀家就說皇后一口就能喝出來,你還不信?”恭太后笑著看了站在一旁的許嬤嬤一眼。

  許嬤嬤跟著笑道:“老奴只聽皇后娘娘愛喝茶,卻不知會這樣厲害。”

  郭氏聽著許嬤嬤的話,只莞爾一笑:“哪裡是厲害,不過是前些日子皇上賞賜了些,所以才嘗了出來。”

  聽著郭氏的話,恭太后一愣,轉瞬笑道:“皇帝待你好,後宮和睦,哀家便可放心了。”

  “只是哀家聽說,皇帝下了旨意,給四皇子賜名了。”

  郭氏面色微微變,剛剛才發生的事情,就傳到了恭太后的耳朵里。果然,這後宮宮沒有真正無害的人,恭太后能從一個宮女坐到今日太后的位置,也不是全靠運氣。

  “是,皇上疼愛四皇子,更對四皇子寄予厚望,賜名楚晟。”

  郭氏抬起眼來,瞧著恭太后一眼,笑著道:“這旨意一下來,後宮的妃嬪可全都眼紅著,都說四皇子好福氣,有安貴妃這樣的生母。”

  郭氏這話,分明是在給安貴妃上眼藥。恭太后在王太后跟前伏低做小了這些年,心裡頭定是存著不甘。如今,她也成了太后,於王太后平起平坐,自是不同往日。

  她的心思,恭太后哪裡看不出來,只笑了笑,感慨道:“哀家早就聽說皇帝寵著安貴妃,如今看來,倒不全然是傳聞了。”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