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我就是太開心了……嗚嗚嗚……”小丫頭趴在他胸口,哭得無以復加,眼睛都腫起來了,仿佛有流不完的眼淚,又摸著自己的肚子道:“我也害怕,我們在那個地方困了那麼久,孩子會不會有事啊?”

  趙琰笑起來,捏著她的手往下移了移,“這裡才是孩子在的地方。太醫說過了,沒有任何問題。他跟我們有緣分,不會離開我們的。”

  “嗚嗚嗚……”她哭得更大聲了……

  趙琰又讓廚房按照太醫們的要求,做了各式各樣的羹湯補品,一一送到阿凝跟前,阿凝知道自己需要補充營養,也很努力得想吃進點東西,奈何實在反應大,吃什麼吐什麼,連甜食都不愛了。

  她難受的呀,趙琰安撫了半天才讓她重新睡著了,長長的眼睫上還掛著淚珠子。

  趙琰憂心忡忡的,又把一眾太醫召過來,耳提面命一定要找到能讓阿凝吃下去東西的法子。

  這邊剛把太醫們散了,陳勻就來報說,方先生已經第三次來王府求見他了。

  初登帝位,各種事務千頭萬緒,哪兒能讓他這麼安心地待在王府伺候媳婦兒?方恆代他處理了不少事務了,但嘉正帝實在不宜不出面。

  “若是皇上放不下皇后,把皇后也接進宮去就是。”方恆道。

  趙琰點點頭,立刻吩咐下去準備馬車。

  當馬車離開祈王府時,睡夢中的阿凝忽然醒了,在他懷抱里掙扎了幾下,又開始乾嘔起來。

  “暈……我頭暈,不要坐馬車,不要……殿下,我不要坐馬車!”她不停喚著。

  趙琰的心都要揉碎了,大聲朝外面道:“停下!”

  “好了,不坐了不坐了。”趙琰抱著她下了馬車。

  此時已是深夜,街上只有百姓門前懸掛的燈籠的稀疏火光,街邊幾棵桃花樹,在夜色月光下寂然綻放。

  春夜的微風襲來,吹得人腦子清凌凌的。阿凝終於舒服了,就窩在他懷裡不出來。

  趙琰真跟哄孩子似的,“阿凝乖……寶貝兒乖……”

  小姑娘嘟囔道:“不乖……殿下……”待她感覺到趙琰又朝那馬車走近時,她立刻掙紮起來,“殿下,我不要坐馬車,不要不要!殿下!”

  跟在馬車前後的一眾侍衛,都低著頭不敢看,也都巴不得掩住了耳朵不聽。皇上已經繼位,這世間也只有她,還喚他殿下。

  趙琰立刻轉身,“說不坐就不坐,我什麼時候騙過你?”

  小姑娘嘴一癟,“殿下騙過我好多次……”

  “……”趙琰咳了一聲,“以後不會的。”

  總是這樣在外面站著也不是個事兒。趙琰低頭道:“阿凝,我抱著你走好不好?我走慢點,不會頭暈的。”

  阿凝點點頭。

  於是,嘉正帝就抱著小姑娘,踏著夜色一步步從祈王府走向了皇宮。身後跟著的侍衛和內侍,也都以緩慢的步子跟著,仿佛是一大群人在夜色中觀景悠遊賞花。這一幕著實很詭異。

  西華門、西貞門,直到鳳傾宮。放手時他才驚覺手臂酸得厲害,而她早已睡得香甜。

  ☆、第117章 臨天下(三)

  乾正殿是帝王日常理政的宮殿,離鳳傾宮有些距離。趙琰對白姑姑叮囑良久,又派了侍衛把鳳傾宮守了個裡外三層鐵桶一般,這才去了乾正殿。

  其實禁宮的戍防已經很嚴密,他完全不必如此。可他如今跟得了強迫症似的,就怕一個不慎,小姑娘又被劫走了。

  第二日,阿凝醒過來時,白姑姑端了一盅湯來,清淡可人的模樣,上面漂了細碎的蔬菜葉子,綠油油的,底下紅棗的顏色隱隱透出來,令人食指大動。阿凝見了之後直流口水,但吃了又怕吐,一時糾結著。

  白姑姑道:“這是太后娘娘當年懷著皇上時自己制的‘紅情綠意’湯,酸甜可口又滋補身子,您要不嘗嘗?”

  趙琰登基,追封了生母韓朦玥為孝貞皇太后,並遵先帝的意思,將其與先帝同葬一墓。

  阿凝點點頭,小心翼翼地試了一口。

  白姑姑仔細看著她的神情,“怎麼樣?”

  她忽然露出笑臉,“這個好喝!我喜歡!”

  白姑姑懸起的心放了下來,“娘娘您喜歡就好!”她忙著給阿凝添湯,又續道:“太后之前生的三胎,孕期反應都不大,可到了皇上手裡,跟娘娘您現在的情況一樣,特別折騰人,吃什麼都不舒服。好在太后精於廚藝,自己琢磨出這個湯來,雖說是乳鴿湯,卻沒有一絲肉葷味兒,只吃得出紅棗和青菜的味道。”

  “紅情綠意……這名兒取得好。”阿凝笑道。從這個名兒,也可以看出,這位韓皇后是個雅致的人兒。唔,在廚藝上面,她會的,只有一個長壽麵而已。

  因有著這湯,阿凝這回吃了個飽,精神好了許多。她隱約想起昨夜裡她鬧著不想坐馬車的情形,問及此,白姑姑都如實告訴她了。

  她登時生出幾分愧意來,放下了湯匙,道:“殿下……皇上一直都在乾正殿麼?”一時改口真的很不習慣。

  “正是,”她聲音壓了壓低,“奴婢派人去打探了,昨兒夜裡皇上通宵了一晚上……”

  乾正殿中,趙琰正揉著太陽穴,又召見一批朝臣。

  刑部尚書魏京、大理寺卿王哲端、御史中丞江世宜站在最前列,將這兩日對榮成悅、林海、木明宏以及一系列可能牽涉到這次詔書失竊的人的審問結果呈了上來。

  這次案子,林林總總竟有上百來號人,還不包括那些底層跑腿兒的下人。在這些人中,其中平王趙玹無疑是最需要謹慎對待的。

  “臣在昭純宮的密室搜出了一些易容換顏的秘術書,竟和當年靜安師太一案中的秘術同出一轍。難怪能制出與真人面容如此相似的面具。細查之下,在當年鳳傾宮大火之前,榮成悅就與靜安有過接觸,原來,當日大火時,就是榮成悅使計把巡宮侍衛引走了,才讓鳳傾宮的大火無人撲救,造成災難。”王哲端道。

  “榮成悅、林海、木明宏對所有罪行供認不諱,但……榮成悅一口咬定平王是蒙在鼓裡的,臣在其他人口中暫時也沒找到對平王的證據。臣以為,平王這段時日一直不在京里,很有可能的確不知情。”這說話的是魏京,以公正嚴明、鐵面無私而聞名天下,歷過不少大案要案。

  座上男子淡淡點了頭,“既然已經認罪,該怎麼辦就怎麼辦吧。”

  該怎麼辦就怎麼辦?下面的人不禁心頭一驚。謀反可是大罪,按律當九族皆誅。當然,對於榮成悅,他們不會傻到去動東臨侯府和榮尚書府,左不過就是處置忠於昭純宮的人。

  趙琰又漫聲續道:“榮貴妃畢竟是東臨侯府出來的,處置之前,允許家人探視。”

  “是!”

  魏京原想再問平王和鄭王該怎麼處理,結果趙琰已經揮揮手,道:“你們都下去吧。”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