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趙琰匆匆離開東臨侯府時,阿凝目送著他的背影漸漸消失在視線里,站了良久。

  *****

  景元三十八年夏,西北戰事起。大齊以駐守西北多年的威遠將軍嚴末為主將,樞密副使凌子緒為副將,祈王趙琰為監軍,發兵三十萬征戰西北。大軍於八月十五日拔營起寨,景元帝親自率領文武百官送行二十里,百姓亦夾道送行,代表著大齊國威的旌旗在風中獵獵作響,遮天蔽日、綿延百里。

  這日的陽光極好,溫暖而璀璨地照耀在京城的城門樓上。一個雪青色的身影靜靜立在那裡,巨大的城樓將她嬌小的身形襯托得愈發羸弱。

  阿凝看著無數輕甲紅纓的將士們列著整齊的隊伍朝遠方行去。軍隊最前面那個熟悉的身影,亦穿著白色的薄甲,挺拔的身姿那樣出眾,只一眼就能讓她沉溺。

  他的身影越來越遠,也越來越模糊,心頭也仿佛下了一層薄雪,漸漸淒冷。在這一刻,她才恍然發覺,如今他在她心裡到底扮演了多麼重要的角色。

  不止是老師,也不止是喜歡的人。她在心理上一直很依賴他,因為有他在,她不管遇到什麼都不會害怕。沒有姐姐,她也不會覺得孤獨。他對她太好了,有求必應,隨叫隨到,他這麼“方便”,導致她無法意識到這種依賴。

  在他離開自己的時候,她才覺得自己是被他寵壞了。

  “姑娘,你若是難過,就哭出來吧!”身後的錦珠也紅了眼睛,輕聲道。

  阿凝搖搖頭,嘆口氣,望了眼天空中棉絮一般悠然輕浮的雲朵,道:“他總要回來的。”

  隊伍剛出京,就有一匹快馬追了上去。

  錦青從袖中取出一隻荷包,雙手呈給趙琰,“殿下,這是姑娘連夜給您縫製的。姑娘讓奴婢轉告您,這裡面的平安符是她親自在清水寺求來的,最是靈驗,請殿下務必帶在身上。”

  這荷包巴掌心大小,針腳細密,刺繡精緻。雪青色的底子,上面是一叢雪白的水仙花,就像她的人一樣,靈動清澈,不染塵埃。

  趙琰接過荷包,聞言動作一僵。

  清水寺的平安符在上京城頗負盛名,求起來卻很不容易,必須要跪過七七四十九級盤山台階,到達清水寺山門,在菩薩面前占仆為順卦時才會賜下平安符。

  “誰讓她去的?!”趙琰皺眉道。她那個身子骨,要是跪壞了怎麼辦?她就是想氣死他吧?

  錦青愣了下,一時沒答話。

  趙琰知道自己問的是廢話,除了她自己,還能有誰讓她去?

  一種又酸又脹的漲滿了心頭,想到她跪在清水寺前求平安符的情景,他心肝脾肺腎都揪在一起,疼得厲害。

  他還整日裡糾結她是不是沒把他放在心上,若是沒放在心上,會這樣為他求平安麼?

  一時間,心境難定,胸口起伏。他忍不住轉頭,朝來路望去。遠處,城門口巨大的雙闕在藍天白雲下巍然聳立,獵獵招展的旌旗中,城門樓若隱若現,樓上的人已經看不清了。

  “殿下,該走了。”凌大人催促道。

  趙琰點點頭,又對錦青道:“我交代給你的事情務必做到,不能讓她有絲毫差池。若有任何異動,立刻快馬回報給我。”

  “是,殿下。”

  “另外,”他頓了頓,聲音沉緩而堅定,“你轉告她,我姑且讓她逍遙兩年,兩年後,她的一切都是我的,包括一輩子餘下的所有時間。”

  作者有話要說:  大家猜得不錯,很快就要兩年後了

  十六歲結婚比較適合= =十四歲太小了點。

  現在的男主也不是萬能的,他也有無奈

  ☆、第76章 流光逝

  流光容易把人拋,紅了櫻桃綠了芭蕉。

  景元四十年的春天來得格外早。楊柳疏煙,輕絮滿園。燕飛鶯老,拂面春風長好。

  飛景樓里新請了個說書的先生,四十來歲,精神矍鑠,目光精亮,一副鏗鏘有力、擲地有聲的嗓音,每日都吸引了不少百姓來喝茶聽書。

  這日又值他坐堂說書的日子,飛景樓一樓大堂中座無虛席,肖五到達時,四處一望,正愁沒位置呢,偏角處一個和他長相幾分相似的年輕人朝他招招手。

  這不是六弟麼?肖五面上一喜,走過去和弟弟共擠一處。他一身乾淨整潔的褐色短打,額角上冒著細密的汗珠,手裡的竹籃往桌上一放,朝肖六輕聲問道:“魯先生開始多久了?今日似乎比平時早呀。”

  “剛開始呢,正說到一個月前的迦洛城一戰呢。迦洛城是格羅王的老巢,久攻不下,後來咱們用了反間計對付格羅王,祈王殿下親自領兵對敵,格羅軍幾乎全軍覆沒。”肖六語帶興奮。

  “哈哈,我就知道有祈王殿下在,咱們就一定會贏。”他又後悔道,“娘一大早讓我回家去取東西,誤了聽書的時辰。”

  他的母親正是如今在東臨侯府很得重用的肖嬤嬤,去年東臨侯世子從西北線回京,經嚴將軍舉薦,在兵部任了左侍郎一職,可謂青年才俊,前途似錦。榮世子回府後想親自為府里訓練一批護衛,剛好肖小五從小崇拜戰場殺敵的英雄,喜歡舞刀弄槍的,肖嬤嬤便讓肖小五進了榮府,如今肖五已經是榮世子手下最出挑的手下之一。

  身手再好也得聽母親的差遣。肖嬤嬤叮囑他回肖家一趟,把她珍藏多年的幾樣東西送到榮府。

  台上說書的魯先生正說到克爾圖和祈王殿下正面交鋒時,他模仿了格羅王粗獷的說話聲,“都說大齊的祈王殿下是賢雅信義的君子,沒想到也會行此詭詐之術,實在令本王失望。”接著,他又模仿了祈王的說話聲,“此言差矣,本王對‘人’一向很講信義,若是對只會燒殺搶掠的畜生,就不必講了吧。”

  這是變相地罵那格羅王,場下立刻有叫好聲。

  遑論他聲音模仿得如何,那副神情的確有幾分趙琰的從容疏淡。能把一個月前西北邊發生的戰役前因後果娓娓道來,這位說書人的確能耐,難怪能這樣受歡迎。

  祈王趙琰,兩年前原是以監軍身份出征西北,後來卻以出色的智謀和果敢的策略為威遠將軍嚴末所稱道,一年前景元帝任命趙琰為左將軍,先前的副將凌子緒為右將軍。

  兩年間,西北線頻傳捷報,可當戰線綿延到草原上時,因水土不適等原因,大齊軍隊開始和草原軍進入膠著狀態,大齊軍隊頗顯人困馬乏,迦洛城久攻不下,士氣低落了一陣。

  這次攻下迦洛城,無疑是十分漂亮的一仗,標誌了格羅王的徹底潰敗,也鼓舞了大齊的軍心。料想後面的戰事便是大齊軍隊對草原其他部落秋風掃落葉般摧枯拉朽了。

  幾年前,大家心目中那個羽扇綸巾清俊儒雅的祈王殿下,漸漸淡去,取而代之的是刀劍決絕驚嘆動地的沙場英雄。這種轉變在說書人的精彩口述中,似乎變得無比自然。這位王爺已經成了百姓心頭膜拜的偶像,聲望顯赫,無人逾越。

  振奮人心的說書結束之後,大堂眾人散了一些,還有不少人繼續喝茶討論的。




章節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