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頁

投票推薦 加入書籤 小說報錯



      


  聞言,那邊的張嬤嬤與綠腰的面色變得慘白。要知道,這血蜈蚣是綠腰拿出來的,張嬤嬤又拿著磨成粉放進的藥裡頭。若是這土蜘蛛真有這等的效用,他們二人豈不是都要賠上了命。

  往著薛青澤手中的八隻腳不停滑動著通體血紅仿佛隨時要下地的土蜘蛛,張嬤嬤首先頹然的跪倒在地。

  “王妃娘娘,世子爺,都是奴婢一時糊塗犯得錯,與綠腰無關,求王妃娘娘恕罪,求王妃娘娘恕罪!······”。

  到底是母女,想到幼年將女兒賣了,到底還是有著幾分歉疚的,再說,這女兒在王妃身邊得眼,將來這家裡面不成氣候的三個兒子還等著提攜。這張嬤嬤首先認了錯,只想著一個人將這件事擔下來。

  “娘親,你怎能做出這等的事!”,見張嬤嬤認了罪,綠腰自然明白母親的用意,一個人死總比一塊兒完蛋的好,當即一副痛心疾首狀。

  望著在地上不停求饒的張嬤嬤與一臉哀傷的綠腰。陳氏當即站起身來怒道:“原來果真是你這老貨幹的好事夜玄,如歌,你們放心,母妃回去定然會從重處置這不要命的老貨”。

  掃了一眼那上首站著的一臉信誓旦旦的陳氏,男子並不曾言語,只是將視線轉向地上伏倒在地的張嬤嬤,吐出的話語極近陰冷。

  “杖斃!”

  男子話語停頓的片刻之後,室內出現又出現兩名手持鐵棍身著黑衣勁裝的男子。兩男的分別的一棍,只將地上的張嬤嬤打的頸椎,腰椎斷裂,連痛呼都來不及便當場吐血斃命。

  “娘啊!”見張嬤嬤被打得骨頭都穿了過來,綠腰的面上滿是驚恐。

  雖然知道自己的兒子手段是狠的,可卻從來未曾親眼見到過,如今這算是有史以來的頭一遭,看著瞬間沒了聲息的張嬤嬤。陳氏已然驚得半天找不到自己的聲音。

  正想帶著地上的兩名丫鬟速速離去,卻見男子舉步向著自己這邊走來,那雙眼中依舊是極冷,陳氏不自覺的便往一邊退開了。

  那跪在地上的綠腰亦是連連往後退跪,方才退了一步,便覺得頸上一痛,好似多了什麼東西,雙手一摸,便捉到了那隻通體血紅的土蜘蛛。而在那蜘蛛蠕動的嘴上,還咬著細小的一塊肉。當即驚得將那蜘蛛重重的扔到了地上,看著手上透著黑的血,綠腰只覺得呼吸變得困難起來,眼前一片黑暗,當即向著陳氏的方向撲過去。

  “王妃,奴婢看不見了,王妃,救救奴婢啊!”

  被綠腰一把抱了個準的陳氏想到方才薛青澤所說的話,這土蜘蛛只會藥下蜈蚣毒的人,現在綠腰被咬了,那下藥的不就是······想到此處,望望那邊冷眼看著自己的蕭夜玄,不由得渾身打了個激靈,一腳便將抱著自己的綠腰給踹開了。

  這綠腰被踹開之後衝著陳氏吐了好大一口血,掙扎了沒兩下,便睜著眼睛斷了氣。

  被噴了一身血的陳氏地上斃命的張嬤嬤與綠腰,立時覺得天旋地轉,當場便暈了過去。

  見此,如歌連忙上前給陳氏把了脈,倒沒什麼大事,只不過是被驚著了,再加上皮膚上接觸到了綠腰吐出來的毒血,有了些損傷,這才暈了過去。餵過一顆解毒丸後,便無甚大礙了。

  如歌給陳氏看過之後,蕭夜玄便帶著人親自將陳氏送回了錦親王府,又讓人從宮中請了太醫過去看診,才算事了了。

  另一頭的世子府內,看著地上瞪大雙眼死去的綠腰,如歌走上前,將那睜大的雙眼閉上,心頭卻是一片惆悵。

  前世今生,你都是因我而亡,這到底是怎樣的一種孽緣那!

  ☆、第九十三章:紅鸞心動

  自從被世子府的人抬回了王府就醫,原本隔三差五前來樹立婆婆威信的錦親王妃陳氏一連一個多月都未曾出現在如歌的面前。似乎也是被那天的場景給驚著了,被送回王府的當天便發了高燒,吃了御醫開的藥雖然退了燒,可整個人也是蔫蔫的,好似得了什麼大病一般。身為兒媳的如歌原本是要趕過去侍疾的,可夫妻二人出現在錦親王府錦親王妃休養的寢室之時,陳氏便有些坐立不安。只硬著聲說身邊伺候的人盡夠了,無需夫妻二人再操勞。

  看著這陳氏望向蕭夜玄那帶著幾分畏懼又帶著幾分惱怒的模樣,如歌是又好氣又好笑,這哪裡是一位母親對兒子應有的態度。雖說不用自己前去侍疾,可該操的心還是要操的。原也熬好了養身定驚的藥過去,不過這陳氏卻是不敢用的。如此一來,便只能著人日日給陳氏挑了一些上等的參茸送過去便是了。

  若論起來這陳氏也是個不會籠絡人心的,身邊除了夏嬤嬤著實沒有什麼得力的人,在死撐了兩天後便派人到了夏嬤嬤的老家去催人回來。那夏嬤嬤身為陳氏的奶嬤嬤聽到王妃有疾哪裡有不擔心的,因著家中那邊的事物已經處理了大半,在陳氏喚人去尋她的第二天,便將剩下的一幹事物交給家中的後輩接著料理,便跟著王府中派過去的下人趕了回來。

  回到王府中的夏嬤嬤聽了丫鬟春香如此這般的一番敘述之後,只恨當初自己瞎了眼,到鄉間挑選丫鬟的時候見那綠腰模樣長得還算周正,看起來又是會伺候人的,便將這掃把星給帶進了王府,這世子爺同王妃母子之情本就薄涼,如今被這母女二人這麼一鬧,怕是又要冷淡了不少,連帶著那位世子妃的心裡頭怕是也會有芥蒂了。偏偏這陳氏如今心裡還埋怨這蕭夜玄當著自己的面就讓人行兇,日日念叨著世子爺是不孝子,真真讓夏嬤嬤也沒有辦法。

  對於錦親王妃的諸多怨念如歌卻是沒有太多的精力去關注的,因為在這一段時間內,玉府那邊也是發生了許多的事,以至於如歌已經無暇顧及到陳氏的種種了。

  不久之前西遼趁烏孫國內亂之時突襲吞併了與大周國緊密相連的烏孫國。大周國的邊塞的缺口被打通,國家邊界隱隱顯現不寧之兆,洪帝下聖令將大周國新進的兵將五萬人盡數調往北地鎮守,而在武考之中獲了名次被點為軍中參將的雲傑自然亦在其中。送走了懷著壯志跟著大部隊趕赴北地邊塞的雲傑,滿腹憂心的娘親烈氏如歌自然是要好生安撫的。

  “娘親,雲傑前兩天來的書信不都已經說了一切安好了麼,您又何須如此擔憂”

  世子府內的一處廂房之內,看著對面魂不守舍的烈氏,如歌無奈的搖搖頭。原本今日讓人接了娘親過來乃是為了談心,可話還未說上兩句便有開始神遊了,俗話說的兒行千里母擔憂說的大抵就是如此了。

  聽到如歌的話,烈氏嘆了一口氣,喃喃的說道:“自然是擔憂著的,那孩子從小就沒離開我們的身邊,如今入了軍營還要跑到千里之外的北地那麼遠的北地去而且如今那邊還不太平”

  這兒女長大了,女兒嫁了錦親王府的世子,平日裡已經是不常在身邊了,這兒子入了軍營,也不知道何時才能回來一趟,身邊瞬間沒了能讓烈氏沾心的人多少讓烈氏心中有些六神無主起來。

  “北地如今雖然有些不安定,但云傑只是參將又是新兵,如今主責在軍中出謀劃策,考校軍事策略,暫時用不著同經驗豐富的兵丁一般在時刻蹲守在戰場前鋒。何況西遼與大周之戰能不能打起來還都兩說,此刻斷然不會有什麼不測的,母親儘管放心便是”,如歌拉著烈氏的手一一解釋著北地那邊的情形,雖然上了戰場的確是危險重重,可這樣的話如歌是斷然不會在烈氏面前提起,沒有發生的危險若是一再的放大,除了給人帶來恐慌似乎也起不到其他的作用。




章節目錄